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链球菌2型感染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链球菌为革兰阳性兼性厌氧性球菌,感染后可引起猪的关节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生猪养殖业,导致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时有报道,并于1998年和2005年在我国引起两次大规模流行,危害人类健康。建立和选择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猪链球菌的致病机理、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及研发防治猪链球菌感染的新药、疫苗及诊断试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已建立的各种猪链球菌感染动物模型展开综述,希望能帮助人们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与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猪链球菌2型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猪链球菌2型可引起人、猪急性败血型、脑膜炎型和关节炎型等传染病,致死率极高,是近年来致病性最强、危害性最大的猪链球菌类型之一。目前因该菌的致病机理不清、抗原类型复杂,限制了疫苗研究的顺利进行。当前在研的猪链球菌2型疫苗类型有死疫苗、弱毒苗、蛋白亚单位疫苗等。  相似文献   

3.
猪链球菌2型是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通常认为该菌的毒力因子与荚膜多糖(CPS)、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细胞外因子(EF)和溶血素(SLY)等有关。该文介绍2型猪链球菌的感染途径、侵袭和黏附机制,以及对机体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猪链球菌2型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链球菌2型引起的链球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目前对于猪链球菌病的预防主要依靠灭活疫苗,而灭活疫苗对于同源菌的攻击保护率仅在70%左右,对异源菌的攻击保护率更低。目前对于猪链球菌2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某些毒力因子缺失的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由于尚未发现猪链球菌2型的标志性毒力因子,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太多;二是对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对猪链球菌2型的具有免疫原性的一些蛋白片段进行分析、重组、表达,以期制造出可以对猪链球2型进行有效预防的基因工程疫苗。由于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因子复杂,对其毒力因子及其基因组成的研究尚不彻底,随着研究的深入,如在基因工程疫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于猪链球菌2型引起的链球菌病的预防与控制必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2)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且有强弱毒株之分,但至今仍缺少合适的毒力标志基因来鉴定致病性SS2。本文旨在研究mrp基因型与SS2毒力的关系。【方法】通过PCR方法鉴定不同SS2菌株的mrp基因型。再通过\"内标\"化的斑马鱼感染模型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不同mrp基因型菌株的毒力水平和mrp转录水平。【结果】根据PCR结果可将53株SS2分为mrp-A型(27株)和mrp-B型(26株)两种基因型;mrp-A型菌株比mrp-B菌株毒力偏强,且A型菌株中mrp转录水平更高。【结论】发现mrp基因在SS2中分布广泛,但不同菌株中mrp基因型不同,mrp-A型菌株的致病力更强。而且,以mrp非保守区域作为诊断靶点能有效鉴定SS2强毒株。  相似文献   

