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什社小米为原料,探索挤压膨化处理工艺对小米粉速溶特性的影响,明确了物料粒度、物料含水量、膨化温度、螺杆转速等影响因素对小米速溶粉速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粒度80目、物料含水量17%、膨化温度165℃、螺杆转速140r/min时,小米速溶粉在蛋白分散指数(PID)、分散性、流动性、润湿性、沉降性、堆积密度和溶解度等几个速溶指标间能够达到比较均衡的表现,产品速溶特性表现良好。试验为进一步研究以挤压膨化方式进行速溶小米粉的加工工艺提供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处理添加了0%、10%、20%、30%玉米的小麦麸皮及100%玉米的样品,提取各组样品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SDF)、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总麦麸纤维(TDF),从而选出SDF含量最高的一组,并测定了100%麦麸与添加20%玉米样品的组分,研究了由该两组样品提取出来的SDF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水溶性麦麸纤维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添加20%玉米的样品组相对于其他样品组提高了4.33%~7.00%,被改性的物质主要是不溶性纤维中的半纤维素。由添加20%玉米的样品组得到的SDF相对于同条件下未添加玉米的样品组的膨胀力由0.100 4增长到2.291 0mL/g,保水能力由2.098 9增长到4.274 6g/g,水溶解度由79.29%增长到84.02%。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转基因豆粕经挤压膨化后外源蛋白的变化规律.以CP4-EPSPS多克隆抗体和转基因含量为2%的大豆标准品作为材料,建立ELISA法定量检测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CP4-EPSPS蛋白的方法.结果表明,膨化豆粕中外源蛋白含量随着温度和含水率的升高逐渐降低,ELISA法检测低限达到0.25%,可以定量检测经过加工的转基因豆粕.  相似文献   

4.
依据红楼饮食,以大黄米、小米、糯米、燕麦、大豆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制作红楼复合保健早茶的生产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三米(大黄米、小米、糯米)挤压膨化工艺参数为:米粉的比例为2∶1∶1、含水量为20%、转速为300r/min、温度为150℃,以此参数制得的复合膨化米粉的溶解性和口感最佳。依据感官质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红楼复合保健早茶的最佳配比为:复合膨化米粉为65%、燕麦为11%、豆粉为1.5%、糊精0.5%和混合料包为2%。红楼复合保健早茶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功能,具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植物或动物的性状一般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而实际上,许多性状并不是绝对的质量性状或数量性状,而是同时受到一个或少数几个主基因和或数量性状多基因的控制.因此,在遗传学教学中,有必要对此类性状进行分析.为加深学生对此类性状的遗传及这两个概念的理解,通过性状次数分布图分析,结合最新的遗传学研究成果,对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膨化处理对各种营养素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选取不同批次的膨化饲料按GB/T14924.9-2001标准,进行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测定,得出膨化前后理化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饲料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维生素经过膨化处理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维生素损失较大,致使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大部分损失。结论膨化加工方法对于饲料中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维生素水平有较大程度的影响,为满足动物生长、发育、繁殖等需要,应采取添补措施,以保证其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7.
用于质量性状通径分析微机程序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质量性状通径分析模型,我们在IBM PC/XT微型计算机上,用BASIC语言设计了通径分析程序PATH。并用该程序分析了315个原因不明精神发育迟滞(MR)的核心家系。分析结果表明,轻度、中度和重度MR的遗传度分别为0.79、0.88和0.90。仅在轻度MR中发现有教养传递作用。该程序可用于教养和生物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8.
林网生态场中玉米主要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杰  陈杰  王文章  葛滢 《生态学报》1992,12(4):316-324
本文试用生态场的思想,对林网中玉米(Zeamays)的主要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与生态场的内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林网生态场对玉米产量性状,质量性状的影响因各因子的场量和玉米的生育阶段而,开花期前较高的温度,开花期后较低的地温,最热季节不过高的温度,以及整个生长季中较高的空气湿度是提高玉米生物学产量,穗产量,籽粒产量以及籽粒中粗蛋白积累量必要的生态条件,玉米籽粒中粗脂肪含量主要受乳熟期以前生态场的影响,尤其在穗分化,形成期需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地面温度,淀粉含量受生态场的影响较小,所需生态条件是拔节一蜡熟期较低的地温。总之,各时期生态场的性质均可在玉米最终的产量和质量性状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9.
【目的】白三叶入侵会挤占草坪草的生存空间,严重威胁草坪的质量和功能。明晰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入侵对草坪植物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功能性状及草坪质量的影响,可深入了解白三叶入侵机制,为禾本科草坪的建植养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三叶入侵草地早熟禾草坪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方法,考察不同白三叶入侵程度下(对照及轻度、中度、重度入侵)草地早熟禾功能性状及草坪质量的差异特征,并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入侵程度下草坪质量。【结果】(1)随白三叶入侵程度的增加,草地早熟禾各器官碳含量、叶片建成成本及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逐渐降低,而比叶面积、各器官氮和磷含量增大。(2)同一入侵程度下,草地早熟禾各器官碳、氮和磷含量均表现为叶大于根和茎,碳氮比和碳磷比表现为根和茎大于叶,而其氮磷比表现为茎和叶大于根。(3)随白三叶入侵程度的增加,草地早熟禾草坪密度、质地、绿度指数和均一性降低,而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增大。(4)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草坪质量以白三叶未入侵时最优,重度入侵时最差,且叶碳含量对草坪质量的影响最大。【结论】白三叶入侵改变了草地早熟禾功能性状,降低了入侵区草坪质量,严重影响了草坪景观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居民小米(谷子)消费水平是谷子产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城镇居民小米消费影响因素对于谷子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河北省石家庄市513名消费者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小米消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年龄、对小米历史文化或营养价值的认知水平等显著影响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最后提出了提高居民小米营养和健康的认知水平、实施小米品牌战略、开发多种层次的产后加工产品、制定不同层次的营销策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依据田间试验和室内生化分析数据,按pxq交配模式,对10个冬小麦亲本25个杂交组合F1的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穗粒重和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蛋白质含量的sca外,其余性状的gca和sca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表明在本研究中,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起重要作用。由于一般配合力差δ^2sca大,表明基因的加性效应更加重要。根据gca,sca和δ^2sca估值,分  相似文献   

12.
