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格列齐特对糖尿病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n=10),造模组(n=50)给予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腹腔注射STZ(4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抽取以FBG≥16.7 mmol/L作为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将造模成功的38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C,n=9)、格列齐特组(Glic,80 mg/kg,n=10)、格列本脲组(Glib,2.5 mg/kg,n=10)、法舒地尔组(Fas,10 mg/kg,n=9);NC组和MC组灌胃等容积蒸馏水,Glic组和Glib组灌胃给药,Fas组采用腹腔注射。各组大鼠每天给药一次,每周记录体质量及空腹血糖(FBG),持续8周。实验结束时取血并测定心脏质量,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WI);测定各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以及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和组织胶原纤维水平;TUNEL染色观察并计算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RhoA、ROCK1、eNOS、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NC组比较,MC组FBG、HWI、HbA1c、TC、TG、LDL-C、MDA水平,心肌组织胶原沉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率以及心肌组织中RhoA、ROCK1、Bax蛋白明显升高,SOD活性及HDL-C、eNOS、Bcl-2和体重显著降低(P<0.01);与MC组相比,Glic组FBG、HWI、HbA1c、TC、TG、LDL-C和MDA等指标明显下降,心肌组织胶原沉积及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组织RhoA、ROCK1、Bax蛋白表达下调(P<0.01或P<0.05),大鼠体重和血清中SOD活性,HDL-C升高,eNOS、Bcl-2蛋白水平升高(P<0.01或P<0.05)。与Glic组相比,Glib组与Fas组体重、血脂、FBG、HWI、MDA以及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水平升高,SOD和Bcl-2降低,Glib组心肌组织RhoA、ROCK1、Bax蛋白表达上调(P<0.01或P<0.05)。结论: 格列齐特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并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水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糖,改善氧化应激状态,调控RhoA/ROCK1/eNO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Probucol)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糖尿病普罗布考治疗组(DP)。8周末称取体重、肾重、计算肾肥大指数(肾重/体重),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定各组生化指标包括血糖(B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检测肾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肾组织切片行PAS染色分析肾小球面积及肾小球体积。结果 DM组大鼠肾重、肾重/体重、UAER、TC、TG、SCr、BUN、肾小球面积、肾小球体积较NC组均明显增加,DP组上述改变较DM组均明显减轻(P〈0.05)。DP组肾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DM组,SOD、CAT、GSH-Px活性明显高于DM组(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能部分通过减轻肾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实现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DM)组、糖尿病治疗(NaHS+DM)组和NaHS对照(NaHS)组(n=8)。DM组和NaHS+DM组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腹腔注射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NaHS+DM组和NaHS组采用腹腔注射NaHS溶液56 μmol/kg干预治疗。8周后,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肾重指数、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等指标;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肾脏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Caspase-3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NaHS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DM组,24 h尿蛋白含量、肾重指数、空腹血糖、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明显升高;HE染色结果显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MDA含量、Caspase-3活性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增高;SOD活性和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DM组相比,NaHS+DM组肾功能损伤明显减轻,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明显改善,MDA含量、Caspase-3活性和Bax蛋白表达明显下降,SOD活性和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结论:H2S对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头顶一颗珠提取液(TTM)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头顶一颗珠的药理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n=12)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及阳性对照组,采用高脂饮食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STZ 35 mg/kg复制糖尿病模型。干预组在实验开始时给予TTM浓度1 mg/ml头顶一颗珠提取液3 ml灌胃,每天1次;造模成功后阳性对照组用二甲双胍5mg/kg.d灌胃治疗,各组继续喂养6周,处死大鼠,取血测B型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心脏称重计算心脏重量指数(心重/体重),TUNEL法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取心室肌组织行常规形态学及Masson染色观察,检测心肌组织SOD, GPx,MDA水平。结果:TTM干预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心脏重量,降低血清中BNP、cTnI水平,提高心肌组织中SOD, GPx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而且在增强GPx活性、抑制胶原纤维产生方面,TTM作用比西药二甲双胍效果更好。结论:头顶一颗珠提取物可能通过减轻糖尿病大鼠体内氧化应激反应,进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少胶原纤维产生,来达到保护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血糖引起的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消除障碍导致氧化应激的出现,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抗氧化治疗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锌(Zn)和维生素E(VE)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按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动物采用腹腔注射链脲左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mg/kg一次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40只按血糖值参考体重分为4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补锌组,糖尿病补VE组,糖尿病补Zn+VE组。