6.
根据Sanger研究所公布的猪链球菌2型(SS2)P1/7株的自溶素序列,设计检测引物,取SS2我国2次流行株、其它临床分离株和参考株,及猪链球菌1型、1/2型、7型和9型,共33株,分别以其DNA为模板,PCR扩增。结果表明,SS2除无毒株T15阴性外,其他临床分离株27株(含人源2株)均阳性;其它猪链球菌为,SS7阳性,SS1、SS1/2和SS9均阴性。同时设计引物向两侧扩增,以四川流行株ZY05719和江苏流行株HA9801的DNA为模板,扩增自溶素ORF完整的编码基因,软件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含有6个重复的\"GBSBsp-like\"域和1个\"N-乙酰胞壁酰-L-丙氨酸酰胺酶\"域,与SS2欧洲株有较高同源性(99.8%),但与SS2加拿大株差异较大。在DNASTAR分析所编码蛋白的抗原性的基础上,另设计引物,以ZY05719株DNA为模板,PCR扩增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片段基因,并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0a(+)中,进行重组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表明,所获得重组自溶素具有良好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7.
耿红冉  郑玉玲  姜永强 《生物磁学》2009,(14):2798-2800
猪链球菌是一种全球性严重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因为缺乏有效疫苗,使感染难以控制。目前疫苗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清2型,因其流行范围最广。猪链球菌疫苗研究的方法包括构建基因表达文库、免疫蛋白质组学方法、反向疫苗学方法和其它传统方法。本文对目前为止所识别和评价的猪链球菌2型疫苗候选分子进行综述,包括全菌疫苗、英膜多糖、蛋白抗原。其中很多疫苗候选分子对小鼠或者猪有保护效果,而要获得针对更多血清型的通用疫苗则需要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8.
猪链球菌是一种传染性革兰氏阳性菌,是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人畜共患病原体,造成人类死亡率在5%~20%。其毒力因子在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因子研究有诸多新的进展,对其致病机制的了解和对该病有效防控都有新的认识。对近些年研究2型猪链球菌毒力相关因子,对蛋白质类、酶类研究的新进展,同时对毒力因子基因表达双组分系统、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Ⅳ型分泌系统的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猪链球菌病的治疗和疫苗的研制提供新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猪链球菌2型的荚膜基因2H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成功地扩增了荚膜基因,并建立了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PCR方法。用ScaI进行确认,获得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389bp和300bp的两个片段。然后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敏感程度可达10个细菌;对其他细菌PCR检测结果均呈阴性,表明建立的猪链球菌2型荚膜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很高,可作为猪链球菌病快速诊断的方法。在建立PCR方法的基础上,研制成试剂盒,并对试剂盒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金城 《微生物学通报》2014,41(4):793-793
<正>2型猪链球菌(SS2)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SS2感染不仅可致猪急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及急性死亡,并且可通过伤口和呼吸道等传播途径,导致人的感染发病和死亡。1998年和2005年在我国江苏\"苏中\"地区和四川资阳等市县人群中曾先后两次暴发大规模SS2感染人的事件。人感染病例中出现了从未报道过的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病死率高达80%以上,已成为重要的新发传染病病原体[1-4]。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05Z33转录调控因子Rgg的调控作用,用基因芯片方法分析野生株与rgg基因敲除突变体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用猪链球菌2型全基因组序列点样制备芯片,将芯片运用于rgg敲除株与野生株的基因表达差异研究,采用定量real-time PCR(qRT-PCR)验证表达谱结果。结果:在突变体中共发现45个基因表达量变化在2倍以上,其中19个基因表达上调,26个基因表达下调。这些基因在细菌毒力、免疫抗原、DNA合成和修复、基础代谢和ABC转运系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结论:转录调控因子Rgg是一个全局调控因子,但rgg敲除后并不影响猪链球菌的毒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研究噬菌体整合酶基因在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根据噬菌体整合酶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PCR方法,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结果显示,25株SS2致病菌株均扩增出目的片段,非毒力株T15、5株其它血清型猪链球菌及兰氏C群猪源链球菌未扩增出目的片段。经丝裂霉素C诱导后,SS2致病菌株出现完全的细胞溶解,而非毒力株T15未出现溶解。SS2致病株HA9801和ZY05719诱导均产生溶原性噬菌体,分别命名为SS2-HA和SS2-ZY,电镜观察,二者均头部呈正六边形,无尾部,其核酸类型为dsDNA,可鉴定为复层噬菌体科(Tectiviridae)的成员。噬菌体SS2-HA和SS2-ZY整合酶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SS2噬菌体整合酶基因序列高度同源,显示SS2噬菌体整合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从SS2致病株中检出溶原性噬菌体和噬菌体整合酶基因,且噬菌体整合酶基因与SS2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等7种毒力相关基因有相关性,表明SS2的溶原性噬菌体可能与其致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Zhang W  Lu CP 《Proteomics》2007,7(24):4468-4476
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SS2) is a porcine zoonotic pathogen with worldwide distribution, and lacking suitable vaccine and virulent maker were bottleneck to control this infection. An immunoproteomic assay was used to identify antigenic proteins from the total extracellular proteins of the virulent Chinese SS2 strain ZY05719. The convalescent serum of a 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mini-pig recognized nine protein spots on PVDF membrane. Antigenic proteins on a duplicate gel, as well as those with a similar placement of extracellular proteins from another virulent strain (HA9801) and an avirulent strain (T15) on 2-D gels, were excised and identified by MALDI-TOF-MS. PMF of the protein spot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MASCOT server. Two proteins were found in all three strains. Com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between the two virulent strains and the avirulent strain revealed nine differential proteins, eight of which were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Genes for six of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were found in both virulent strains, and of those were present in the avirulent sta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05ZYH33转录调控因子Rgg的基因敲除突变体,观察其生物学性状,并在动物感染实验中比较敲除株与野生株的毒力差异,为进一步研究猪链球菌转录调控因子在致病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别以猪链球菌2型05ZYH33基因组和pSET1质粒为模板,扩增基因SSU05_1997两侧各约500 bp的片段为上下游同源臂,氯霉素(Cm)抗性基因为中间片段,采用重叠PCR方法连接3个片段;连接产物先克隆到T载体上,再经过酶切克隆到温度敏感自杀载体pSET4S上;将构建的基因敲除载体pSET4S-1997电转化入05ZYH33感受态细胞,通过改变培养温度筛选出基因敲除突变体05Z33△rgg;对敲除株和野生株的生物学性状及小鼠和猪的致病性进行了初步比较。结果:PCR分析和测序结果均显示基因SSU05_1997完全被Cm抗性基因所替代,基因敲除突变体构建成功;05ZYH33△rgg对小鼠和猪的致病性与野生株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转录调控因子Rgg可能和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无关。  相似文献   

