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勋 《生命世界》1996,(2):13-13
一一一一一 这株繁花似锦的凹叶木兰树,是笔者10余年前 所摄,如今早已被人砍伐。一 这株繁花似锦的凹叶木兰树,是笔者10余年前 所摄,如今早已被人砍伐。一 这株繁花似锦的凹叶木兰树,是笔者10余年前 所摄,如今早已被人砍伐。一 这株繁花似锦的凹叶木兰树,是笔者10余年前 所摄,如今早已被人砍伐。一 这株繁花似锦的凹叶木兰树,是笔者10余年前 所摄,如今早已被人砍伐。一 这株繁花似锦的凹叶木兰树,是笔者10余年前 所摄,如今早已被人砍伐。一 这株繁花似锦的凹叶木兰树,是笔者10余年前 所摄,如今早已被人砍伐。一 这株繁花似锦的凹叶木兰树,是…  相似文献   

2.
基于SNP分子标记的凹叶木兰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凹叶木兰是我国特有的木兰属植物,仅分布于我国四川和云南两省相邻地区,目前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皮书名录,属易危物种。该研究以采自四川南部麻咪泽和美姑大风顶两个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凹叶木兰为材料,利用以PCR和测序为基础的SNP分子标记方法,初步研究了凹叶木兰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扩增出的4条510bp长的序列上,平均在73bp左右的序列长度上能够检测到一个SNP位点,说明两个自然保护区内不同居群的凹叶木兰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序列间相似度达97%,与引物所对原序列相似度达36%,表明该序列适宜进行凹叶木兰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凹叶木兰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其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凹叶木兰萌枝更新及其在物种保存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凹叶木兰(Magnolia sargentiana Rehder & Wilson)野外生存现状及萌枝更新状况.结果表明,凹叶木兰自然更新差,有性繁殖率低,萌枝更新是重要的繁殖方式.萌枝更新主要包括根颈萌枝、残桩萌枝、机会萌枝、根糵萌枝4种方式.萌枝是凹叶木兰适应自然或人为干扰的更新机制,通过萌枝更新使得个体生活史在逆境中得以延续,从而维持种群动态.通过研究凹叶木兰萌枝更新方式并结合其它古老植物的营养繁殖方式认为,古老植物能够在古环境变化以及地质演变中生存下来,营养繁殖(萌枝更新)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凹叶木(Magnoliasargentiana)是中国特有的观赏树木,种群的自然更新很差,须阐明其原因。研究发现,凹叶木兰种子的胚很小,无论是否被植物生长调节剂预处理,在冷层积(4℃)和暖层积(15℃)过程中,胚在种子内逐渐生长发育成熟,并能在多个温度下萌发,以变温30℃/20℃为最适宜。由此可见,凹叶木兰种子不能萌发的直接原因是形态休眠。此外,凹叶木兰种子较耐脱水,但干燥脱水至含水量为7.1%和5.3%时,种子的存活率分别是78.3%和40%。保存6个月后,含水量为9.4%或7.1%的种子在-20℃下全部失活,而在0和4℃下的种子,存活率无显著变化,充分证实凹叶木兰种子是中间性的。  相似文献   

5.
建厚朴     
<正>厚朴是福建省特色道地药材之一,在省内野生与栽培的有木兰科木兰属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和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两种,尤以凹叶厚朴为主。两者同属落叶乔木,树干通直;叶大革质,集生于枝顶;花单生枝顶,白色芳香,花期5—6月;果实为圆柱形聚合果,蓇葖果具鸟嘴状尖头,果期8—10月。其中凹叶厚朴与厚朴最大区别在于其叶先端凹缺或2裂。多生于海拔300~1 100米的山坡疏林中或林缘伐迹  相似文献   

6.
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又名天枞,松科黄杉属常绿乔木。树高可达50米,胸径达1.5米,主干通直圆满,树皮深灰色,不规则厚块状裂纹。大枝下部平展,一年生枝淡黄色。叶条形,长1.5—3厘米,先端有凹缺,上面绿色,下面有二条白色气孔带。花单性同株。球果卵形,长4.5—8厘米。种子三角状卵形,种翅通常长于种子。花期4月,球果期10—11月。黄杉是第三纪遗留的古老树种,也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植物。自然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多生于海拔800—2600米的中山地带,在山坡上部及山脊处较集中,有时成小片的纯林。该种对中高山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1993年3—6月,在邹高明、刘志强、柏春发、刘自俊等先生的协同下,我们4次去高黎贡山考察大茶树资源,考察地区主要在保山市潞江乡高黎贡山东坡的五峰寺后山、老茶地、茶叶凹、黄竹山、野猪塘、德昂旧寨遗址,及其附近的核桃林,风吹坡大约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考察地区海拔1800—2400米,总计发现古茶树上百株。古茶一般干粗  相似文献   

