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腹腔积液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olubleprogrammed death-1,s PD-1)及其配体水平。方法实验分为早期HCC组(20例)、进展期HCC组(15例)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15例),分别采集3组人群的腹腔积液,利用RT-PCR扩增腹腔积液细胞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其配体PD-L1基因,用ELISA检测腹腔积液上清中s PD-1及其配体s PD-L1和IFN-γ水平,并分析s PD-1、s PD-L1与IFN-γ的相关性。结果早期HCC组和进展期HCC组的PD-1、PD-L1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进展期HCC组腹腔积液中s PD-1、s PD-L1和IFN-γ均高于对照组和早期HC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 PD-1、s PD-L1与IFN-γ呈正相关。结论 s PD-1、s PD-L1在HCC患者腹腔积液中高表达,有望成为HCC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1-配体(PD-L1)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7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取距离切除肿瘤边缘3cm内的非癌组织作为癌旁组织。比较两组PD-1、PD-L1的表达,分析其和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回归分析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肺癌组织PD-1、PD-L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吸烟情况、EGFR表达、肿瘤大小肺癌患者PD-1、PD-L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Ⅲ及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肺癌患者PD-1、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中分化程度、临床分期Ⅲ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PD-L1阳性表达及阴性表达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PD-1、PD-L1的表达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癌组织PD-1、PD-L1呈高表达,可能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3.
Niu BL  Chen Y  Gong JP 《生理科学进展》2010,41(3):213-216
通过对B7超家族分子中新热点:程序性死亡-1蛋白(PD-1)及其配体(PD-L1和PD-L2)的相关信息及其在免疫应答调控中的作用,以及其在心脏移植、肝脏移植、异体角膜移植、肾移植等领域的移植免疫耐受研究的结果认为,PD-1信号通路的增强已经成为各移植领域寻求增强免疫耐受的重要新途径,对其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在临床器官移植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 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归巢修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影响。方法 分离纯化骨髓来源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油红O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分别观察MSCs成脂及成骨分化情况。采用烟气暴露法构建COPD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将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MSCs经尾静脉分别注射入正常及COPD大鼠模型中,通过观察肺部荧光评价MSCs的归巢效果;经尾静脉向COPD模型大鼠注射MSCs作为MSCs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脏组织病理改变,qRT-PCR比较各组大鼠肺脏组织PD-1的表达情况;体外qRT-PCR检测PD-L1在MSCs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法观察PD-1及PD-L1抗体对MSCs定向迁移(归巢)的影响。结果 大鼠骨髓来源M...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标本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NF-κB p65、PD-1和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PD-1和PD-L1表达的影响因素及与p65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p65、PD-1和PD-L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的p65、PD-1和PD-L1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5)。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和p65表达为影响PD-1和PD-L1表达的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65与PD-1、PD-L1呈正相关(P<0.05)。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p65、PD-1和PD-L1的表达均为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65、PD-1和PD-L1阴性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著长于p65、PD-1和PD-L1阳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NF-κB p65与PD-1、PD-L1的表达密切相关,p65、PD-1和PD-L1的表达情况对NSCLC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是肿瘤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中的重要靶点,其在多种细胞中均有表达。肿瘤细胞可通过高表达PD-L1来增强程序性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death 1, PD-1)抑制信号,从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近年来,以抗PD-1/PD-L1抗体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给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然而,肿瘤免疫治疗仅能对部分患者产生持久的疗效,多数患者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答短暂或没有应答。研究发现, PD-L1的降解对肿瘤免疫治疗应答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PD-L1的溶酶体降解途径、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及PD-L1降解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相互作用,旨在为进一步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答率和应答范围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宫颈鳞癌患者80例纳入观察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60例纳入CIN组,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炎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采集三组患者的宫颈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各组织标本中的Gal-3、PD-1的阳性率、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Gal-3、PD-1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各指标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IN组的Gal-3、PD-1的阳性表达率、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高于CIN组(P0.05)。Gal-3、PD-1的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的年龄、病灶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宫颈鳞癌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宫颈鳞癌组织中Gal-3与PD-1间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r=0.496,P=0.000)。结论:Gal-3、PD-1的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并且两种指标间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望改变晚期NSCLC的治疗方式。然而,PD-1/PD-L1抑制剂在对NSCLC的治疗中需要借助有效的生物标志物以寻找受益人群(约20%~40%)。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判断标准是PD-L1的表达水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NSCLC中,与预测PD-1/PD-L1抑制剂疗效的PD-L1表达相关的检测方法,包括免疫组化、基于DNA/RNA水平检测、可溶性PD-L1的检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技术、多重免疫组化技术、流式细胞术和液体活检技术等,着重探讨了不同检测策略在评价PD-L1表达上的最新进展及应用前景,从而推动其在NSCLC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发病和死亡病例数最多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联合化疗是CRC的一线治疗方法,但近年大量研究证实免疫治疗在CRC治疗手段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微卫星状态(microsatellite status,MSs)是CRC亚型分类的关键标志物之一,也是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策略制定的决定性依据之一.虽然免疫治疗在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的CRC患者中的重要治疗价值已得到强有力的证实,但传统观念认为大部分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le, MSS)的CRC患者无法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而且部分MSI患者虽然对免疫治疗有初反应性但无法持久.鉴于此,对基于MSs状态的CRC患者免疫治疗研究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总结基于不同MSs状态特别是MSS型的CRC免疫治疗进展,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免疫检查点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1)是一种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的免疫抑制性分子,其可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结合,抑制T淋巴细胞的激活,发挥免疫抑...  相似文献   

11.
