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河南和山西连翘叶中总木脂素、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和连翘苷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连翘叶中总木脂素含量,结果显示山西连翘叶高于河南连翘叶总木脂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和连翘苷的含量。连翘酯苷A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23%;连翘酯苷B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1.74%;连翘苷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为2.58%;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较高,并且不同产地连翘叶中连翘苷含量差异较大;另外对于富含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连翘叶能否代替果实或者与果实合并用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测定河南和山西连翘叶中总木脂素、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和连翘苷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连翘叶中总木脂素含量,结果显示山西连翘叶高于河南连翘叶总木脂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和连翘苷的含量。连翘酯苷A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23%;连翘酯苷B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1.74%;连翘苷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为2.58%;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较高,并且不同产地连翘叶中连翘苷含量差异较大;另外对于富含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连翘叶能否代替果实或者与果实合并用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开发一种微生物转化工艺,将连翘苷转化为活性更高的连翘脂素.结果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LB菌株,转化连翘苷为连翘脂素的专一性较高.经培养基主要组成和转化条件优化,得出较佳的产酶培养组成为:蔗糖7 g/L,(NH4)2 SO45 g/L,NaCl 5 g/L,KH2 PO45 g/L,MgSO41 g/L,MnSO40.5 g/L,pH 6.0.LB菌株经产酶培养后,过滤收集菌体悬浮于2倍发酵液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2 g/L的底物连翘苷,于30℃、200 r/min转化20 h,连翘脂素的转化得率可达94.1%.利用微生物将连翘苷转化为连翘脂素,具有方法简单、转化得率高、产物容易纯化和副产物少等优点,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金丝桃素是贯叶连翘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本文概述了金丝桃素的化学与生物合成途径,介绍了金丝桃素在贯叶连翘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积累以及利用贯叶连翘的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生产与积累金丝桃素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分子生物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为深入研究金丝桃素的产生和积累提供了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连翘脂素的抗炎效应及其抗炎机制,以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建立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检测炎症因子的释放及相关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期提高对连翘脂素抗炎作用的全面认识并为连翘脂素临床开发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实验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iNOS、COX-2蛋白的表达,RT-qPCR法检测iNOS、COX-2mRNA的表达。与LPS组比较,连翘脂素组和地塞米松组可以明显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TNF-α和IL-6的量,并呈现浓度依赖关系。Westrenblot和RT-qPCR结果显示连翘脂素能抑制LPS诱导的iNOS、COX-2的蛋白表达以及mRNA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实验研究表明连翘脂素能够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iNOS、COX-2蛋白及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蓝色花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在院士、科技人员、科技新闻工作者推荐候选新闻的基础上。5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22日在京揭晓。  相似文献   

7.
连翘抗炎药效物质基础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索连翘几种成分的抗炎活性,并筛选其抗炎药效物质基础,为连翘抗炎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计算肿胀度。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对比各组的肿胀度及TNF-α和IL-6的含量。连翘苷对小鼠耳肿胀度及TNF-α和IL-6的生成无明显抑制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连翘脂素、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均能有效抑制小鼠耳肿胀及TNF-α和IL-6的生成,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对所筛选的连翘4种成分,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连翘抗炎药效物质有连翘脂素、连翘酯苷A和连翘酯苷B。通过口服给药,尚未发现连翘苷的抗炎活性,而连翘脂素、连翘酯苷A及连翘酯苷B显示较强的抗炎活性。同时推测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6这两种炎症因子的生成和多成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生命科学》2006,18(5):466-466
第十七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大会于2006年9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多新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9.
日前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评选揭晓,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当选,成为我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同时当选。  相似文献   

