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浓度万古霉素(1%)复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对SD仔鼠原代成骨细胞的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离SD仔鼠颅骨与胰酶消化法获取SD仔鼠原代成骨细胞,通过细胞爬片碱性磷酸酶染色对原代成骨细胞进行鉴定;利用CCK-8法检测低浓度万古霉素复合PMMA及纯PMMA骨水泥浸提液对SD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的增殖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万古霉素复合PMMA及纯PMMA骨水泥浸提液对对SD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的凋亡影响。结果:SD大鼠原代成骨细胞在低浓度万古霉素复合PMMA骨水泥浸提液中第1、2、3天的增殖更明显(P0.05),在纯PMMA骨水泥浸提液中第1、5天凋亡显著增加(P0.05)。结论:低浓度万古霉素复合PMMA骨水泥相比PMMA骨水泥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在临床应用于骨缺损伴局部骨感染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以其诸多优点正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其较差的力学性能表现也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本研究目的在于改善磷酸钙骨水泥的力学性能,同时评估改性后的磷酸钙骨水泥的其他性能。方法:通过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的矿化自组装方法制备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物(silk fibroin/hydroxyapitite composite, SF/HA)。按照1%、2%、3%、4%的质量分数加入磷酸钙骨水泥中,与磷酸钙骨水泥组对比。比较内容包括力学强度、抗渍散性能及细胞毒性。结果:以丝素蛋白溶液为液相组的磷酸钙骨水泥强度大约为35MPa。随后随着添加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物的质量分数从1%增至3%,磷酸钙骨水泥的强度逐渐增加(P〈0.05),最高约至45MPa。而当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的质量分数达到4%时,磷酸钙骨水泥的强度较质量分数3%组小幅度下降至43MPa(P〈0.05)。以丝素蛋白溶液作为液相时,磷酸钙骨水泥的抗溃散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的对照实验中,无论是加入丝素蛋白溶液或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物,都未观察到细胞毒性。结论:在磷酸钙骨水泥中加入3%质量分数的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物,能显著提高磷酸钙骨水泥的抗压强度。而丝素蛋白溶液作为液相可改善磷酸钙骨水泥的抗溃散能力。同时,丝素蛋白和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物都不表现出细胞毒性。更理想的力学强度和更强的抗溃散能力,大大扩展了磷酸钙骨水泥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聚合磷酸钙骨水泥理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磷酸四钙与磷酸氢钙与丙烯酸-衣康酸共聚酸制成磷酸钙骨水泥体系。结果显示:在共聚酸浓度为30%时,该体系的凝固时间为8分钟,抗压强度为38.31Mpa,溶解率为1.02%,最终产物为羟磷灰石。本材料是一种有较大应用前景的粘接、垫底、根管充填和骨缺损修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4.
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和临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种极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的非陶瓷型羟基磷灰石类生物材料,以被广泛应用到骨科,外科,口腔科等医学领域,本文主要介绍该材料在生物性能,操作性能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凝胶联合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应用科学依据.方法:将磷酸钙骨水泥作为对照组,纤维蛋白凝胶和磷酸钙骨水泥作为复合支架材料研究组,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将两组材料分别与BMSC细胞系共同培养,动态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两种材料均有类似的细胞粘附、伸展.细胞在磷酸钙骨纤维蛋白凝胶复合材料上粘附比在磷酸钙材料上粘附多,细胞伸出较多丝样伪足与孔隙的边缘连接,数量大为增加,连接成片,相互拥挤,有大量基质形成.MTT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与磷酸钙骨材料上的细胞ALP比较,磷酸钙骨/纤维蛋白凝胶复合材料ALP明显增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全骨髓法分离培养的兔BMSCs体外扩增快,取材容易,在成骨诱导下能分化为成骨细胞,适合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且纤维蛋白凝胶联合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骨传导能力、力学特性,是很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肿瘤及创伤等疾患引起的骨缺损修复问题一直来都是骨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倍受医学界的关注.本论文研究用纤维蛋白凝胶联合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的方法修复骨缺损,会成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为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链亲和素修饰的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CdSe/ZnS-SA)对稳定转染pcDNA3.1/APP595/596质粒的人胚肾(HEK293)细胞的短期毒性作用.方法:将CdSe/ZnS-SA量子点与稳定转染pcD-NA3.1/APP595/596质粒的HEK293细胞共培育,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终浓度为2.5 nmol/L-20 nmol/L的CdSe/ZnS-SA量子点与HEK293细胞分别共育8h、16h、24 h后,细胞的形态无明显改变;终浓度为2.5 nmol/L-25 nmol/L的CdSe/ZnS-SA量子点与HEK293细胞分别共育8h、16 h、24 h,各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各处理组间的吸光度值、细胞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范围的CdSe/ZnS-SA量子点在短期内对稳定转染pcDNA3.1/APP595/596质粒的HEK293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骨水泥用于骨折内固定术后髓内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通海骨伤医院收治的28例应用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骨折术后髓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彻底清创扩髓后植入万古霉素骨水泥;术后按药敏结果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记录患者感染控制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其中26例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治疗时间为3~6个月,平均治疗时间为(4.1±0.7)个月。