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替吉奥和奥沙利铂(SOX方案)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48例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SOX化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曲妥珠单抗联合SOX化疗方案,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3个疗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RR)为58.33%、疾病控制率(DCR)为8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9.17%和4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CEA及TPS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方案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血清CA125、CEA及TPS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OX方案与FOLFOX4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及生存时间。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SOX组与FOLFOX4组,两组均为45例。SOX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进行治疗,FOLFOX4组给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毒副反应、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的的疾病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腹泻、外周神经症状、手足综合征、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OLFOX4组I-II级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SOX组(P0.05),两组III-IV级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方案与FOLFOX4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相近,且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但SOX方案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多西他赛联合化疗方案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胃癌根治术后病理分期为IIA-IIIC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多西他赛联合方案辅助化疗。根据不同的多西他赛联合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氟尿嘧啶的三药静脉联合腹腔化疗方案(DCF组),共计20例患者;另一组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的两药静脉化疗方案(DP组),共计30例患者。分析经两种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后患者的2年无复发生存时间(RFS)、2年总生存时间(OS)、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DCF组2年RFS率、OS率较DP组升高(P<0.05);DCF组患者出现复发转移的时间明显长于DP组(P<0.05);两组复发转移部位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2周,DCF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DP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可控,患者可耐受,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多西他赛联合化疗方案应用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均安全有效,采用三药静脉联合腹腔化疗有助于降低复发转移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同步TP化疗方案(顺铂联合紫杉醇)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全身炎症反应指标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86例。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TP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IMRT,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全身炎症反应指标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结果:实验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4.19%、83.72%,均高于对照组的23.26%、53.49%(P<0.05)。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CD3+、CD4+/CD8+、CD4+降低,但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CD8+升高,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发现,实验组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MRT同步TP化疗应用于局部晚期NSCLC患者,可减轻免疫抑制,缓解炎症反应,阻止肿瘤进展,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晚期复发转移食管癌经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后的疗效及对患者T细胞亚群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病例搜集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病例搜集范围为我院接收的晚期复发转移食管癌患者70例。采用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35例。对照组给予替吉奥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两组均连续化疗2个周期。对比两组化疗2个周期后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对比两组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后的T细胞亚群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两组中位总生存期(m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及生命质量评分,记录两组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客观缓解率45.71%、疾病控制率68.57%高于对照组的22.86%、42.86%(P<0.05)。两组化疗2个周期后CD3+、CD4+、CD4+/ CD8+均较化疗前降低,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较化疗前升高,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2个周期后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较化疗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mOS、mPFS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结束后3个月QLQ-OES24评分均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复发转移食管癌经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更为显著,同时还可减轻免疫抑制,延长mOS、mPFS,且不增加毒副反应,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分析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 87 例, 随机分为两 个组, 分别是奈达铂组 ( A 组) 和顺铂组 (B 组 ) ,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以及毒性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 B 两组患者鼻咽原发灶完全缓解 (CR ) 率分别为 91.8%、 86.8% ( P=0.632>0.05 ), 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完全缓解 (CR ) 率分别为 87.8%、 84.2% ( P=0.864>0.05 ), 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A、 B 两组患者 3 年的总生存率 ( OS ) 分别为: 81.6%、 78.9%, P=0.762; 局部控制率 ( LC ) 分别为: 93.9%、 94.7%, P=0.890; 两组患者 3 年的区域控制率 (RC ) 分别为: 98.0%、 97.3%, P=0.849; 两组患者 3 年 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 (DMFS ) 分别为: 79.6%、 76.3%, P= 0.724。A 组患者 Plt 下降发生率为 46.9%显著高于 B 组发生率 34.2% ( P<0.05 ), 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A 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36.7%显著低于 B 组患者的发生率 76.3% ( P<0.05 ), 具有统计学显 著性差异; 其余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 疗效与远期疗效与顺铂相当, 但是奈达铂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顺铂低, 血小板的降低程度比顺铂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FOLFOX4和XEL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68例初治确诊为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分别采用XELOX和FOLFOX4化疗方案行术前两个疗程的化疗治疗。结果:XELOX组总有效率为47.06%,FOLFOX4组总有效率为41.08%,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方面,FOLFOX4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和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较高,而XELOX组手足综合症发生率较高。结论:XELOX方案作为胃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与FOLFOX4方案相似,但XELOX方案副作用较轻且均可控制,化疗时间短,对机体损伤小,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癌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FOLFOX6全身化疗方案,治疗组患者给予FOLFOX6全身化疗和肝脏病灶立体定向放疗(射波刀)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3个月后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6个月后患者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并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13%,高于对照组的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生存率(96.88%)和局部控制率(87.50%)均高于对照组(81.25%和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癌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曹正勇  李小波  李琪  袁伟  白杨  张学渊 《生物磁学》2014,(6):1139-1143,1112
