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脏能谱CT虚拟平扫成像替代传统CT平扫成像可行性,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已确诊的肝脏疾病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种不同的扫描成像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对49例患者采用传统CT平扫成像的方式进行肝脏扫描成像分析;实验组:对49例患者采用肝脏能谱CT虚拟平扫成像的方式进行肝脏扫描成像分析。2组成像结果出来之后统一交给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小组,并由诊断小组对2种影像进行噪声、伪影、病灶检测能力三方面进行主观对比评价、分析。结果:肝脏能谱CT虚拟平扫成像的平均噪声为2.18±0.58,平均伪影为1.57±0.38,而患者的平均吸收剂量为10.16±2.57;传统CT平扫成像的平均噪声为1.68±0.37,平均伪影为1.44±0.24,而患者的平均吸收剂量为20.06±4.47。且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能谱CT虚拟平扫成像可以代替传统CT平扫成像进行肝脏检查,且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所致肠坏死的临床表现和结局。方法:回顾性总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1例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所致肠坏死的病例,评估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腹部CT影像和手术过程。结果:所有病人均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实施肠管切除术并一期吻合术或肠造口术,7例病人恢复良好,2例住院期间死亡,2例放弃治疗回家后死亡。结论: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临床罕见,术前难以诊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血管造影可以作为NOMI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手段,对于怀疑有肠坏死发生的患者需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陈东 《蛇志》2010,22(4):361-362
目的探讨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应用CT诊断的69例急腹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CT初诊与临床诊治相符61例,其中真阳性55例,真阴性6例,余8例患者中,假阳性3例,假阴性5例,敏感性91.6%,准确率88.4%。结论应用CT诊断急腹症具有简便、快捷、无痛苦以及敏感性和准确性高的优点,在急腹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CT仿真结肠镜(CTC)与腹部增强C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6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非炎症性肠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30例患者接受CTC检查,30例患者接受腹部增强CT检查,对影像图片进行盲法阅读,将炎症性肠病的可信度分为5个等级进行评价,对6项影像学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腹部增强CT对炎症性肠病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8.33%,59.09%,71.39%显著低于CTC的93.33%,95.01%、89.6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肠粘膜呈颗粒状、不光滑;肠壁强化并增厚;结肠袋消失对炎症性肠病具有预测作用;肠壁强化及增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敏感性较高,结肠粘膜呈颗粒状、不光滑联合结肠袋消失诊断炎症性肠病的特异性较高。结论:CTC对炎症性肠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肠壁强化及增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的敏感性较高,结肠粘膜呈颗粒状、不光滑联合结肠袋消失诊断炎症性肠病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CT对胃肿瘤的诊断价值和术前评估准确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研究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计70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对这些患者分别进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和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DSA)检查,记录这两项检查所得结果及数据,以检查数据为基础对冠状动脉CT造影和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实验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70例病人均可顺利完成以上两种检查,按照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标准,冠状动脉CT造影的敏感度为92.2%,特异度为97.4%、阳性预测率为90.5%、阴性预测率98%。结论:相对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是一种更加安全、可靠、无创且更具临床指导意义的检测技术,因此可以推荐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晶  祝铭  庄玲玲  张皓  朱颖 《生物磁学》2014,(12):2271-2273
目的:探讨研究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计70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对这些患者分别进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和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DSA)检查,记录这两项检查所得结果及数据,以检查数据为基础对冠状动脉CT造影和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实验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70例病人均可顺利完成以上两种检查,按照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标准,冠状动脉CT造影的敏感度为92.2%,特异度为97.4%、阳性预测率为90.5%、阴性预测率98%。结论:相对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是一种更加安全、可靠、无创且更具临床指导意义的检测技术,因此可以推荐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相对于CR片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0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81例胸部创伤,全部患者在伤后10min至5h进行了64层螺旋CT检查,其中58例在初次检查后12~38h内进行了CR或床旁CR检查,CT扫描采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机,层厚0.625 mm,螺距为0.984:1。结果:81例中诊断肋骨骨折72例,肺挫裂伤65例,气胸36例,血胸53例,血气胸31例,锁骨骨折12例,肩胛骨骨折13例,皮下及纵隔积气18例,右横膈破裂2例。在同时进行过CR检查的患者中,非错位性及撕脱性肋骨、肋软骨骨折在CR上常显示不佳,而在64层螺旋CT多平面或三维重建图像上显示非常清晰。