15.
猪链球菌2型对扁桃腺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猪链球菌2型(SS2)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溶菌酶释放蛋白(MRP)是SS2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用天然表达MRP的江苏分离株HA9801和不表达MRP的上海分离株SH006444,研究SS2对仔兔扁桃腺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袭作用。黏附计数结果表明,HA9801(MRP+)和SH006444(MRP-)均能对扁桃腺上皮细胞高水平黏附。扫描和透射电镜均观察到HA9801的高水平黏附现象,黏附部位是细胞膜和细胞微绒毛,并观察到细胞膜上有链球菌正处于内化过程中。裂解记数结果表明,HA9801有低度侵袭力,SH006444未检测到侵袭力。结果提示,扁桃腺是SS2的定殖器官和感染门户;MRP+菌株黏附后直接侵入细胞内是其穿过扁桃腺上皮细胞屏障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敲除2型猪链球菌(SS2)强毒株05ZYH33中的Fbps基因,研究该基因敲除对菌株生物活性及毒力的影响,为深入探讨猪链球菌致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从05ZYH33基因组中扩增Fbps基因上、下游同源臂,从pSET1质粒中扩增氯霉素抗性基因Cm,通过重叠PCR的方法将3个片段整合后连接到温敏自杀载体pSET4s上,电转入05ZYH33感受态细胞,通过改变培养温度实现双交换和质粒丢失,最后经抗性筛选获得敲除株05ZYH33ΔFBPS,分析敲除株的生物学性状,以CD1小鼠作为体外感染模型对突变株和野生株进行毒力比较。结果:PCR分析和测序结果均显示Fbps基因敲除成功,动物实验结果显示Fbps基因敲除后05ZYH33的毒力有所下降。结论: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对小鼠的毒力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溶血素基因,为评价溶血素的毒力与抗原活性,构建猪链球菌疫苗提供依据。方法:从致病性猪链球菌II型四川资阳分离株基因组中分离溶血素基因,经中间T载体,将其克隆至改造的pGEX-6p1中,最后通过蛋白质电泳和溶血实验检验溶血素的表达及活性。结果: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溶血素在5h表达水平最高,10h次之,15h最弱;溶血实验重组菌周围形成明显的透明溶血环。结论:溶血素为分泌性早期表达,具有正常的β溶血活性。  相似文献   

18.
Pathogenic and non-pathogenic isolates of 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were screened to determine whether differences in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synthesis could explain the observed differences in their pathogenicity and intracellular fate in macrophages. A single band of SOD activity of similar Rf value was visualised in PAGE gels in all isolates and inhibition studies suggested that the cofactor present was manganese.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specific SOD activity and virulence. It is unlikely, therefore, that SOD produced by S. suis type 2 mediates intracellular survival of pathogenic isolates in macrophages.  相似文献   

19.
孙理云 《微生物学报》2008,48(8):1104-1109
[目的]鉴别已公布基因组序列的SS2 05ZYH33株的脂蛋白(Lpp).[方法]首先从Genbank获取由 SS2 05ZYH33基因组推测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然后利用Lpp预测软件PrositeScan和DOLOP预测05ZYH33株的Lpp,采用SignalP 3.0 HMM、PrediSi、Phobius、LipoP-HMM和TMHMMversion2.0分析预测的Lpp的信号肽,然后经\"多数票决法\"确定Lpp;最后利用InterProScan和BlastP服务器对鉴定的Lpp进行功能分析.[结果]鉴定出34种Lpp,占SS2致病株05ZYH33蛋白质组的1.555%.结构与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最大的一类Lpp是ABC运输蛋白的底物结合蛋白,共有16种,其中YP_001197586、YP_001197918、YP_001198449、YP_001199435、YP_001197482、YP_001199452和YP_001198914等7种基因可与其他成分组成完整的ABC运输蛋白操纵子,这些Lpp在SS2获取糖、氨基酸和金属离子等营养物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YP_001197698与无乳链球菌的黏附素Lmb和化脓链球菌的黏附素Lbp及YP_001198710与肺炎链球菌的SlrA高度同源,推测它们与黏附功能有关,为SS2新的毒力因子;其他Lpp包括酶、参与蛋白质折叠过程的Lpp及功能未知的Lpp.[结论]这些资料提示Lpp在SS2的生理和致病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