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观察辣椒碱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经不同浓度辣椒碱作用24 h后进行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测量细胞迁移率,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c-Src、p-c-Src(Tyr416)、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p-FAK(Tyr576/577)、桩蛋白(Paxillin)、p-Paxillin(Tyr118)、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MMP2和MMP9的mRNA水平。结果显示,10~50μmol/L辣椒碱对MDA-MB-231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100~500μmol/L辣椒碱显著降低MDA-MB-231细胞存活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5和50μmol/L辣椒碱组MDA-MB-231细胞体外迁移率和侵袭率均显著降低(P0.05),c-Src、FAK和Paxillin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MMP2和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并且辣椒碱对MDA-MB-231细胞的上述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以上结果提示,低浓度辣椒碱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涉及辣椒碱对c-Src/FAK/Paxillin信号通路以及MMP2和MMP9表达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靶向抑制FOXM1 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为乳腺癌的个性化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重组真 核转录载体pSilencer1.0-U6-FOXM1-shRNA,脂质体法转染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下调其FOXM1基因表达。采用四甲基 偶氮唑盐(MTT) 比色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值曲线以及克隆形成能力;采用实时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FOXM1 基因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重组载体pSilencer1. 0-U6-FOXM1-shRNA转染MDA-MB-231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增殖速率明显下降(P<0.05),平板克隆形成显著减少(P<0.05), 重组载体转染后显著抑制MDA-MB-231 细胞中FOXM1 基因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沉默FOXM1 基因对乳腺癌细胞 株MDA-MB-231 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为阐明乳腺癌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也为临床抑制肿瘤生长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裸鼠皮下成瘤动物模型及裸鼠肝脏原位多发与弥散模型,探索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瑞戈非尼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增殖的抑制作用,确定其分子机制。方法:培养获得人高侵袭性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经BALB/c裸鼠皮下注射形成皮下肿瘤,或经肝门静脉注射形成肝脏多发、弥散的肿瘤模型。给予瑞戈非尼灌胃给药治疗,3周后解剖,测量肿瘤体积并称重;或进行PET/CT检测,对核素强度、散发肿瘤占肝脏面积进行定量。通过定量PCR(q PCR)实验验证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与转移、侵袭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裸鼠皮下成瘤模型以及裸鼠肝脏原位多发与弥散肿瘤模型中,瑞戈非尼隔日灌胃给药持续3周能够显著抑制MDA-MB-231的增殖;皮下肿瘤体积、重量,以及裸鼠肝脏PET/CT检测显示瑞戈非尼持续给药组的相对核素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q PCR实验反映出瑞戈非尼能够抑制MDA-MB-231的上皮-间质转化与转移、侵袭作用。结论:揭示了瑞戈非尼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初步探索了其分子机制,为瑞戈非尼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靶向抑制FOXM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为乳腺癌的个性化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重组真核转录载体pSilencer1.0-U6-FOXMI—shRNA,脂质体法转染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下调其FOXM1基因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值曲线以及克隆形成能力;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mblot)分别检测FOXMl基因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重组载体pSileneerl.0-U6-FOXMl-shRNA转染MDA-MB-231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增殖速率明显下降(P〈0.05),平板克隆形成显著减少(P〈0.05),重组载体转染后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中FOXM1基因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沉默FOXMI基因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为阐明乳腺癌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也为临床抑制肿瘤生长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目前是危害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发现COP9复合体中的各个亚基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CSN4亚基对整个复合体具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探讨CSN4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首先在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成功建立了慢病毒介导的CSN4基因的干扰表达体系,并通过细胞表型实验、CCK8实验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证实CSN4基因表达的干扰能显著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速率和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干扰CSN4的表达能显著增加Sub