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顺法 《生物学通报》1997,32(11):44-44
灵芝木仅是药、膳保健品,而且也是造型观赏的珍品。在这方面,我国古代早已有高度评价。灵芝属于真菌植物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属。在正常的条件下,子实体由菌两和菌盖组成。菌柄木栓质,粗壮;菌盖圆形或肾形,直径可达12~20cm,厚可达2cm左右。在不适宜的条件下,子实体会成畸形,与同纲的其他真菌的子实体的变化截然不同,完全丧失了伞形结构,形成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形态,如公鸡状、鸵鸟状、火炬状、花瓶状、鹿状、仙人掌状、树状、手状等一系列的畸形,使人见了赞叹不已。从营养来看,灵芝属于异养植物,只能分解和…  相似文献   

2.
灵芝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培养条件的优化可提高灵芝中各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探讨了较高温度对灵芝发酵过程中的生理指标及灵芝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发酵温度虽然降低了灵芝生物量,但提高了淀粉酶﹑漆酶﹑纤维素酶的酶活。发酵第4天,36℃培养条件下淀粉酶酶活达到最大值,比30℃发酵条件下的酶活提高了22.61%。发酵第10天,34℃培养条件下的漆酶酶活﹑纤维素酶酶活﹑可溶性糖含量和灵芝酸产量都达到最大值,相对于30℃的培养条件,分别提高了51.12%、30.41%、13.21%和45.23%。结果表明较高温度发酵有利于酶活和灵芝酸含量的提高,该研究为灵芝的高温发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灵芝(Ganoderma lucidum)远在东汉(纪元102—200)年间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中国劳动人民认识它远在此之前。国外最早的记载是1781年W.Curtis的“Boletus lucidus W.Curt.,t.no.224”.此种模式标本已不存在。Karsten(1881)在赫尔辛基植物博物馆留下一号标本作为新模式(neoty pc)。不同的分类学家认为在同一种不同的标本上皮壳构造可能有变化,甚致在同一号标本中也有变化。菌肉的颜色也有变化。或许菌肉颜色变暗是由于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平均温度渐渐增加所致(steyaert,1972)。有些分类学家认为菌柄的有无不能作分类的依据。Steyaert(1975)证明甚致硬皮灵芝(Ganoderma tornatum coinplex)的孢子因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有改变。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灵芝复合种(Ganoderma complex)在自然界的存在是不稳定的。诚然,这是一条自然规律。在自然界每一个生物种都是连续不断的变化着。但也相对的稳定。它们在自然界的矛盾中生长和发育。本文作者同意其他分类学家的意见,即在灵芝属中孢子诸性状是唯一地分类根据。种与种之间孢子的性状是清楚的不同。同时他建议应用每一个种的综合性状作分类依据或许是正确的。因为不同的分类学家对灵芝有人持广义的概念,也有人持狭义的概念。对它的亲缘种自然也有不同。下列种类现作者认为可能是它的亲缘种类。它们是:无柄灵芝;弱光泽灵芝;四川灵芝;紫芝以及松杉树芝。现作者假定灵芝在本组中是一个中心种。其它亲缘种围绕它而诞生。于是形成一个较大的种群。也有分类学家称之为灵芝复合种。长期以来灵芝复合种已经成为分类上的困难问题。有人认为成了本组分类的绊脚石。作者研究本组真菌已有多年。根据他的经验认为持种的狭义概念大概更合乎自然规律。对于以上观点作者拟在另文中阐述。本文因限于篇幅,只报道4个新种。其中1新种应隶属紫芝组。它们是:大青山灵芝(Ganoderma daiqingshanense Zhao),昆明灵芝(G.kunmingense Zhao),多分枝灵芝(G.ramosissimum),澄海灵芝(G.chenghaiense Zhao)。