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婴幼儿经常食用的奶粉伴侣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方法:2016年在我国8个省(直辖市)采集奶粉伴侣864份,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阪崎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结果:104%(9/864)的奶粉伴侣菌落总数>104 cfu/g,012%(1/864)大肠菌群>102 cfu/g,未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但1份样品检出阪崎肠杆菌。结论:奶粉伴侣微生物污染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生漱口杯卫生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50名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漱口杯样本并填写漱口杯使用习惯等相关调查表,采用倾注平板法和MPN法检测漱口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结果(1)调查人群中口腔牙龈经常出血者占26.00%,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出血与菌落总数超标之间存在着关联性(χ~2=4.528,r=0.174,P0.05);(2)150个漱口杯样本菌落总数超标率为60.00%,大肠菌群检出率为49.00%,大肠菌群严重超标率占大肠菌群检出的48.63%,菌落总数超标与大肠菌群检出率之间存在着关联性(χ~2=12.487,r=0.277,P0.01);(3)单因素分析显示:漱口杯材质、盛放物品样数、是否控干存放、牙刷头放置方向、刷牙水温度样本的菌落总数不合格率与大肠菌群检出率差异均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Z=11.700、9.689、7.594、4.804、14.074;χ~2=3.870、4.120、4.410、6.387、8.100,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漱口杯材质、刷牙水温度、使用次数/日是漱口杯菌落总数超标的影响因素。结论大学生口腔健康不容乐观,漱口杯污染状况严重且被忽视,造成其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大学生关注漱口杯卫生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讨论了绿豆中微生物的分布规律及相关联的结构特征,次氯酸钠常规及真空处理绿豆全豆、表皮及内部消毒效果的评价及机理分析.结果证明,绿豆全豆、表皮及内部的菌落总数分别为8.41×105cfu/g、6.70×103 cfu/g及8.30×105cfu/g,经有效氯浓度为(3 000~33 000)mg/kg的次氯酸钠溶液,1h常规浸种处理后绿豆全豆、表皮及内部菌落总数分别下降(0.93~2.22) log cfu/g、(0.92 ~ 2.20) log cfu/g及(0.94 ~ 2.09) log cfu/g.真空度0.05 MPa下,经有效氯浓度(3 000 ~ 33 000) mg/kg的次氯酸钠溶液1h浸泡后,绿豆全豆、表皮及内部菌落总数分别下降(1.67 ~ 4.15) log cfu/g、(1.15 ~2.38)1og cfu/g及(1.62~4.11) log cfu/g.经分析,真空处理能使次氯酸钠克服绿豆表皮蜡质层及内部空腔结构的影响,有效接触微生物从而提高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温杀菌对预浸泡豆杆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预浸泡豆杆为研究对象,研究高温杀菌对预浸泡豆杆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及其品质的影响,以期获得具有良好感官品质和理化品质的产品。结果表明:当温度≥105℃和时间≥10 min时,样品的菌落总数由初始的8.72×108cfu/g减少到50 cfu/g以内,样品的大肠菌群从1.6×105MPN/g减少到3 MPN/g以内,致病菌均未检出。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对预浸泡豆杆中脂肪含量、pH、弹性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水分含量、蛋白质、色差、硬度和咀嚼性影响显著(p<0.05),综合微生物、理化指标、色泽、质构的变化结果,经105℃、15 min和110℃、10 min处理后的预浸泡豆杆既能满足产品卫生要求也可以较好的保留产品原有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SPF金黄地鼠在从204车间转运到隔离器车间时微生物污染情况,同时对不同运输盒进行比较,筛选合格的实验动物运输盒。方法用TSA培养皿模拟实验动物运输过程,比较沉降菌检测结果。结果大小IVC笼盒内环境微生物能控制在14 cfu/4 h以下,而且菌落形态与SPF饲养间环境内的沉降菌基本一致,符合标准要求;甲乙普通运输盒内环境微生物却在70 cfu/4 h以上,不符合标准要求。结论 SPF金黄地鼠在从204车间转运到隔离器车间时未受到污染;实验动物转移运输应选择大小IVC笼盒。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鲑精蛋白对致病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BE-98-2029)、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CDC 2164)和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 ATCC 27562)的抑菌活性,本文分别测定了2000~4000 μg/mL浓度的鲑精蛋白对三种弧菌在TSB(大豆肉汤)+1.5%NaCl培养基中的生长抑制情况和对菌体的致死时间.试验结果表明,2000 μg/mL鲑精蛋白可有效抑制三种弧菌的生长,使霍乱弧菌48 h内完全死亡,使副溶血性弧菌数量从3.3×106 cfu/mL降至3.3×103 cfu/mL;3000 μg/mL的鲑精蛋白则可以在48h内完全杀死三种弧菌;4000 μg/mL的鲑精蛋白在12 h内使创伤弧菌总数从4.9×106 cfu/mL降至9.4×102 cfu/mL.  相似文献   

7.
