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和术后镇痛方式对中老年胸科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开胸手术治疗,于手术结束前30min硬膜外腔给予镇痛,治疗组采用舒芬太尼镇痛,对照组采用地佐辛镇痛。结果:两组镇痛后2h与镇痛后24h的HR和MVP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组内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组内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在镇痛后2h与镇痛后24h的VAS评分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Ramsay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组内不同时间点胰岛素含量和胰岛素敏感性对比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镇痛后组间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地佐辛,舒芬太尼用于中老年胸科手术术后疼痛镇痛效果良好,能有效地抑制胰岛素抵抗与应激反应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用于结肠癌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I-II级行结肠癌根治术的82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组,对照组为舒芬太尼组,每组41例。所有患者均行全麻手术,术后予PCIA。观察组将右美托咪定5μg/kg、地佐辛1 mg/kg、帕洛诺司琼0.75 mg和0.9%氯化钠共配制成100 mL,对照组将舒芬太尼3μg/kg、帕洛诺司琼0.75 mg和0.9%氯化钠共配制成100 mL。两组患者镇痛泵参数相同,监测术后2、6、12、24、48 h的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同时记录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48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内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24 h和48 h的Ramsa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嗜睡、头晕、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用于结肠癌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舒芬太尼,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100例在我院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术后镇痛予以舒芬太尼)和研究组(n=50,术后镇痛予以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8 h、16 h、24 h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8 h、16 h、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8 h、16 h、24 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研究组术后8 h、16 h、24 h的MAP、HR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8 h、16 h的MAP、H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 h、术后24 h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术后镇痛予以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可获得较好的镇痛镇痛效果,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5例,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2),其中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方案,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方案,比较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应激反应和炎症介质指标,记录两组术后48 h内自控镇痛泵使用情况、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术后2 h、12 h、24 h、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 h、12 h、24 h、48 h 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h血清皮质醇(Co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白介素-10(IL-10)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方案可有效减轻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并降低其炎症介质水平,同时还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用药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对开胸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拟行开胸手术患者70例,根据术后镇痛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对照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镇痛,研究组术后给予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痛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6 h、12 h、24 h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呈逐渐递减趋势,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 h、6 h、12 h、24 h 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5 min、3 h、12 h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7 d CD3^+、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术后7 d可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研究组术后1 d CD3^+、CD4^+/CD8^+、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胸患者术后应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镇静镇痛效果较好,可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ASAⅠ~Ⅱ级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均以静脉自控镇痛(PCIA),其中A组(34例)用地佐辛,B组(30例)用舒芬太尼,观察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 h、8 h、12 h、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Ramsay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镇痛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自控镇痛对经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和观察组(接受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自控镇痛),各为39例。观察并对比两组镇静镇痛情况[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应激反应[去甲肾上腺素(NE) 、肾上腺素(E) 和皮质醇(Cor) ]、免疫功能[CD3+、CD4+、CD8+,计算CD4+/CD8+]和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时记录两种镇痛方案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 VAS评分先升高后下降,其中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一时点(P<0.05)。两组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 Ramsay镇静评分不同时间点组内及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48 h后血清NE、E、Cor水平升高,但观察组镇痛48 h后血清NE、E、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P<0.05)。两组镇痛48 h后血清IL-2、IL-6、CRP、TNF-α水平升高,但观察组镇痛48 h后血清IL-2、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P<0.05)。两组镇痛48 h后CD8+升高,CD3+、CD4+、CD4+/CD8+下降,但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自控镇痛,镇静、镇痛作用显著,同时还可减轻机体炎性损伤和应激反应,促进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对腹腔镜胃癌切除患者术后炎性因子、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符合地佐辛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炎性因子水平和认知功能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小时VAS均较术前呈下降趋势,观察组在术后6、12、24、48 h 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80.4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66.54±1.56)(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4.29%(6/42)比19.05%(8/42)](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切除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调节术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疼痛应激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7例,采用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舒芬太尼术后PCIA)和观察组(49例,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术后PCIA)。