G_1期乳腺癌MDA-MB-231细胞比例;凋亡检测结果表明,干扰CSN4的表达能显著增加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细胞的比例,这证明干扰CSN4的表达能够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最后,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证实CSN4能调控CDK6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激活Caspase3切割PARP,揭示CSN4可调控CDK6和Caspase3的表达从而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本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CSN4在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抑制,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小檗碱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各8只。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高脂喂养,小檗碱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分别灌胃给予小檗碱(100 mg/kg,1次/d)和阿托伐他汀(5 mg/kg,1次/d),饲养12周。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ox-LDL、MCP-1、MMP-9水平。观察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情况,并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测量病变区域内膜与中膜的厚度。结果:小檗碱可显著降低高脂喂养家兔的血清TC、TG、LD-C水平,降低血清血清炎症因子ox-LDL、MCP-1、MMP-9水平(P0.01),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小檗碱组的内膜增生程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接近。结论:小檗碱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抑制斑块的形成,同时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细胞凋亡方面观察BIOCOCKTAIL(益生菌微生物制剂)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FITC和PI双染色法及TUNEL法检测凋亡。结果通过FITC和PI双染色法,观察到BIOCOCKTAIL可显著增加乳腺癌细胞MDA-MB一231凋亡细胞。I组乳腺癌细胞系(8.1%绑38.7%,P〈0.05),Ⅱ组乳腺癌细胞系(6.9%掷19.4%,P〈0.05)。TUNEL法检测MDA-MB-231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增多。结论BIOCOCKTAIL能够有效诱导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补充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观察毛钩藤碱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选取人正常乳腺上皮MCF-10A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caspase 9、cleaved-caspase 3以及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蛋白水平。结果显示,毛钩藤碱可显著降低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存活率,且该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毛钩藤碱作用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48 h的IC50分别为447.79和179.06μmol/L;毛钩藤碱可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凋亡和MMP去极化(P0.05),促进线粒体释放Cyt C(P0.05),激活caspase 9和caspase 3(P0.05),这些作用均可被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特异性阻断剂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显著抑制(P0.05);此外,毛钩藤碱显著下调MDA-MB-231细胞Bcl-2蛋白水平并上调Bax蛋白水平(P0.05)。以上结果提示,毛钩藤碱可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凋亡,这可能与其调低Bcl-2/Bax蛋白比值,从而引起MPTP持续开放和Cyt C释放,最终导致caspase 9和caspase 3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探讨BMP9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骨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扩增高滴度的BMP9表达腺病毒,感染MDA-MB-231细胞,制备表达BMP9的重组MDA-MB-231/ BMP9细胞,以此作为实验组;同时以含GFP的空载腺病毒感染该细胞为MDA-MB-231/GFP,联合MDA-MB-231共同作为对照组;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重组MDA-MB-231/ BMP9细胞中BMP9以及磷酸化Smad1(PSmad1)的表达;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三组细胞中CTGF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最后结合X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三组标本中CTGF的表达。结果发现重组MDA-MB-231/ BMP9细胞中存在BMP9的表达;与对照组细胞相比,MDA-MB-231/ BMP9细胞中存在PSmad1的活化增强及CTGF的表达下调;X片发现实验组裸鼠胫骨溶骨性缺损减少;瘤体组织免疫组化发现实验组CTGF表达下调。