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慢性复杂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各类慢性复杂性创面患者共65例,病程均超过3个月,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VSD组(35例)及对照组(30例)。VSD组定期更换VSD辅料;2周后视创面愈合情况,选择继续VSD治疗,或行II期修复治疗(直接拉拢缝合,皮片移植,或皮瓣移植修复)。对照组的治疗采用常规换药,即以凡士林油纱布及无菌纱布覆盖创面,内置引流条,每12 h换药一次。两组创面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各个时间点分别对比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细菌计数。结果:VSD治疗组患者全部愈合,治愈率达100%,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愈率为86.7%。两组治愈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VSD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2±3.3天,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35±5.8天,两组愈合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相同检测时间点VSD组创面细菌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创面细菌含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提高慢性复杂创面的愈合率及清除创面细菌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用于骨科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松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骨科创面感染患者48例,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临床治疗,术后常规换药,而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二次手术率、换药次数、创面愈合组织病理学评分、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术后行二次手术率为4.16%,显著性低于对照组(29.2%)(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组织病理学评分(8.4±1.1)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6.3±1.2)d、抗生素费用(206±16)元、换药次数(2.8±1.0)次、愈合时间(17.9±1.6)d及总住院时间(20.1±4.3)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0.8%(χ2=5.400,P<0.05)结论 应用VSD于骨感染创面的修复中,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对兔糖尿病溃疡创面组织愈合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四氧嘧啶法建立兔糖尿病溃疡模型,设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创面采用常规包扎治疗处理,实验组创面则采用VAC处理),观察和比较两组动物的创面肉眼观、愈合时间,在致伤前、致伤后3 d、7 d、14 d取创面软组织,检测和比较两组动物的创面组织含水量、血流量以及血浆ET-1和N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动物的创面肿胀及分泌物得到明显控制,创面坏死组织的清除与肉芽组织的生长明显加快,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致伤后3 d、7 d和14 d,创面组织含水量与血浆ET-1含量明显下降(P0.05),创面组织血流量与血浆NO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VAC对兔糖尿病溃疡创面组织的愈合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可能与其增加血浆NO含量及降低ET-1的含量有关,其具体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兔颅骨外露缺损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76只,平均分为四组并建立兔颅骨外露实验模型。其中,A组(19只):于兔颅骨上方制作直径为2.0cm的圆形创面,保留骨膜,采用-120mmHg负压引流和常规换药治疗;B组(19只):实验动物处理同A组,仅采用常规换药治疗;C组(19只):在兔颅骨上制作直径2.0cm的圆形创面,剔除骨膜,治疗方法同A组;D组(19只):实验动物处理同C组,治疗方法同B组。每组各抽取10只,观察创面愈合率和创面愈合时间;其余9只分别在第7天、10天、20天、30天进行取材检测,分析疗效机制。结果:A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9.40±1.65天,B组为24.00±2.31天;C组为25.40±4.43天,D组为30.00±5.50天。运用VSD治疗和常规治疗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治疗兔骨外露缺损创面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血管再生,胶原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局部给氧促进兔耳缺血性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28只大耳白兔,双耳背各造成直径2.5cm全层皮肤缺损,结扎中央血管神经束及后边缘动静脉,形成缺血创面。56个创面随机分为七组:A组(-50mmHg负压同时给氧,浓度为40%±5%,每日4小时)、B组(持续-50mmHg负压4小时继之局部给氧l小时)、c组(负压治疗4min,停止1min,每日4小时,之后给氧1小时),D组(.50mrnHg负压治疗每日4小时)、E组(-125rnmHg负压治疗每日4小时)、F组(单纯给40%±5%氧l小时)和G组(空白对照)。在创面形成第0、1、3、5、7、10、14、18天拍照,测量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在各时相点切取创面标本,组织学观察创面肉芽、上皮生长、水肿和炎细胞,Ki67免疫组化标记增殖细胞并计算增殖指数,TUNEL法计算凋亡指数。结果:负压给氧组在相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高于单纯负压、氧疗或空白组(P〈0.05),创面肉芽生长快,水肿和炎症轻,细胞增殖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联合局部给氧能显著促进兔耳缺血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局部给氧促进兔耳缺血性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28只大耳白兔,双耳背各造成直径2.5cm全层皮肤缺损,结扎中央血管神经束及后边缘动静脉,形成缺血创面。