1例因局部反复有渗出,感染未控制,1例患者感染复发,均经再次清创万古霉素骨水泥置入,感染得到控制;按临床疗效结果判定,本研究优23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2.9%。结论采用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塞法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髓内感染安全有效,可减少感染复发,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前,磷酸钙骨水泥因其具有优良的生物性能已被广泛用于骨组织工程,但它自固化后只是形成具有微孔和封闭气孔的致密块体,其孔径尺寸和连通性仍远达不到骨组织工程的最佳要求.本研究采用α-TCP为原料,以过氧化氢作为发泡剂,使用模具插针法制得一种具有大孔径和中空管的多孔磷酸钙骨水泥材料.孔径达到900μm,孔隙率为50.67%,抗折强度达到5.84MPa.通过扫描电镜照片观察和分析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制得具有理想孔径尺寸和连通性的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可以说,这为制备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创造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新型的硅磷酸钙复合骨水泥,Real-time PCR法研究了该材料对L929细胞3个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与MTT法做对比,旨在探讨从分子水平评价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可能性及其作用机制。MTT结果表明,所有实验组浸提液对L929细胞均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一定浓度的含硅酸三钙骨水泥的浸提液能刺激细胞的增殖。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不含硅酸三钙骨水泥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培养3 h后,L929细胞CyclinD1、PCNA和SDH基因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添加50%wt硅酸三钙的骨水泥上述3个基因mRNA水平均显著增高。其中CyclinD1 mRNA水平在浸提液浓度为100%、75%和50%时,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44.74%、51.79%和43.84%;在浸提液浓度分别为75%、50%和100%、75%时,PCNA和SDH基因mRNA水平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64.60%、54.76%和45.07%、54.85%。结果提示,制备的这种新型硅磷酸钙复合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L929细胞CyclinD1、PCNA、SDH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材料生物相容性的一种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碳长纤维模拟骨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束,碳纳米管弥散分布在骨水泥基质中所制备的仿生复合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方法:采用血小板静态浸渍黏附、聚集实验法,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材料表面、粗糙断面及气孔内的血栓形成情况,对其血液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以两种碳材料为增强相制备的复合材料与血液接触后,在材料光滑的表面、粗糙的断面及气孔内、以及碳纤维与碳纳米管的表面,由于纤维蛋白原的吸附量较少使血小板难以黏附、聚集,因此,在材料表面未能形成白血栓。结论:以碳纤维和碳纳米管为增强相制备的骨水泥生物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Vancomycin possesses the unusual property of promoting the aggregation of proteins. It also binds to itself (dimerization). Both properties may be related to it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we report here procedures to measure them. The position of the negative ellipticity band in the near ultraviolet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um of the vancomycin monomer shifts as a function of antibiotic concentration and can be used to readily determine the monomer-dimer equilibrium constant. These measurements complement those performed by high-resolution gel filtration to measure the same process. Aggregation of purified proteins was determined by turbidity measurements. Both dimerization and protein aggregation are influenced by anions whose effectiveness is related to their carboxyl pKa values, thus linking these two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ICU住院患者42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VRE感染患者在感染前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分别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VRE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控措施。结果:420例ICU住院患者中,VRE感染者58例,占13.81%。VRE感染患者在感染前应用的抗生素以三代头孢最多,占37.93%,以四代头孢最少,占6.90%。由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CU住院时间≥14 d、留置尿管≥14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以及附近存在VRE感染者均为VRE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VRE感染患者在感染前应用的抗生素以三代头孢最多,ICU住院时间14 d、留置尿管14 d、GCS评分8分以及附近存在VRE感染者均为VRE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降低VRE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李彦媚  徐泽智  徐振波 《生物磁学》2011,(1):194-197,186
