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光动力疗法已被用于临床治疗除实体肿瘤以外的一些微血管类疾病,包括鲜红斑痣(portwine stains,PWS)和老年视网膜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等。竹红菌素是一种苝醌类光敏剂,因为在光疗窗口(600~900 nm)的吸收较少,它不适用于实体肿瘤的光动力治疗,但对于治疗微血管类疾病却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根据竹红菌素光物理特性提出其主要适应症范围,并根据其临床实用化问题提出应对策略。通过构造竹红菌素水溶性纳米制剂或具有优化脂水双亲性的衍生物,实现脂溶性光敏剂既可以安全给药又最大程度保持生物利用度和光动力活性。生物学实验证明竹红菌素类光敏剂对生物靶体具有超强的光动力活性。由此推测:竹红菌素类光敏剂在光动力治疗微血管疾病(如鲜红斑痣和老年黄斑变性)及其它浅表型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竹红菌素B的脂肪乳剂型和脂质体剂型对鲜红斑痣动物模型的光动力作用是否有差异,并观察其光动力效应及副作用。方法:莱亨鸡32只,分为对照组;HMME组;脂质体0.5 mg/kg组和1.0 mg/kg组;脂肪乳0.5 mg/kg组和1.0 mg/kg组。莱亨鸡静脉注入光敏剂后,立即用532 nm的激光照射鸡冠直径1 cm的圆形区域,激光剂量为功率密度100 mW/cm2,能量密度120 J/cm2。PDT后每天进行观察照像,14 d后取材进行病理观察。结果:HMME组6例皆为中度改变,真皮浅层血管网明显减少,结痂轻。脂肪乳0.5 mg/kg组6例中5例为重度改变、1例为中度改变,脂质体0.5 mg/kg组6例皆为重度改变,病理见表皮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少,结中等厚度的黒痂。脂肪乳1.0 mg/kg组6例皆为极重度,脂质体1.0 mg/kg组5例为极重度改变、1例为重度改变,病理为痂下坏死灶,部分修复的表皮增生,真皮浅层几乎无血管,结黑色厚痂。结论:HB的脂肪乳剂型和脂质体剂型对鸡冠的光动力效应基本一致,都具有较好的血管破坏作用,但对正常表皮和真皮的损伤较重。  相似文献   

3.
北醌化合物的光敏活性及其抗肿瘤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薇  李聪 《生命的化学》2001,21(3):246-247
苝醌 (perylenequinone ,PQ)化合物是一类分布于自然界生物中的光敏色素。PQ类光敏色素是目前已知的在可见光区内优良的光敏剂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光敏杀伤肿瘤细胞和抑制艾滋病病毒 (HIV 1 )的作用[1~ 4] 。1 .醌类化合物的光敏活性真菌能产生具有PQ骨架的代谢产物 ,陈远滕先生报道竹红菌的光敏作用。安静仪报道竹红菌甲素 (hypocrellinA ,HA)有产生1O2 的作用。张志义发现HA能产生O-2·、·OH和HA-,提出HA对生物系统的光敏损伤机制与上述多重作用有关[5 ] 。第五振军等报…  相似文献   

4.
胡宇  刘爱华  刘蓉 《生命的化学》2021,41(4):783-787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使用光敏药物和激光活化治疗肿瘤疾病的方法.用特定波长的光辐照肿瘤部位,能使选择性聚集在肿瘤组织的光敏药物活化,引发光化学反应破坏肿瘤.然而,光动力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却一直存在治疗深度受限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光动力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并指出光动力疗法联合声动力疗法是一种可以克服光动力疗法治疗深度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旨在评估常规牙髓治疗后抗菌光动力疗法(a-PDT)对乳前牙髓腔内微生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儿童的62颗牙髓坏死的乳前牙,随机分为常规根管治疗组(A组)和常规根管治疗联合a-PDT治疗组(B组),每组各31颗。a-PDT使用浓度为0.005%的亚甲蓝作为光敏剂,用无菌纸制锥形管在根管内部涂抹3 min,用激光在根管入口处直接照射40 s(波长:660 nm,能量密度:4 J/cm^(2),功率:100 mW)。使用锥形管采集两组患者根管内的微生物样本(两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立即采集)进行培养。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包括瘘管和牙齿活动度等。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后细菌载量减少了93%,B组减少了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康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a-PDT可有效杀灭乳牙内微生物。  相似文献   