56个创面随机分为七组:A组(-50mmHg负压同时给氧,浓度为40%±5%,每日4小时)、B组(持续-50mmHg负压4小时继之局部给氧1小时)、C组(负压治疗4min,停止1min,每日4小时,之后给氧1小时),D组(-50mmHg负压治疗每日4小时)、E组(-125mmHg负压治疗每日4小时)、F组(单纯给40%±5%氧1小时)和G组(空白对照)。在创面形成第0、1、3、5、7、10、14、18天拍照,测量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在各时相点切取创面标本,组织学观察创面肉芽、上皮生长、水肿和炎细胞,Ki67免疫组化标记增殖细胞并计算增殖指数,TUNEL法计算凋亡指数。结果:负压给氧组在相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高于单纯负压、氧疗或空白组(P<0.05),创面肉芽生长快,水肿和炎症轻,细胞增殖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联合局部给氧能显著促进兔耳缺血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林秋琼 《蛇志》2010,22(3):304-305
严重而复杂的四肢创伤和慢性溃疡,常伴有大面积皮肤或软组织缺损,骨和肌腱外露,常合并感染。导致创面经久不愈,是骨科术后创面处理的难点之一。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治疗急、慢性创面和(或)创腔的新技术.我们应用VSD技术治疗肢体创面1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术后早期伤口感染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保留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14例患者,应用敏感抗生素,保留内固定、彻底清创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伤口感染。结果:14例病人经过采用负压引流术,感染得到控制,内固定得以保留。随访9~36个月,患者感染均未再复发。结论:对于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利于伤口的早期愈合,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保留内固定装置治疗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负压大小下的封闭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犬胸壁全层缺损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25只健康成年犬的右胸壁制作3cm×4cm大小的全层缺损,随机分为5组,所有胸壁缺损处安装一次性封闭式负压吸引器,手动抽吸负压排出胸膜腔气体产生负压,致伤24小时后复查CT观察气胸情况;然后按照压力表显示调节负压至60kpa,40kpa,20kpa,10kpa,0kpa吸引胸壁,比较五组1d,3d,5d的伤口液体引流量,胸膜闭合时间;5d时伤口取材做HE染色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在60kpa和40kpa负压吸引下,1天引流液体量最多,分别为77.6±6.62 ml,77.8±4.97 ml;胸膜闭合最快,分别为3.2±1.30天,3.6±0.55天,但是60kpa组有一只犬血气分析显示为Ⅰ型呼吸衰竭;HE染色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各组均有肉芽组织增生及血管新生,且40kpa和60kpa负压组肉芽组织和血管密度明显多于其他组,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封闭负压吸引器对胸壁全层缺损创面有明显治疗作用,并且在40kpa负压下治疗效果最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张俊茹  刘淑娟  李亚宁  张燕妮  李佳  冯媛 《生物磁学》2011,(21):4166-4167,419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41例,其中脂肪液化35例,切口感染7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3~7天后再行局部换药或二次手术缝合。结果: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时间平均为4.15+1.24天,之后采取换药治疗者15例,平均愈合时间14.6±3136天;采取二次手术缝合者26例,伤口均一期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可明显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同时为二次手术缝合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柏书博  王国栋  吴洋 《生物磁学》2011,(17):3370-3372,3351
创伤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炎症细胞,修复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传统将这一过程分为炎症期、增值期、组织重构三个相互重叠的时期。细胞因子是一类对细胞生长、分化有明显调控作用的小分子生物活性多肽。是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重要的信号传导物。多种生长因子被释放到伤口部位被认为是创伤愈合所必需的。本文就细胞因子对创伤愈合的促进作用、细胞因子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应用前景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对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及愈合过程中的病理学改变。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动物,建立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创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只,实验组创后置海水中浸泡30min。观察2组创面的愈合生长状况。观察伤口局部愈合过程中的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愈合过程中伤口修复细胞增殖指数及微血管密度变化。结果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2.0±1.0)d,而实验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4.3±0.8)d;两组在肉芽组织形成时间上以及修复细胞增殖能力上存在差异。