对山西高平市农家酸菜汁中乳酸菌含量和菌种进行分析研究,经分离筛选得到3株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理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形态特征、菌落特征及生化特征进行分析可知,其中2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1株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ris)。对筛选到的乳酸菌进行酸菜发酵性能研究发现,其中菌株L2在发酵24 h后,发酵液pH值达到3.47、酸度达到1.67 g乳酸/100 mL、菌落数达到1.37×107cfu/mL的高密度富集状态,且发酵无异味,口味自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分别选用功率为18 k W的YQ2G-03型实验室专用微波杀菌设备,功率为18 k W的YQ18S-03型隧道式生产用微波杀菌设备针对辣椒粉和五香粉开展杀菌试验,建立了粉碎辛香料微波杀菌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加入5%水的辣椒粉在78℃杀菌4~6 min细菌杀菌率为93%以上;加入10%水的辣椒粉在78℃杀菌4~6 min细菌杀菌率为99%以上;加入5%~10%水的五香粉在78℃分别杀菌4~8 min细菌杀菌率均为99%以上。选用微波杀菌工艺加工后细菌总数≤10 000 cfu/g,未检出大肠杆菌。加水10%杀菌6 min的辣椒粉和五香粉样品,常温下置柜中存放10年,其感官性状和组织状态未有明显变化,菌落总数较低,达到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
聊城市空气微生物污染的检测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平皿沉降法对聊城市空气微生物浓度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空气中细菌、霉菌的浓度分别为3.98×103cfu/m3、0.90×103cfu/m3,空气质量处于微污染水平;从功能区划分看,商业区、主要交通区细菌污染较重,商业区及休闲娱乐区以霉菌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10.
坂崎肠杆菌DNA提取方法比较和增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坂崎肠杆菌对婴儿配方奶粉进行人工污染,增菌培养,在不同的增菌时间用FTA滤膜法[1]、热裂解法、试剂法、试剂盒法4种不同的方法提取坂崎肠杆菌DNA,进行PCR检测,检出限为分别为1.5、2.5、2.0、2.0 cfu/100 g;由于4种方法的灵敏度不同,所以4种方法能检测出该菌的增菌时间也不一样,实验结果显示FTA滤膜法、热裂解法、试剂法、试剂盒法分别增菌2、6、4、4 h后分别达到15、2.5×105、2.0×104、2.0×104cfu/mL能检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低温冻存时间及温度对支原体菌种保存稳定性和菌种活力的影响。方法用固体平板计数法计算不同冻存时间、温度下的口腔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菌落数差异,分析这2个因素对口腔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菌种活力的影响。结果口腔支原体在生长48 h后达到生长高峰,肺炎支原体生长较为缓慢,在103 h到达生长高峰。口腔支原体在-70℃冻存1个月时,菌落数由1012 cfu/mL下降至1011 cfu/mL,冻存1个月的菌落数和冻存3个月、12个月的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在-70℃的冻存条件下,菌落数一直处于稳定水平;比较-35℃与-70℃的冻存条件下肺炎支原体的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支原体在-70℃冻存条件下的菌种活力明显高于-35℃(P<0.05)。结论口腔支原体生长迅速,但对于储存温度的敏感性较高,肺炎支原体相较口腔支原体生长缓慢,停滞期较长,菌株对冻存温度和时间的敏感度较低,稳定性高。菌种冻存温度应选择较低温度,冻存周期在1年内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验日常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分析微生物检验在化妆品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对市场上常见的化妆品进行抽检,共200份样品,对样品的菌落总数、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霉菌和酵母菌进行检测。结果:使用前采样的化妆品微生物合格率为99%,使用前、使用30d后及60d后的化妆品,微生物合格率随其使用时间的延长而依次降低。结论: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使用时间越长,污染越严重,要正视微生物检验在化妆品检验中的积极作用,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加强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13.
