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我院就诊的非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各段血管斑块分布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评价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轻度狭窄与中度狭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狭窄与闭塞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检出狭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均有斑块检出,观察组斑块总检出率为6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2%(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可进行有效评估,该方法对患者轻、中度狭窄以及双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更高,在临床诊断及预后防治中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恩必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9例,并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抗急性脑梗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30 mg/次,2次/d,持续10 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恩必普(丁苯酞软胶囊)治疗,餐前口服,200 mg/次,3次/d,持续10 d。分别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和79.4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和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采用恩必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hs-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7例仅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IL-6、IL-8及TNF-α等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随治疗进行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8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7%)与对照组(7.02%)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气滞痛经汤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共收治的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针对于不同组别患者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应用散结镇痛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应用气滞痛经汤联合散结镇痛胶囊口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盆腔血流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阻抗指数(resistive index,RI)、治疗前后的疼痛持续时间、痛经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左侧PI、右侧PI、左侧RI和右侧RI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左侧PI、右侧PI、左侧RI和右侧RI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痛经评分和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三项疼痛指标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0.0 %)略高于对照组(5.0 %),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应用气滞痛经汤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双侧子宫脉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患者的痛经程度,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秀华 《蛇志》2017,(1):56-57
目的观察针灸疏经调脏法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疗法(即在西医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针灸疏经调脏法),比较两组康复治疗效果、残障率及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而且治疗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康复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等级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74.42%高于对照组的53.49%(P0.05);残障率比较,观察组为62.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37%(P0.05)。结论针灸疏经调脏法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侧上下肢运动功能,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贞芪扶正颗粒对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3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规范诱导缓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加用贞芪扶正颗粒,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73.2%(41/56)和79.5%(62/78),中位OS分别为13.9个月和14.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II级以上的骨髓抑制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粒细胞最低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粒细胞缺乏和血小板降低持续的总体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主要感染部位的发生率及感染总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种主要非血液学毒副反应包括呕吐、腹泻、肝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心率失调、口腔炎症、皮疹及发热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3.1%vs.100%,P0.05)。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能够有效改善去甲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毒副反应,且不影响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泼尼松双联药物冲击方法治疗非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乳腺外科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5例非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诊治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0.5 g/次,qd;观察1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中加用醋酸泼尼松片强的松20mg,qd;观察2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中加用醋酸泼尼松片强的松40 mg,qd,三组均以14 d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和比较各组治疗效果、血细胞数、好转时间、痊愈时、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86%、97.14%和60.00%,观察2组有效率显著高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2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P0.05)。观察2组的好转时间、痊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P0.05),而观察1组的好转时间、痊愈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出现1例轻微胃肠道反应,1例胸闷,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1%(2/35);观察2组出现1例轻微胃肠道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6%(1/35);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胸闷,1例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1例患者出现眩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4/3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抗生素联合泼尼松治疗非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加大泼尼松口服剂量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有效率,控制炎性进展,缩短痊愈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房颤动的疗程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AMI且合并心房颤动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毛花苷丙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房颤动控制率、窦性心律维持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3.0%(18/37)、94.6%(2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6%(27/37)、73.0%(3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21);房颤动控制率及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67.6%(25/37)、81.1%(30/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2%(16/37)、45.9%(1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02);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2/37)、10.8%(4/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8/37)、51.8%(1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P0.001)。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AMI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及治疗14d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5.9%(67/78),对照组显效率为70.9%(56/79),两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x2=5.12,P=0.022),两组患者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独使用奥扎格雷钠疗效显著,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rt-PA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保护神经、清除自由基及抗血小板抑制等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BNP,CRP及NSE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CRP及NSE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NP,CRP及NSE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颅内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再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BNP,CRP及NSE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应用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盐酸法舒地尔静脉滴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BI评分及NSE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BI评分及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而且能够改善NSE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天丹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间接收的100例ACI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和观察组(50例,天丹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量表评分、炎症因子和脑血流动力学,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84.00%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6.00%(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对照组,白介素-10(IL-1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脑血流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血流速度(Vd)较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天丹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有助于降低ACI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血小板、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浆血小板、D-D、Fg、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血小板、D-D、Fg水平、NIHSS、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血小板、D-D、Fg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治疗后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86%、1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静脉溶栓治疗,这可能与其更有效改善改善患者血浆血小板、D-D、Fg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胞磷胆碱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后V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胞磷胆碱联合传统针刺治疗)和观察组(49例,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认知功能、痴呆症状、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长谷川痴呆修正量表(HDS-R)、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舒张期峰值速度(Vmin)、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胞磷胆碱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VD,可促进其痴呆症状、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可能与调节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吡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对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析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 CA)和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认识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15例,显效3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DL和Mo CA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ADL、Mo CA和NHI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细胞凋亡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发生干呕1例(1.33%),恶心2例(2.67%),头痛1例(1.33%),头晕1例(1.33%);观察组发生干呕1例(1.33%),恶心1例(1.33%),头痛1例(1.33%),出血1例(1.33%);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能改善急性脑梗死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诱导因子Caspase-3和HIF-1α的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急性脑梗死症状发生至96 h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是否有进行性加重分为进展组(45例)和非进展组(55例),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非急性脑梗死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Hcy、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高血压史、糖尿病史、TG、TC、LDL、H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Hcy及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进展组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TG、LDL、Hcy、D-二聚体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HDL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Hcy、D-二聚体水平异常,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Hcy、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后患者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脑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行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采用随机序号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患者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脑缺血性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LDL-C、TC、TG及CRP含量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12个月时LDL-C、TC、TG及CRP含量亦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不仅可有效改善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各项指标水平,而且还能有效的降低脑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如抗血小板、脑保护、活血化瘀等。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依达拉奉和尤瑞克林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 d。随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和NO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和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VEGF和N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结论: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依达拉奉单药治疗,可能与其明显提高血清血清VEGF、NO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12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实验组患者给予超选择动脉溶栓,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水平均下显著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NIHSS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低而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较静脉溶栓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