YB-1(Y-box binding protein 1,YB-1)是Y-盒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能够特异性结合目的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内部Y-box序列(CTGATTGGCCAA)的一类转录因子,也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顺式作用元件,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中.YB-1在转录调节、翻译调控、mRNA选择性剪接、DNA的修复、细胞增殖和再生等过程中发挥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YB-1蛋白在肿瘤的发生、演进、转移、肿瘤细胞耐药性、肿瘤治疗及预后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已证实YB-1异常表达的肿瘤类型有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并且在多种人类肿瘤中,YB-1在细胞核表达常常提示预后不良,YB-1蛋白在细胞核中的定位被认为是肿瘤疾病诊断的一种新的标志物,YB-1有望成为肿瘤防治的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基因通过诱导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机制。方法: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SK-BR-3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中SOX2、PD-L1、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粘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和核受体亚家族4 A组成员1(NR4A1)的mRNA表达量及对应蛋白表达量。分别构建SOX2敲减质粒NC和si-SOX2并转染MDA-MB-231,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构建共培养体系,连续培养48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 T细胞杀伤率,ELISA检测T细胞活化标志物IL-2和IFN-γ,qRT-PCR 检测 T 细胞耗竭标志物 PD-1、TIM3和NR4A1 mRNA表达量。结果:与MCF10A相比,MDA-MB-231与SK-BR-3中SOX2、PD-L1、TIM3、NR4A1的mRNA表达量及对应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组和NC组相比,si-SOX2组SOX2 mRNA和PD-L1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T细胞杀伤率增加,IL-2和IFN-γ水平升高,PD-1、TIM3和NR4A1 mRNA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SOX2基因可能通过诱导PD-L1高表达,进而促使乳腺癌细胞免疫逃逸的能力增强,沉默SOX2表达可以增强T细胞杀伤力,抑制肿瘤增殖,SOX2基因有望成为乳腺癌干预的重要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将microRNA插入EF1α启动子的内含子中,构建携带沉默PD-1基因的miRNA的新型慢病毒载体,并将其应用于CAR-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慢病毒载体转导效率和PD-1沉默效率;Westernblotting检测PD-1蛋白表达差异;荧光定量PCR检测microRNA相对表达情况;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AR-T细胞的能力。结果显示与U6转录microRNA的载体相比较,将microRNA插入到EF1-α内含子中的病毒载体转导效率更显著,对PD-1的敲低效率均达90%以上,且Westernblotting结果验证了PD-1的敲低效果。另外通过荧光定量PCR,可显示出转导该新型慢病毒载体的Jurkat细胞内microRNA的相对表达量。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证实了CAR-T细胞针对靶细胞的特异杀伤性,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沉默PD-1的CAR-T细胞相较于正常CAR-T细胞显示出更强的特异性杀伤能力。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经microRNA敲低PD-1的新型慢病毒载体并验证了其转导效率的优越性,以及基于此载体表达的microRNA可高效地沉默PD-1;且应用此载体的CAR-T细胞能发挥更强的杀伤活性,从而为后续该CAR-T细胞治疗表达PD-L1的肿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雌激素受体 (ERα)是一种核受体 ,调节与雌激素有关的基因转录 ,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乳腺癌中 ,人X盒结合蛋白 1(XBP 1)与ERα共表达 ,并在一些乳腺肿瘤中过表达。最近发现XBP 1有两种剪切形式 ,即XBP 1S和XBP 1U ,但它们在ERα信号途径中的作用还不清楚。分别将XBP 1S和XBP 1U编码序列克隆至带有FLAG标签的pcDNA3载体中 ,构建成pcDNA3 FLAG XBP 1S和pcDNA3 FLAG XBP 1U重组质粒。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 ,该两种XBP 1形式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都得到了表达。XBP 1的两种剪切形式的重组质粒分别和ERα表达载体共转染乳腺癌细胞MDA MB 2 31,检测该两种剪切形式对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XBP 1S和XBP 1U以激素不依赖的形式提高ERα的转录活性。GST沉淀实验表明 ,XBP 1S和XBP 1U均能与ERα结合。这些结果提示 ,XBP 1S和XBP 1U可能通过影响ERα信号途径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鹏尉  沈宇清 《病毒学报》2021,37(2):465-470
