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新疆且末扎滚鲁克墓地二期出土208例头骨上的1849枚牙齿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将所有个体按照年龄和性别分组,通过计算每个个体上颌或下颌骨上各牙齿相对第1臼齿的磨耗指数,分析各组之间相对磨耗指数的分布差异。经过与国内外不同人群的对比,对扎滚鲁克居民的牙齿磨耗模式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牙齿使用方式、行为特征等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该人群的牙齿磨耗随着年龄增长显著增加,不同年龄组人群之间前后牙齿磨耗情况有很大的差异,牙齿磨耗在性别间差异并不显著。下颌个体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前牙磨耗比后牙偏严重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中年组下颌上。这种不寻常的下颌前牙磨耗较后牙偏重现象可能受到牙齿的工具性使用,牙齿萌出顺序以及年龄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中年个体下颌前牙磨耗的偏重现象可能反映了人群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牙齿磨耗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其特征是牙齿硬组织逐渐消失,牙齿磨耗程度可以一定程度反映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国外很多学者探讨了年龄、性别、饮食结构、断奶、社会分工、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对儿童牙齿磨耗的影响,及乳齿恒齿磨耗差异、牙列磨耗模式特点、牙齿磨耗与错(牙合)畸形的关系等,而国内儿童牙齿磨耗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对儿童牙齿磨耗研究作简要概述,并对国内相关研究作简要回顾及展望。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有关人类牙齿磨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年龄判定和生业方式比较方面。然而,很多研究因样本人群来源复杂、忽视个体牙齿磨耗的特殊性及缺乏足够的个人信息,很难进一步解释其牙齿磨耗特点的成因。本文基于对当代水族男性牙齿磨耗的记录和相关信息,通过梳理该人群牙齿磨耗的一般特点和特殊磨耗形式,探讨了有关影响该人群牙齿磨耗的可能因素。笔者发现,总体来说,该人群的牙齿磨耗较轻,牙齿磨耗水平与其年龄分布呈正相关关系,符合人类牙齿面随年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生理磨耗的规律。牙齿磨耗等级在不同年龄中呈镶嵌式分布,某些个体存在越位磨耗现象。从本文的结果看,这些现象的产生除了退行性生理磨耗的原因外,还可能与口腔健康状况、饮食结构和少餐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李法军 《人类学学报》2016,35(2):283-299
一直以来,有关人类牙齿磨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年龄判定和生业方式比较方面。然而,很多研究因样本人群来源复杂、忽视个体牙齿磨耗的特殊性及缺乏足够的个人信息,很难进一步解释其牙齿磨耗特点的成因。本文基于对当代水族男性牙齿磨耗的记录和相关信息,通过梳理该人群牙齿磨耗的一般特点和特殊磨耗形式,探讨了有关影响该人群牙齿磨耗的可能因素。笔者发现,总体来说,该人群的牙齿磨耗较轻,牙齿磨耗水平与其年龄分布呈正相关关系,符合人类牙齿面随年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生理磨耗的规律。牙齿磨耗等级在不同年龄中呈镶嵌式分布,某些个体存在越位磨耗现象。从本文的结果看,这些现象的产生除了退行性生理磨耗的原因外,还可能与口腔健康状况、饮食结构和少餐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军都山墓地为代表的"玉皇庙文化"系中国北方青铜时代的一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少数部族文化。本文对军都山墓地出土人骨牙齿标本作牙齿磨耗状况分析,试图为其饮食结构和社会经济形态的探讨提供线索。结果显示:军都山古代人群中,相同年龄组的男女两性牙齿磨耗差异不大;前部牙齿磨耗轻于后部臼齿,第一臼齿磨耗最重;臼齿磨耗样式大多呈现"正常平匀"式,臼齿磨耗角度大多较小,两者均随年龄而变化但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经与其他样本组的对比认为军都山古代人群牙齿磨耗的特点可能与其社会经济农牧兼营的性质有关,推测动物性食物(肉食)可能在军都山古代人群主要饮食结构中占据重要比例,并包含有一定的农业经济成分。不同游牧人群牙齿磨耗程度差异较大,只有结合了磨耗形态及其他信息才有可能更切实地反映其饮食状况。  相似文献   