结论: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对胸部创伤各种病变的检测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临床急救计划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甲状腺腺瘤11例,甲状腺癌13例)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平扫及增强后病灶CT值、密度、包膜完整性、钙化有无及钙化形态,然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数值进行判别分析.结果:甲状腺结节的平扫、动静脉期CT值对良恶性鉴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的轮廓、钙化、边缘强化,以及结节体积、密度、增大淋巴结和周围间隙改变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各种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特点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乙状结肠扭转既往主要依靠腹部平片进行诊断,但腹部平片具有局限性,容易误诊、漏诊,CT可以弥补腹平片不足.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CT征象,以提高其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中证实为乙状结肠扭转的23例患者,分析其腹部CT扫描图和横断面扫描特征,最后总结乙状结肠扭转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在CT定位像上,最敏感的表现是扩张的乙状结肠倒U征(21/23,91%),不成比例乙状结肠扩张(19/23,83%),其次为咖啡豆征(17/23,74%),Y征(12/23,52%).在横断面扫描上,最敏感的是不成比例的乙状结肠扩张(21/23,91%)和圆腹征(20/23,87%),其次为近端结肠扩张(15/23,65%),漩涡征(15/23,65%),鸟嘴征(13/23,57%).在CT定位像和横断面扫描上,典型的乙状结肠扭转影像表现分别占57%(13/23)和83%(19/23).在定位像上,咖啡豆征与Y征在显著相关(p<0.05).横断面扫描上肠管损害的CT征象与临床肠管损害显著相关(P<0.05).结论:在定位像上,乙状结肠扭转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倒U征,特征性表现为Y征;在横断面扫描上,主要影像学表现为不成比例的乙状结肠扩张,特征性表现为漩涡征和鸟嘴征.多排螺旋CT是诊断乙状结肠扭转的可靠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X线与CT扫描鉴别急性肠梗阻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活检或病理诊断证实为急性肠梗阻。术后患者均行腹部X线及CT扫描检查,对两种方法判断肠梗阻的发生、梗阻部位、类型及病因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66例肠梗阻患者中,X线检出率为89.39%,CT检出率为95.45%。X线诊断小肠梗阻准确率为72.10%,CT为86.05%;X线诊断结肠梗阻准确率为69.57%,CT为86.96%。X线诊断肿瘤准确率为69.57%,CT为86.96%;X线诊断肠粘连准确率为67.86%,CT为82.14%;X线诊断肠套叠准确率为60.00%,CT为80.00%;X线诊断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准确率为78.72%,CT为82.98%;X线诊断绞窄性肠梗准确率为73.68%,CT为78.95%。CT对肠梗阻部位、病因及类型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X线与CT用于诊断急性肠梗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CT对于肠梗阻部位、梗阻类型及梗阻病因的诊断优于X线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X 线与CT 扫描鉴别急性肠梗阻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8 月-2013 年8 月我院 收治的66 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活检或病理诊断证实为急性肠梗阻。术后患者均行腹 部X 线及CT扫描检查,对两种方法判断肠梗阻的发生、梗阻部位、类型及病因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并分析两种检查 方法的准确率。结果:66 例肠梗阻患者中,X线检出率为89.39%,CT 检出率为95.45%。X 线诊断小肠梗阻准确率为72.10%,CT 为86.05%;X线诊断结肠梗阻准确率为69.57%,CT 为86.96%。X线诊断肿瘤准确率为69.57%,CT 为86.96%;X线诊断肠粘连 准确率为67.86%,CT 为82.14%;X 线诊断肠套叠准确率为60.00%,CT 为80.00%;X线诊断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准确率为78.72%,CT为82.98%;X线诊断绞窄性肠梗准确率为73.68%,CT 为78.95 %。CT 对肠梗阻部位、病因及类型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 线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X 线与CT 用于诊断急性肠梗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CT 对于肠梗阻部位、梗阻类型及梗阻病因的诊断优于X线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膀胱压力(BP)测量作为急腹症诊断工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外科治疗的患者,根据病情分为两组:一组为325例急腹症患者,对照组为50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在治疗前测量患者腹内压力。患者采用仰卧位,将50 m L无菌生理盐水缓慢注射到膀胱中,待排光后检测BP。将导管同水压计连接,以耻骨联合处为参考点。将BP值大于10 cm H2O,作为诊断急腹症的标准。结果:BP诊断急腹症的灵敏度为94.4%,特异性为79%,阳性预测值为95.9%,阴性预测值为71.7%,精确度为92.3%。结论:腹内压(IAP)升高可以作为急性腹痛的诊断工具。BP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在试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结果有限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45例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其余45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4 m L用于检验。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肌钙蛋白I(c Tn I)和肌红蛋白(MYO)含量。观察并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中CK、CK-MB、c TnⅠ及MYO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清CK、CK-MB、c TnⅠ及MYO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中CK及MYO升高最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K-MB在发病3~6 h后快速升高,24 h达高峰;c TnⅠ前24 h与CK-MB同步,但维持时间较长;MYO在发病后1~2 h发生异常,12 h达峰值(P0.05)。结论: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有助于疾病的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小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确定合适的肠系膜上动脉阻断时间.