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认知衰弱对患者执行功能和跌倒恐惧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收治的3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认知衰弱将患者分为认知衰弱组(31例)和无认知衰弱组(31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采用执行缺陷综合征行为学评价(BADS)、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分别评价执行功能和跌倒恐惧,比较认知衰弱组、无认知衰弱组BADS、MFES评分以及跌倒恐惧发生率。结果:认知衰弱发生率为8.86%。单因素分析显示:认知衰弱组年龄≥70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和初中、家庭月收入<3 000元/月、未婚或离异、丧偶、运动次数<3次/周、睡眠时间<6 h、合并慢性病种类≥2种、2型糖尿病病程≥10年、合并营养不良、合并抑郁比例高于无认知衰弱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慢性病种类≥2种、营养不良、抑郁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认知衰弱组转换卡片、动作计划、找钥匙、时间判断、动物园分布图和修订六元素测验得分和BADS总分、MFES评分低于无认知衰弱组(P<0.05),跌倒恐惧发生率高于无认知衰弱组(P<0.05)。结论:年龄≥70岁、合并慢性病种类≥2种、营养不良、抑郁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认知衰弱可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执行功能,增加跌倒恐惧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基于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评价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衰弱状况,分析影响衰弱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老年CHF患者,根据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分为衰弱组与非衰弱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采用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F患者合并衰弱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衰弱组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评分与MLHFQ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90 d非计划再入院率、死亡率。结果:102例老年CHF患者合并衰弱的发生率为53.92%(55/1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降低、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合并疾病数量增加、血红蛋白(Hb)降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升高、白蛋白(Alb)降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升高为老年CHF患者合并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衰弱组MLHFQ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评分高于非衰弱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CHF患者合并衰弱患者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评分与MLHFQ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评分呈正相关(rs=0.505、0.424、0.526,P均<0.001)。随访90 d,衰弱组非计划再入院率高于非衰弱组(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衰弱状况发生率较高,BMI、NYHA心功能分级、合并疾病数量、Hb、RDW、Alb、NT-ProBNP为老年CHF患者合并衰弱的影响因素,衰弱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预后不良。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能快速评价老年CHF患者合并衰弱状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周会  王东  杨红俊  赵延新  陈宜 《生物磁学》2012,(28):5476-5479,5503
目的:比较老年二尖瓣腱索断裂(RMCT)患者与中青年RMCT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超声心动图特点,为老年RMCT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RMCT患者53例定义为老年组,年龄〈60岁的中青年RMCT患者57例定义为中青年组,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测量各组的心腔尺寸,观察二尖瓣活动形态以及腱索断裂的部位和程度,记录瓣膜的返流情况。结果:老年组中风心病仅占5.66%,而中青年组风心病患者占5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221,P=0.000)。老年组多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其中合并高血压者占83.02%,合并冠心病者占60.38%,合并2型糖尿病者占37.74%,均高于中青年组,其中合并高血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459,P=0.000)。老年组中心功能Ⅳ级的比例远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89,P=0.001)。老年组全心扩大、肺动脉高压的例数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心扩大:XZ=11.376,P=0.001;肺动脉高压:X2=-20.362,P=0.000)。老年组中二尖瓣细小腱索断裂的例数多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99,P=0.002),粗大腱索断裂的例数少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18,P=0.001)。结论: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RMCT患者,应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同时给予合理的治疗,以降低心衰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对阵发性和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纳入2011年5月至2016年8月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42例和长期持续性房颤61例。消融前和消融后12个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年龄及合并高血压和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比例高于阵发性房颤组。消融后12个月,两组患者心理健康(MCS)和生理健康(PC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MCS和PCS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1)。房颤未复发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复发患者(P0.01)。结论:射频消融改善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幅度高于阵发性房颤,房颤复发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年龄段的骨代谢的情况。方法:选取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3人,按年龄分为50-59岁组(A组)、60-69岁组(B组)、70-80岁组(C组),测定各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D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 L-c)、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和骨密度(BMD)。结果:C组的OC、P1NP低于A组、B组,CTX高于A组、B组,C组的病程长于A组、B组,B组的病程长于A组,B、C组股骨颈的BMD值低于A组,C组L4的BMD值高于A、B组,P均<0.05。3组的HbA1c、BMI、股骨干、全髋、L1、L2、L3的BMD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糖尿病病程(r=0.284,P<0.001)、BMI成正相关(r=0.193,P=0.007);OC与P1NP正相关(r=0.465,P<0.001),与CTX(r=-0.312,P=0.002)、糖尿病病程(r=-0.264,P<0.001)、BMI(r=-0.425,P<0.001)负相关;P1NP与CTX(r=-0.341,P<0.001)、糖尿病病程(r=-0.206,P=0.004)、BMI(r=-0.468,P<0.001)负相关;CTX与糖尿病病程(r=0.171,P=0.017)、BMI(r=0.443,P<0.001)正相关。