以上所有引证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灵芝(Gesoderma lucidum)远在东汉(纪元102—200)年间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中国劳动人民认识它远在此之前。国外最早的记载是1781年W. Curtis的“Boletuslucidus W.Curt,t. no 224’此种模式标本已不存在。Karsten (1881)在赫尔辛基植物博物馆留下一号标本作为新模式(neoty pe)。 不同的分类学家认为在同一种不同的标本上皮壳构造可能有变化,甚致在同一号标本中也有变化。菌肉的颜色也有变化。或许菌肉颜色变暗是由于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平均温度渐渐增加所致(Steyacrt,1972)。有些分类学家认为菌柄的有无不能作分类的依据。Stcyaert(1975)证明甚致硬皮灵芝(Gonoderma tornatum complex)的孢子因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有改变。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灵芝复合种(Ganoderma complcx)在自然界的存在是不稳定的。诚然,这是一条自然规律。在自然界每一个生物种都是连续不断的变化着。但也相对的稳定。它们在自然界的矛盾中生长和发育。本文作者同意其他分类学家的意见,即在灵芝属中孢子诸性状是唯一地分类根据。种与种之间孢子的性状是清楚的不同。同时他建议应用每一个种的综合性状作分类依据或许是正确的。因为不同的分类学家对灵芝有人持广义的概念,也有人持狭义的概念。对它的亲缘种自然也有不同。下列种类现作者认为可能是它的亲缘种类。它们是:无柄灵芝;弱光泽灵芝;四川灵芝;紫芝以及松杉树芝。现作者假定灵芝在本组中是一个中心种。其它亲缘种围绕它而诞生。于是形成一个较大的种群。也有分类学家称之为灵芝复合种。长期以来灵芝复合种已经成为分类上的困难问题。有人认为成了本组分类的绊脚石。作者研究本组真菌已有多年。根据他的经验认为持种的狭义概念大概更合乎自然规律。对于以上观点作者拟在另文中阐述。本文因限于篇幅,只报道{个新种。其中1新种应隶属紫芝组。它们是:大青山灵芝(Ganoderma daiqingshanense Zhao),昆明灵芝(G. kun-mingense Zhao),多分枝灵芝(G.Ramosissimum),澄海灵芝(G. chenghaiense Zhao)。以上所有引证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灵芝酸是灵芝中重要的药理活性物质,其低产量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高效提高液体发酵中灵芝酸的含量十分必要。以CGMCC 5.65为材料,在悬浮培养条件下,研究添加微颗粒Talc对灵芝酸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颗粒Talc添加显著减小了灵芝细胞粒径,对照组为(3.33±0.16)mm,15g/L微颗粒Talc添加组为(2.04±0.12)mm。灵芝细胞中单体灵芝酸和总灵芝酸的含量在微颗粒Talc添加条件下也显著提高。15g/L微颗粒Talc添加组的总灵芝酸含量达到(1.51±0.02)mg/100mg细胞干重,GA-Mk、GA-T和GA-Me的含量最高为(6.02±0.29)、(5.08±0.14)和(1.71±0.09)μg/100mg细胞干重,分别是对照的1.6、4、1.9和1.4倍。另外,15g/L微颗粒Talc添加条件下鲨烯和羊毛甾醇的最大积累量分别为(3.69±0.23)和(34.86±6.41)μg/100mg细胞干重,是对照的2.6和4.2倍;灵芝酸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fpscyp-5150l8的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的2.35和1.53倍。  相似文献   

6.
7.
