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了解降糖治疗的疗效,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应用价值,确定其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地位。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行予常规的指尖血糖监测,观察组行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糖、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血糖最大波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清糖化白蛋白及餐后2h血糖等与治疗前相比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糖、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血糖最大波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清糖化白蛋白及餐后2h血糖等与治疗前相比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用于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疗效优于常规血糖检测。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研究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尿酸水平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心功能不全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治疗方案,并给予心功能不全对症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尿酸(uric acid,UA)、血清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水平、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glucose,2 h PB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Ic)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UA和BNP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水平显著升高,LVEDD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SF-36健康调查量表(the SF-36 Health Survey,SF-36)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SF-36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糖、血尿酸水平,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照组),观察患者血糖指标、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肺部感染治愈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均得到控制,治疗组的血糖指标变化、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肺部感染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使用,血糖达标迅速,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感染治愈率,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性化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饮食干预组采用严格的饮食管控,对照组不予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情况、营养状况的差异。结果:经过3个月干预,饮食干预组FPG、2h PG、TC、TG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LDL、HDL水平干预前后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FPG、2h PG、TC、TG、LDL、HDL水平没有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PG、2h PG、TC、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DL、HDL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干预,饮食干预组TP水平、MNA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ALB水平干预前后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TP、ALB、MNA评分没有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TP水平、M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LB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饮食干预有利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血脂状况,同时还有利于改善患者自身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了解降糖治疗的疗效,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应用价值,确定其在 治疗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地位。方法:选取2008 年8 月至2013 年8 月住院的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95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48 例和观察组47 例,对照组行予常规的指尖血糖监测,观察组行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 者治疗后平均血糖、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血糖最大波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清糖化白蛋白及餐后2h 血 糖等与治疗前相比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糖、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血糖 最大波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清糖化白蛋白及餐后2h血糖等与治疗前相比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 组患者空腹血糖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用于监测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疗 效优于常规血糖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是否合并泌尿系结石,将10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与泌尿系结石的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尿p H值、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尿酸(SUA)、24小时尿酸(TUA)水平比较差异具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尿p H值和HOMA-IR为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结石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排泄、胰岛素抵抗、肥胖或超重等因素促进了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其中血尿酸、尿p H值、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适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4期患者血糖、肌酐清除率及尿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4期患者100例,按照用药情况分为糖适平实验组和胰岛素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预混人胰岛素及阿卡波糖片,实验组患者给予糖适平及阿卡波糖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 Upr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适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4期患者无药物积蓄问题,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4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普通饮食和个性化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个性化营养干预组通过结合营养评估结果与膳食习惯制定个性化食谱,普通饮食组日常饮食不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孕期血糖和血脂控制情况、孕妇产后并发症情况、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营养干预组孕妇孕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胆固醇显著低于普通饮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干预组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饮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高血压、先兆子痫、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干预组巨大儿、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饮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营养干预有利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血糖控制,对预防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维生素D水平对血糖和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妊娠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妊娠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孕24~28周)142例,采用连续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学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医学治疗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激素(FT4)、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血钙(Ca2+),计算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并作比较。结果:25-OH-D不同水平组FBG、HbA1c、TSH、血清Ca2+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D水平与FPG、HbA1c、TSH水平呈负相关,与Ca2+水平呈正相关;不同水平组FT4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甲状腺、维生素D、血清Ca2+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较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FPG、餐后2 h血糖、HbA1c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TS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FT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SH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4升高程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钙(Ca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钙(Ca2+)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巨大儿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对血糖和甲状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妊娠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低血糖指数(GI)全营养素与高蛋白营养素2种不同营养配方预进餐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2型糖尿病患营养治疗记录,其中高蛋白营养素治疗组31例为高蛋白组、低GI全营养素治疗组39例为低GI组、无肠内营养治疗干预组45例为对照组,每组都进行糖尿病饮食指导、教育并编制糖尿病膳食食谱。观察比较3组患者营养干预前,营养干预后第1d、第3d、第7d的空腹、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蛋白组与低GI组空腹血糖在干预前后均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血糖在干预前、第1d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3d、第7d血糖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GI组相比,高蛋白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干预前后均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营养配方预进餐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尤其是餐后2h血糖控制,2种营养配方控制血糖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1.
陈敏多  杨丽青 《蛇志》2017,(3):356-357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接受不同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样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血糖水平复常时间、治疗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和心理状态等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血糖水平复常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和心理状态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多样性护理,可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表现和血糖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荷  赵月萍  李茂  蒋文娟  魏贵红 《生物磁学》2014,(18):3487-348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单纯高血压和4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检测两组血清Hcy、SU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Hcy、S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Hcy、SUA为(25.0±5.0)μmol/L和(390.0±65.0)mmol/L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患者(17.0±4.0)μmol/L和(330.0±55.0)mmol/L,血管并发症患者FBG、餐后2h血糖与无血管并发症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SUA异常升高,且存在慢性血管并发症患者两者水平更高,血清Hcy、SUA是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化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存质量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2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给予标准降糖治疗,治疗组给予强化降糖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随访3年后分别进行生存质量评价和血糖指标测查.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强化降糖治疗,可以达到血糖的理想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西格列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9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6例和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予以格列吡嗪控释片降糖,观察组予以西格列汀口服降糖治疗。检测试验前后患者血清hs-CRP及NT-proBNP的水平,并常规检测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HbA1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的hs-CRP、NT-proBNP水平治疗后分别下降至6.67±0.85 mg/L,1412.27±92.28 pg/m 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西格列汀组的hs-CRP、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服用西格列汀除有效降糖外还能一定程度地降低hs-CRP和NT-proBNP水平,提示其潜在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吡格列酮治疗,治疗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以及糖化血糖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标包括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炎症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Hb A1c分别为(6.19±2.24)mmol/L、(8.30±2.48)mmol/L和(6.01±1.23)%,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INS和HOMA-IR分别为(6.60±1.92)m IU/L和2.08±1.00,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6和TNF-α分别为(6.12±1.67)ng/L、(62.65±10.30)ng/L和(83.16±16.55)ng/L,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治疗可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炎症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介入插管化疗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血糖控制方面两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但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更平稳,不易出现波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同时可减少患者介入插管化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均给予相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对其饮食、运动、心理等进行综合护理,并对每一位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明显具有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预后,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维生素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61例与对照组(未发生肺部感染)99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维生素D水平、血糖相关指标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维生素D与血糖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糖尿病病程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以及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25(OH)D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CD3~+、CD4~+以及CD4~+/CD8~+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维生素D水平下降,通过检测维生素D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免疫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持续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与常规注射预混赖脯胰岛素对老年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用赖脯胰岛素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对照组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25注射液,2次/d,常规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共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持续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是控制老年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较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医强心贴穴位贴敷结合常规西医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5月于我院诊断与治疗的100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抗心衰以及降血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贴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以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的变化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采用SF-36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血清TG、LDL-C、T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VEF、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LVEDD、血清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6 min步行距离、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活力评分、生理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西医治疗,中医强心贴穴位贴敷联合西医治疗能够有效增强老年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