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吡咯喹啉醌(PQQ)喷施叶片和灌根处理的烟草幼苗中IAA、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和核酸含量明显增加,根据活力增大。  相似文献   

2.
陈以峰  周燮 《生物技术》1995,5(4):27-29
本文报道二氢玉米素核苷(DHZR)组细胞分裂素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的研制结果。以(3H)二氢玉米素作示踪剂,测得免抗DHZR抗血清的效价为1:1370(B%=30%)。该抗血清主要与本组细胞分裂素发生交叉反应。回收率为96.9%,灵敏度为12fmol DHZR/管,检测线性范围为0.1 ̄100pmolDHZR/管。批内误差CV=4.3,批间误差CV=2.0%。对基于同一免抗血清的DHZR组细胞  相似文献   

3.
用2μg/ml玉米素溶液预处理叶绿体或在光活化前于活化液中加入2μg/ml玉米素溶液,观察到玉米素能促进叶绿体膜上耦联因子DTT光活化Mg^2+-ATPase及Mg^2+-GTPase的活力,且对GTPase的促进比例常较ATPase的大些。玉米素对OG活化可溶性CF1Mg^2+-ATPase活力同样表现出促进作用。用玉米素预处理CF1-β亚基(含微量CF1-α亚基)也观察到它促进CF1-β亚基催  相似文献   

4.
反-玉米素是第一个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来的细胞分裂素类(Cytokinins)物质。玉米素在植物激素的生理、生化研究、植物原生质体的培养、融合细胞的培养以及单倍体育种工作应用非常广泛。 1964年确定玉米素的结构后,已有人开始进行人工合成。1971年Letham改进合成方法,可得到纯品,但总产率仅1.5%。我们根  相似文献   

5.
用2μg/ml玉米素溶液预处理叶绿体或在光活化前于活化液中加入2μg/ml玉米素溶液,观察到玉米素能促进叶绿体膜上耦联因子DTT光活化Mg2+-ATPase及Mg2+GTPase的活力.且对GTPase的促进比例常较ATPase的大些。王米素对OG活化可溶性CF1Mg2+-ATPase活力同样表现出促进作用。用玉米素预处理CF1-β亚基(含微量CF1-α亚基)也观察到它能促进CF1-β亚基催化的Mg2+-ATPase活力。这些结果表明,玉米素在CF1上的作用部位至少有一个在β亚基或α.β亚基交界处调节其催化功能的。  相似文献   

6.
在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细胞分裂素(Cytokinin)主要是玉米素和与玉米素化学结构相似的化合物6-(r.r-二甲基烯丙基氨基)—嘌呤。尤以玉米素活性最强,含量最多。其活性大约是细胞分裂  相似文献   

7.
玉米素核苷的酶标免疫测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血清白蛋白-玉米素核苷(BSA-ZR)的兔抗血清对玉米素核苷具有很高的亲和性,而且专一性强,除了玉米素外,对其它一些细胞分裂素如激动素(KT)的交叉反应甚微。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为标记物的酶标免疫法,由于它的灵敏度高,相当于几十毫克量的样品就可以测出细胞分裂素的含量。测定范围在0.25—50pmol之间,测定范围较广。由于该方法专一性高,植物组织的粗提取物可以直接用于测定。避免了提取分离的繁琐程序,使得测定方法较简便、快速,可成批进行,适用于一般实验室。用该方法测得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 L.)各部分的细胞分裂含量(以玉米素核苷计)在10—60×10~(-9)克/克鲜重,即10—60ng/g F.W.。  相似文献   