结论: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代谢指标与BMI、糖尿病病程相关,与年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孙秀芳  朱梅  唐少秋  洪晓岷  黎凯 《生物磁学》2011,(22):4279-428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并发高血压组(A组136例)患者和正常血压组(B组50例),对其进行问卷及体格检查,分别观察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腰围、腰臀围比(ⅦR)、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并加以分析。结果:A组患鼻上73.1%;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腰围、高血压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0.01),B组糖尿病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高的BMI、腰围、腰臀围比(WHR)以及高血压家族史增加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1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1999年WHO新的分型方案将糖尿病分为4个主要类型,即1型糖尿病(B细胞破坏,通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主要由于胰岛素抵抗伴随胰岛素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联合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412例老年CHF患者根据有无合并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n=176)和无肺部感染组(n=236),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PCT、presepsin、Gas6水平。统计住院28 d内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情况,根据预后不同分为死亡组(n=37)和生存组(n=1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presepsin联合Gas6对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肺部感染组和无肺部感染组血清PCT、presepsin、Gas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肺部感染组高于无肺部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偏高、心功能分级Ⅳ级、PCT升高、presepsin升高、Gas6升高均是导致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PCT、presepsin、Gas6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预测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风险的AUC分别为0.663、0.731、0.751、0.855,三指标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PCT、presepsin及Gas6水平在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升高,且是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PCT、presepsin及Gas6水平对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自我管理水平及分析T2DM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苏州市6个社区符合纳排标准的539例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社区T2DM患者血糖自我管理水平情况,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检测血生化指标,统计社区T2DM患者的DPN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并发DPN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39份,实际回收531份,其中T2DM并发DPN者86例,根据是否并发DPN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DPN组(n=86)和无DPN组(n=445)。社区T2DM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平均得分率为(49.38±5.23)%,DPN组和无DPN组在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低 密 度 脂 蛋 白(LDL-C)、血 尿 素 氮(BUN)、血肌酐(Cr)、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7年、HbAlc≥8 mmol/L、合并PAD、合并DR、BMI≥25 kg/m2是社区 T2DM患者并发DPN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苏州市6个社区的T2DM患者血糖自我管理水平较低,且T2DM并发DPN的概率较高,病程≥7年、HbAlc≥8 mmol/L、合并PAD、合并DR、BMI≥25 kg/m2均是社区 T2DM患者并发DPN的危险因素,临床可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有效降低T2DM并发DP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UCP2-866G/A 和ADIPOQ+45T/G 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随机 选取2014 年10 月至2015 年5 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30 例单纯2 型糖尿病患者和128 例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 病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 高分辨率溶解曲 线(PCR-HRM)方法检测UCP2-866G/A 和ADIPOQ+45T/G 的基因多态性,并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两基因间的交互作用。 结果:在两组间分别进行UCP2-866G/A 和ADIPOQ+45T/G 基因多态性的单独关联分析,两变异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 在两组间的分布及遗传模型关联分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变异位点联合分析发现,UCP2-866 G/A 的GG、GA 分别和 ADIPOQ+45T/G 的TG 在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存在正向交互作用(P=0.000,ORI=ORAB/(ORA× ORB)=30.533/(0.549× 0.116) >1;P=0.007,ORI= ORAB/(ORA× ORB)=13.914/(0.525× 0.116)>1。结论:该研究显示: UCP-866G/A 和ADIPOQ+ 45T/G 单一基因的 多态性与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病风险无关,而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增加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陈荷  赵月萍  李茂  蒋文娟  魏贵红 《生物磁学》2014,(18):3487-348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单纯高血压和4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检测两组血清Hcy、SU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Hcy、S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Hcy、SUA为(25.0±5.0)μmol/L和(390.0±65.0)mmol/L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患者(17.0±4.0)μmol/L和(330.0±55.0)mmol/L,血管并发症患者FBG、餐后2h血糖与无血管并发症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SUA异常升高,且存在慢性血管并发症患者两者水平更高,血清Hcy、SUA是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血尿酸(Serum uric acid, SUA)水平变 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2 年9 月至2013 年9 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 例单纯高血压和40 例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分别 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检测两组血清Hcy、SU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空腹血 糖、餐后2h 血糖、血清Hcy、SUA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Hcy、SUA为(25.0± 5.0)umol/L 和 (390.0± 65.0)mmol/L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患者(17.0± 4.0)umol/L 和(330.0± 55.0)mmol/L,血管并发症患者FBG、餐后2h 血 糖与无血管并发症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SUA异常升高,且存在慢性血 管并发症患者两者水平更高,血清Hcy、SUA是老年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鲁平 《生物磁学》2005,5(3):35-3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与血脂、载脂蛋白、脂蛋白(a)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测定的意义.