结论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可导致伤口愈合时间延迟,加重创伤局部的炎症反应、延缓肉芽组织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300mT恒磁作用对于糖尿病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修复效果,旨在为其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周龄雌性SD大鼠,体重220±20g,行腹腔注射50mg/kg链脲做菌素,3天后空腹血糖高于16.7 mmol/L的大鼠用于实验.32只糖尿大鼠病和16只正常大鼠的背部构建直径2cm的圆形创口,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恒磁场作用组,每组16只,术后一天采用无菌纱布将创口进行包裹,磁场作用组的纱布表面粘附有300 mT中心场强的钕铁硼恒磁片.分别于第6、13、20天每组处死4只大鼠,对其进行创伤愈合率和创伤表皮组织生物力学实验评估.结果:相比于糖尿病组,糖尿病恒磁场治疗大鼠的伤口愈合速度在第6、13、20天显著提高(P<0.05),伤口组织的抗张强度亦显著提升(P<0.05),其愈合速度接近于正常状态下的大鼠.结论:300mT恒磁场作用对于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创伤的愈合速率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恒磁场治疗凭借经济、简单、方便等特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对大鼠创伤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对大鼠创伤的促愈合作用。建立大鼠背部刀割伤模型,用创面照像、透明膜描记扫描记录伤后第5、10、15、20 天创面面积,计算创伤愈合率;并用注水法测量伤腔容积,同时观测肉芽组织再生及其总蛋白、氨基已糖和己糖醛酸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8.1天,较对照组平均缩短了2-3天(P<0.05);创伤愈合率显著提高(P<0.05或P<0.01);伤腔容积明显缩小(P<0.05);实验组肉芽干湿重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肉芽中蛋白质、氨基已糖和己糖醛酸含量增加显著(P<0.05)。结果显示谷氨酰胺转胺酶具有促进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促进肉芽组织中蛋白质,氨基多糖和胶原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促黑素(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s, MSH)和其它的黑色素主要是由垂体中央部前阿黑皮素(POMC)衍生的内源性的多肽,也可产生于机体的其它组织,通过结合五种黑色素受体而产生生理学效应,包括抗炎症反应、抗微生物、降脂、抑制瘢痕形成等。本文主要是对MSH的分类及生成路径和在创面愈合过程的抗脂、抗瘢痕、抗微生物和抗炎效应进行了综述,并指出研究MSH对参与伤口修复的干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将更好地揭示干细胞参与创面修复的分子机制,为再生医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创伤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出血与凝血、炎症渗出、血管和肉芽组织的形成、再上皮化、纤维化和瘢痕改建等,在这一系列的生物学活动过程中都需要能量支持;高等动物使用氧气作为终端氧化剂,通过对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作用为愈合过程中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该过程却可以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在创伤愈合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低浓度情况下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而在高浓度时会抑制伤口愈合,而活性量浓度的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创口的正常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张阔  刘欠  王增禄  张英起  陈五岭 《生物磁学》2011,(24):4971-4974
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伤口愈合肽的方法。方法:HPLC测定用Kroma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滋m),拟确定的色谱条件为:二元线性梯度洗脱,流动相A:0.1%三氟乙酸水溶液;流动相B:0.1%三氟乙酸50%乙腈,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线性梯度洗脱条件:起始流动相为A70%:B30%,洗脱最终流动相为A30%:B70%;伤口愈合肽浓度在0.1-0.3mg/ml内,其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R2=0.9998,回归方程为:y=237.19x-0.3249;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都不大于2%;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药典规定的2.0%。结论:该方法稳定性、重复性良好,符合伤口愈合肽新药研究的实验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低强度激光的生物效应已经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诸多研究证明低强度激光能够促进创伤组织的修复,但是其对于糖尿病创伤的组织愈合效果目前仍鲜有报道.本文旨在系统探索650 nm波长的低强度激光照射对糖尿病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效果.方法:3月龄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50 mg/kg的链脲做菌素,3天后检测空腹血糖值,高于16.7mmol/L的大鼠用于实验.于48只大鼠(32只糖尿病+16只正常)的背部构建直径2 cm的圆形创伤切口,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激光治疗组,每组16只,激光组大鼠伤口每天暴露于650 nm激光下2h.每组分别于第5、12、19天处死4只大鼠,对其进行创伤愈合率和创伤表皮组织生物力学实验评估.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糖尿病大鼠的伤口愈合速度在第5、12、19天均显著降低(P<0.05),伤口完全愈合时间显著增加(P<0.05),伤口抗张强度显著下降(P<0.05).低强度激光刺激显著提高了第5、12、19天大鼠伤口的愈合速度(P<0.05),显著降低了伤口的愈合时间(P<0.05),显著提高了伤口抗张强度(P<0.05).结论:650nm低强度激光能够显著加速糖尿病大鼠创伤的延迟愈合,使其愈合速度接近于正常状态的组织,该研究揭示了650nm波长下的低强度激光治疗具有良好的用于促进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