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受到资源约束、城市定位等因素的影响,北京依靠自产蔬菜无法满足本地居民巨大的蔬菜需求,强化蔬菜跨区域供给,特别是与周边省份协同发展,构建本埠、外埠蔬菜共同保障首都蔬菜供给安全的联动体系是稳定北京蔬菜供给的新动力。本研究从北京及其周边主要产地天津、辽宁、河北、山东(以下简称为五省市)的生产特征出发,对五省市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并在分析北京蔬菜区域协同供给的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蔬菜供给区域协同发展愿景,以期为首都蔬菜供应的全面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做好蔬菜保供稳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2020年天津市蔬菜批发价格为5年来最高,价格变动总体上符合季节性规律,个别品种价格涨幅较高。新冠肺炎疫情、夏季高温强降雨、冬季强寒潮对天津市蔬菜市场价格造成了影响。从天气情况、供需和流通角度分析,预计2021冬春季蔬菜价格将呈上涨走势。为了确保蔬菜价格平稳波动,保障市民蔬菜供应,建议发展外埠基地,扩宽销售渠道,强化技术服务支撑,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完善应急监测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H-P滤波分析法和X12季节分析法,对200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的天津市蔬菜平均批发价格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蔬菜价格交替波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以月为单位,可以将蔬菜价格波动划分为9个周期,2010—2014年来蔬菜价格波动周期有逐期缩短的趋势。根据季节调整的结果,对2015年蔬菜价格走势进行预测,预测的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北京市7个区县的55家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从合作社基本特征、合作社和农户蔬菜交易模式、合作社蔬菜流通渠道三个方面分析合作社在北京自产蔬菜流通渠道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发现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北京自产蔬菜供应链中的主导作用较弱,合作社未充分发挥在蔬菜流通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简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臭菜营养成分分析及作为特色蔬菜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臭菜是分布于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及东南亚和非洲地区的一种大型木质藤本植物 ,其嫩茎叶是当地许多民族常用的野生蔬菜。本文报道臭菜嫩茎叶营养成分矿物质、微量元素、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含量。臭菜嫩茎叶蛋白质含量高 ,占干物质的 5 1 .4%。测定了臭菜年产量 ,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臭菜市场价格调查 ,分析了产量与市场价格的关系。作者认为臭菜可作为一种蛋白质含量高 ,有独特风味的芳香型特色蔬菜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蔬菜是指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与栽培技术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以及营养型蔬菜,且蔬菜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及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的蔬菜。以下本文对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进行阐述与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保障蔬菜供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基于北京市郊区涉农经营主体设施蔬菜科技发展情况的调研,对设施生产技术和装备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设施蔬菜产业在重点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等科研项目为带动下实施,近年来已经在许多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展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体来看,北京设施蔬菜发展水平较高,并向高效、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生产水平和资源利用率低、规模化作业程度低、采后处理和加工落后、设施装备与栽培技术的结合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需求导向、优势实破、创新驱动、四化同步等策略来提高设施蔬菜的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从生产供应和流通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蔬菜供需数量、要素成本、产地布局、生产方式、流通范围、流通环节和产销衔接等问题,论述了构建蔬菜调控目录制度的意义和必要性,进一步探讨蔬菜调控目录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调控目录品种选择、价格波动区间划分、政策工具和触发机制制定,最后对构建我国蔬菜调控目录制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无公害蔬菜是提高我国蔬菜品质和安全性、增强蔬菜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针对蔬菜生产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系统两种蔬菜栽培模式进行系统效率和可持续性评价,并与一般蔬菜生产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公害蔬菜生产模式能值利用效率、可更新比例、净能值产出率、食品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比一般蔬菜生产系统平均提高24.3%、24.9%、36.0%、98.2%和3.87倍,环境负载率平均下降64.7%,系统投入的能值货币价值平均降低20.0%。