6周后将各组大鼠处死,切取心室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NF-κB和i NOS的表达水平,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内NF-κB和i NOS呈阴性表达,糖尿病对照组心肌细胞内NF-κB和i NOS呈阳性表达;糖尿病补锌组和糖尿病补VE组心肌细胞内NF-κB和i NOS呈弱阳性表达;糖尿病补Zn+VE组心肌细胞内NF-κB和i NOS呈阴性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补Zn+VE组与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补锌组及糖尿病补VE组之间NF-κB和i NOS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补Zn+VE组与正常组之间NF-κB和i NOS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Zn和VE联合使用可降低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和i NOS的活性,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茱萸总萜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山茱萸总萜(TFC)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20 mg/kg造成糖尿病模型。第15天后将血糖高于13.9 mmol/L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TFC组。药物以生理盐水混悬后灌胃(P.O,80 mg/kg),连续8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心脏脏器系数升高;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下降,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升高;病理学显示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肿胀,细胞间隙增大,可见炎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TFC组明显得到改善。结论:山茱萸总萜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心肌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血糖、抗氧化及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exenatide)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n=8)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STZ(30 mg·kg-1)建模,72 h后以血糖≥ 16.7 mmol·L-1为糖尿病成模标准,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组,n=10)、3 μg·kg-1艾塞那肽干预(Ex-1)组和6μg·kg-1艾塞那肽干预(Ex-2)组;艾塞那肽组连续皮下注射艾塞那肽(bid)12周,NC组和DM组注射等容积溶剂;测定各组大鼠糖脂代谢变化和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Scr)、尿肌酐(Ucr)、尿素氮(BUN)、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出率(24 h UMA)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测定肾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及ELISA法测定肾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艾塞那肽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脂及胆固醇值均下降(P < 0.05),肾功能指标明显好转(P < 0.05)且肌酐清除率下降(P < 0.05),提示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同时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肾组织病理结构改变,AGEs浓度下降(P < 0.05),氧化应激指标SOD和GSH-Px活力升高,MDA含量降低(P < 0.05)。结论:艾塞那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AGEs生成和改善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仙灵脾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造模组、仙灵脾组及二甲双胍组。治疗8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胰岛素、MCP-1、8-iso-PGF2α及24h尿白蛋白排泄量,计算ISI。结果:仙灵脾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基本状况,仙灵脾组大鼠的血糖、胰岛素、8-iso-PGF2α及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均较单纯造模组降低,ISI明显提高;降低尿白蛋白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改善ISI、降低血糖不及二甲双胍组明显,胰岛素、MCP-1、8-iso-PGF2α,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仙灵脾对2型糖尿病大鼠有降糖、改善氧化应激作用,其降糖作用可能与降低MCP-1、8-iso-PGF2α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α-亚麻酸(ALA)对糖尿病大鼠体内炎症介质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ALA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T2DM)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ALA治疗组(500μg/kg.d)。4周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血清中炎症介质TNF-α、sP-selectin和sICAM-1的含量增加,血清NO含量下降而MDA升高,同时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性降低;ALA治疗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中TNF-α、sP-selectin和sICAM-1的含量(与STZ+vehicle组相比,P<0.01),增加血清NO水平并减少MDA含量,升高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性(与STZ+vehicle组相比,均P<0.05)。结论:ALA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炎症介质的生成,减轻氧化应激水平,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提示ALA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对肾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5.5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5,P=0.04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R、β2-MG、SCr和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SOD和G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较单用吡格列酮更好,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氧化应激效应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组、DN 大鼠模型组和TSG 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建立DN大鼠模型,给药8 周后所有大鼠称体重、肾重。 并且通过腹腔采血的方式,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液,观察、测量各组大鼠血清中相应的生化指标,然后运用比色法测定各组大鼠血 清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活性和含量。结果:TSG能够有效的增强肾脏对血肌酐、尿素氮的清除率,从而减轻由高血糖引起的肾脏 损伤,并且能够显著降低DN大鼠血液中NO、NOS含量,提高T-SOD、CAT 活力值。结论:二苯乙烯苷能够改善DN 大鼠血清中 相应的生化指标,有效抑制DN大鼠肾脏的氧化应激反应,对DN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缬沙坦和硫辛酸治疗。通过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hs-CRP,UEAR,β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疗程药物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明显降低。