6.
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 cells,CSCs)是在肿瘤组织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亚群,它具有正常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能够无限增值和自主分化为各种具有异质性的肿瘤细胞。CSCs在肿瘤的发生、生长、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CSCs对目前大多数治疗如化疗、放疗不敏感,甚至具有耐药性,这也就导致了恶性肿瘤在治疗后容易复发。鉴于此,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日益受到关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由于其微创性,不良反应少,靶向性强等特点在肿瘤的治疗研究中不断得到发展。本文将从CSCs的特性入手,结合PDT治疗的最新进展,探讨PDT治疗在肿瘤干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选用经腹股沟皮下接种W256瘤细胞株形成实验性荷瘤大鼠40只,采用光动力学疗法对患有移植瘤大鼠进行治疗,并同时检测血浆、肝脏及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及氧自由基代谢产物丙二醛含量。结果如下:(1)大鼠输入经紫外光照射之血后,其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大鼠输入注有血卟啉衍生物的血后,其肿瘤生长亦显著减慢(P〈0.01);大鼠输入经紫外光照射并含有血卟淋衍生物之血后,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8.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与肿瘤传统手术、化疗和放疗方法相比,能选择性地消灭局部的原发和复发肿瘤,而不伤及正常组织。大多数肿瘤出现临床症状时,已是肿瘤晚期,丧失了肿瘤治疗的最佳时机。光动力治疗作为新兴的肿瘤治疗技术,能够以较小创伤为代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生存时间,有望成为恶性肿瘤姑息性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曲古菌素A(TSA)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变态反应等免疫性疾病和抗肿瘤方面显示了潜在的治疗效应。主要观察了TSA对变态反应的效应细胞—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TSA可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BMMC)凋亡,并抑制表面FcεRI的表达。TSA处理的BMMC经anti-IgE/IgE刺激之后,脱颗粒及分泌TNF-α、IL-6和IL-13生物活性介质的能力显著受到抑制。由此提示,TSA可能通过诱导BMMC凋亡和/或下调FcεRI表达,进而抑制FcεRI介导的BMMC活化,这为TSA进一步在肥大细胞相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红竹菌素与氯气的反应,发现经过氯代修饰后的竹红菌素氯代产物具有更好的吸光能力及更高的光动力活性和光稳定性,是一类更好的新型光敏化剂,化合物C是竹红菌素的七员环上脱乙酰基后的产物,经研究,结果与HA和HB相对应。  相似文献   

11.
光敏剂能否被肿瘤细胞高效吸收是影响光动力治疗效率的重要因素。亲脂性光敏剂易于被肿瘤组织摄取,但会使光敏剂发生自猝灭;亲水性光敏剂则有利于光敏剂在体内的转运,但肿瘤细胞摄取率会下降。本工作通过亲酯性的乙二醇缩合支链和亲水性季膦基团与卟啉相连接,成功制备一种新型两亲性卟啉锌化合物(ZnTP-TP),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单线态氧量子产率和良好的两亲性,可被细胞快速摄取,并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良好的肿瘤光动力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光动力过程中的光分布规律,研究了半无限大组织中组织光学特性和光分布对光漂白作用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光漂白效果与组织的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成反比;光漂白的有效作用深度是4.5 mm,最大作用深度是33 mm.研究所得结果不仅表明通过光分布研究光漂白的特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且对临床上设计合理的治疗法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肿瘤单一药物化疗的效果往往达不到理想的肿瘤治疗效果,且容易导致耐药。因此,肿瘤的药物化疗与其他的抗肿瘤治疗方法,如光热治疗和光动力治疗等,联合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工作构建了一种还原性响应的新型智能纳米体系,采用喜树碱聚前药两亲分子(PEG-b-PCPTM)物理包埋光敏剂吲哚箐绿(ICG)。在肿瘤细胞的还原性微环境中,控制释放化疗药物喜树碱,激活化疗;同时,光敏剂ICG用于光动力治疗,从而实现化疗与光动力的联合治疗,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光动力治疗已经应用在腹部的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并且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对于部分腹部恶性肿瘤,相应的研究在实验室里也有报道.通过对光动力治疗的原理、机制、光敏剂,以及腹部恶性肿瘤光动力治疗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光动力治疗应用在腹部恶性肿瘤的优势和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应用光动力技术治疗胃癌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它对各个时期的胃癌均有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用光动力技术治疗胃癌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系统阐述光动力运用于胃癌治疗这一项技术的原理、机制,光敏剂、光源及临床效果等方面,并总结了这项技术在治疗胃癌方面的优点和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光动力治疗创伤小,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已经得到了临床认可。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光敏剂,在光照下产生分子氧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但是,大多数光敏剂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其在肿瘤中的富集主要与细胞高代谢有关,并且在水相媒介中溶解度比较差。纳米技术应用于光动力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地体内运输光敏剂的方式。目前,聚合物纳米粒与光动力药物传递的研究越来越多,光敏剂通过纳米粒的运输为弥补光动力治疗的不足提供了可能,这是因为纳米载体可以将治疗浓度的光敏剂运送到肿瘤细胞而不造成非靶向组织的副损伤。本文将介绍对肿瘤光动力治疗中具有特异性的聚合物纳米粒的种类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研究食物中含有的天然抗氧化剂对光动力疗法治疗效果的影响。通过在常规培养的K562细胞悬浮液中分别加入染料木素、鞣花酸、山竹黄酮这几种天然抗氧剂,用戊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ALA—PDT)作用后,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研究发现染料木素、鞣花酸、山竹黄酮均可以提高光动力疗法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抗氧化剂疗法和光动力疗法相互结合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Anti-cancer chemo-drugs can cause a rapid elevation of in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levels. An imbalance in ROS production and elimination systems leads to cancer cell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ROS on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various human chemoresistant cancer cells by detecting the changes in the amount of ROS, the expression of ROS-related and glycolysis-related genes, and cell death. We found that ROS was decreased while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was increased in chemoresistant cells. We verified that the chemoresistance of cancer cells was achieved in two ways. First, chemoresistant cells preferre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instead of anaerobic glycolysis for energy generation, which increased ATPase activity and produced much more ATP to provide energy. Second, ROS-scavenging systems were enhanced in chemoresistant cancer cells, which in turn decreased ROS amount and thus inhibited chemo-induced cell death. Our in vitro and in vivo photodynamic therapy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elevated ROS production efficiently inhibited chemo-drug resistance and promoted chemoresistant cell death. Taken together, targeting ROS systems has a great potential to treat cancer patients with chemoresis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