从氮收支和能量收支的角度比较了稚鳖对膨化饲料和粉状饲料的利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膨化饲料组干物质、蛋白质、脂肪和能量的消化率均显著高于粉状饲料组;膨化饲料组稚鳖氮收支和能量收支方程中各组分的数值都显著低于粉料组,但蛋白和能最贮积率高于粉料组,说明膨化处理提高了稚鳖对饲料的利用效率,但足摄食量受到了抑制,从而限制了稚鳖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一些包括人类质量行为性状和数量行为性状的遗传学基础和相应的常用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状能单独或联合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并影响生态系统功能,探究河漫滩湿地植物功能性状及其空间特征,对理解河漫滩湿地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取武汉周边5条河流,对30种常见湿地草本植物的10个功能性状进行测定,对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性状空间质量、性状重要性及物种在空间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植物功能性状变异较大,性状与性状之间关联较弱;在功能性状空间中,当维度从1维增加至4维时,空间质量快速上升, 6维空间质量最高;综合降维及空间质量,分析了4维性状空间的特征,在4维空间中,寿命、地下茎、株高、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氮含量以及叶碳含量与性状功能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功能性状空间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16种植物位于凸包顶点,其中有10种植物出现频率较高,表明大部分湿地植物在性状上都有一定的独特性,在塑造性状空间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胺的生物合成抑制剂L-刀豆氨酸,D-Arg,DFMO和DCHA处理番茄种子时,幼苗根的伸长和根内多胺含量明显受抑。外加适量的多胺,能逆转根伸长的抑制效应。过量的外源Spm抑制小米种子发芽,外加Spd与Spm能逆转这种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中药是我国传统的制药工艺,对于治疗疾病有非常显著的疗效,中药的提取对于药品的质量以及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中药药剂提取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提取工艺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提高中药的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南方红壤地区种植龙须草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黄宇  王华  冯宗炜  邹冬生 《生态学报》2003,23(12):2599-2606
通过对10年生龙须草地与自然野生草地和柑橘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对土壤的化学性状、物理性状、生物学性状以及植株生长的小气候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0年生龙须草地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生物学性状和草地小气候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果还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有规律的动态变化,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秋两季处于中间,而且龙须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性波动不如自然野生草地的波动大;龙须草地四种土壤酶的活性均比自然野生草地的高。从土地持续利用的角度考虑,再加上龙须草自身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水土保持效益,在中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龙须草是一种较好的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云南甘蔗品种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云南甘蔗品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甘蔗遗传育种亲本的选择、杂交组合配制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从18个质量性状和5个数量性状对73份云南甘蔗品种和27份中国历年主栽甘蔗品种(不包括云南选育的主栽品种)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聚类关系等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甘蔗品种芽形、曝光后节间颜色、曝光前节间颜色、芽沟和57号毛群的多样性十分丰富;而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叶片宽度和株高;相似性系数和聚类分析表明品种的相似性处于中等水平,可分成2个大类群4个亚类群及20个小类群,主成份分析表明云南甘蔗品种和中国历年主栽品种可划分为3个明显的基因库,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大别山野生川榛坚果主要性状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大别山地区96份川榛种质资源为基础材料,采用概率分级和因子分析的方法,评价了川榛坚果16项数量性状和9项质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川榛坚果数量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变异幅度在5.49%~111.18%,其中与产量直接相关的壳仁间隙(111.18%)、果仁质量(32.61%)、坚果质量(32.22%)、出仁率(26.60%)及壳腰厚度(25.46%)性状变异较大。经K-S检验表明,供试性状除了果仁形状指数(P=0.007)和壳仁间隙(P=0.003)2项指标外,其他14项性状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坚果大小因素、坚果出仁率因素及坚果饱满度因素,初步构建川榛坚果性状综合评价指标。上述研究为川榛坚果性状的评价、描述和质量等级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爆裂玉米膨化倍数QTL分析及其环境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膨化倍数是爆裂玉米最重要的品质指标。以普通玉米自交系丹232和爆裂玉米自交系N04杂交构建的259个F2:3家系为定位群体,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郑州春播和夏播条件下测定了膨化倍数。利用覆盖玉米10条染色体的183对多态性分子标记构建连锁图,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进行QTL定位分析,采用多区间作图法(MIM)分析定位QTL间的互作效应。共检测出22个QTLs,单个QTL的贡献率为3.07%~12.84%,累计贡献率为66.46%和51.90%。其中5个QTLs在两种环境条件下均检测到,3个QTLs(qPF-6-1、qPF-8-1和qPF-1-3)的贡献率大于10%。大多数QTLs的加性效应值大于显性效应,表现为加性、部分显性、显性和超显性基因作用方式的QTLs数目在两种环境下分别为4、5、0、2和2、5、2、2。仅6对(占2.60%)QTLs或标记区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表现为AA、DA或DD互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