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膳食调查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结构和膳食摄入量,评估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需求的满足程度,为合理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以我国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共识(2005)及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的膳食指南为推荐量,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血透患者连续3d膳食摄入情况,分析食物来源和饮食结构,评价每日食物及每日营养素摄入量,比较各营养素摄入量与推荐量的差异性。结果:根据食物分类,血透患者日均摄入量排在前三位分别是蔬菜类(247.5g,占34%)、谷类(209g,占28.7%)和水果类(71.5g,占9.8%),排在末三位分别是鱼类、豆类、蛋类(13.7g,占1.9%;22.2g,占3.0%;27.6g,占3.9%);动物性食物是蛋白质摄入的主要食物来源(占62%),植物性食物是钙、铁摄入的主要食物来源(占53%和69%);与推荐量相比,血透患者除了维生素E和钠的摄入量大于推荐量外,日均总热卡和三大产热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低于推荐量;部分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1、B2、B6)和部分矿物质(锌、硒、铁等)摄入量低于推荐量(P<0.05)。结论:血透患者普遍存在膳食摄入不足的问题,大部分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不能满足血透患者营养需求,建议加强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幼儿园开展一系列儿童营养教育,通过膳食调查的方式,对此营养教育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改善幼儿的营养教育和膳食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促使家长和幼儿园共同配合幼儿的健康饮食。方法:根据《中国学龄前幼儿膳食指南(2016)》,针对幼儿饮食行为习惯及幼儿膳食摄入基本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将得到的幼儿膳食调查问卷中的食谱录入营养计算器中计算出各营养素的摄入量,对食育前后期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营养教育后学龄前儿童通过膳食摄入的维生素B1含量有了显著提高,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D的摄入也趋于合理。结论:通过开展蒙台梭利教学法系列活动,促进了学龄前儿童膳食摄入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2015年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摄入状况。方法:将“2015年北京市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朝阳区170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和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中小学生平均每日食物消费及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谷薯杂豆类、蛋及蛋制品、食用油和盐的平均每日摄入量为较为适宜,蔬菜、水果以及大豆类为推荐摄入下限值的50%~75%;奶及奶制品、水产类和坚果类摄入量分别为推荐摄入下限值的40.3%和36.8%(<11岁组和≥11岁组)、34.0%和14.6%(<11岁组和≥11岁组)以及26.6%和7.0%(<11岁组和≥11岁组);畜禽肉类高达推荐摄入上限值的130.3%和191.0%(<11岁组和≥11岁组学生)。能量的平均摄入量为1 628.1 kcal,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60.0、67.7、203.1g,供能比分别占14.6%、37.2%和48.2%。中小学生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平均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比例分别为35.3%、20.6%、28.8%和41.8%。钙的摄入状况最差,仅1.2%的学生达到了RNI;硒、铁和锌平均摄入量达到RNI的比例分别为38.8%、75.3%和75.9%。结论: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够合理、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北京市房山区某初中果蔬类食物摄入情况,为果蔬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北京市房山区某初中共190名学生果蔬问卷调查;同时调查其前3 d的24 h膳食,营养计算机系统(NCCW)分析果蔬营养素摄入量,与推荐量进行比较。结果:仅25.97%和57.46%学生知晓“菜果不可相互替换”“果汁不可代替鲜果”,随年级增加而提高(P<0.05)。仅2.21%学生每日蔬菜摄入大于5种。71.22%的学生每日水果不足2种。每日维生素A、维生素C、膳食纤维摄入未达到平均需要量(EAR)的比例分别高达72.93%、86.74%、98.9%。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初中生果蔬营养知识和行为较差,应加强食育果蔬营养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调查妊娠糖尿病孕妇在孕中期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入量,探讨孕期膳食结构、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等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为进一步针对孕期营养指导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友谊医院营养门诊就诊的1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和食物频度法,分析其每天膳食中热能及营养素的摄入量,并将相关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孕期膳食、孕前体重、体重增长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结果:患妊娠糖尿病孕妇孕中期每日膳食中水果与油脂类的摄入量高于推荐摄入量;每日总能量摄入略低,蛋白质供能比例为14.2%、脂肪供能比为33.9%;每日饮食中,除钾、维生素E的摄入量高于推荐量外,其他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均偏低;孕期增重与孕期摄入的总能量成正相关(r=0.157,P<0.0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DGTT)2h血糖值与孕期摄入的总能量成正相关(r=0.2,P<0.05),与摄入的脂肪量成正相关(r=0.17,P<0.05),空腹血糖值与孕前体质指数成正相关(r=0.209,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孕中期饮食结构不合理,脂肪摄入过多,妊娠期间应合理控制饮食,做到营养均衡合理,同时应加强妊娠期妇女的孕期营养健康教育及围产期保健,控制体重的合理增长,降低妊娠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研究孕妇孕早期饮食、饮水现状,指导孕早期合理饮食。