所以BMP9可以在体内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骨转移并且这种抑制作用有可能是通过下调CTGF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人蛋白激酶Bγ(Akt3)基因编码区序列(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其稳定表达细胞株并观察其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从流产胎儿脑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Akt3 cDNA的全长序列后克隆入pEGFP-N2质粒中,构建成Akt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然后转染入MDA-MB-231细胞中,新霉素筛选稳定转染细胞克隆,通过MTT实验,研究转染Akt3基因前后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 重组载体经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目的 基因正确无误.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AKT3融合蛋白在MDA-MB-231细胞中表达良好,而转染空载体及未转染细胞对照中未见有此融合蛋白质条带;MTT结果显示AKT3表达上调的稳定克隆组,其增殖活性显著高于空载体稳定转染细胞组及未转染亲代细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kt3过表达可增强MDA-MB-231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探讨其作用 机制.方法:芹菜素处理MDA-MB-231细胞,MTT法及流式法检测细胞增殖、粘附和周期变化 ;Millicell小室检测新生血管形成、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检测Bcl-2、Bax 、cyclinB1、VEGF、MMP-9、E-cd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芹菜素明显抑 制MDA-MB-23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G2/M期细胞比例由4.79%增至36.12%(P<0.05 );细胞的黏附、新生血管形成 能力均显著降低;侵袭转移穿膜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由88.67、106.33降至45.67、 68(P<0.05);Bcl-2、cyclinB1、VEGF、MMP-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E-cd的表达则增 加.结论:芹菜素有效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阻滞细胞于G2/M期, 诱导细胞凋亡;抑制 细胞粘附、新生血管形成、侵袭与转移的能力,其机制与抑制Bcl-2、cyclinB1、VEGF、MMP 9表达,促进Bax、E-cd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硫化砷(As4S4)作用于人类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细胞后对其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硫化砷(0,2.5,5,10,20txM)作用于Jurkat细胞不同时间(24,48,72小时),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硫化砷(0,5,10,20txM)作用Jurkat细胞24小时后细胞数目和形态变化。利用Westemblot方法检测硫化砷(0,5,10uM)作用Jurkat细胞24小时后胞内CleavedNotchl蛋白和C.myc蛋白变化情况。结果:@MTT结果提示硫化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Jurkat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②显微镜下观察到硫化砷处理Jurkat细胞24小时后,细胞数目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减少,而其细胞碎片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Westernblot结果显示硫化砷处理24小时后,胞内CleavedNotchl蛋白、C-myc蛋白下调,并随浓度增加下降的更为明显。结论:硫化砷对Jurkat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影响Notch信号通路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实验室构建的微流控芯片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进行捕获,提高捕获率并保证细胞活性,实现再培养。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处理正常培养和再培养的细胞,分析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对微流控芯片进行基底修饰,利用MUC1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捕获肿瘤细胞,优化捕获条件提高捕获率。对微流控芯片捕获的细胞进行分离、收集和再培养。用1μmol/L阿霉素对正常培养和再培养的细胞分别孵育24h,然后提取RNA并逆转录合成c DNA。选择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及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FN1、ITGA6和LAMB3设计引物,以c DNA为模板分别进行RT-PCR扩增,对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进行灰度分析。结果:经MUC1抗体修饰的微流控芯片能有效地捕获肿瘤细胞,捕获率达80%±3%,释放率约98%,细胞释放后存活率高实现再培养。阿霉素对正常培养和再培养的乳腺癌细胞中FN1、ITGA6和LAMB3的基因表达均有抑制作用。结论:MUC1抗体修饰的微流控芯片能有效捕获乳腺癌细胞并实现再培养,捕获前后细胞内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均能产生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间歇刺激法和浓度梯度递增法对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阴性的乳腺癌耐药细胞株的建立,为进一步探讨ER阴性乳腺癌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间歇刺激法和浓度梯度递增法,用紫杉醇诱导6个月,分别建立了耐药细胞系231 TIM10和231 TAX8,并用倒置相差显微镜、MTT法、Western印迹、流式细胞术比较了两株耐药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耐药表型、ER-α蛋白表达及紫杉醇诱导细胞G2/M期阻滞效应的改变等生物学特性.结果 间歇刺激法比浓度梯度递增法更容易诱导ER阴性的乳腺癌细胞获得耐药表型,231 TIM10耐药指数为11.9,231 TAX8耐药指数为2.3.用紫杉醇处理后,231 TIM10细胞能够抵抗100 nmol/L紫杉醇引起的G2/M期阻滞效应,231 TAX8细胞仅能够抵抗10 nmol/L紫杉醇引起的G2/M期阻滞效应.231 TIM10细胞在诱导过程中形成了两个细胞亚群,体积增大明显,细胞之间黏连更加明显.MDA-MB-231敏感细胞和两株耐药细胞均无ER-α蛋白的表达.结论 间歇刺激法更合理地模拟了临床上ER阴性乳腺癌的耐药过程,建立了可靠的细胞耐药模型,为耐药机制研究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抗乳腺癌的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死亡率,H2DCFDA探针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内剪切型Caspase-3的变化。