在此基础上,通过情景分析表明,如果进一步综合采用收集降雨用于棚内蔬菜灌溉、沼气发电供给蔬菜灌溉利用、通过标准化管理降低人力投入,可以使现有的无公害生产方式的能值利用效率提高3.4%—10.8%,可持续性提高1.2%—31.7%。该研究也表明,将无公害蔬菜生产纳入我国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中,实现适度的产业结合与规模化经营,能够较好的提高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生态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蔬菜昆虫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国仁 《昆虫知识》2000,37(1):59-64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消费国。1997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1128万hm2,总产量3.45亿吨[1],年人均占有量276kg,分别比1987年增长102%、123%和130%。我国用3.94%耕地创造的蔬菜年产值已超过2500亿元,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位居第二,蔬菜出口额122亿元,列农产品首位,蔬菜生产已成为农村的一项支柱性产业。科学技术进步是提高蔬菜生产水平的技术保障。我国有记载的蔬菜害虫700多种[2],天敌781种[3]。其中分布广泛、危害性较重的害虫约60余种,包括小菜蛾、甜菜夜蛾、黄曲条跳甲、棉铃虫、烟青虫、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南美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北京市1 000户城镇家庭样本数据,分析和研究了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蔬菜消费特点及消费行为。通过统计模型和截面数据半对数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城镇居民具有冬春蔬菜消费量高于夏秋蔬菜消费量的季节性;品种消费偏好表现在大白菜、黄瓜、番茄等10个品种,其消费占到全部蔬菜消费量的50%以上;家庭人口每增加1人,人均蔬菜消费量减少8.58%;蔬菜购买场所对蔬菜消费影响显著,选择农贸市场和菜市场购买蔬菜较其他场所少消费3.58%。应加强对重点品种和重点时期的监测,并做好蔬菜销售终端网点布局,提高居民购买蔬菜的便利性,科学宣传和引导市民辨别蔬菜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主要蔬菜产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GB18406.1-2001无公害蔬菜标准为评价依据.对陕西省8个蔬菜主产区的127个蔬菜样品中汞、砷、铅、镉和铬5种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主要蔬菜产区蔬菜重金属污染以铅污染为主。茄果类和瓜菜类蔬菜铅污染严重,绿叶类蔬菜铅污染相对较轻.其它4种重金属污染未超过国家标准,其中各产区均未检出镉。铅污染程度的大小顺序足成阳秦都〉宝鸡岐山蔡家坡〉汉中汉台〉渭南临渭。成阳泾阳、宝鸡太白、汉中城固、渭南大荔蔬菜产区5种蓖金瞒均未超标.具备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条件。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蔬菜营养与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综述了无公害蔬菜定义、卫生评价标准及生产环境评价标准。对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常用的氮肥在土壤中转化、种类和形态、用量和时期与硝酸盐关系,过量氮肥对蔬菜体内硝酸盐累积影响,对地下水质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磷肥过量引起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磷肥中镉对土壤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畜禽粪肥、城市垃圾和污泥堆肥对蔬菜品质及环境影响进行了评述。对近二十年来土壤栽培条件下应用于无公害蔬菜营养诊断与平衡施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果和蔬菜昆虫授粉的经济价值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建东  陈文锋 《昆虫学报》2011,54(4):443-450