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 h、4 h、8 h、12 h、24 h疼痛及镇静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评分]。观察两组术前、术后24 h的疼痛应激[β-内啡肽、前列腺素E2(PEG2)、P物质]和T细胞亚群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 h、8 h、12 h、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 h、8 h、12 h、24 h 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血清β-内啡肽、PEG2、P物质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术后PCIA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镇静镇痛效果较好,安全性较好,可进一步抑制疼痛应激,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腹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托烷司琼术后镇痛,实验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术后镇痛。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血清PRL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镇痛VAS评分、初次泌乳时间及泌乳充足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的临床镇痛效果理想,在维持镇痛效果的同时,降低药物用量,减轻对脑垂体的刺激,提高泌乳素分泌,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及对术后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0例。对照组术后镇痛予以舒芬太尼,研究组术后镇痛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观察两组镇静镇痛效果,并观察镇痛方案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8 h(T1)~术后16 h(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1~术后24 h(T3)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 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3时间点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 、皮质醇(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1、T3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镇痛镇静效果确切,可减轻术后应激反应,降低POC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张锐  于淼舒  李晟琰  孙鑫  任铭  吴晓秋 《生物磁学》2013,(24):4734-4737
摘要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联合应用对于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I或II级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年龄21.59岁,一般状态良好,随机分为三组:(FD组)氟比洛芬酯+地佐辛组,(F组)氟比洛芬酯组,(D组)地佐辛组,每组30例。各组于手术结束前30rain分别缓慢静脉输注药物,FD组:氟比洛芬酯50mg+地佐辛5mg;F组:氟比洛芬酯50mg;D组:地佐辛5mg。然后各组分别泵入不同的药物,FD组:氟比洛芬酯200mg+地佐辛30mg,F组:氟比洛芬酯200mg,D组:地佐辛30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以2ml/h的速率持续泵注48小时。分别记录各组各时间点:(T1)术后2h、(T2)术后6h、(T3)术后12h、(T4)术后24h、(T5)术后48h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及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并记录出现的恶心、呕吐、眩晕等并发症的例数。结果:FD组、F组血流动力学较之D组平稳,D组出现一过性sP02下降。术后VAS评分D组明显高于FD组和F组(P〈0.05),Ramsay评分FD组、F组低于D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的研究中,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联合应用,并发症少,镇痛良好,VAS、Ramsay等各项评分优于单纯应用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择期进行剖宫产的产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酶联免疫法及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产妇术前、术后6 h、12 h、24 h和48 h血清5-羟色胺水平及泌乳素水平,并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患者术后VAS评分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观察组术后第6 h、12 h、24 h以及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术后血清5-羟色胺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泌乳素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第6 h、12 h、24 h以及48 h血清5-羟色胺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泌乳素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对照组恶心(Nausea)、呕吐、头晕、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疗效及安全性均较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自控镇痛更好,产妇术后血清泌乳素及5-羟色胺浓度显著提高,对于产后抑郁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尽早哺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在术后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对应激反应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术后镇痛选用羟考酮)和研究组(n=50,术后镇痛选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观察术后镇痛、镇静情况,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点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3 h、12 h、24 h)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不同时间点(3 h、12 h、24 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肠鸣音出现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3 h、12 h、24 h)的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先升高后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12 h和术后24 h的IL-6、Cor、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应用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同时还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不影响机体胃肠功能恢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叶红  张云安  崔敏  吴进荣  刘德胜 《生物磁学》2013,(34):6757-676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将90例ASAI.II级、年龄18~60岁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地佐辛0.1mg/kg开皮前15rain静脉注射;B组给予地佐辛0.15mg/kg开皮前15min静脉注射;C组给予地佐辛0.2mg/kg开皮前15min静脉注射,采用VAS评分评估术后镇痛效果并观察术后辅助镇痛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c组术后2、4、6、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C组术后2、4h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5);A组术后辅助镇痛药的使用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3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皮前15rain静注地佐辛0.15mg/kg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镇痛效果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于腹部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随机分为芬太尼组与舒芬太尼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镇痛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6 h、12 h、24 h、48 h舒芬太尼组VAS评分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显著早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3%和41.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好,胃肠功能恢复早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