结果发现在无葡萄糖条件下,DHA以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乳腺癌细胞MDA-MB-231死亡。在这个过程中,DHA促使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然而,当DHA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NAC)共处理细胞时,细胞死亡率和细胞内ROS水平均明显降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DHA可以引起Caspase-3的切割,同时,这种变化可以被NAC抑制。结果表明在无葡萄糖条件下,DHA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内ROS的水平,激活Caspase凋亡通路,进而促进乳腺癌细胞MDA-MB-231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骨脂素对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LNCa P-AD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补骨脂素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前列腺癌LNCa P-AD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补骨脂素,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AR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CNA和AR蛋白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均数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0、50、100μg/ml补骨脂素组LNCa P-AD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P0.05),补骨脂素对LNCa P-AD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1.00±0.00)相比,30μg/ml组AR m RNA表达上调(1.63±0.04,t=17.72,P0.01),50μg/ml组AR m RNA表达无明显变化(0.98±0.04,t=0.66,P=0.53)、而100μg/ml组的AR m RNA表达则明显降低(0.46±0.07,t=15.18,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30μg/ml、50μg/ml、100μg/ml的补骨脂素干预48 h后,LNCa P-AD细胞PCNA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11.88±0.21 vs 10.61±0.17 vs 6.62±0.13 vs 2.71±0.43,F=68.53,P0.01)。100μg/ml的补骨脂素可明显降低LNCa P-AD细胞AR蛋白的表达水平(0.43±0.06 vs 0.87±0.04,t=6.04,P0.01)。结论补骨脂素能在体外抑制前列腺癌LNCa P-AD细胞增殖,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LNCa P-AD细胞PCNA表达和影响A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亲骨转移乳腺癌细胞(MDA-MB-231BO)和亲代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生长曲线和致瘤性,初步探讨MDA-MB-231BO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MTT法测定两种细胞的生长曲线,并将两种乳腺癌细胞接种于裸鼠腋窝处皮下,建立乳腺癌细胞异种移植瘤动物模型,30 d后处死裸鼠,肿瘤组织及相关脏器官做病理检查。结果MTT法测得MDA-MB-231BO细胞生长速率高于MDA-MB-231细胞。接种两种乳腺癌细胞的裸鼠均长出肿瘤,成瘤率为100%。病理检查符合人乳腺癌细胞特征,MDA-MB-231BO组瘤体体积明显大于MDA-MB-231组(P〈0.05)。结论MDA-MB-231BO细胞生长速率高于MDA-MB-231细胞,而且MDA-MB-231BO在裸鼠体内的致瘤性强于MDA-MB-231。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桑叶茶对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周期和对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MDA-MB-231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桑叶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桑叶茶对MDA-MB-231细胞细胞周期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桑叶茶对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桑叶茶使MDA-MB-231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丧失,细胞周期改变,同时桑叶茶实验组中的Survivin蛋白表达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表达量均有所下降,且表达量随着桑叶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本实验研究表明,桑叶茶能够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同时能够降低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  相似文献   

20.
BSP基因RNA干扰对乳腺癌MDA-MB-231BO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抑制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基因表达后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BO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应用pSilencer5.1-U6Retro构建针对BSP基因的siRNA逆转录病毒重组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293细胞制备病毒悬液感染MDA-MB-231BO细胞,利用嘌呤霉素筛选抑制BSP表达的乳腺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BSP蛋白表达,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显示,成功构建BSP基因RNAi稳定转染的231BO-BSP27细胞。231BO-BSP27细胞内BSP蛋白表达抑制率为69.3%,与对照组细胞相比,231BO-BSP27细胞的生长速率和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S期细胞数量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增多。由此证实,逆转录病毒介导的RNAi能实现BSP基因稳定沉默,从而抑制MDA-MB-231BO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