6.
对汪沟遗址出土的174例仰韶文化居民的2816枚牙齿进行统计与分析,计算出牙齿的平均磨耗等级和前后部牙齿磨耗差别指数,统计特殊磨耗、龋齿、骨质隆起在样本中的出现率。结果显示,汪沟组牙齿平均磨耗等级为3.403262级,男性牙齿平均磨耗等级为3.63级,女性为3.61级;男女两性牙齿磨耗差异不显著(p>0.05);前后部牙齿磨耗差别指数比达到1:1;出现26例由于深覆■导致的特殊磨耗;臼齿咬合面凹坑式磨耗出现率为2.50%;龋齿患病率68.97%,龋齿率26.56%,龋均4.30;骨质隆起的出现率为5.20%,颌骨粗壮程度不显著。汪沟人群的牙齿磨耗程度总体偏轻,牙齿磨耗程度与河南下王岗组居民接近。基于以上特点,我们认为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人群在饮食结构和用牙习惯上存在一定的共性。  相似文献   

7.
华北人颅骨臼齿磨耗的年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骨骼人类学研究时,首先要求对骨骼作出年龄的估计。在古人类或考古发掘中,或是在法医学和军事领域中,也常常需要根据人类骨骼,特别是颅骨的标本来作出年龄的估计。根据现有的知识,骨骼年龄的估计可从牙齿的发展和萌出,骨骺的出现和愈合,颅骨骨缝的愈合,牙齿的磨耗,以及骨骼的一般情况来作出。上述判断年龄的各种标准,大部分只能应用于成年以前的骨骼,在成年颅骨上,判断  相似文献   

8.
大辛庄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大辛庄村,是山东省内已知面积最大的一处商代遗址,甲骨文及其他丰富遗存的出土对于鲁北及整个山东地区商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人骨的牙齿健康状况入手,对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2003、2010年出土的45例人骨标本的牙病情况,尤其是龋病、牙周病、牙结石以及牙齿磨耗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得知大辛遗址商代人群牙齿疾病的基本情况:1)牙结石的出现率男女之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除此之外其他牙病在罹患率的性别分组上的差异不显著,但均为女性的罹患率要高于男性;2)牙病的罹患率在年龄分组上存在显著差异,随年龄的增长罹患牙病的风险增高;3)龋病、牙周病及牙结石多好发于臼齿;4)重度磨耗牙齿患牙病的风险增加,牙周病表现尤为明显;5)牙病的罹患率不仅受到性别、年龄、牙位以及齿冠磨耗程度的影响,而且与大辛庄商代人群农业经济发展的食物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9.
华南人颅骨上、下颌臼齿磨耗与年龄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华南人103例17—73岁男性颅骨的709个臼齿为材料,研究了上下颌臼齿磨耗度与年龄的关系。将磨耗度分为九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华南人臼齿的磨耗度与年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这种相关关系,能够作为估计华南人颅骨年龄的标准。第一臼齿与第二臼齿的磨耗平均年龄比率是M1∶M2=6∶6.9;磨耗度与年龄的相关系数M1为0.91,M2为0.90,均为高度相关。并得出磨耗度的平均年龄及95%置信区间(见表3)。华南人下颌臼齿的磨耗比上颌臼齿的磨耗稍大(61.5%)。  相似文献   