8.
李珂  马良  杜鹏飞  王强 《西北植物学报》2015,35(9):1776-1780
该研究选用小斑病差异抗性的玉米自交系Mo17(较抗)、‘郑58’(中抗)和‘吉419’(感),分别于接种小斑病病原菌玉蜀黍平脐孺胞(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0、6、12、24、36和48 h时采集接种叶片为材料,采用半定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倍半萜植保素Zealexin生物合成关键基因(TPS6、TPS11)、二萜植保素Kauralexin代谢关键基因An2以及茉莉酸合成关键基因AOC的表达模式,为阐明不同抗性品种对玉米小斑病的差异防御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接种小斑病病原菌后,抗病自交系Mo17中TPS6、TPS11基因表达诱导不显著,An2基因表达迅速增加,AOC基因于接种12 h后表达明显上调。‘郑58’中TPS6、TPS11基因被快速诱导,在接种24 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An2基因表达逐渐增加但差异不显著,AOC基因表达量于接种6 h后显著增加;感病自交系‘吉419’中TPS6、TPS11、An2基因在接种24 h后才显著上调,明显比抗性自交系缓慢,AOC基因表达先呈现递减的趋势然后上升,在24 h表达量最高并持续到48 h。研究表明,两类植保素代谢在玉米小斑病防御中具有不同的时间应答模式,但都受到茉莉酸介导。感病自交系中植保素代谢防御响应较慢,而抗病自交系中响应较快,符合其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蛇床子素粉剂对玉米象成虫的杀虫活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1.0%蛇床子素(osthole)粉剂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sky成虫的杀虫活性及其对玉米象成虫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蛋白质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蛇床子素粉剂对玉米象成虫有很好的杀虫活性,处理玉米象成虫3d后,0.8mg/kg以上剂量的蛇床子素粉剂对玉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达100%;用0.19mg/kg蛇床子素粉剂处理玉米象成虫2d后,试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和蛋白质活性均表现出受抑制,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整体趋势表现出被诱导。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二次成功的细胞融合,共获得三株分泌抗玉米素核苷(ZR)单克隆抗体的稳定杂交瘤系F_2E_6、F_3G_6和F_1B_9。其中F_2E_6分泌的单抗属IgG_1、F_3G_6、F_1B_9分泌的单抗均属IgM。以F_2E_6、F_3G_6单抗为基础的ELISA对ZR的检测灵敏度为0.05pmol(—18pg),线性检测范围为0.05—50pmol。除玉米素(Z)外,F_2E_6、F_3G_6单抗与IPA、6-BA、KT和腺苷几种ZR类似物的交叉反应值都小于0.18%。用ELISA测定F_2E_6单抗与ZR反应的亲和常数为2.36±0.99×10~(-8)M。本文还报道了包埋抗原的ELISA在植物内源细胞分裂素测定中的应用,并用此方法测定了黄化玉米(Zea mays L.)幼苗中ZR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用胶体免疫金电镜技术观察了受精前后烟草(Nicotianatabacumvarmacrophylla)卵细胞内玉米素(t-Z)、GA7与GA4、(+)ABA与IAA分布的变化。受精前卵细胞内有大量t-Z,主要位于细胞核、内质网与线粒体上;与卵细胞相邻的助细胞合点端及中央细胞珠孔端亦有较多t-Z。受精后,合子与宿存助细胞t-z显著减少,正加厚的合子细胞壁中有t-Z分布。未受精卵细胞内GA7与GA4及(+)ABA减少,IAA更少。合子内GA7与GA4及(+)ABA略有增加,IAA仍然很少。初步讨论了上述植物激素与受精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转基因玉米表达的3种Bt蛋白对非靶标害虫玉米蚜的影响效应,为农田生态系统中转基因玉米的环境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在玉米蚜全纯人工饲料中分别添加Bt蛋白Vip3Aa19、Cry1Ab和Cry1Ah饲养玉米蚜,并以PBS缓冲液或Na2CO3溶液为阴性对照,添加酪蛋白(casein,CS)为中性对照,添加印楝素(neem oil)为阳性对照,比较分析Bt蛋白等各处理对玉米蚜存活率、发育历期、有翅蚜率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 低浓度印楝素(Neem-L)处理后玉米蚜半数个体生存时间(ST50)为3.2~4.0 d,高浓度印楝素(Neem-H)处理后,玉米蚜在第4天全部死亡,这2个处理均没有子代若蚜产生。添加Bt蛋白和CS对玉米蚜的生存时间没有显著影响,ST50在8.3~9.6 d之间。与阴性对照相比,3个Bt蛋白和CS处理的若蚜期显著短1.0~2.9 d,产出的下一代若蚜数显著增多。Vip3Aa19、Cry1Ab以及CS处理后,有翅蚜比例显著高于其阴性对照。[结论] 饲料中分别添加3种Bt蛋白Vip3Aa19、Cry1Ab和Cry1Ah对玉米蚜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具有与添加CS等同提高饲料营养质量的效果;与阴性对照相比,添加3种Bt蛋白对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3.
促炎症消退新介质:消退素与保护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启动(initiation)、发展之后的消退(resolution)是受到体内促消退介质(pro-resolving mediator)调控的主动过程。继发现由花生四烯酸衍生的脂氧素(lipoxin)后,新近又从炎症消退阶段的炎性渗出物中分离出由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转化而来的消退素(resolvin)与保护素(protectin),它们也具有强效的抗炎促消退效应,成为促炎症消退介质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14.
陈以峰  周燮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1):1145-1149
用胶体免疫金电镜技术观察了受精前后烟草(Nicotiana tabacum ver.marophylla)卵细胞内玉米素(t-Z)、GA7与GA4、(+)ABA与IAA分布的变化。受精前卵细胞内有大量t-Z,主要位于细胞核、内质网与线粒体上;与卵细胞相邻的助细胞合点端及中央细胞珠孔端亦有较多t-Z。受精后,例子与宿存助细胞t-Z显著减少,正加厚的合子细胞壁中t-Z分布。未受精卵细胞内GA7与GA4  相似文献   