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对2018年10月-2019年1月期间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营养门诊就诊的98例名孕妇进行饮食和饮水状况调查,同时进行体成分及营养状况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孕早期孕妇饮食摄入不均衡,能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钙、铁、镁摄入均不足,应注意补充。孕早期平均饮水量不足1 300mL,应引起重视。孕早期不同饮水量的孕妇体成分之间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总水量、细胞内液、体脂含量、去脂体重、肌肉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维生素D的膳食摄入状况,为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4年11月的糖尿病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伴有基础疾病等基本资料,按年龄分成人组(26~64周岁)和老年人组(>65周岁)。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就诊前一天的膳食情况,参考美国农业部发布的食物成分表,计算出膳食总能量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同时采用简化食物频率法调查过去1个月内患者高维生素D食物的进食频率,同时调查含维生素D膳食补充剂或功能性食品的摄入。结果:糖尿病患者机体维生素D的缺乏普遍存在,且更加严重,成人组和老年人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409±114、362±155nmol/L。由于营养治疗限制了富维生素D食物的应用,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的总摄入(2717±913、3326±1113U)明显低于同龄正常人每日推荐量(400、600U),这对糖尿病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提出了挑战。结论: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摄入明显不足,体内维生素D普遍缺乏,为防治维生素D缺乏,除户外活动动外可能需要膳食补充剂或强化食品额外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某学校高中住宿生在学校食堂的就餐情况。方法:北京市朝阳区某高中排除藏族班和国际班后,在高一、高二住宿生中随机抽取174名调查对象,采集他们一学年在学校食堂用餐的刷卡记录。结果:多数学生经常或每天在学校食堂食用三餐。调查对象平均每天摄入3.7±0.5类食物,早餐平均摄入3类及以上食物的比例为36.9%,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的比例为96.1%。结论:调查对象在学校食堂就餐时摄入食物品种较丰富,但仍然存在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差的现象,应对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营养健康教育,提高膳食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西部贫困地区定西市六县区居民的营养素摄入水平及膳食模式,以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临洮县、陇西县、岷县、通渭县、漳县各随机抽取200名居民进行膳食调查。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记录连续3d所有摄入的食物名称及摄入量。采用CDGSS 2.0营养素分析软件计算每人每日热量及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六县区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水果、水产类、奶类等食物偏低;维生素A和钙的摄入水平普遍偏低;脂肪供能百分比偏高;膳食铁90%以上来自植物性食物,吸收利用率低。结论:居民的膳食结构仍以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为主要问题,饮食结构有待进一步合理化,应增加维生素A和钙、铁等的摄入,建议加强居民营养健康知识教育,改变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同伴营养教育模式对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和膳食营养状况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营养教育模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个年级不同专业24个班共89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对照组和同伴教育组,从同伴教育组中选择同伴教育者60人,对同伴教育者进行营养教育,由同伴教育者向同班级、宿舍同学宣传营养知识和营养态度、行为的纠正。对照组和同伴教育组大学生进行营养KAP问卷调查和24 h回顾法进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共发放KAP调查问卷892份,回收问卷855份,有效问卷823份,回收率和合格率分别为95.9%、96.3%。同伴教育组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膳食营养状况中蛋白质、钙元素和维生素C摄入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营养教育模式可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使饮食行为和膳食营养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同伴教育模式在营养教育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重庆市市区中小学教师膳食食物摄入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为指导该人群合理营养膳食提供依据。