张席 《工业微生物》2019,49(2):43-50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找到针对不同奶糖样品最适合的前处理方法、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以及影响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因素。通过溶化温度、溶化方式、溶化时间等不同实验条件,找出了能满足不同奶糖菌落总数检测要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即将25 g奶糖样品称取到预温至45℃的225 m L灭菌生理盐水中,在45℃气浴恒温振荡器中以220 r/min振荡11 min,使奶糖完全溶化。同时由于奶糖中有些菌落会蔓延生长,为了不影响计数结果,在倾入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冷却后再在其表面覆盖一层5 m L培养基抑制菌落蔓延,对抑制效果不佳的使用光学放大菌落计数器计数,以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同奶糖中水分、营养含量及pH相差不大,实验结论表明与其菌落总数检测结果高低无相关性。通过36℃培养24 h与48 h菌落总数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可以将培养24 h的检测结果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抗干扰微生物培养基的抗干扰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食品饮料中残留防腐剂、消毒剂和臭氧会对其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检出造成严重干扰,当采用大样倾注平板法和液体大样法测定细菌和真菌总数及采用国标大肠菌群测定法测定大肠菌群MPN值时,使用抗防腐剂型、抗消毒剂型及抗臭氧型微生物培养基分别检测含有防腐剂山梨酸钾及苯甲酸钠、消毒剂二氧化氧和臭氧的样品,其检出细菌、真菌和大肠菌群的能力大大高于普通微生物培养基,与采用普通微生物培养基检测不合防腐剂、消毒剂及臭氧的样品中的细菌、真菌和大肠菌群的检出能力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食品饮料中残留防腐剂、消毒剂和臭氧会对其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检出造成严重干扰,当采用大样倾注平板法和液体大样法测定细菌和真菌总数及采用国标大肠菌群测定法测定大肠菌群MPN值时,使用抗防腐剂型、抗消毒剂型及抗臭氧型微生物培养基分别检测含有防腐剂山梨酸钾及苯甲酸钠、消毒剂二氧化氧和臭氧的样品,其检出细菌、真菌和大肠菌群的能力大大高于普通微生物培养基,与采用普通微生物培养基检测不合防腐剂、消毒剂及臭氧的样品中的细菌、真菌和大肠菌群的检出能力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对瓶装饮用纯净水霉菌菌相进行研究分析。对福建省 5 9家企业生产的 5 8个牌号的瓶装纯净水采样 91件进行调查 ,在 5 8件样品中共检出霉菌 46 1株 ,阳性率 6 3 74%。优势菌群是土壤、空气和植物性材料中的常见菌。霉菌检出与产品的菌落总数等常规卫生细菌学指标无显著相关性 ,而与产品包装方式密切相关。菌相分析表明 ,加工后期的交叉污染是终产品被霉菌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危害极大的食源性致病菌,建立快速及特异的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监控尤为重要。文中联合免疫磁珠与选择性培养基对不同浓度(101~105CFU/mL)单增李斯特菌进行检测,并对3种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副溶血弧菌进行交叉试验;同时模拟食物污染,探索免疫磁珠-平板法检测样品的检测限以及该方法的最快检测时间。结果显示特异性免疫磁珠联合选择性平板法可检出浓度为103CFU/mL及以上的单增李斯特菌;牛奶样品仅需6 h增菌能被检出,检测限为0.7 CFU/mL。联合使用免疫磁珠富集技术与选择性培养基,能在30 h内完成对牛奶样品的检测,较国标法减少38 h以上,且具有同等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研究空气净化器对空气中尘螨过敏原Der f 1的去除效果。于实验舱内[RH:(50±10)%; Tem:(24±1)℃]将过敏原蛋白Der f 1雾化至空气中,利用采样器采集样品,并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过敏原Der f 1的浓度,首先计算出尘螨过敏原在自然条件下的衰减率;分别开启空气净化器5 min,10 min,15 min,采样后计算空气净化器对过敏原Der f 1的去除效果。实验得出,尘螨过敏原雾化后1 h的自然衰减为(14±0. 5)%,雾化后2 h的自然衰减率为(34±1)%,雾化后4 h的自然衰减率为(57. 5±0. 5)%。市售空气净化器(CADR=358. 5 m3/h)开启最大风量的Der f1的去除效果:5 min去除率为(66. 68±8. 15)%,10 min去除率为(84. 39±9. 67)%,空气净化器连续工作15 min后过敏原Der f1未检出(LOD=0. 488 ng/m L)。因此,本实验得出结论,在自然无干扰条件下,雾化后的尘螨过敏原在空气中较为稳定,空气净化器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尘螨过敏原。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比较3MTM PetrifilmTM快速菌落总数测试片(RAC)法与食品中菌落总数检测国标方法(GB 4789.2?2010)检测熟肉样品、人工污染熟肉样品中的菌落总数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分别用两种方法对129份熟肉样品和166份人工污染熟肉样品进行菌落总数项目的检测,并对3MTM PetrifilmTM快速菌落测试片法与国标方法的实验结果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对数值差值绝对值(|dlog|)汇总分析。结果 第一部分:两种方法检测熟肉样品、人工污染熟肉样品的菌落总数检测结果t=1.5704、P=0.1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897、0.964;|dlog|≤0.500所占百分比分别为97.7%、100.0%。第二部分:两种方法检测295份样品,t=1.1336,P=0.2586;相关系数R2=0.992;|dlog|≤0.500的结果百分率为99.0%。结论 在检测熟肉样品、人工污染熟肉样品时,3MTM PetrifilmTM快速菌落总数测试片法与国标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种特异性PCR快速检测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阪崎肠杆菌是一种目前认为以奶粉为传播媒介的食源性条件致病菌,通过α-1,4-葡萄糖苷酶基因和ompA基因分别设计引物ESF-ESR和ESSF-ESSR,进行单重和双重PCR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所有阪崎肠杆菌菌株PCR扩增均为阳性,阴性对照均未扩增出目的片段;纯菌单重PCR灵敏度分别为102cfu/mL和101cfu/mL,双重PCR灵敏度为103cfu/mL;在有或无其他细菌存在时,人工污染阪崎肠杆菌模拟样品单重PCR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3cfu/mL和102cfu/mL,双重PCR检测灵敏度为104cfu/mL;实际样品检测显示PCR方法与传统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种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克服奶粉中杂菌对快速检测阪崎肠杆菌造成的干扰,减少以保守序列来设计引物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与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