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化石》1976,(1)
1975年8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内蒙古地质局区测一分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脑木根公社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发现了一种过去仅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发现过的南方有蹄类化石。这种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标本和野外居群活植物观察,确认以前在我国仅记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的大三叶升麻(毛茛科)在河北东北部、湖北西部、山东东部也有分布,属于典型的我国中部-东北部间断分布现象。讨论了这一间断分布类型形成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3.
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为亚洲中部特有种和古地中海残遗植物, 其群落为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地区的特有荒漠植物群落。该文以2016-2017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 对半日花荒漠群落的分布、群落特征及其分类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 (1)半日花荒漠群落集中分布于黄河以东内蒙古西鄂尔多斯的阿尔巴斯山麓南北部、千里沟; 少量分布于黄河以西贺兰山北端内蒙古乌海市与阿拉善盟交界处及贺兰山最南端的内蒙古阿拉善盟与宁夏交界处明长城沿线的石质残丘。(2)根据样地调查, 半日花荒漠群落记录到种子植物58种, 隶属于17科39属, 其中灌木、半灌木18种, 多年生草本27种, 一年生草本植物13种; 水分生态类型中强旱生植物(15种)和旱生植物(29种)占绝对优势; 区系地理成分以中亚东部成分为主, 其次为古地中海成分和戈壁成分。(3)根据生活型和优势度, 半日花荒漠群落可分为半日花-草本荒漠群丛组、半日花-灌木-草本荒漠群丛组和半日花-半灌木荒漠群丛组, 进一步分为10个群丛。  相似文献   

4.
<正> 1983年,内蒙古地矿局区调二队三分队在赤峰北部巴林左旗碧治台地区进行野外填图时,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这批化石的新发现,填补了这一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空白,对于研究和划分该区第四纪地层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杜睿 《生态科学》2006,25(3):202-206
以大量的室内模拟培养实验,以内蒙古温带草甸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AIM乙炔抑制法,模拟野外条件对原样土壤样品进行N2O产生过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内蒙古温带草甸草原土壤N2O产生过程以硝化作用为主。其中异养硝化作用起主导作用,自养硝化潜势和反硝化潜势在草原植物不同生长季节变化不同,总体上异养硝化潜势>自养硝化潜势>反硝化潜势。由于自养硝化作用在不同季节的发生,使得草甸草原土壤N2O的产生潜势也高、低起伏变化。从而揭示了内蒙古温带草原土壤以异养硝化作用过程为主产生N2O和N2O排放通量较低的微生物学机理。  相似文献   

6.
感受草原     
在多年的野外拍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真正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北国的春天来得很晚,已是五月初了,内蒙古的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还飘着漫天的雪花。然而,贡格尔河的冰已经开始融化,河水携带着冰块慢慢地向达里湖移动,从南方飞来的大批雁鸭或排成“一”字,或排成“人”字,不断地向这个地方飞来,据说这种排列可以使后面的鸟充分借助头雁的气流飞行,看来头雁也真够辛  相似文献   

7.
应用Century生态系统模型,作模拟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在1980 ̄1989年的生物量动态,并估测气候变化和大气CO2浓度倍增对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Century模拟的生物量季节动态和年际变化同野外实测值显地吻合。在大针茅草原,野外实测值为142.45 ̄144.37g/m^2,而模拟值为127.04 ̄156.23g/m^2;在羊草草原,野外实测值为210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提高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发生量预报结果的准确性,以期为提高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法研究安徽省潜山县1991-2016年25年的马尾松毛虫一代幼虫发生量和一代幼虫高峰期发生量,并对预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一代幼虫发生量的预报值与实况值相比,历史符合率达96%,只有2008年预报值与实况值差1级。一代幼虫高峰期发生量的预报值与实况值相比,25年中完全相同的有22年,历史符合率达88%。预报结果不同的是1996年、2005年和2016年,预测值与实况值均相差1级。【结论】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法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的预报是一种较理想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初,钟嘉老师在中国观鸟纪录中心看到我贴发的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鸟种纪录,于当年2月22日给我留言,建议我去头道沙子看看贺兰山岩鹨的情况。那时我学习拍摄鸟类也就1年左右的时间,对鸟类的认知还很少,并不知道阿拉善还有那么珍稀的鸟种。通过《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我了解了贺兰山岩鹨的体貌  相似文献   