10.
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遗址2例儿童的年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报告2例于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的正处于换牙期的儿童乳、恒牙更换及其被磨耗的状况,讨论了从他们的牙磨耗级估计的年龄与从其乳、恒牙更换关系估计的年龄的误差,并提出用现代人牙磨耗级估计史前人类年龄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同口牙齿的磨耗级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魏博源 《人类学学报》1988,7(2):160-166
本文比较和分析了同口同侧牙齿的相应的磨耗级,提供了除臼齿以外的牙齿磨耗年龄变化依据。同时还对上下对应牙、两侧对称牙的磨耗级作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97例华南人M~I的磨耗度、牙指数和年龄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由此而提出以牙磨耗度和牙指数为两个变量的三元回归方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元相关系数高于其它二元相关系数,三元回归方程的标准估计误差低于其它二元回归方程的标准估计误差。因而,以三元回归方程式比单纯以牙指数或牙磨耗度作为变量的二元回归方程式估计年龄准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新疆吐鲁番市加依墓地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牙齿磨耗、口腔疾病和骨质隆起等特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加依墓地居民的牙齿磨耗较重,但前后部牙齿的磨耗程度差异不大,臼齿偏斜式磨耗现象显著,龋齿罹患率偏低。生前脱落、牙结石等口腔疾病在该人群中普遍流行,部分个体的下颌存在发育显著的骨质隆起现象。本文还通过臼齿磨耗方向指数(Wear Orientation)对加依墓地居民的偏斜式磨耗进行了量化研究,并参考相关民族学调查、考古发现以及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对加依墓地居民复杂的牙齿磨耗形态和口腔疾病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推测加依墓地居民的食物结构应以肉类为主,谷类亦占有一定地位;此外可能是受到恶劣生活环境及特殊谷物加工技术的影响,日常食物较为坚硬。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新疆吐鲁番市加依墓地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牙齿磨耗、口腔疾病和骨质隆起等特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加依墓地居民的牙齿磨耗较重,但前后部牙齿的磨耗程度差异不大,臼齿偏斜式磨耗现象显著,龋齿罹患率偏低。生前脱落、牙结石等口腔疾病在该人群中普遍流行,部分个体的下颌存在发育显著的骨质隆起现象。本文还通过臼齿磨耗方向指数(Wear Orientation)对加依墓地居民的偏斜式磨耗进行了量化研究,并参考相关民族学调查、考古发现以及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对加依墓地居民复杂的牙齿磨耗形态和口腔疾病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推测加依墓地居民的食物结构应以肉类为主,谷类亦占有一定地位;此外可能是受到恶劣生活环境及特殊谷物加工技术的影响,日常食物较为坚硬。  相似文献   

15.
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遗址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本文描述了东胡林4号人(14C年龄约为8540aBP., 树轮校正年龄约为7500aBC.) 的上颌牙、下颌牙21枚。多数牙齿重度磨耗, 意味着当时人类处于狩猎—采集经济时代, 食物结构可能主要以坚硬食物(如朴树果核) 或高纤维食物为主。上第三臼齿退化缩小, X光透视检查为东胡林人下第三臼齿阻生提供了确凿无疑的证据。在4枚牙齿上发现龋洞, 其中左上第一臼齿、第二臼齿的龋蚀已破坏牙本质全层。严重的龋齿病揭示了东胡林4号人的口腔状态,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经常性地摄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关。  相似文献   

