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外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十二指肠炎的疗效肯定 ,但其副作用较大 ,部分患者难以坚持治疗。为此 ,自 1 998年 1月 ,我们用小剂量红霉素、丽珠得乐、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炎 5 8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5 8例均经我院或外院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诊断的门诊患者 ,男 3 6例 ,女 2 2例 ,年龄 1 3~ 5 0岁。其中胃炎 3 7例 ,十二指肠炎 9例 ,胃、十二指肠炎并存 1 2例。 5 8例均有腹痛 ,其中伴腹胀 3 2例 ,伴反酸 1 9例 ,伴嗳气 1 7例 ,伴恶心 9例 ;无伴其他严重疾病。1 .2 治疗方法 5 …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以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的补救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的患者50例,予雷贝拉唑20mg,阿莫西林1.0,一天两次;左氧氟沙星0.5,一天一次;口服一周.停药1个月后行13C呼气试验检测来判断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49例完成了整个研究过程,意向处理分析(ITT)根除率为82.00%,完成治疗分析(PP)根除率为83.67%,总的副作用发生率为12.00%,症状缓解率95.92%.结论:以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短程三联疗法对根治失败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联合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标准三联疗法对儿童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疗效,以探索根除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的H. pylori根除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从确诊为H. pylori感染的患儿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随机分为布拉氏组和标准三联疗法组,每组各60例。标准三联疗法组口服阿莫西林[50 mg/(kg·d),饭后分两次服]、克拉霉素[20 mg/(kg·d),饭后分两次服]和奥美拉唑[0.7~0.8 mg/(kg·d),饭前半小时一次服完]治疗,布拉氏组在标准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250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由患儿家属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停药后4周内不再口服任何抗生素,后行14C呼气试验以评估H. pylori根除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三联疗法组H. pylori根除率为76.7%(46/60),布拉氏组为90.0%(54/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布拉氏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低于三联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酵母联合三联疗法能提高H. pylori的根除率,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方法:112例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3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入组本实验,患者被随机分为7d组(54例)和14d组(58例),接受包括雷贝拉唑Oomgb-i.d.)加左氧氟沙星(500mgq.d.)和阿莫西林(1000mgb.i.d.)的治疗,并进行6周的随访,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根除率。结果:幽门螺杆菌总的根除率为83.9%(ITT)和88.7%(PP)。7d组51名患者完成了治疗。其根除率为75.9%(ITT)、80.4%(PP),而14d组的根除率达到91.4%(ITT)、96.4%(PP),P〈0.05。结论:包含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有效的,但相同方案的14d疗法疗效明显优于7d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方法:112例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3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入组本实验,患者被随机分为7d组(54例)和14d组(58例),接受包括雷贝拉唑(10mgb.i.d.)加左氧氟沙星(500mgq.d.)和阿莫西林(1000mgb.i.d.)的治疗,并进行6周的随访,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根除率。结果:幽门螺杆菌总的根除率为83.9%(ITT)和88.7%(PP)。7d组51名患者完成了治疗,其根除率为75.9%(ITT)、80.4%(PP),而14d组的根除率达到91.4%(ITT)、96.4%(PP),P<0.05。结论:包含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有效的,但相同方案的14d疗法疗效明显优于7d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本院特色中药方剂内服外用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后8周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均稳定,治疗组伤口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灯盏生脉胶囊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与局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灯盏生脉胶囊口服治疗(每次0.36,3次/d),共3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下肢血管彩超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的溃疡面积、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评分(DMQLS)的改变。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血管彩超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溃疡面积、MNCV、SNCV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DMQLS评分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灯盏生脉胶囊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疤痕形成机理,我们对疤痕的不同部位分别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了解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在疤痕组织的分布特点。结果发现:同一部位的疤痕,其增生明显处的真皮内FGF表达明显;疤痕边缘或萎缩部位的真皮内FGF表达中等;正常真皮内FGF阴性表达;FGF阳性细胞较多,为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处疤痕的中层有较多的FGF阳性细胞。本文认为:疤痕形成与FGF表达密切相关,增生性疤痕真皮的中心部位可能是组织增生最活跃的部位。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溃烂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以高发生率、高致残率、经济负担重,治疗时间长及高死亡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我国糖尿病协会于2010年11月14公布我国糖尿病的患病者已达9240万,除此之外糖尿病前期患者已达1.482亿。