15.
玉米生长生理生态学模拟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玉米(Zea mays L.)生长生理生态学模拟模型(MPESM)。模型由5个子模型组成:1)气象资料形成子模型,2)水分影响子模型,3)氮素影响子模型,4)玉米发育子模型,5)玉米生长子模型。MPESM具有5个主要功能:1)模拟环境条件(气象因子、土壤湿度和氮素供应)对玉米生长和发育的影响,2)模拟玉米的发育进程,3)模拟玉米的生长过程,4)模拟玉米产量形成过程,5)玉米最优化栽培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16.
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玉米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研究了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取食表达cry1Ab杀虫蛋白Bt抗虫玉米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两种不同Bt玉米杂交种DK647BTY (MON810转化事件)和NX4777(Bt11转化事件)对玉米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存活均无明显的不利影响,玉米蚜在DK647BTY和NX4777两种Bt玉米品种上的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净增殖率R0与各自对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玉米蚜有翅蚜比率、各龄若虫的死亡率在Bt玉米和对照以及不同品种之间没有明显差异;Bt玉米对玉米蚜的寿命和繁殖历期也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Bt玉米对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粘附分子P选择素与疾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同  李晓 《生命科学》1996,8(5):43-43,42
粘附分子P选择素与疾病关系研究周同,李晓,楼鼎秀,董德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5)选择素(selectins)是新近被发现属细胞粘附分子一个家族。包括P选择素(P-selectin)、E选择素(E-selectin)和L选择素...  相似文献   

18.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玉米赤霉菌(o双湖咄h一)的一种代谢产物,它不仅具有动物雌性激素的作用,还是某些真菌的性激素(Stob等1962)。自80年代初李季伦等(1980)发现在植物体内有玉米赤霉烯酮的存在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孟繁静等1988)表明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能活跃地参与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的类似植物激素的内源活性物质。已知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存在着自由态和束缚态两种形式,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影响和控制着某些生理生化过程的进行(Cohen和Bandurski1982)。为了探索玉米赤霉烯酮在高等植物体内是否也如…  相似文献   

19.
以云南山楂(Crataegus scabrifolia (Franch.)Rchd.)几个株系的成年树和实生苗的离体培养芽条为材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了它们的叶片中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Z+ZR)的内源水平,探讨了这三种激素及其之间的平衡与生根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1.IAA内源水平之差异存在于株系间。2.内源(Z+ZR)在株系间无显著差异,而幼树发育至成年树的过程中,与IAA的平衡是多样的,同成年树的生根率似有以下相关性,当IAA水平降低,同时(Z+ZR)水平升高,有利于生根,反之则抑制生根。3.ABA内源水平无论成年或幼年树都呈低水平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玉米须的食疗价值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须的食疗价值与开发纪丽莲(淮阴工业专科学校食品系223001)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maysL.)的花柱和柱头,它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我国大江南北均广泛栽培玉米,因此玉米须的资源十分丰富。1玉米须的化学成分玉米须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