随着MRSA的越发,万古霉素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成为治疗MRSA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出现,临床上抗感染治疗面临极大困难,引起了医学界普遍的关注。本文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发展,耐药状况,作用机制,相关治疗和热门争议话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MRSA的越发,万古霉素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成为治疗MRSA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出现,临床上抗感染治疗面临极大困难,引起了医学界普遍的关注。本文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发展,耐药状况,作用机制,相关治疗和热门争议话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两种体外细胞毒性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的细胞毒性检测方法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中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MTT比色法和细胞增殖度法,在37℃条件下,将五种医疗器械/生物材料的浸提液分别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接触2天和2,4,7天,比较材料对细胞的毒性影响。结果5种不同的材料浸提液分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反应(0~2级)。将MTT比色法与细胞增殖度法(2天)的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7)。结论MTT比色法由于其检测所需的细胞量相对较少,试验步骤相对简便、检测周期短,因此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是个值得推荐的细胞毒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合成聚乙二醇(PEG)化的聚乙烯亚胺衍生物(PEI-Et)基因输送载体PET 1和PET 2,并考察两个载体材料在He La细胞、MCF-7细胞中的细胞毒性及在He La细胞中的转染效率。方法:将亚乙基二氯甲酸酯与PEI 800 Da交联制备成交联PEI衍生物PEI-Et,进一步将PEI-Et与聚乙二醇(PEG)以不同摩尔比例(1:1,2:1)交联连接,得到PEG化的PET 1和PET 2。采用MTT法检测PEI-Et、PET 1、PET 2对He La细胞、MCF-7细胞的细胞毒性。检测单位质量的荧光强度测定转染效率。结果:PET的细胞毒性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在同一浓度下PET的细胞毒性小于PEI 25 KDa(P0.01);并且与DNA复合后,复合物细胞毒性随质量比的增高而增大,在同一质量比下PET的细胞毒性小于PEI 25 KDa(P0.01),特别是PET 1。并且最佳比例时,PET 1的转染活性最高。结论: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PET 1具有高的转染效率及低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binding mechanism of vancomycin with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was determined. Upon addition of vancomycin to HSA, the fluorescence emission was quenched and the binding constant of vancomycin with HSA was found to be 6.05 × 103 M?1 at 295 K, which corresponds to –2.16 × 104 J·mol?1 of free energy. The conformation of HSA was altered upon binding of vancomycin with a decrease in α helix and an increase in β sheets and random coils, suggesting partial unfolding of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Molecular docking experiments found that vancomycin binds strongly with HSA at the hydrophobic pocket through hydrogen bonding and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s. An average binding distance of 4.71 nm has been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heory.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vancomycin binding to HSA causes protein structural changes. © 2013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BiochemMol Toxicol 27:463‐470, 2013; View this article online at wileyonlinelibrary.com . DOI 10.1002/jbt.21511  相似文献   

18.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因具有尺寸小、低毒性和超顺磁性等特点,已经引起了生物化工、医药工业领域的广泛关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是生物医用高分子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已广泛用于外科手术缝合线,植入体材料及药物释放载体等。将Fe3O4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进行复合,可以扩大两者的应用范围,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并有望开创临床治疗的新时代。本文介绍了磁性四氧化三铁粒子的化学制备方法,包括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重点阐述了磁性壳聚糖,磁性聚乳酸,磁性PEG,磁性PC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它们在酶的固定化、磁靶向药物及基因载体等医学领域的应用,显示了Fe3O4/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最后对复合材料走向临床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