阻断免疫检查点分子的信号通路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这在肿瘤治疗中获得了显著效果。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的原因之一为HBV在体内通过一系列方式来减弱、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逃避免疫识别和杀伤。HBV可以通过上调病毒特异性T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来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和效应。本文总结了HBV导致的人体内T细胞上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 4,CTLA-4)、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containing molecule-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 domain,TIGIT)的异常表达以及它们影响T细胞功能的机制,揭示了免疫检查点在治疗慢性乙肝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抽取静脉血5 mL,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PD-1表达水平,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LT)水平。结果 两组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HBV DNA载量、ALT水平、CD4+T细胞PD-1、CD8+ T细胞PD-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HBV DNA载量、ALT水平、CD4+ T细胞PD-1、CD8+ T细胞PD-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能有效抑制CHB患者外周血CD4+、CD8+ 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进而抑制HBV DNA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鼠源抗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1,MRP1/ABCC1)噬菌体Fab抗体库的构建首先是利用乳腺癌组织匀浆液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成功免疫后提取小鼠脾组织的总RNA逆转录为cDNA。然后设计小鼠IgG各亚型的特异性Fab引物,PCR扩增Fd和L基因并依次连接到噬菌体载体pComb3中。重组体pComb3-Fab转化至E.coli XL1-Blue菌中,最后经辅助噬菌体VCSM13超感染,成功构建噬菌体Fab抗体库。以化学合成的MRP1/ABCC1膜表位10肽为抗原进行3轮淘选、富集,对淘选后获得的各级噬菌体抗体库进行ELISA检测和鉴定。成功获得的抗MRP1/ABCC1-10肽三级噬菌体Fab抗体库将为抗人乳腺癌MRP1/ABCC1 Fab抗体的制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MMP-3在乳腺癌中表达与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中MMP-3、Claudin-1、Vimentin的表达情况.研究发现:1)MMP-3在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较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1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在乳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乳腺癌病理分期的增加MMP-3表达逐渐增加,同时出现Claudin-1蛋白表达降低及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相关分析表明MMP-3与Claudin-1的表达呈负相关(r=-0.301,P=0.019),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8,P=0.03),Claudin-1与Viment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278,P=0.031).结果提示,MMP-3可能是通过介导乳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来参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9.
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是口腔疾病的重要致病菌之一,与人食管鳞癌(ESCC)进展密切相关。然而P.gingivalis促进ESC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该研究探讨了ESCC中P.gingivalis通过诱导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蛋白表达上调的分子机制。Western印迹和RT-PCR结果显示,KYSE140和KYSE150细胞中14-3-3σ与PD-L1的蛋白质表达呈负相关,但二者的mRNA表达无相关性。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14-3-3σ蛋白通过与PD-L1蛋白结合,促进PD-L1的泛素化降解,P.gingivalis感染干预了14-3-3σ与PD-L1蛋白质复合体形成;KYSE140和KYSE150细胞中14-3-3σ沉默,降低了PD-L1泛素化介导的蛋白质酶体降解,14-3-3σ过表达明显抑制P.gingivalis诱导的PD-L1蛋白表达上调。免疫组化结果进一步证实,在ESCC组织中P.gingivalis丰度与14-3-3σ蛋白表达呈负相关,与PD-L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14-3-3σ与PD-L1的蛋白质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宫颈癌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7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组织和89例宫颈癌组织中PD-L1蛋白的表达,分析PD-L1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年龄、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无PD-L1表达,CIN中PD-L1表达的免疫评分低,呈弱阳性;宫颈癌中PD-L1表达的免疫评分高,呈强阳性。CIN和宫颈癌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30/41)和75%(66/8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无关(P0.05),而与患者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021)。结论:PD-L1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