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竹黄的分离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赵丹  梁宗琦 《菌物研究》2005,3(1):53-57
竹黄因其主要活性成分竹红菌素在医药、食品及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而日渐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竹黄的生物学性状、无性型的分离、及固体和液体培养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人工培养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首次对安徽省三种产地的竹黄菌进行了组织分离培养和液体发酵,比较了该菌固体生长状况和液体发酵形成的竹红菌素产量。结果显示,广德卢村的菌种平皿生长速度为0.31cm/d,液体发酵产生的竹红菌素吸光度为0.21;宁国板桥菌种平皿生长速度为0.30cm/d,液体发酵产生的竹红菌素吸光度为0.30;休宁武城的竹黄菌平皿生长速度为1.85cm/d,菌株液体发酵产生的竹红菌素吸光度为O.39。结论表明,休宁武城菌种无论是平皿生长速度还是发酵形成的竹红菌素量都明显优于其它两地的菌株。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竹黄菌与竹红菌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的差异,本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结合常规色谱方法,分离鉴定了两种真菌的6个相同成分,分别为3个主要成分竹红菌甲素(1)、竹红菌乙素(2)和竹红菌丙素(3),以及3,6,8-三羟基-1-甲基口山酮(7)、3,8-二羟基-6-甲氧基-1-甲基口山酮(8)和过氧麦角甾醇(9)。另外,从竹黄菌中还分离得到11,11′-二去氧沃替西林(5)、麦角甾-7,22E-二烯-3β,5α,6β-三醇(10)和麦角甾-7,22E-二烯-2β,3α,9α-三醇(11),并首次从竹红菌中分离得到竹红菌丁素(4)、灰黄霉素(6)、化合物7和8。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5对三株肿瘤细胞NCI-H1975、HepG2和MCF-7有很强细胞毒活性,化合物1有较强细胞毒活性,而化合物6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4.
项小燕 《生物技术》2010,20(4):73-75
目的:筛选并优化竹黄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方法:采用单因子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法,从生物量和竹红菌素两方面筛选碳源、氮源和pH,探讨该菌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最佳发酵碳源是葡萄糖,最佳发酵氮源是硝酸钠。竹红菌素生长的最佳配方为2%葡萄糖,0.2%硝酸钠,pH7.5;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组合为2%葡萄糖,0.3%硝酸钠,pH7.5。  相似文献   

5.
竹黄菌固态发酵竹红菌素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竹黄菌固体发酵培养生成竹红菌素过程中培养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竹黄菌生长及竹红菌素生成适宜的温度、pH分别为26℃、5.5—6。最佳的培养基物料厚度为5cm左右。固态发酵过程中最适的水份含量为50%。玉米粉是一种适宜的培养基基本组成。在以上发酵条件下竹红菌素产量为4mg/kg。  相似文献   

6.
药用竹黄菌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药用真菌竹黄菌的分类学地位,竹黄菌的寄主及生态学,竹红菌素、竹黄菌多糖、竹黄菌的抗菌谱等生物活性物质,竹黄人工培养的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自然界是否存在着竹黄新种属和寄主专一性目前竹黄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子座尚未能人工培养,不利竹黄物种和药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指明今后还需深入开展竹黄菌的生物学研究和探索竹黄人工培养技术,以利竹黄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竹红菌素产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多点采集、反复筛选,从野生竹黄子实体中筛选出1株产北醌类光敏色素的真菌。通过对菌株的个体形态特征、菌落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合其显微结构特征最终鉴定为竹黄菌(Shiraia bambuscola)。  相似文献   

8.
先对不同产地采集的竹黄菌进行筛选,得到优产竹红菌素的菌株,然后采用单因子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法对竹红菌素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培养基的基础上,选用不同浓度的Cr3+、Fe3+、Cu2+和Ca2+对竹红菌素进行离子调控研究。结果表明:从休宁所采集的菌株不仅生长速度最快,发酵所产的竹红菌素含量也最高;竹红菌素最佳发酵碳源是葡萄糖,最佳发酵氮源是硝酸钠,最佳培养基组合为2%葡萄糖,0.2%硝酸钠,pH7.5;Cr3+和Fe3+浓度为0.005%时竹红菌素含量均最高;0.05%的Ca2+最有利于竹红菌素的分泌;Cu2+为0.03%时竹红菌素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技术选育竹红菌甲素高产菌株。结果表明:以竹黄菌Shiraia sp.S8为出发菌株,当使用混合酶系(5 mg/mL纤维素酶和10 mg/mL蜗牛酶)在30℃处理菌丝2 h,获得菌丝原生质体3.24×106个/mL。以竹黄菌原生质体在距离15 W紫外灯30 cm处照射诱导,获得诱变菌株C6。其竹红菌甲素产量达到28.1 mg/L,比原始出发菌株提高了53.7%,且遗传稳定,具有较高的医药与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株竹黄无性型菌株液态发酵产竹红菌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野生竹黄子座中分离获得能产生竹红菌素的无性型菌株ZH-5-1,经液态发酵培养及摇瓶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葡萄糖30g/L,蛋白胨5g/L,NaNO3 10g/L,KCl 1.5g/L,MgSO4 1.5g/L,KH2PO4 2g/L,pH 值6.0,装液量100/250 mL(V/V),接种量10%(V/V),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130 r/min,培养周期96h.  相似文献   