方法:以问卷形式对重庆市市区1345名中小学教师的膳食结构及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每天喝牛奶的占76%;经常摄入豆制品的占74%;经常摄入鱼类的占52%;每天摄入肉类的占50%;经常摄入蛋类的占78%;每天摄入蔬菜200 g的占55%;经常摄入粗粮的占73%。对自身膳食营养重视的占62%;回答了解或知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占总人数的38%,其中男性占12%,女性占26%;回答了解或知道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占37%,其中男性占10%,女性占27%。结论:该人群膳食食物摄入种类较多,食物来源丰富,但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较低,对自身健康关注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天津市糖尿病人群膳食营养状况及类黄酮物质的摄入量,为其健康饮食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连续5d的24h膳食回顾法,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膳食营养调查,结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tion intake,RNI)、适宜摄入量(adaptive intake,AI)以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Balance Diet Pagoda)对其膳食营养状况做出评价;根据膳食调查的结果,计算类黄酮物质的摄入量。结果:本次调查显示,糖尿病病人能量摄入量均偏低,脂肪的供能比例偏高。男性仅维生素C和烟酸的摄入量达标,女性维生素的摄入量均不达标。糖尿病病人存在钙摄入严重不足而钠摄入量严重超标的现象,且与男性相比,女性矿物质的摄入量要普遍偏低。除了钙以外,男性其余种类矿物质摄入量均达标;女性除了磷、钠、铁、锰的摄入量达标以外,其余种类均不达标。糖尿病病人类黄酮的主要食物来源为玉米、土豆、西瓜以及甜瓜等,男性每日类黄酮的摄入量为38.23mg、女性为38.27mg。糖尿病病人摄入的膳食种类主要包括粮谷类、蔬菜、水果、畜禽肉类、蛋类、豆制品、牛奶及奶制品、食用油以及食盐。其中水果类、鱼虾以及奶制品的摄入量偏低,蛋类以及食盐摄入过多;男性的畜禽肉摄入过多。结论:糖尿病病人能量摄入偏低,脂肪供能比偏高,维生素和钙摄入不足,而钠摄入偏高;类黄酮的主要食物来源为谷物、季节性水果蔬菜等;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水果、鱼虾、奶制品的摄入量过低,而畜禽肉、蛋类以及食盐的摄入量过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学学生的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方法:2013年4月对丰台区某小学1~6年级208名学生进行3d膳食调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作出评价。将身高、体重指标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城市儿童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 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算出超重、肥胖率。结果:该小学学生身高、体重较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有所增长,各年龄组的男女生超重、肥胖现象均很普遍;随年龄增加维生素摄入不足的现象有所增加,维生素A、C摄入不足现象严重;膳食结构不合理,豆类、蔬菜、水果、奶类摄入不足,鱼、虾、肉、禽类输入超过推荐值。结论:该人群超重与肥胖率较高、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尽快采取合理的综合干预措施,有效地改善其膳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胰腺癌患者的饮食干预,研究植物型膳食对胰腺癌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从上海市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收集到的60例胰腺癌患者,分为植物型膳食组与常规膳食组,对植物型膳食组患者进行一对一、针对性的膳食指导,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素摄入和营养状况。结果:植物型膳食组膳食干预前后,膳食中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B2、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供能占总能量的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相比常规膳食组,植物型膳食组干预前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植物型膳食的膳食干预影响了胰腺癌患者的膳食摄入,对总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入量有显著增加,同时对胰腺癌患者的营养状况也有积极的影响,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南省健康百岁老人的膳食营养情况,分析特殊人群的膳食模式特征。方法: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调查海南省儋州市、澄迈市等两个地区健康百岁老人的膳食情况,并进行记录和分析,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分析其膳食特点。结果:调查共纳入27名海南百岁老人,平均年龄(103.81±2.95)岁。海南百岁老人饮食首选烹饪方式为水煮(85.19%),能量摄入偏低(1 040 kcal/d),三大产热营养素供能比分别为碳水化合物52.67%、脂肪32.82%、蛋白质14.69%,优质蛋白占总蛋白的58.97%,畜禽肉摄入稍高,蔬菜类、水产类摄入达到推荐摄入量,食盐摄入量符合低盐标准,其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普遍偏低。结论:海南省百岁老人有其独特的膳食模式特点,可以为进一步验证这种膳食模式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比较南京市居家与机构养老老年人膳食营养素摄入特点。