8.
海南黄山茶 新种(珊瑚茶组)图1 常绿灌木,高3—4米,树皮淡褐色,遍布黑褐色腺点,平滑,小枝淡灰色,无毛,当年生嫩枝淡褐色,无毛。叶革质,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6.5—12厘米,宽2.2—3.7厘米,先端钝,有时微凹,有小凸尖头,基部楔形至钝,边缘反卷,仅上部1/3处有疏离极浅的小牙齿,每边大约有7—11齿,上面绿色,平滑,下面色淡,平滑无毛,有细小乳头状突起,中肋在上面凹入,在下面突起,侧脉7—11对,上面微下陷,下面微隆起;叶柄长  相似文献   

9.
方鼎  王育生   《广西植物》1983,(3):189-191
<正> 乔木,高15—17米,胸径21—30厘米,树皮灰褐色,粗糙;老枝暗紫褐色,疏生不甚明显的褐色细小皮孔,变无毛,幼枝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芽椭圆形或狭卵形,长3—5毫米,芽鳞阔卵形,疏被短柔毛或无毛,边具缘毛。叶互生,卵形,稀狭卵形,长5—10.5厘米,宽2.5—5厘米,顶端渐尖,稀短浙尖,基部微心形,稍偏斜,上面疏生长柔毛或近无毛,背面灰绿色,密被短柔毛,中脉上面下凹,被开展的长柔毛,背面突起,基部密被其余疏被长柔毛,侧脉14—20对,脉间距离宽达6毫米,上面下凹,被短柔毛,背面突  相似文献   

10.
陈秀香   《广西植物》1988,(3):233-234
<正> 灌木,高达2米;小枝褐色,圆柱形,近无毛。叶互生,革质,圆形至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圆形或钝,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两面无毛,边全缘,中肋上面消凹,下面突起;侧脉不明显,3—5对;叶柄增厚,长3—4毫米,无毛;托叶微小。花单性;雌雄同株,单生于叶腋。雄花:花柄长2—2.5厘米,无毛;萼片5枚,  相似文献   

11.
兴文县位于东经104°51′—105°11′,北纬28°02′—28°26′。石林地区在兴文县城以南,与云南省相连。1984年6月在兴晏附近进行了贝类资源调查,面积为14平方公里,海拔800—1500米。标本经初步鉴定计有43种,隶属于14科25属。另有3种种名不详。名录如下:扭转褶口螺Ptychopoma tortile大扁褶门螺P.expoliatum expoliatum褐带环口螺Cylophor-us martensianus高大环口螺C.exaltatus拉氏双边凹螺Chamalycaeus rathouisianus微小双边凹螺C.diminutus梨小倍唇螺Diplommatina pyra黄蛹螺Pupina flava赤豆螺Bithynia fuchsiana椭圆萝卜螺Radix s…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出自山西省榆次市东赵乡大发村附近潇河Ⅱ级阶地砂砾堆积中。石制品有刮削器、端刮器、凹缺刮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钻、刮削器—凹缺刮器和石钻—端刮器等。时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13.
张永田  李秉滔   《广西植物》1988,(1):53-55
<正> 灌木,高1—2米。当年生小枝、叶柄和花梗被细毛,老枝有时有木栓质增厚的棱,无毛。叶纸质,倒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2—4.5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钝、近圆形、微短尖或稀微凹,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边全缘或微背卷,两面无毛,背面灰棕色,侧脉每边3—5条,近边缘处分叉成网状消失;叶柄长2—6毫米。雄花未见,雌花1—4朵从新枝顶端或近顶端叶腋生出,花梗长约5毫米;萼片5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5毫米,被疏柔毛;子房被疏长柔毛,后无毛,3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3枚,基部短短地合生,上部  相似文献   