方法:对9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65例老年对照组进行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Lp(a)]的测定.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C、TG、LDL-C、ApoB及Lp(a)水平均显著高于老年对照组.而血清HDL-C和ApoAI水平老年2型糖尿病组显著低于老年对照组.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及胰岛素抵抗,使血脂、载脂蛋白、脂蛋白浓度和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及功能发生异常,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并伴随着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对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上,应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减少脂肪的摄入,以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生,从而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和高脂症患者共532例,依据其血压和血脂水平分为高血脂组(n=240)和高血脂合并高血压组(n=29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高血脂合并高血压组的吸烟史、家族史、患有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一年以上人数占比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与高血脂组有差异(P<0.05)。高血脂合并高血压重度组有吸烟史、家族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及血清UA、CRP水平均高于中度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家族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及血清UA、CRP水平升高是影响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吸烟史、家族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UA含量以及CRP水平升高是影响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临床提示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情发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研究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和血清转铁蛋白(TRF)与老年髋部骨折(HF)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PWH)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252例接受手术治疗老年HF患者,根据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分为PWH组(n=27)和非PWH组(n=225)。收集患者基础资料、术前PNI和血清TR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HF患者术后PWH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NI和血清TRF水平对老年HF患者术后PWH的预测价值。结果:252例老年HF患者术后出现27例PWH,其中24例切口长时间不愈合,3例切口裂开。与非PWH组比较,PWH组体质量指数(BMI)和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LC)、PNI、血清TRF水平更低,糖尿病比例和术中出血量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18.5 kg/m2(OR=0.648,95%CI:0.457~0.919)、PNI(OR=0.954,95%CI:0.932~0.976)、血清TRF(OR=0.484,95%CI:0.307~0.761)升高是老年HF患者术后PWH的保护因素,糖尿病(OR=2.651,95%CI:1.182~5.948)、术中出血量增加(OR=1.013,95%CI:1.005~1.021)是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NI和血清TRF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老年HF患者术后PW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0.770、0.871,灵敏度分别为70.37%、55.56%、92.59%,特异度分别为80.65%、85.81%、70.32%。二者联合预测老年HF患者术后PWH的AUC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术前PNI和血清TRF水平降低是老年HF患者术后PWH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老年HF患者术后PWH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CI)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肠道菌群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1年1月长治医学院附属晋城医院收治的411例老年MHD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将其分为CI组(n=321)和非CI组(n=90)。收集所有老年MHD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分析其脑血流动力学和肠道菌群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MHD患者CI的影响因素。随访18个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患者生存曲线,对比其生存预后情况。结果:411例老年MHD患者CI发生率为78.10%(321/411)。单因素分析显示,CI组年龄大于非CI组,体质指数(BMI)、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白蛋白水平低于非CI组,受教育年限>12年比例少于非CI组,透析龄长于非CI组,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和全段甲状旁腺素高于非C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透析龄增加和高血压、糖尿病为老年MHD患者CI的独立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12年和BMI、spKt/V、白蛋白水平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与非CI组比较,CI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ACA-Vm)降低,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PI)、大脑前动脉-搏动指数(ACA-PI)升高(P<0.05)。与非CI组比较,CI组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增加,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I组累积生存率低于非CI组(P<0.05)。