11.
竹黄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药用真菌,在医学、农业、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且前景可观。为深入挖掘竹黄中有药理活性的有效化学成分,了解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代谢物的变化规律,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了竹黄子座不同发育时期的代谢物,找出差异代谢物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从竹黄子座中共检测出612种代谢物,前期和中期特有27种代谢物。黄酮类、奎宁酸、香豆素等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首次在竹黄中被检测到。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主要是脂质、氨基酸、核苷酸、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等物质,其中黄酮和氨基酸类化合物占主要地位。通过对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获得6条具有显著意义的代谢途径。黄酮类化合物被认为是除竹红菌素外与竹黄药效有重要联系的化合物。本研究为竹黄药用机理及有效成分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竹黄有效成分的代谢途径解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陶欣  赵宁  李彪  李敏  闫淑珍  陈双林 《菌物学报》2021,40(7):1660-1675
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子囊菌,对其分类归属一直存在不同处理意见,主要原因在于形态分类学难以解释其不同的特征表现.为了对竹黄的分类地位做出更接近自然亲缘关系的解释,本研究以自测的S.bambusicolaS4201菌株基因组为基础,结合Genome Warehouse(GWH)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体系,为研究华东地区不同地理居群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a的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方法:应用SDS法提取竹黄菌基因组DNA,并优化影响RAPD反应的条件因素。结果:竹黄RAPD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PCR反应体积,10×PCR缓冲液2.5μl,1.0UTaq酶,50ng模板DNA,2mmol/LMg2+,0.2mmol/LdNTPs,0.4μmol/L随机引物。PCR循环程序为:94℃预变性4min,然后,94℃变性1min,38℃退火70s,72℃延伸90s,40次循环,最后72℃延伸6min,12℃保存。结论:建立了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a的最佳RAPD分子标记体系,可获得良好的竹黄菌RAPD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4.
先对不同产地采集的竹黄菌进行筛选,得到优产竹红菌素的菌株,然后采用单因子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法对竹红菌素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培养基的基础上,选用不同浓度的Cr3+、Fe3+、Cu2+和Ca2+对竹红菌素进行离子调控研究.结果表明:从休宁所采集的菌株不仅生长速度最快,发酵所产的竹红菌素含量也最高;竹红菌素最佳发酵碳源是葡萄糖,最佳发酵氮源是硝酸钠,最佳培养基组合为2%葡萄糖,0.2%硝酸钠,pH7.5;Cr3+和Fe3+浓度为0.005%时竹红菌素含量均最高;0.05%的Ca2+最有利于竹红菌素的分泌;Cu2+为0.03%时竹红菌素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利用毛细管分离竹黄单孢菌株的方法。用毛细管吸有孢子液一端的轻印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的印迹固定显微视野,快速确定单孢,简易地分离了竹黄单孢菌株。该方法值得推广到其它种类真菌的单孢分离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Some endophyte isolates were isolated in a bamboo pole sample parasitized the fungus Shiraia bambusicola from Zhejiang Province. After screening through hypocrellin bacteriostatic effect and fermentation test, we got the isolate TX4 of bacterial elicitor and GZUIFR-TT1 of fungal elicitor which had certain effect to promote S. bambusicola to produce hypocrellin. The Plackett–Burman design was introduc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nine factors based on single-factor test. Yeast extract, glucose, and isolate GZUIFR-TT1 elicitor were found to be the critical activity factors for increasing the total hypocrellin production. So we identified the isolate GZUIFR-TT1 as Trametes sp. Through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e obtained the optimum production conditions as follows: yeast extract, 2.99 g/L; glucose, 32.45 g/L; and Trametes sp. elicitor, 81.40 μg/mL. 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s, the experimental value of hypocrellin production was 102.60 mg/L,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it increased about 7.90 ti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