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野外生存中,学会利用大自然提供的材料制作必要的工具,可以极大提高生存的机会。怎样制作石器工具在现代出土的人类原始的工具中,石器占了很大的比例。在野外生存时,我们可能就处在原始人的生活条件中,所不同的是,我们比他们  相似文献   

2.
<正>野外生存,听起来似乎很专业,很另类。而事实上,对于每个现代人来说,"野外生存"四个字已经与我们越来越近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然而,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3.
野外生存,听起来似乎很专业,很另类。而事实上,对于每个现代人来说,“野外生存”四个字已经与我们越来越近了。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生存中,学会利用大自然提供的材料制作必要的工具,可以极大提高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知识果味派     
<正>大象爱吃花生吗?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为了生存,它们一天有16~18个小时都在吃东西。花生又小又不顶饱,而且在野外极难找到,大象要是靠它生存,早就饿死了。再说了,大象的鼻子虽然很灵巧,但是用来去花生壳还是很有难度的。所以,大象根本不爱吃花生,它们更喜欢草、谷物和蔬果。(火狐狸姐姐:大象爱吃花生和兔子爱吃胡萝卜,是动物美食史上最大的两个误会!)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为活动的增加,北京地区黑鹳的野外栖息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黑鹳采食困难,患病、受伤情况时有发生。本文主要通过对北京地区野外黑鹳的直接调查和救护黑鹳的伤病原因分析,查明北京地区黑鹳野外生存的主要受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澜沧黄杉(Pseudotsuga forrestiiCraib)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野外种群个体数量少,分布范围狭窄,研究其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可以量化种群未来发展趋势,并为科学合理保护该物种提供依据。通过对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不同群落类型下澜沧黄杉种群的调查及数据收集,编制澜沧黄杉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函数曲线,并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种群的数量动态进行预测,以揭示不同群落环境下澜沧黄杉的种群结构和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德钦县澜沧黄杉种群主要分布在海拔2200-3300m的区域,栖息地群落类型为澜沧黄杉林、冷杉林与云南松林,三种群落澜沧黄杉种群均属增长型,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Vpi''都大于0,但对外界干扰比较敏感,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表明种群各龄级的死亡率基本接近。不同群落类型下种群大小依次为澜沧黄杉林 > 冷杉林 > 云南松林,结合种群动态分析表明,澜沧黄杉林更适宜种群的生存;生存分析和时间序列预测表明幼龄个体的缺乏、死亡率高,是导致种群野外更新困难的主要原因。野外调查发现澜沧黄杉天然种群受到人类砍伐、放牧、开荒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了种群的生存,因此未来在加大科学研究力度进一步探究该物种濒危影响因素的同时,还要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并扩大建立保护区以实现对该物种的多方位保护。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蜡叶标本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香港木兰Lirianthe championii野外生存状况和致濒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香港木兰因生存环境恶化,分布海拔呈降低趋势,并趋向水沟旁分布;人为破坏不是香港木兰野生居群衰退的直接原因,其自身生殖能力的衰退和生理生态特性对现存生境的不适应才是导致该种群衰退的直接原因。香港木兰野生种群呈现持续衰退的状况,应归入“易危UV(Vulnerable) ”保护级别。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野外生存专家黄江华老师的带领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体育在线》栏目记者王兴民和体验者路禹萌,徒步穿越了云南普洱太阳河国家公园内最具挑战性,生态体系最为复杂,大型野生动物活动最为频繁的核心区域,让人们了解如何在荒野用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生存。森林.是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的地方。无人区,是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给你三天两夜.你敢不敢只带上必要的几种工具,在没有外援,没有现代化装备.没有任何后续给养的情况下.来一次野外  相似文献   

