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节娥 《蛇志》2016,(2):174-176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动脉血气分析的效果,寻找最佳的动脉采血部位。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入住急诊病房需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患者7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经股动脉采集血气标本,对照组经桡动脉采集血气标本,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情况以及患者接受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情况及患者接受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较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皮下出现血肿情况少,而且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蛇志》2020,(1)
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中,为提高穿刺准确性,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颅内血肿穿刺定位装置及血肿定位方法。该颅内血肿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帽体和定位片体,通过CT扫描获取患者颅内的血肿影像以及血肿刺穿引流的导向通道位置,经3D打印出定位帽体、定位片体及穿刺导向管,并将定位帽体与定位片体相互扣接完成穿刺清除定位。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助于提高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一位七十三岁的病人,左半身麻痹和精神障碍,从症状和神经学诊断为脑梗阻,然而经脑CT检查,结果发现在头顶右前部有一大片低吸收区病变,判断为硬膜下面有血肿,立即对患者作排除血肿的手术,手术后的恢复是十分满意的。在此之前,要确诊这种血肿(与脑血管病有所不同)需做脑动脉造影。可是,这种检查对患者会带来很大的痛苦和危险,尤其对老年患者更不适宜作这种检查,因而常会贻误时机而导致病情加剧,在最坏的情况下往往是在患者死亡后才能被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和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比较。方法:将33例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和119例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CT扫描、术后并发症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组平均年龄67岁,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组平均年龄71岁(P>0.05),两组患者均以男性多见(P>0.05)。与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组相比,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组头痛/呕吐更常见(P<0.05),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患者较多(P<0.05),中线移位>5mm少于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组(P<0.05)。两组患者合并的常见系统疾病、术后并发症和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易发生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老年患者,颅内压增高征更明显。两组大多数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89例,均给予血肿清除术治疗,其中47例接受血肿清除术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评价和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1天、1周、2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肿体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天、1周、2周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肿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能有效减轻患者脑部损害,提高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血肿患者100例,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一年,记录观察100例颅脑损伤患者ADL评分、并发症、血肿清除率、存活率以及死亡率。结果:1治疗后一年内,患者ADL评分,I级43例,Ⅱ级31例,Ⅲ级14例,Ⅳ级4例,Ⅴ级3例;2手术一周后,患者血肿清除率≥90%者91例,60%≤血肿清除率90%者7例,血肿清除率60%者2例;3100例患者中并发肺炎6例,并发脑梗死4例,并发应激性溃疡5例;4手术后一年内,死亡患者5例,生存患者95例。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能有效降低颅内血肿患者并发症的形成,恢复神经缺损功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在临床用以治疗颅内血肿患者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出血量在15~40ml的自发性丘脑出血患者经颅内血肿粉碎针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条件相似的62例丘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手术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实验组给予颅内血肿粉碎针微创清除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1天与第3天的血肿残余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4周(8.73±3.52)分与术后12周(5.69±1.15)分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3±3.82)分、(7.82±2.5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7.41%),死亡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19.35%),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压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颅内血肿粉碎针微创清除术对15~40ml丘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促进血肿清除,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安全性高,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李娜  杜聪颖 《蛇志》2005,17(3):206-207
小孔钻颅术亦称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应用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在电钻(手钻)驱动下直接穿颅刺人血肿,然后应用生化酶技术将血肿液化,经针腔排出体外,清除及治愈血肿。我院2002-2005年采用小孔钻颅术治疗颅内血肿78例,效果显著。现将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段明  方艳  匡琴  聂晚年  贾维迪 《生物磁学》2014,(9):1734-1736,1715
目的:探究并分析肾穿刺术后患者血肿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行肾穿刺活检术的肾脏病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上半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穿刺术期间采取常规护理预防血肿感染的发生;将下半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尿潴留、肉眼血尿及轻度腰疼的发生率两组较为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00%、4.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直径及穿刺点渗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重度血肿及重度感染的人数分别占25.00%、24.00%,明显高于观察组,血肿及感染的严重程度较观察组重(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肾穿刺患者术后血肿感染的预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术血肿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顶部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策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7例颅脑创伤后发生的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总结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按GOS治疗结果评定,保守治疗的15例患者均恢复良好;开颅手术的12例患者中,7例恢复良好,1例中残,1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全组病人均经头颅X线或CT检查提示血肿区域有骨折或冠状缝或矢状缝分离,并经手术证实,其中伴有上矢状窦破裂2例。单纯骨折不伴有矢状窦损伤者手术效果较好,而伴有矢状窦撕裂者预后较差。结论:顶叶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临床少见,病情变化快,正确掌握顶部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把握手术指征,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胡娟  王蓉  蒋铭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2):198-200, 204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合并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109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n=45)与非感染组(n=64),分析感染组患者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水平,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5例血肿清除术后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31.11%),共分离病原菌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7株(68.67%),革兰阳性菌17株(20.48%),真菌9株(10.84%)。感染组患者血清MDA、AOPP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而SOD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均P0.05)。