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细胞亚群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的晚期NSCLC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和研究组(n=40,给予扶正解毒方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T细胞亚群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4个周期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CD8+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阻止疾病进展,减轻免疫抑制,且用药安全性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8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观察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以及研究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CD4~+/CD8~+、CD4~+、CD3~+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Ⅲ期与Ⅳ期患者CD4~+/CD8~+、CD4~+、CD3~+表达水平均低于Ⅰ期与Ⅱ期,Ⅲ期与Ⅳ期患者CD8~+表达水平高于Ⅰ期与Ⅱ期(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CD4~+/CD8~+、CD4~+、CD3~+表达水平均低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D8~+表达水平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肺癌患者CD4~+/CD8~+、CD8~+、CD4~+、CD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呈现异常状态,且表达水平与疾病的分期和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元胶囊联合安罗替尼对二线治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癌因性疲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2020年4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103例二线治疗后进展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安罗替尼治疗,n=51)和研究组(接受正元胶囊联合安罗替尼治疗,n=52)。对比两组临床疗效、Piper疲乏量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免疫功能指标[自然杀伤(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Piper疲乏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CEA、CA125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山西省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机体免疫状态的分析和肿瘤患者的免疫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西省1 238例健康成人体检人群,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和相对计数。结果:确定了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并发现CD3~+T细胞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CD4~+T细胞相对计数、CD8~+T细胞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NK细胞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CD19细胞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CD4/CD8比值在不同年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不同性别之间CD8~+T细胞相对计数、CD4~+T细胞绝对计数和CD19细胞绝对计数无统计学意义,CD3~+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CD4~+T细胞、CD19细胞相对计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初步建立了山西省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值范围,为机体免疫功能的评价和肿瘤免疫治疗、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卵巢癌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卵巢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E4、CA125、CA19-9、AFP、CEA水平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E4、CA125、CA19-9、AFP、CE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CD3~+、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卵巢癌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HE4、CA125、CA19-9、AFP、CEA水平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对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CYFRA21-1)、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影响研究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已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多西紫杉醇治疗,治疗组采用吉非替尼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CYFRA21-1、CA125、CEA及MMP-9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及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3年后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CYFRA21-1、CA125、CEA及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VEGF、CYFRA21-1、CA125、CEA及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VEGF、CYFRA21-1及CA125、CEA、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RAF211)、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1.940,P=0.026),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55.66%)显著高于对照组(3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2,P=0.034);化疗后,两组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均较化疗前较有显著下降,同时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前,Ⅲ期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均显著低于Ⅳ期患者(P0.05);化疗后,Ⅲ期和Ⅳ期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Ⅲ期水平显著低于Ⅳ期(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显著疗效,血清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经化疗后显著降低,可作为分期和评价化疗疗效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急性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其对疗效和预后意义。方法:采用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115例急性甲、乙型病毒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计算CD4+/CD8+值。并检测了34例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115例急性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D8+T细胞比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6例无明显疗效者,各亚群比例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28例有明显疗效者,治疗后各亚群比例恢复正常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周华  杨春  杜煦  谢骞  刘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9):3657-3659
目的:探讨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编为实验组进行化疗,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随访12月-15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别对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计数。结果: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CD3+、CD4+、NK细胞的数量以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细胞的比例却高于对照组。化疗后CD3+、CD4+、CD4+/CD8+、NK均较化疗前升高(P<0.05),但CD8+不变(P>0.05)。结论:应用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对老年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膜联蛋白Ⅱ(AnnexinⅡ)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予以多西紫衫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予以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CEA,CYFRA21-1,p-ERK,VEGF,Annexin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NK细胞,CD3~+,CD4~+,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EA,CYFRA21-1,p-ERK,VEGF,AnnexinⅡ,MMP-2及TGF-β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K细胞,CD3~+及CD4~+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可降低老年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p-ERK,VEGF及AnnexinⅡ水平,控制肿瘤进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和联合组(n=3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下降,但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升高,但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治疗晚期非鳞状NSCLC,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CEA、CYFRA21-1、CA125水平。