10.
桓仁滑蜥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大量农田的开垦使得该物种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导致其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其次,大量捕捉使得这一物种遭受了更为严重的生存压力。对野外捕获的12只桓仁滑蜥(Scincella huanrensis)进行实验室内饲养,现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通报》2006,41(3):26-26
据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透露,经过近3年的培训后,我国第1只接受野化训练的人工繁殖大熊猫“祥祥”真的变野了,这标志着我国人工繁殖的大熊猫第1次具备了野外生存的能力,我国首例人工繁殖大熊猫野外培训实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通报》2004,39(7):48-48
国家林业局日前公布了第3次野外大熊猫普查的结果;目前全国共有野外生存的大熊猫1590多只。从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获悉,经过普查证实:目前保护区内共有野生大熊猫约143只,约占全国的1/10。这个数字比1974年第1次大熊猫普查时的数量少,比1986年第2次普查时的数量多。野生大熊猫在卧龙保护区内得到了最充分的保护。摘自《科学时报》2004年6月14日四川卧龙野生大熊猫占全国总数量的10%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调查和数据统计, 分析了广西那坡县广西青梅种群的数量动态过程; 利用生存分析理论, 编制静态生命表, 绘制生存曲线并分析生存函数变化。结果表明: 广西青梅种群缺少大径级个体, 幼苗占较大比例, 主要集中在胸径为 0-1 cm, 占整个群落个体数的 88.3%; 其生长至胸径 4 cm 以上时, 植株死亡率较低, 并能保持稳定, 种群存活曲线趋于 Deevey-Ⅲ型。广西青梅生长更新良好, 更新方式为种子繁殖, 幼龄数量储备充足, 结合量化分析为增长型种群。结果表明种群在发展前期出现较大的波动, 选择合适的恢复和保存方法为广西青梅更新层个体发育创造适宜的生境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验室饲养和野外生存条件下东方田鼠肠道菌群的分布和差异。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实验室饲养和野外捕捉东方田鼠的肠道细菌16S rDNA-V4-V5区序列,统计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分析菌群物种丰度、分布及差异性。结果稀疏曲线表明取样数量合理,测序充分。在门水平,实验室饲养和野外生存的肠道菌群分布和占比基本相似,实验组有1个独有的门,即黏胶球形菌门(Lentisphaerae),野生组有3个独有的门,分别是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和未分类的门,丰度差异最大的为软壁菌门(Tenericutes)。在属水平,野外东方田鼠肠道细菌较实验室饲养的丰富,丰度差异最大的为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结论获得了实验室饲养和野外生存条件下东方田鼠肠道菌群结构和差异性,进一步充实了东方田鼠基础生物学数据。  相似文献   

15.
在标本查询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康定县内九个地点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分析了康定县内风铃草属植物的资源分布以及生存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康定县内分布的风铃草属植物种类共有四种,分别为:西南风铃草(Campanula colorata Wall.)、灰毛风铃草(Campanula cana Wall.)、钻裂风铃草(Campanula aristata Wall.)、藏滇风铃草(Campanula modesta Hook.f.et Thoms.)。此外,康定县内风铃草属植物的生存现状有如下特点:植物生长点少且集中;地处高海拔,受人畜干扰大;伴生物种的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金头闭壳龟的分布及生存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6月~2004年7月,经历时6年的调查访问,了解到金头闭壳龟(Cuora aurocapitata)生活于水质清澈的溪流中,尤其是落差较大的水潭;食物主要为溪蟹、小鱼虾和水生昆虫;近20年所捕获的该龟均来自皖南的青弋江流域。作者经过40多条样带的野外调查,未曾亲自捕获金头闭壳龟,证明该龟野外种群处于极危状态。国内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所收集的该龟标本不足20只,国内拥有该龟的养龟爱好者和养殖户约20余家,人工饲养成龟共80只左右,人工繁殖出的幼龟不超过100只。金头闭壳龟的生存现状正面临严重危机,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徐宏发  钱国桢 《生态学报》1989,9(4):330-335
在野鸭越冬期逐旬测定了绿翅鸭、琵嘴鸭、斑嘴鸭笼养下的生存能。结果表明,三种野鸭越冬期每天摄食量分别为绿翅鸭32.4克,琵嘴鸭54.9克、斑嘴鸭80.2克。食物利用率依次为75.6%;73.7%;73.8%。生存代谢能依次为102.7千卡/只·天;173.6千卡/只·天;248.2千卡/只·天。总能量的摄入有三个高峰,分别出现在秋季迁来后、冬季寒潮后和春季迁飞前。 三种野鸭越冬期体重呈现出二低二高的变化形式。1983年与1963年野外野鸭体重相比较,绿翅鸭平均降低了20%,斑嘴鸭降低了12%,表明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对野鸭的栖息越冬有恶化的趋势。 本文分三个季节拟合了体重与生存能的关系式,比较了不同季节生存能与静止代谢能的差异,表明野鸭是通过提高体廓的隔热能力,增加体内能量的储存以及减少活动和生产的能量消耗来渡过寒冷又缺少食物的冬季的。  相似文献   