10.
贯叶连翘野生转家化前后生物学性状特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生贯叶连翘 (HypericumperforatumL .)在江苏经过了 3a的引种栽培 ,其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表明 ,栽培贯叶连翘的生物量、开花的一致性和生长的适应性等明显优于野生贯叶连翘 ;良好的繁殖方式使贯叶连翘的收获期提前了 1a ;成熟后 3个月采收的种子萌发率较高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能明显提高其种子的萌发率 ;贯叶连翘的黑色腺体即分泌细胞球数量与金丝桃素间也基本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贵州贵阳居群和陕西丹凤居群黑色腺体明显多于其他居群 ,其金丝桃素含量在所有居群中为最高 ,而甘肃武都居群黑色腺体最少 ,其金丝桃素含量在 6个居群中最低。 6个野生居群栽培后生物量相近 ,在 4个不同土壤pH的基地大田中均能良好生长 ,说明江苏地区环境条件完全适合贯叶连翘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1.
高压静电场对贯叶连翘种子休眠破除及药用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高压静电场(HVEF)技术应用于贯叶连翘种子休眠破除及组培苗培养,结果显示,贯叶连翘种子在静电场(100 kv/m)中处理1 h,其发芽势(SPO)和发芽率(SPT)是对照组(无静电处理)的5.69倍和2.45倍;贯叶连翘组培苗在静电场(135 kv/m~150 kv/m)中处理1 h,其药用成分总金丝桃素含量和贯叶金丝桃素含量是对照组的1.35~1.53倍;静电场(150 kv/m)处理后,POD活性是其对照的1.30倍.研究表明,一定强度的静电场作用,能有效提高贯叶连翘种子发芽率,促进总金丝桃素和贯叶金丝桃素代谢含量.  相似文献   

12.
《生命科学》2005,17(5):475-475
为更进一步明确刊物的发展方向,提高办刊质量,2005年9月9日,《生命科学》在上海召开了编委会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杜生明,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副局长刘峰松,名誉主编池志强院士,编委尹文英院士、沈允钢院士、郭爱克院士、赵寿元教授、汤章城研究员等沪区编委和编辑部人员共18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主编林其谁院士主持。  相似文献   

13.
《菌物研究》2010,8(1):F0002-F0002
2009年12月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09年新增选院士名单。《菌物研究》主编李玉教授当选为农业学部院士。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对连翘花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连翘不同器官[叶、果实(青翘、老翘)、花]抑酶活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连翘花对酪氨酸酶的抑制表现出了浓度依赖性;进而对连翘花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抑酶活性评价,结果表明95%乙醇提取物抑酶活性最高。然后根据活性导向分离方法,对连翘花9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鉴定为:连翘酯苷A(1)、芦丁(2)、(+)-松脂素-β-D-葡萄糖苷(3)、(+)-甲基松脂素-β-D-葡萄糖苷(4)、连翘苷(5),其中化合物4是首次从连翘花中分离得到。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均显示出一定的抑酶活性,同时各化合物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这表明这些成分可能是连翘花美白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85年,两本与周口店研究有关的,极其重要的论著在科学出版社问世了。在1月出版的是由吴汝康院士,任美锷院士,朱显谟院士和一批多学科专家们联合撰写的,书名是《北京猿人遗址综合研究》。而在3月出版的则是由裴文中院士和他的学生张森水教授合著的,书名是《中国猿人石器研究》。  相似文献   

16.
陈宜张 《生理学报》2005,57(6):773-774
刘育民先生走了,我是11月10日在北京参加院士会议期间,杨雄里院士告诉我这一噩耗的。刘育民先生的去世是我国生理学界,神经科学界的一大损失,这几天,我常常想起他为中国生理学界所做的许多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世界》2008,(1):17-18
由54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7年中国、国际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日揭晓。其中国际和国内共有十大生物科技新闻入围。  相似文献   

18.
孙卫国  刘峰松 《生命科学》2001,13(6):292-294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已于 11月 10日结束。2001年中国科学院共选举产生了 56名新院士,其中,数学物理学部 10名,化学部 10名,地学部9名;生物学部12名,技术科学部15名。在生物学部12名新当选的院士中,男7名,女5名,年龄最大的75岁,年龄最小的39岁,平均年龄61.3岁,60岁以下5名。中国科学院7名,教育部1名,河北省1名,解放军总后勤部 1名,香港地区 2名。现将其主要成就与贡献介绍如下:(以姓氏笔划为序) …  相似文献   

19.
庆祝《生命科学》创刊20周年暨《生命科学》2008年编委会会议于2008年10月21日在江苏昆山召开。会议由主编林其谁院士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名誉主编池志强院士,主编林其谁院士,常务副主编王恩多院士,副主编刘峰松、裴钢院士,编委(按姓氏拼音序)谷瑞升、胡国渊、沈允钢院士、宋建国、王澍、伍宗韶、张旭,编辑部岳东方、管兴华、于建荣。  相似文献   

20.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6,28(4):F0004-F0004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76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47人.副教授33人,高级工程师12人。教学、科研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拥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