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培美曲塞和卡铂治疗)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治疗)。对比两组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CD3+、CD4+、CD4+/CD8+更高,CD8+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 21-1)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差异(P>0.05)。结论:NSCLC患者在化疗基础上联合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治疗,可提高其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减轻免疫抑制,阻止肿瘤进展,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A125、CYFRA21-1、CEA、NSE、AFP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诊断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肺癌的患者选取120例作为A组,同期选择肺部良性病变患者61例作为B组,以及5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C组,将三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A125、CYFRA21-1、CEA、NSE、AFP的检测。结果:A组患者CA125、CYFRA21-1、CEA、NSE、AFP的血清中含量明显高于B组以及C组(P<0.05);五种标记物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单一标志物的敏感度(P<0.05),但其特异性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采用CA125、CYFRA21-1、CEA、NSE、AFP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预后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用于多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8月共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地塞米松预处理后,对照组仅应用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阿帕替尼与多西他赛治疗,3周为1个治疗周期,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期后总缓解率为44.19%(19/43),高于对照组总缓解率23.26%(10/43)(P<0.05);治疗4周期后两组患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CD8+、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QLQ-C30)中的功能及症状总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水平及QLQ-C30的总体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总得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用于多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缓解率,其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效果更优,有助于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且短期内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杨玲  田云  杨浩  张琳  金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9):3728-3730
目的:评估康莱特(KLT)配伍吉非替尼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诊治的晚期NSCLC患者6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吉非替尼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KLT静脉滴注。观察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表达情况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CC)和卡式功能状态量表(KPS)对生活质量及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表达率及NK细胞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治疗前后的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躯体、心理、社会、QLQ-CCC总分及KPS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其治疗前后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KLT配伍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可减少吉非替尼对免疫功能的损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KI治疗前后外周血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及CD3+、CD4+、CD8+、CD4+/CD8+细胞的表达变化,探讨TKI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检测TKI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KI治疗前、治疗一个月后外周血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及CD3+、CD4+、CD8+、CD4+/CD8+细胞表达水平,分析表达变化及与疗效的关系。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TKI组与对照组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水平基本正常,但CD4+细胞数量减低、CD4+/CD8+比值较低、CD8+细胞数量增高,两组相比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CD3+、CD4+、CD8+、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KI治疗一个月后,TKI组与对照组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而CD4+细胞数量增多、CD4+/CD8+较前增高,CD8+细胞数量较前减低,两组相比CD3+、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D4+/CD8+、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KI治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体现在CD4+、CD8+细胞数量的变化上,且TKI治疗的疗效可通过比较外周血CD4+、CD4+/CD8+、CD8+细胞表达变化体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日至2015年3月25日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6例肝癌患者和87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A、IgG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癌组患者血清中IgA和IgG水平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显著降低(P0.05),CD8~+显著升高(P0.05)。结论:肝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了解肝癌患者的病情、预后以及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曲马多、吗啡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镇痛疗效以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50 例行食管癌手术患者随 机分成对A 组和B 组,A 组接受硬膜外吗啡镇痛,B 组接受硬膜外曲马多镇痛,常规监测心电图(ECG)、无创血压(BP)、心率 (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 率、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 细胞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后1d,A、B两组 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 细胞的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且A 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B 组(P<0.05);术后2d,A 组外周 血T 淋巴细胞亚群、NK 细胞的水平虽有所升高,但仍较术前降低(P<0.05),B 组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恢复至术前水 平;术后3d,A 组上述指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曲马多在镇痛的同时对机体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影响较 小,减轻了麻醉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特罗凯靶向治疗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NSCLC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和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特罗凯靶向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治疗3个疗程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37.50%、6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50(CA50)、癌胚抗原(CE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罗凯靶向治疗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NSCLC患者,疗效较好,可能与该方案可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调节免疫应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