结论:年龄、BMI、受教育年限、透析龄、高血压、糖尿病、spKt/V、白蛋白是老年MHD患者CI的影响因素,CI与老年MHD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紊乱、肠道菌群失衡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浆磷脂酶A2(plasma phospholipase A2,PLA2)与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患者预后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期间入住我院心内科或内分泌科158例半年内有MI病史的患者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合并MI患者组(80例)与单纯MI患者组(对照组,78例)。两组患者均在6个月内因急性MI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并置入药物涂层支架。观察两组患者PLA2的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心功能的变化及预后的相关性。两组患者行2年随访,随访结束后通过K-M模型观察组间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率,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包括,PLA2、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吸烟、性别、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白细胞计数等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MI组患者PLA2的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心肌梗死组(11.67±4.26μg/L vs.5.36±1.1μg/L,P0.001)。这些患者外周血中CD14+单核细胞亦显著高于单纯心肌梗死组(53.36%±17.41%vs.35.23%±11.57%,P0.001)。糖尿病合并MI组患者血浆磷脂酶A2的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呈负相关(r=-0.25,P=0.02),而单纯MI患者组未显示统计学意义(r=-0.20,P=0.0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糖尿病合并MI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心肌梗死组(P=0.046)。通过COX模型分析影响生存因素发现血浆磷脂酶A2(HR:4.29,95%CI:2.305-7.975,P0.001)仍与这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显著相关。结论:血浆磷脂酶A2反应糖尿病合并MI患者体内的炎症剧烈程度,高水平的血浆高磷脂酶A2与糖尿病合并MI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新发椎体骨折风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和经济条件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n=54,采用非手术治疗)和PKP组(n=55,采用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疼痛程度、椎体指标、生活质量、新发椎体骨折风险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KP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以及治疗12个月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逐渐降低(P0.05),PKP组治疗1周后、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保守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P0.05),PKP组治疗1周后、治疗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逐渐降低(P0.05);PKP组治疗1周后、治疗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标准生理组分(PCS)、标准心理组分(M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PKP组PCS、MCS评分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新发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缓解患者早期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伤椎后凸畸形,且不会增加新发椎体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肌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造成其生活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2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开展肺功能、体成分、握力、6min步行速度及生活质量问卷(SF-36)等调查,按照亚洲肌肉衰减综合征工作组肌少症的定义诊断出合并肌少症的患者,分析肌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各方面的影响。结果: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生理领域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庭成员是否关注、是否开展康复训练、病程、呼吸困难分级(mMRC)、GOLD分级、是否多重用药、低体重、营养素摄入不足、肌少症;心理领域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家庭成员是否关注、是否开展康复训练、病程、mMRC分级、GOLD分级、是否多重用药、低体重、营养素摄入不足、肌少症。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肌少症的发生率为23.18%(51/220),男女性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18.32%(24/131)和30.34%(27/89),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297,P=0.038)。肌少症是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体现在SF-36各领域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01)。结论:肌少症严重影响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应重视对患者的骨骼肌质量及功能的评估,营养支持是康复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生成抑制因子2(sST2)、可溶性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其联合检测对心血管事件(CV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CHF患者(CHF组),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49例、Ⅲ级72例、Ⅳ级29例,根据随访6个月是否发生CVE分为CVE组(n=34)和非CVE组(n=116),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1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F患者发生CVE的影响因素,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老年CHF患者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与超声心功能指标和NYHA分级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ST2、CTGF、suPAR对老年CHF患者发生CVE的预测价值。结果:CHF组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和LVESD、LVEDD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NYHA分级Ⅱ级、Ⅲ级、Ⅳ级老年CHF患者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均依次升高(P<0.05)。 老年CHF患者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SD、LVEDD、NYHA分级呈正相关(P均<0.05)。NYHA分级≥Ⅲ级(OR=2.318)、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升高(OR=1.104)、sST2升高(OR=1.641)、CTGF升高(OR=1.644)、suPAR升高(OR=1.892)为老年CHF患者CV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升高(OR=0.839)为其独立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ST2、CTGF、suPAR单独与联合预测老年CHF患者发生CV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8、0.782、0.771、0.936。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升高与心功能异常和CVE发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对老年CHF患者发生CVE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