16.
小河墓地是新疆罗布泊地区一处重要的早期青铜时代墓地。本文主要对该墓地出土颅骨所附牙齿的磨耗程度及牙结石沉积状况进行了观察、量化统计和分析,同时也对该人群其他的口腔疾病如根尖脓肿、颞下颌关节病变、生前牙齿脱落等做了简单的统计,以期从古病理学的角度获取当时居民的口腔健康、食物类型和饮食习惯等信息。本研究发现:1)小河人群的牙齿磨耗程度远远高于对比组的古代居民,其上腭圆枕及颞下颌关节炎出现率较高,存在牙齿崩裂现象,且其前后部牙齿磨耗差异不大。这一方面说明其食物加工技术比较落后,食物粗糙坚硬;另一方面小河居民的经济生活方式和食物构成都比较复杂,不同的食物对前部和后部牙齿磨耗的程度造成了不同的影响;此外,小河人群风沙肆虐的生活环境也对其严重牙齿磨耗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2)小河人群异常严重的牙结石沉积归功于其高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以及生活用水的水质。3)统计分析发现两性存在上、下颌犬齿的磨耗差异,而这一情况可能暗示了在家庭手工业方面存在男女分工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磨耗与使用痕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2006年在黄龙洞发现的7枚人类牙齿磨耗与使用痕迹的观察显示: 除具有正常牙齿相互接触造成的磨耗外, 黄龙洞人类牙齿还呈现出一些特殊的使用痕迹, 包括明显的前部牙齿釉质破损与崩裂、上颌侧门齿齿冠唇面釉质破损、上颌前部牙齿齿间邻接面沟等。根据这些牙齿使用痕迹集中在前部牙齿, 釉质破损与崩裂主要分布在靠近切缘的上颌门齿唇面及下颌门齿舌面的情况, 推测生活在黄龙洞的更新世晚期人类经常使用前部牙齿从事啃咬、叼衔、或剥离等动作, 并可能将前部牙齿作为工具使用。分布在前部牙齿的齿间邻接面沟提示当时人类经常从事剔牙活动。黄龙洞人类前部牙齿的使用痕迹与当时人类获取、处理及食用附着在骨骼上的筋或肉的动作密切相关, 当时人类的食物构成中可能包含有较多的肉类及粗纤维植物。  相似文献   

18.
周蜜  潘雷  邢松  刘武 《人类学学报》2013,32(3):330-344
位于湖北省郧县境内的青龙泉遗址出土有仰韶、屈家岭和石家河等不同文化类型遗存, 被认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有关学者通过考古发现和同位素测试分析认为, 生活在青龙泉遗址的新石器时代居民已经具有发达的农业、家畜饲养业和渔猎,稻粟农业和肉类对居民的食物构成都有贡献, 但并不确定农业或渔猎是否占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对87例个体1075枚青龙泉新石器时代居民牙齿的磨耗、龋齿病、牙齿生前脱落、颌骨粗壮程度的观察、分析和对比, 试图从另一个侧面提供当时居民食物构成和经济模式的信息。本研究发现, 相比于其他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类, 青龙泉居民的牙齿磨耗程度总体偏轻、臼齿磨耗角度多呈倾斜状、龋齿病出现率高、与生活状态相关的牙齿生前脱落出现率低、颌骨粗壮程度不明显。这些发现提示居民的食物较精细,加工程度高, 富含碳水化合物。基于本文发现, 作者认为农业经济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长江中游地区已经比较发达, 在居民食物构成中居主导地位,居民可能已经具有较高的食物制作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汉族男性臼齿磨耗与年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宗  纪元 《人类学学报》1988,7(3):230-234
本文对来自全国九个省区(江西、青海、吉林、河北、安徽、贵州、云南、广西、山东)的262个汉族男性颅骨上的992颗臼齿磨耗,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牙齿磨耗的地区差异,提出了臼齿磨耗的新的分级方法。求出了M_1M_2在不同数目组合情况下,推算尸骨年龄的多个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出土的262例人骨标本的牙病情况尤其是龋病、牙周病、根尖周病以及牙结石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得知磨沟墓地古代居民牙齿疾病的基本情况:1)牙病的罹患率性别差异显著,女性龋病和根尖周病的罹患率高于男性,而在牙周病和牙结石的出现率上则是男性高于女性;2)牙病的罹患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3)龋病、牙周病及根尖周病多发于臼齿,牙结石多发于门齿;4)重度磨耗牙齿多发牙周病及根尖周病;5)牙病罹患率不仅受到性别、年龄、牙位以及齿冠磨耗程度的影响,而且与磨沟组古代居民农业种植食物和采集食物并重的食物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