水果和蔬菜是二大类最主要的虫媒作物, 在农业生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近几十年来授粉昆虫在多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明确中国主要授粉昆虫的现状以及昆虫授粉在中国水果和蔬菜生产中的经济地位, 本文分析了1961-2009年间中国主要授粉昆虫蜜蜂的数量动态以及水果和蔬菜种植的变化特征; 并以2008年种植的与人类食品密切相关的44种水果和蔬菜为研究对象, 引入农作物对昆虫授粉的依赖性参数, 应用生物经济学的方法评估了昆虫授粉对中国水果和蔬菜产生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 1961-2009年的49年之间, 中国主要授粉昆虫蜜蜂蜂群数量增加了161%, 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472%, 产量增加了833%。中国水果和蔬菜中虫媒作物产量的提高, 与作物种植面积的增长密切相关(r=0.995, P<0.01), 也与主要授粉昆虫蜜蜂蜂群数量增加有关(r=0.804, P<0.01)。2008年昆虫授粉对中国水果和蔬菜产生的经济价值为521.7亿美元, 占44种水果和蔬菜总产值的25.5%。水果类对昆虫授粉的依赖程度较高, 授粉产生的经济价值大于蔬菜类。在昆虫授粉的贡献中, 苹果、西瓜、梨、芒果和李占据前5位。昆虫授粉对中国水果和蔬菜产生的经济价值十分巨大, 中国水果和蔬菜对昆虫授粉的依赖程度超过15.9%的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中国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的持续增长, 中国需要更多的授粉昆虫为其提供授粉服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表明,在蔬菜的育苗过程中接种AMF可以生产出秧苗质量好、抗性强、品质高的菌根苗。通过对AMF的作用效果分析,发现接种AMF可以改善蔬菜营养与水分的供应状况,增强蔬菜对环境胁迫的耐受性,增加蔬菜根部疾病及线虫的抗性,提高蔬菜产量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农业意义。基于AMF对于蔬菜的有益作用,本文综述了AMF在促进蔬菜生长、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缓解其非生物胁迫和控制病原菌以及与其他生物防治剂(或农药)联合施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MF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越南国家植物保护研究院的邀请 ,受我国科技部的委派 ,我们于 2 0 0 1年 1 1~ 1 2月赴越进行“小菜蛾化学信息素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河内地处热带 ,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气候湿润 ,郊区拥有数百平方公里的蔬菜基地 ,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蔬菜 ,长势旺盛 ,所产各类蔬菜主要用于出口 ,但虫害较重。在进行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 .化学信息素研究[1] 的同时 ,我们对主要蔬菜品种上的昆虫群落的组成及优势种昆虫进行了考查和分析。1 材料与方法选取 1 0多种蔬菜作为调查对象 ,每种蔬菜样地面积≥ 6 6 6× 2m2 ,以五点取样法选取 5个样…  相似文献   

17.
吴建繁  王运华 《植物学报》2000,17(6):492-503
本文综述了无公害蔬菜定义、卫生评价标准及生产环境评价标准。对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常用的氮肥在土壤中转化、种类和形态、用量和时期与硝酸盐关系,过量氮肥对蔬菜体内硝酸盐累积影响,对地下水质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磷肥过量引起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磷肥中镉对土壤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畜禽粪肥、城市垃圾和污泥堆肥对蔬菜品质及环境影响进行了评述。对近二十年来土壤栽培条件下应用于无公害蔬菜营养诊断与平衡施肥研究的养分平衡法、肥料效应函数法、NPK比例法、土壤测试指数法、植物营养外观及测试指标诊断法、DRIS作物营养诊断施肥综合法,植株硝酸盐速测反射仪法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它的营养功能主要是供给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酶及芳香物质等;此外,还可补充人体中一部分热能和蛋白质的需要,还有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帮助消化,增强体质等功能。中学生物教师结合植物学教学,对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蔬菜植物的分类、鉴别和可食用的部分,应进行准确地讲解,然而,目前这方面存在着模糊和错误的概念。下面就蔬菜植物中有关的十个问题,加以具体地说明。  相似文献   

19.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是在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 ,谋求其最大输出量 ,而质量与产量的保证基础是基地建设 ,只有合格的基地才能生产出合格的无公害蔬菜[4 ] 。现有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大多处于生态保护较好、环境质量较优的偏远地区。对于地处城郊结合部的蔬菜产地 ,一方面受到城市污染的潜在威胁 ,另一方面其生态结构又呈简单化趋势 ,能否保证无公害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是无公害蔬菜生产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根据重庆市现有蔬菜基地情况 ,选择近郊区槽上基地的部分区域 ,进行调查、分析、试验、规划等 ,探讨建立城郊可持续性的无公害蔬菜基…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促进玉米生产、保障农民收益、保持市场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负面效果也日益显现,影响市场机制正常发挥,导致价格扭曲,造成市场出现价格异常上涨、总体供给宽松与有效供给偏紧并存、国家库存压力大、玉米加工业发展受阻、国内外价格倒挂严重、消费替代增加等诸多反常现象。分析建议短期内应进一步完善玉米临储政策,长远看应按照市场定价原则逐步探索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从全产业链角度统筹考虑玉米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