富钙灵芝的深层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灵芝深层发酵过程中钙对灵芝生长及钙的富集作用的影响。方法:用重氮化法将ABA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白蛋白(OVA)连结,得到ABA的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并采用紫外全波长扫描和SDS-PAGE鉴定合成的抗原;以经过鉴定的抗原免疫白兔,制备出ABA的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对抗血清进行效价检测;通过离子交换层析法获得纯化的抗体。结果:当培养基中硝酸钙的添加量达到600mg/100g时,灵芝生长和富集钙的效果最好;添加量超过800mg/100g时,灵芝富集钙的效果明显降低。富钙灵芝中有机钙的含量约占总钙量的97.30%。结论:在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的钙,对灵芝的生长和钙的富集有促进作用,为开发新型有机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野生灵芝自古以来被誉为一种延年益寿的滋补品,它的药效及保健功能已在人类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证实。近代的试验表明,野生灵芝含高分子多糖。氨基酸、生物碱类、多肽、惦。野生灵芝的药用功效除了对神经、消化、呼吸和造血系统疾病有特效外,可用来治疗脑血栓、脑溢血、心肌炎、冠心病、高血压、肝炎、肾炎,还可以改善血液的粘度,增加微循环血流。此外,从野生灵芝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对小鼠S-180肺瘤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中国是一个野生灵芝很丰富的国家,南北各地都有,特别是海南岛分布最多。近年来,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在国家自然科…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作者贵州灵芝科研究的第二报。报道4个种,其中3个是新种。它们及其特征是:白边灵芝Ganoderma alblmarglnatum He,该种的菌盖红褐色至褐色,边缘白色,菌肉上层木材色,近菌管层淡褐色,菌管表面淡黄色,孢子较大(9.5一13.4×6.7—8.8μm)。它与闽南灵芝(G.Austrofujia-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区别为后者菌盖乌黑色或黑褐色,具污白色和褐色相间的环带,菌肉褐色,管面污白色,孢子较小(5.7—10.4×3.4—5.2μm)。它与黄边灵芝(G.Luteomarginatum Zhao,Xu et Zhang)的区别为后者菌盖黑褐色到暗褐色,边缘黄褐色,孢子较小(8.7一10.4×5.2—7μm)。兴义灵芝Ganoderma xingyiense He,该种的特征是菌盖近肾形,锈红色,似漆样光泽弱,有显著的辐射状纵皱,边缘稍钝,不整齐,波状;菌柄偏生到侧生,紫褐色,有强烈的似漆样光泽。尚未见有类似种类。拟层状灵芝 Ganoderma stroto-ideum He,该种的特征是子实体有柄,菌盖近漏斗状,表面乌红黑色,拟层状,具有光泽和无光泽相间的同心环带,菌肉厚达1cm,上层木材色,近菌管层淡褐色。它近于中国灵芝(G. sinense Zhao.Xu et Zhang),但后者菌盖非漏状,表面紫褐色并且非拟层状,菌肉均匀褐色,菌柄紫褐色。 以上所引证的标本保藏于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紫芝是中国的特有种类。自古以来有关紫芝的记载很多,民间传说也很丰富。但,过去一直与日本灵芝(Ganoderma japonicum (Fr.) Lloyd) 相混淆。 作者于1979年澄清了这种混淆,并建立了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新种。同时,根据菌肉颜色的不同,作者等将 Ganoderma亚属区分为两个组(灵芝组,紫芝组)。 紫芝组在中国已记载了23个种。本文只报道其中的3个新种。它们是华中灵芝Ganoderma mediosinense Zhao,奇绒毛灵芝G.Mirivelutinum Zhao以及思茅灵芝 G.Mraaoense Zhao。以上引证的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
贵州灵芝科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贵州灵芝科研究的第二报。报道4个种,其中3个是新种。它们及其特征是:白边灵芝Ganoderma albimarginatum He,该种的菌盖红褐色至褐色,边缘白色,菌肉上层木材色,近菌管层淡褐色,菌管表面淡黄色,孢子较大(9.5—13.4×6.7—8.8μm)。它与闽南灵芝(G.austrofujia-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区别为后者菌盖乌黑色或黑褐色,具污白色和褐色相间的环带,菌肉褐色,管面污白色,孢子较小(5.7—10.4×3.4—5.2μm)。它与黄边灵芝(G.luteomarginatum Zhao,Xu et Zhang)的区别为后者菌盖黑褐色到暗褐色,边缘黄褐色,孢子较小(8.7—10.4×5.2—7μm)o兴义灵芝Ganoderma xingyiense He,该种的特征是菌盖近肾形,锈红色,似漆样光泽弱,有显著的辐射状纵皱,边缘稍钝,不整齐,波状;菌柄偏生到侧生,紫褐色,有强烈的似漆样光泽。尚未见有类似种类。