10.
<正> 黄星蝗Aularches miliaris scabiosus Fa-bricius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四川仅分布于西昌、宁南、会理3县。我们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发现该虫在西昌地区每年发生一代,每世代历期214天。 在室内,4月上旬(2~8日)卵开始孵化,4月中下旬(15~27日)为盛孵期。在野外,4月中旬可见到蝻,蝻体色黑褐,腹部有黄色及红色斑点。初孵蝻活动范围极小,3天后其范围扩大,并出现群体迁移现象,寻找可取食的农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Landsat 8 遥感影像的解译, 根据莱州湾滨海湿地特征并结合野外实际调查, 得到2013-2016 年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类型, 并分析景观格局变化与植被及土壤因子耦合关系。结果表明, 2013-2016 年莱州湾天然滨海湿地面积减少, 人工滨海湿地面积增加。至2016 年莱州天然滨海湿地面积811.41 km2, 人工滨海湿地面积1256.01 km2,分别占39.25%和60.75%, 人工湿地中90%以上为养殖池和盐田; 滨海湿地向建设类转化的趋势明显; 天然湿地植被的变化与滨海湿地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着显著相互作用, 植被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是景观类型演变的驱动力因素, 其变化可以间接反应湿地变化后生态系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野外调查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深入,白粉菌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对《内蒙古白粉菌志》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提供了新修订的内蒙古白粉菌名录。确认了内蒙古白粉菌科10属157种和变种,寄主植物达63科238属540余种。列出了145种内蒙古白粉菌寄主新记录及其产地和标本号等信息,以及从复合种分出的种的寄主名称。报道了白粉菌中国新记录种5个,内蒙古新记录种3个,并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研究标本保存于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紫皮小麦紫皮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内蒙古紫皮小麦进行了遗传分析。研究了这一材料的来源,普通小麦与内蒙古紫皮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学特征,回交一代和杂种第二代的紫皮性状表现,以及内蒙古紫皮小麦、普通小麦和赖草的同工酶。综合研究的结果初步表明,这一紫皮小麦与国外报道的紫皮小麦材料不同。本材料是由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与赖草(Leymus dasystachys(Trin.) Dilger)杂交,经回交、自交后得到的,而国外报道的紫皮小麦材料是由普通六倍体小麦与四倍体紫皮小麦杂交得到的。内蒙古紫皮小麦很可能是一个异代换系,具有一对来自赖草的染色体,控制紫皮性状的基因在这对外源染色体上,其紫皮性状能稳定遗传,受控于一对显性基因。  相似文献   

14.
二种天牛对濒危植物四合木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升  刘强 《昆虫知识》2009,46(3):407-410
在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野外观察、随机抽取样方,结合解剖病害植株,对危害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的2种天牛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Pallas)和槐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diadema(Motschulsky)的为害株率和为害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天牛对四合木的危害十分严重,将成为导致四合木近期灭绝的主要威胁;在整个保护区范围内,4个地段的为害程度不同,2种天牛的分布情况也不同;2种天牛的危害特点以及对寄主造成的危害也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5.
<正> 柳枝潜蝇金小蜂Sphegaster sp.属金小蜂科,柄腹金小蜂亚科,是柳枝潜蝇(学名待定)卵—幼虫期的跨期内寄生的优势种天敌,据1983年6月和1984年6月考查,寄生率分别为34.2%和67.4%,对其为害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作者于1983—1986年对其进行饲养观察和野外调查,结果如下。 在驻马店地区柳枝潜蝇金小蜂一年发生一代,各虫态发育历期和寄主发育历期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温带荒漠草原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2008年生长季(5月1日-10月15日)的气象和生物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地表反射率日、季动态,并构建了温带荒漠草原地表反射率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反射率日变化主要受太阳高度角影响,呈早晚高、中午低的U形曲线特征;生长季地表反射率在0.20~0.34,平均为0.25,以5月较高、6月下降、7-9月相对稳定、10月增大;研究区地表反射率的季节动态与冠层叶片的物候变化有关,同时受降水过程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是影响该区地表反射率的关键因子;反映土壤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共同作用的地表反射率模型的模拟值与野外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为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的主要牧业害鼠,确定该鼠对草场植被的危害过程及相应危害量是寻求防治阈值的基础。1986年至1987年我们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建立野外围栏观测条件,并结合室内试验进行研究。现将结果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的御题画《芙蓉锦鸡图》中的锦鸡是一个杂交个体,这是距今约900年前鸟类杂交的最早记录。考虑到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白腹锦鸡(C.amherstiae)在野外和  相似文献   

19.
旅游生态学研究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秀龙    陆林   《生态学报》2008,28(5):2343-2343~2356
从旅游生态学的源起、发生和发展入手,通过大量旅游生态研究文献的分析,总结了旅游生态学4类主要研究方法,即:野外研究法,包括野外描述、野外对比和野外模拟等方法;空间分析研究方法,包括景观生态学、地理学及"3S"技术的空间分析等方法;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方法,包括空气质量评价、旅游区生态容量评价和生态安全(风险)评价等方法;旅游生态管理方法,包括旅游地环境质量价值测算、旅游地规划设计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等方法.指出了旅游生态学研究方法存在着难以精确量化和指导性不强等缺限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地质历史时期中,曾有过生机盎然、森林茂密的时代,我国的华北、东北、西北如今的鄂尔多斯高原等也曾是一片土地肥沃、森林茂盛的地方。冰川的袭击,使生长在这里的大片森林遭到劫难,绝大多数都消失了。可如今在辽宁阜新与内蒙古后旗(?)处,有一个神密的深谷——大青沟。沟内古木参天,野生动物出没,仍保存着原始森林的模样。大青沟是怎样形成的呢?地球历史发展到第四纪时,辽西、内蒙古东部再次出现了森林繁盛期,给这片沃土披上了绿装,同时也给这里的食草动物猛犸象、披毛犀、野牛等提供了得天独后的物质条件。它们成群结队地出没有在辽西、内蒙古东部的广大地域,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繁衍着。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