方法:将70只新西兰兔随机按不同的肠系膜缺血时间(0、15、30、45、60min)分为A、B、C、D、E5组,每组14只,取8只用于恢复血供2h后留取各组兔下腔静脉血标本及肠组织,检测血清中MDA含量的变化,光镜下观察小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对小肠黏膜损伤程度进行评分.另6只用于术后24h、 48h及72h生存率的观察.结果:A、B、C组的术后生存率均>83.3%.C、D、E组的MDA含量及肠黏膜损伤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2.13~280.24,p<0.01).结论:肠系膜缺血30min,再灌注2h是建立兔小肠急性再灌注损伤的合适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单纯性肠穿孔患者实施肠造瘘术和肠吻合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差异,本研究选取单纯性肠穿孔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造瘘组(肠造瘘术治疗, 43例)和吻合组(肠吻合术治疗,3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近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发病到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瘘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吻合组患者(p<0.05);造瘘组患者术后肠梗阻、二次手术、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吻合组患者(p<0.05);然而,造瘘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吻合组患者(p<0.05)。因此,本研究的初步结论为,肠造瘘术治疗单纯肠穿孔,相对肠吻合术治疗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处理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为普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1月实施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的59例急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择期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除肿瘤大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肿瘤复发率等。结果:与根治切除术组比较,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肿瘤切除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优于根治切除术组,且手术切口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早于根治切除术组患者(P0.05);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肿瘤复发转移率均明显低于根治切除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两年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用于急诊处理急性梗阻性结肠癌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影像方法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septic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的不同影像方法(X-ray、CT、MRI)诊断价值。方法:34例双侧股骨头行X线、CT和MRI检查,分析其对早期ANFH的显示能力。结果:34例患者均存在早期骨坏死表现。X线发现Ⅰ-Ⅱ期ANFH 14例,诊断准确率41.18%;CT发现Ⅰ-Ⅱ期ANFH 19例,诊断准确率57.35%;MRI发现Ⅰ-Ⅱ期ANFH 27例,诊断准确率为77.94%。结论:X线平片难以发现ANFH的早期表现,MR结合螺旋CT扫描既可发现早期病变,又可进行分期,是研究早期ANFH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胃癌恶液质患者血浆内毒素(LPS)水平、血浆D-乳酸(D-LAC)水平、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初步探讨肠屏障功能障碍与胃癌恶液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普外科预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恶液质患者30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胃癌非恶液质患者50例,健康对照者80例,采用偶氮显色鲎试验法定量测定外周血LPS水平,改良分光光度法测定外周血D-LAC水平,ELISA法测定血浆DAO水平及TNF-α水平,并记录各组身高、体质量、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胃癌恶液质组血浆LPS水平、D-LAC水平、血浆DAO水平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胃癌非恶液质组[LPS:(0.33±0.09)EU/m Lvs(0.17±0.03)EU/m L,P0.05;D-LAC:(1.82±0.10)mg/L vs(1.47±0.07)mg/L,P0.05;DAO:(4.38±0.65)μg/Lvs(2.71±0.52)μg/L,P0.05;TNF-α:(0.51±0.13)μg/L vs(0.30±0.16)μg/L,P0.05];对照组血浆LPS水平、D-LAC水平、血浆DAO水平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非恶液质组[LPS:(0.07±0.03)EU/m L vs(0.17±0.03)EU/m L,P0.05;D-LAC:(0.81±0.74)mg/L vs(1.47±0.07)mg/L,P0.05;DAO:(1.84±0.15)μg/L vs(2.71±0.52)μg/L,P0.05;TNF-α:(0.11±0.12)μg/L vs(0.30±0.16)μg/L,P0.05]。胃癌恶液质组(r=0.94,P0.01)、非恶液质组(r=0.93,P0.01)及对照组(r=0.91,P0.01)血浆LPS水平均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胃癌恶液质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可发生内毒素易位,其血浆LPS水平与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上消化道造影和CT扫描诊断胃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胃外科收治的胃部肿瘤8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采用上消化道造影技术诊断;实验组41例,采用螺旋CT扫描,进行胃部肿瘤诊断。对比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1进行螺旋CT扫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5.12%,39/41)明显高于上消化道造影技术诊断符合率(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中,螺旋CT明显高于上消化道造影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造影和CT扫描在诊断胃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中,上消化道造影技术是早期胃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螺旋CT对胃部肿瘤正确诊断率要高,螺旋CT对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够给确定胃部肿瘤分期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