拟层状灵芝Ganoderma strato-ideum He,该种的特征是子实体有柄,菌盖近漏斗状,表面乌红黑色,拟层状,具有光泽和无光泽相间的同心环带,菌肉厚达1cm,上层木材色,近菌管层淡褐色。它近于中国灵芝(G.sinense Zhao.Xu et Zhang),但后者菌盖非漏斗状,表面紫褐色并且非拟层状,菌肉均匀褐色,菌柄紫褐色。以上所引证的标本保藏于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菌草灵芝与段木灵芝的功效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并比较菌草灵芝和不同产地的段木灵芝中的粗多糖、三萜类物质和孢子油中三萜类物质的含量和孢子油得率的差异。结果表明,菌草灵芝和不同产地的段木灵芝中的粗多糖、三萜类物质和孢子油中三萜类物质的含量和孢子油得率存在着差异,菌草灵芝中的粗多糖、三萜类物质和孢子油中三萜类物质的含量和孢子油得率都高于段木灵芝。  相似文献   

13.
贵州灵芝科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贵州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灵芝属(Ganoderma)2种,1.多分枝灵芝Ganoderma ramosissimum Zhao;2.任氏灵芝Ganoderma renii He,sP.nov.上述研究标本保藏在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BAG)。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贵州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灵芝属(Ganoderma)2种,1.多分枝灵芝Ganoderma ramosissimum Zhao;2.任氏灵芝Ganodcrma renii He,sp.nov.上述研究标本保藏在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BAO).  相似文献   

15.
灵芝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丹  宋梦薇  徐英杰  曲娜 《生物技术》2004,14(Z1):29-30
该文对灵芝的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心血管系统活性、护肝解毒、镇静、降血糖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充分论述了灵芝的补益强壮作用,以及灵芝的临床应用所显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贵州灵芝及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贵州灵芝科(Ganodermataceae)24种,其中,灵芝属(Ganoderma Karst.)22种,包括一个新种:贵州灵芝(Ganodcrma guizhouense He);假芝属[Amauroderma(Pat.)Torrend]2种。所有研究的标本保藏于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
海南灵芝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海南灵芝(Ganoderma haina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化学成分,采用柱层析技术从海南灵芝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巴西红厚壳素(1)、6-脱氧巴西红厚壳素(2)、7,8-二甲基咯嗪(3)、5,8-过氧麦角固醇(4)、3β,5α,9α-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5)、麦角甾-7,22-二烯-3β-醇(6)、麦角甾-7,22-二烯-3-酮(7)、7α-甲氧基-5α,6α-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β-醇(8)、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9)、3-吲哚甲酸(10)、3,4-二羟基苯甲酸(11)、对羟基苯甲酸(12)、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13)和正二十六烷酸(14)。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海南灵芝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灵芝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中部地区的灵芝属Ganoderma一新种:鸡油菌状灵芝Ganoderma cantharelloideum M.H.Liu。作者参考了赵继鼎教授等人以及其他学者的重要文献,并根据赵继鼎教授(1979)的分类系统将本新种置于灵芝亚组Subsect.Ganoderma内。新种模式标本保藏于作者工作单位。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报道安徽灵芝属(Ganoderma)13种,其中,树舌亚属Subgen.Elfvingia)8种,包括一个新种:芜湖灵芝(Ganoderma wuhuense Ren);灵芝亚属(Subgen.Ganoderma)5种。所有研究的标本保藏于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