使用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降幅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SOD、MDA、T-AO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D、T-AOC水平均显著增加,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SOD、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缬沙坦能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芪卫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和病理的影响。方法:先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5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只,另选取25只正常鼠为对照组;A组给予芪卫颗粒,B组给予a-硫辛酸,均治疗3个月,检测3组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肾功能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氧化物酶(GSH-Px),并观察肾脏的病理变化。结果:A组BG、Hb A1c和血脂水平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肾功能指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SOD、MDA和GSH-Px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肾小球病理变化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卫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改善肾功能和病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血清肌钙蛋白,SOD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通心络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TnI、生活质量、SOD、运动耐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TnI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下降,而SOD和运动耐量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TnI和生活质量评分较低,而SOD和运动耐量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能够降低糖尿病心肌病患者cTnI、生活质量评分,升高其SOD以及运动耐量水平,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21(mi R-21)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7年5月我院就诊的169例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DN分期早期组95例,中晚期组74例。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mi R-21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分析患者血清mi R-21水平与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组血清mi R-21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DN组及早期DN组血清mi R-2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中晚期DN组又明显低于早期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氧化应激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DN组及早期DN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及NADPH氧化酶4(NOX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晚期DN组又明显高于早期DN组;而血红素氧合酶1(HO-1)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中晚期DN组又明显低于早期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发现,血清miR-21水平与MDA、SOD、AOPP及NOX4均呈负相关(P0.05),与HO-1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mi R-21水平与DN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临床上可尝试将miR-21纳入到DN患者病情监测的指标体系中,从而有助于疾病的诊治及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大量研究表明,ICM的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研究和开发新的抗氧化药物,将为缺血性心肌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任宁  唐慧芳 《生物磁学》2011,(10):1998-2000,1990
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大量研究表明,ICM的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研究和开发新的抗氧化药物,将为缺血性心肌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9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严格控制血糖。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240 mg,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缬沙坦80 mg,口服,1次/d,21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80 mg,口服,1次/d,21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学指标、尿检指标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21天后,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达8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及胆固醇水平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川芎嗪联合缬沙坦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拮抗剂缬沙坦(Valsartan)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RAS)观察其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任取其中3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缬沙坦治疗组(A组,15只,缬沙坦10mg.kg-1/d灌胃);糖尿病对照组(B组,15只);其余15只为正常对照组(C组)。分别于实验第4、6周末各组任取7或8只测定大鼠血糖、平均动脉压、血肌酐、尿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各组大鼠平均肾小球面积、平均肾小球体积。并于第6周末取各组大鼠肾皮质提取RNA,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对肾皮质ICAM-1mRNA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在第4周及第6周末,A组血糖、肌酐清除率、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B组,B组则较C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A、C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始终无统计学差异,同时期三组平均动脉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4、6周,A、B组的肾小球平均面积、平均体积均明显高于同期的C组(P〈0.01),但A组又低于同期的B组。RT-PCR半定量结果分析显示,B组ICAM-1 mRNA表达较A、C组显著增高(P〈0.01),A组表达较C组为高(P〈0.01),但仍较B组为低(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够减少糖尿病大鼠的尿白蛋白排泄,下调肾皮质ICAM-1mRNA表达,减轻肾脏肥大及延缓肾小球硬化,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