18.
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洵  武全安  张启泰   《广西植物》1993,13(4):359-366
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1.在自然保护区里,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系统得以维持;2.自然保护区提供了物种生存和进化的场所;3.在自然保护区里,不仅能保护生存其中的已知物种;而且能保护所有的未知物种;4.在自然保护区里?能够保护足够大的种群和完整的种群结构;5.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是进行生态、遗传和进化等学科研究的理想基地。 基于野外调查的资料,本文分析了云南所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中的作用。云南分布有154种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植物。130余种分布于在各自然保护区中而得到了保护;第二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中的192种分布于云南,其中104种分布于各自然保护区中而得到了保护。 本文还对云南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9.
干旱条件下臭柏的生理生态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国胜  张明如  张国盛  王林和 《生态学报》2006,26(12):4059-4065
为了探讨臭柏(Sabina vulgaris)的耐旱生理生态适应对策,进行了长期的野外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野外调查是在毛乌素沙地的天然臭柏分布区内,设置固定样方,调查分析;室内实验是将臭柏插穗带往日本冈山大学,移植于砾耕栽培装置中,设置对照区,弱干旱胁迫区,强干旱胁迫区(培养液渗透势分别为0 MPa,-0.1MPa和-0.3MPa)3种处理进行长期的干旱胁迫室内模拟实验,研究各处理区臭柏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臭柏表现出积极的生理生态适应对策:(1)在生长方面,通过降低密度、自然稀疏及下部枝叶干枯的方式,以牺牲局部,确保个体生存的生态策略,有效地利用资源,维持种群的生存。(2)在气体交换方面,气孔关闭,气体交换速率减缓,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下降,但是,与光合速率相比,由于蒸腾速率受到更强烈的抑制,水分利用率提高。(3)在吸水保水方面,通过渗透调节能力的增强,细胞壁弹性的降低,增强忍耐脱水能力和吸水能力;通过增加气孔密度,提高气孔调节的敏感性,增加角质层厚度,减少水分的散失;增强耐旱性。  相似文献   

20.
黑河下游地下水波动带地下水与植被动态耦合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基于2006年黑河下游的野外实测数据,建立了研究区胡杨和柽柳植被盖度与地下水埋深的模型,并模拟了研究区的潜在植被.结果表明:黑河下游胡杨的最适宜地下水位和平均地下水位分别为2.6和3.6 m,柽柳则分别为2.0和3.0 m;胡杨的高盖度分布区主要集中在河道两侧的区域,而柽柳则可以在研究区的大部分区域以较高的盖度生存,对于研究区当前的地下水埋深而言,柽柳应该是最适宜生存的物种之一;研究区胡杨和柽柳的潜在植被空间分布与现状分布的相似性分别为43.4%和55.6%,导致相似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为土壤中存在的石膏盐盘层阻碍了土壤水分的垂直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