方法:随机选择南京市181名60岁以上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老年人作为被调查对象,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对其连续3d的食物摄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比较其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与机构养老者相比,居家养老者谷类、豆类、根茎类外的蔬菜、水果、禽肉、奶类、坚果、酒的摄取量明显较高,而蛋类、油类、糕点、盐的摄取量明显较低。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钙、铁、锌、硒的摄入量明显较高,胆固醇摄取量较低。食物摄取出现中高度失衡的较低,出现中高度过量的比例较高。结论:机构养老者易出现膳食营养素摄入不足,而居家养老者则易出现膳食营养素摄入偏高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青岛市大学生维生素A摄入水平及与视疲劳的关系。方法:通过3d膳食回顾法调查428名在校大学生的饮食状况、用眼卫生等。结果:BMI、家庭人均月收入、月生活费、睡眠时间和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与大学生维生素A摄入量有关(P<0.05);性别、专业、食欲、锻炼时间与大学生维生素A摄入量无明显相关(P>0.05);视疲劳眼部症状检出率为 76.2%,眼睛酸胀(46.3%)和视力下降(39.7%)的发生率较高,其中眼睛酸胀的发生率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5);平均日荧屏光暴露(OR=1.635)、不良用眼习惯(OR=3.369)是视疲劳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OR=0.062)及维生素A摄入(OR=0.350)是视疲劳的保护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膳食维生素A的摄入量较低,大学生视疲劳检出率较高,应该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和富含维生素A食物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iet Balance Index 07,DBI 07)评价冠心病患者膳食质量,从而为该疾病患者针对性饮食干预方法的建立和相关膳食营养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健康危险因素调查问卷调查某医院207名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和饮食摄入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DBI 07评分方法评价其膳食质量状况。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膳食质量处于低度失衡状态、低度摄入不足和低度摄过量的问题并存;男性患者摄入过量程度明显高于女性;55岁以下患者在三个年龄组中摄入不足程度最低,且总分均低于另外两个年龄组;冠心病患者蔬菜水果、奶类、豆类、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而油、盐摄入过量;患者主要膳食模式为模式A。结论:冠心病患者整体饮食结构不合理,建议适当均衡谷薯类和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增加奶类豆类食物和鱼类的摄入,适当食用易于咀嚼的蔬菜水果,减少盐与油的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护航官兵的营养健康状况及膳食结构合理性。方法:参与索马里、亚丁湾海域护航任务的某批官兵372人,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29±7.5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护航官兵的身高、体重、各类食物摄入、水、营养剂补充、体重丢失及膳食摄入减少情况进行调查和膳食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护航官兵营养不良比例(包括不足与过剩)总计31%,其中营养过剩30%、营养不足1%。返航后,13%护航官兵营养状况受损,医务人员和加强人员营养受损和营养过剩均高于舰员。96%护航官兵主食摄入满足每日需要量,79%护航官兵肉类摄入满足每日需要量。10%护航官兵未摄入蛋类、12%护航官兵未摄入奶类、13%护航官兵未摄入水果类食物。结论:部分护航官兵存在着营养过剩或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微量营养素补充剂摄入不足等问题,舰员整体营养健康状况优于医务人员和加强人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体化膳食干预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指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入北京友谊医院且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的90例患者,膳食干预3个月,使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和食物频度法,分析调查对象每天膳食中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推荐摄入量比较,分析膳食干预前后患者的饮食情况、血脂指标和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每人每日各类食物适宜摄入量相比,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膳食干预前,蔬菜、水果、豆类食物的摄入量偏少,肉类、蛋、奶、油脂类食物摄入量偏高,营养素供能比例不适宜,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例偏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偏低;与膳食干预前相比,膳食干预后每日谷类食物、肉类、鸡蛋、奶、油脂类的摄入量显著降低,蔬菜、水果、豆类的摄入量显著增加,摄入的总能量显著降低,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的量及其供能比显著降低,动物蛋白的供能比显著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及其供能比显著增加);经过膳食干预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増高,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显著降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与膳食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降低体质指数,可以降低TC、TG、LDL-C等血脂指标,升高HDL-C,其营养状况不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