目的:分析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87 例,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是奈达铂组(A组)和顺铂组(B组),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毒性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鼻咽原发灶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91.8%、86.8%(P=0.632〉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87.8%、84.2%(P=0.864〉0.05),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A、B 两组患者3 年的总生存率(OS)分别为:81.6%、78.9%,P=0.762;局部控制率(LC)分别为:93.9%、94.7%,P=0.890;两组患者3 年的区域控制率(RC)分别为:98.0%、97.3%,P=0.849;两组患者3年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分别为:79.6%、76.3%,P= 0.724。A 组患者Plt 下降发生率为46.9%显著高于B 组发生率34.2%(P〈0.0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A 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36.7%显著低于B 组患者的发生率76.3%(P〈0.0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其余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与顺铂相当,但是奈达铂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顺铂低,血小板的降低程度比顺铂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铂类加环磷酰胺(PC)化疗方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凋亡因子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EGFR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C化疗)和实验组(吉非替尼联合PC化疗),各为46例。观察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凋亡因子变化情况、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CD8+升高,但实验组较对照组低;而治疗后CD3+、CD4+、CD4+/CD8+均下降,但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Livin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DCD5、P53、Bax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PFS、O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PC化疗方案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可调节血清凋亡因子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康力欣胶囊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4)方案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7月~2021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根据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为40例。对照组接受FOLFOX4方案治疗,观察组接受康力欣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以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疗效、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状况,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的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CD3;、CD4;、自然杀伤细胞(NK)、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卡氏评分(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康力欣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在阻止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方面均效果确切,优于单纯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乌苯美司胶囊联合SOX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接诊的90例晚期胃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SOX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苯美司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D_4~+、CD_8~+、CD_4~+/CD_8~+、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6个月、12个月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_4+、CD_4~+/CD_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MP2、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8.89%(31/45)vs48.89%(22/45)](P0.05),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肝功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6个月、12个月时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93.33%(42/45)vs77.78%(35/45),82.22%(37/45)vs57.78%(26/45)](P0.05)。结论:与单用SOX方案相比,乌苯美司胶囊联合S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单药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二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一线化疗失败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多西他赛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参照抗癌药物常见毒副反应分级标准统计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RR)为30.00%,略高于对照组的25.0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焦虑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半年生存率为7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3%(P<0.05)。结论:相比于多西他赛单药治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二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确诊的可手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在保乳手术前给予AC-T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在保乳手术前给予TAC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控制率为95.56%,对照组为91.11%,两组总有效率及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口腔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脱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及11.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乳手术前采用AC-T序贯化疗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与TAC方案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静脉推注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老年患者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支气管镜检查适应症的240例老年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仅采用2%利多卡因进行雾化吸入局部麻醉,实验组患者术前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推注2 mg咪达唑仑。检测两组患者麻醉后支气管镜检查前(T1)、支气管镜检查后5 min(T2)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支气管镜检查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检查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T1时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与T2时HR和S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R、SBP检查前后有明显波动(P0.05),而实验组检查前后各生命体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67%(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3%(P0.05)。结论:咪达唑仑静脉推注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相比于单独应用利多卡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满意度高而不良反应少,适用于临床上老年患者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联合全身系统化疗(NIPS)对晚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和肿瘤侵袭转移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住院治疗的116例晚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NIPS,观察组患者接受HIPEC联合NIPS。观察两组疗效、生存率和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细胞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和肿瘤侵袭转移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68.97%)高于对照组(50.00%)(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下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下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6个月、9个月、12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HIPEC联合NIPS用于治疗晚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可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调节肿瘤标志物和肿瘤侵袭转移相关指标水平,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