Logistic分析显示MDA、SOD、AOPP水平是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感染与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应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同时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以防止血肿清除术后感染,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与神经损伤指标和微创穿刺引流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聊城市人民医院东院区收治的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HBGH患者162例纳入研究组,选取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1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血清CXCL1、CXCL10和神经损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β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CXCL1、CXCL10与神经损伤指标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GH患者微创穿刺引流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的血清CXCL1、CXC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血清NSE、GFAP、S100β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CXCL10与NSE、GFAP、S100β蛋白均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与年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凝血酶原时间(PT)、C反应蛋白(CRP)、血肿破入脑室、血肿体积、术后24 h内血肿清除率、尿激酶冲管次数、术后颅内出血再发、CXCL1、CXCL10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LDL偏高、血肿体积偏大、术后24 h内血肿清除率偏低、尿激酶冲管次数偏多、CXCL1偏高、CXCL10偏高是HBGH患者微创穿刺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BGH患者血清CXCL1、CXCL10水平升高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和不良预后。年龄、LDL、血肿体积、术后24 h内血肿清除率、尿激酶冲管次数、CXCL1、CXCL10是HBGH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陈超  黄晓春  钟吉富 《蛇志》2014,(3):338-339
目的观察点角定位微创穿刺引流术清除脑出血血肿的效果。方法对36例脑出血患者采用CT定位行微创穿刺引流术及对症治疗,并于术后12~48h内复查头颅CT,观察不同发病时段术后血肿的清除情况。结果 36例患者中,发病6h内手术8例,术后复查头颅CT血肿扩大4例,占50%;发病7~24h手术23例,术后复查头颅CT血肿扩大3例,占13%;发病24h后手术5例,术后复查头颅CT均无血肿扩大。结论脑出血行点角微创定位清除血肿的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定位准确,而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48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微创穿刺组24例和小骨孔开颅组24例,微创穿刺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尿激酶冲洗引流术,小骨孔开颅组采用小骨孔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结果:微创穿刺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小骨孔开颅组短(t=7.441,P<0.001).术后两组患者血肿的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F=23.451,P<0.001),术后第1天及第3天,微创穿刺组患者的血肿明显大于小骨孔颅组(P均<0.05),但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血肿大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NHISS评分、术后三月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尿激酶溶解术具有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的优点,但血肿清除率不如小骨孔开颅术.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血肿范围较小的患者选用前者更适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介入诊治冠心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503例患者进行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治,其中包括心绞痛患者1218例,心梗患者268例,二尖瓣和/或动脉瓣手术前对冠状动脉进行解剖学评估17例,观察患者手术安全性、成功率以及与经桡动脉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病率。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3.1%(1400/1503),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桡动脉穿刺失败(39例),严重桡动脉痉挛(42例),右锁骨下动脉不同程度的弯曲(18例),近端严重狭窄(14例)。术后有14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瞬时缺血性病变),60例出现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43例出现静脉血栓,77例出现血肿,88例出现桡动脉梗阻。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是一种安全、有效、患者更容易接受的冠心病介入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有或无CT脑灌注"点征"自发性脑内出血(sIC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就诊的100例s ICH,均接受基线CT脑灌注检查,依据是否有"点征"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有"点征")与对照组(无"点征"),24内行CT平扫复查,比较两组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结果。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s ICH患者预后不良(死亡)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24h内CT平扫复查血肿增长6 mL以上、血肿增长相对值33%及以上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进展发生率、3个月内死亡率分别为63.04%、36.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81%、7.4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ICH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基线血肿体积、"点征"。结论:有或无CT脑灌注"点征"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血肿进展、预后不同,基线血肿体积、"点征"为sIC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8、IL10以及与颅内血肿水平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以常规消肿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血栓通注射液活血消肿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IL-8、IL-10、TNF-α、CRP水平、颅内血肿面积、层数和低密度影像水平以及NIHSS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IL-8、IL-10、TNF-α、CRP及颅内血肿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IL-8、IL-10、TNF-α、CRP及颅内血肿水平较低(P0.05);NIHSS功能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状态及炎性反应状态,降低炎性因子及坏死因子的释放,改善病灶区脑组织血液循环,可作为临床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行微创血肿碎吸术手术,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残余血肿量、再出血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8h及7d血肿清除率、残余血肿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与研究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NFD评分逐渐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个月与3个月,研究组NF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吸碎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创伤小,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伸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6月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204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81,接受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和B组(n=123,接受神经导航辅助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观察接受神经导航辅助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患者术后1年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根据不同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收集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血肿清除率高于A组(P<0.05)。B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导航辅助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患者预后不良与年龄、高血压病程、出血量、术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肺部感染、血肿清除率、中线偏移、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发病至手术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130例次经肱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局部并发症情况.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经肱动脉途径冠状动脉PCI术的病例130例次.分析经肱动脉介入治疗操作并发症情况.结果:共24例患者发生了局部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5%.其中穿刺局部发生血肿22例(16.9%),其中1例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正中神经损伤(0.8%),局部神经损伤1例(0.8%),假性动脉瘤1例(0.8%).经处理后血肿全部吸收,最后仍有1例正中神经损伤和1例假性动脉瘤未能完全康复.结论:经肱动脉途径冠状动脉PCI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熟悉肱动脉穿刺方法、掌握标准的压迫止血包扎方案、术后肢体夹板制动、并对其并发症有足够的认识和处理对策的充分准备可以减少并发症及其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