而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达到1.7%-11.9%;糖尿病患者中有15%的患者一生中有患糖尿病足的倾向,因此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糖尿病足的病因、机制,微环境变化着手,重点阐述糖尿病足传统的中西医疗法及目前的手术、介入及干细胞治疗方法的近况,旨在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及可开拓的空间,为进一步治疗糖尿病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糖尿病足新方法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患者满意率、血糖、溃疡愈合时间和糖尿病足知识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日数、医疗费用、血糖和溃疡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和糖尿病足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水平和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创面负压治疗促进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慢性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创面负压治疗组和敷料包扎组,观察两组创面细菌负荷及创面微循环血流量变化。结果:清创即刻,负压创面治疗组和敷料包扎组细菌负荷与创面微循环血流量无显著差异(P>0.01);创后3天、6天和9天时,负压创面组创面细菌负荷低于敷料包扎组(P<0.01),创面微循环血流量高于敷料包扎组(P<0.01)。负压创面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敷料包扎组(P<0.01)。结论:负压创面治疗有助于慢性肝硬化并发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Deep球囊扩张膝关节以下动脉及支架置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足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74例)使用deep球囊扩张膝关节以下细小动脉甚至足背动脉,合并股动脉狭窄者植入支架;B组(22例)单纯给以抗凝、扩血管、溶栓及相关治疗.分别观察记录和比较治疗前、后及术后1周、1、3、6、10个月患者下肢及足部皮肤颜色、温度、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间歇性跛行、溃疡愈合情况.结果:(1)糖尿病足的血管病变多为膝关节下的动脉,包括胫前、胫后、腓动脉以及以下分支,常累及双侧数支动脉,呈阶段性分布;(2)A、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32%和48.63%,A组显著高于B组(P<0.05);(3)溃疡愈合情况:0-2期A组:100%愈合,B组83.72%;3-4期A组56.25%愈合,B组18.46%,对于溃疡治疗的有效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Deep球囊扩张糖尿病足膝关节以下动脉联合动脉支架术治疗糖尿病足与保守治疗相比,效果明显,可恢复下肢动脉血供,明显消除和缓解静息痛、间歇性跛行,促进溃疡的愈合.降低截肢的几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诊断及治疗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diabeticopticneuropathy,DON)的临床经验,为本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2例糖尿病视神经痛变的发病特点,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严格控制血糖,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病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口服或静脉滴注活血化瘀药物,并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2、肌苷片等营养视神经的药物,同时给予全身检查,包括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治疗,观察经综合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视野改变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ll-giography,FFA)的特点等。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共有22例(29只眼),治愈10例(12只眼);好转7例(10只眼),总有效率为79.3%。结论: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及时正确诊断、系统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视力,扩大视野。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总结诊断及治疗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diabetic optic neuropathy,DON)的临床经验,为本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
法:回顾性研究22 例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发病特点,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严格控制血糖,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病侧颞浅动脉
旁皮下注射,口服或静脉滴注活血化瘀药物,并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2、肌苷片等营养视神经的药物,同时给予全身检查,包括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治疗,观察经综合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视野改变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的特点等。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共有22 例(29 只眼),治愈10 例(12 只眼);好转7 例(10 只眼),总有效率为
79.3%。结论: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及时正确诊断、系统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视力,扩大视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疲劳程度,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105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人口数据统计表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Piper疲劳量表(PFS)评估患者的疲劳程度,并通过pearson检测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人口统计数据显示,56%的DF患者年龄在41岁以上,64.8%女性,82.9%已婚,48.6%小学学历,39%病程3年或更长的时间。PSQI的平均总得分为(8.17±3.02),PFS量表总分为(6.38±2.18),睡眠质量与疲劳度总得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622(P0.05)。结论:DF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大多出现中度疲劳,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应加强对DF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疲劳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对糖尿病足综合征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神经病变的缓解作用和对足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5-2020.5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综合征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干预结合下肢动脉腔内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足部功能、治疗效果、创面感染发生率、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SS评分和足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低,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0%、2.50%和2.50%,对照组患者则分别为80.00%、17.50%和55.00%,且对照组住院费用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对糖尿病足综合征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神经病变具有确切的缓解作用,尤其对足部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