14.
东海毛颚动物夏季垂直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雅蓉 《生态学报》1985,5(2):175-186
本文材料取自范围为123°—129°E,26°30′—32°30′N的东海。主要在水深超过80米的测站进行垂直分层采集。采集层次为0—50米,50—100米,100—250米,250—500米,500—1000米,1000米—底。网具用附闭锬装置的大型浮游生物网。资料的整理系沿200米等深线划分为两部分(A区和B区)进行计算和分析。经鉴定的毛腭类计4属21种,它他大多数分布子100米上层,数量和种类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优势种肥胖箭虫分布于0—250米,少数能分布更深,但数量集中于100米上层。2个近似种——海龙箭虫与百陶箭虫的垂直分布有所不同,前者几乎只在A区,主要在50—100米;后者A、B区皆有,50米上层居多。微箭虫的分布有避开表面的趋势。第一次采到大头箭虫、拟漂移箭虫和钩剌真(?)虫等个别标本。钩剌真(?)虫是冷水种,分布深度随纬度而异。  相似文献   

15.
李光照   《广西植物》1985,(2):85-87
<正> 深裂黄姜花 新种 图 多年生草本,茎高1—2米,直径1—3厘米;根状茎匍匐,粗壮,直径约3厘米,节间长1.5—2厘米。叶矩圆状披针形,长40—65厘米,宽7.5—13厘米,顶端长渐尖,尾状,基部急尖至阔楔形,无柄,腹面深绿色,无毛,背面略带粉绿色,疏被绢丝状柔毛;中脉在叶腹面下凹,在叶背面凸起,侧脉16—22对。叶舌干膜质,三角形至狭三角形,长2—4.5厘米,顶端圆钝,外侧密被绢丝状柔毛。穗状花序顶生,球果状,椭圆形,长15—20厘米,直径4—5厘米;苞片复瓦状排列,卵形至长卵形,绿色,长5—6厘米,宽4—5厘米,顶  相似文献   

16.
厚朴属木兰科落叶乔木。我省目前野生与栽培的厚朴,有凹叶厚朴Magnolia Biloba (Rehd.et Wils.) Cheng和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二种,主要是凹叶厚朴。高可达16米,胸径40厘米,树干通直,生长快,侧根发达,萌芽力强,具有较强的耐寒和抗霜雪的能力,春分至谷雨开花,白露至寒露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17.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别名羊肚蘑,是马鞍菌科植物。它在长白山林区中常于4 月末至6月初,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阔叶林地或林缘及草地上。形体由菌盖和菌柄组成,高5—15cm,直径4—10cm。菌盖卵形或近圆形,中空,蛋壳色至淡黄褐色。菌柄圆柱形,中空,近白色。菌盖表面有不规则多面形凹窝皱褶似羊肚,由此而得名。羊肚菌肉质脆嫩,味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堪称山珍之佳品。子实体含蛋白质、游离氨基 酸,包括大量丙氨酸、谷氨酸、脯氨酸、顺式—氨基脯氨酸以及少量色氨酸、酪氨酸、胱氨 酸和半胱氨酸。菌丝中含中性甘油脂2.04%,…  相似文献   

18.
树鹨数量及繁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6—1988年的4—10月,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树鹨(Anthus hodgsoni)的数量和繁殖进行了观察,现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工作地点和方法本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地处交城和方山两县交界(东经111°21′—111°33′,北纬37°45′—37°55′)。其植被、气候等资料已有报导〔1〕。将全区划为4个植被类型即:一、八水沟农作疏林灌丛区,海拔1600—1900米。二、大路峁针阔混交林区,海拔1900—2000米。三、罗板沟针叶落叶林区,海拔2200—2600米。四、云顶山亚高山草甸区,海拔2600—2800米。在上述4个植被带中,选定一条长2000米的固定路…  相似文献   

19.
从陕西所产苦木木质部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三种生物碱成份(Ⅰ)、(Ⅱ)和(Ⅲ)。根据理化性质和各种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Ⅰ)、(Ⅱ)和(Ⅲ)分别为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4—甲氧基—5—羟基铁屎米酮和5—甲氧基铁屎米酮,另外还得到一种非生物碱成分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20.
凹纹胡蜂与黑尾胡蜂生物学初步研究:膜翅目:胡蜂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次介绍了凹纹胡蜂Vespa velutina auraria Smith与黑尾胡蜂V.tropica ducalis Smith在实验室内饲养和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学习性观察情况。结果表明,两种胡蜂在室内温度14—25℃,相对湿度43—89%条件下完成一代发育所需时间为33—53天,其中卵期9—15天,幼虫期10—18天,蛹期15一20天,全年可发生三代。工蜂寿命为24—142天,雄蜂4—60天。 凹纹胡蜂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越冬和自行营巢。 两种胡蜂的主要天敌是蜂蝙科Stylopidae和寄绳科Tachinidae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