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改进白蛋白工艺,加强产品稳定性及治疗对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节省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前国内血液制品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不仅受原材料血浆供应紧张的影响,同时缺乏自身产品多样性,因此对白蛋白分离及提纯工艺进行分析,提高人血白蛋白产品纯度,获得有效的血液制品是当前血液制品生产的重点及难点。本文将综述人血白蛋白分离及提纯的相关工艺要求,旨在为人血白蛋白的制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百合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是我国重要的野生资源,分布广泛,主要含有甾体皂苷、生物碱、多糖及酚类等有效成分。药理学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抑菌、镇静催眠及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本研究对百合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百合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睿  李迪  李勇 《生物技术通报》2017,23(10):68-72
人参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草药,皂甙为其主要活性成分。近年对人参皂甙的研究进展及成果颇多,揭示了其在抗肿瘤、抗衰老、增加免疫、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本文将以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参皂苷的报道为基础,对其药理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参皂苷类药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寡糖诱导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寡糖在植物中可作为早期信息分子,激活植物防御系统,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综述近年来对寡糖激发子受体、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曲克芦丁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研究。本文综述了曲克芦丁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对目前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主要对马兜铃属植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马兜铃属植物主要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终止妊娠以及对血管的影响等药理作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该属植物中某些品种有较强的肾毒性及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因此,应用时要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7.
罗布麻红麻根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近年来罗布麻根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苦丁茶冬青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苦丁茶冬青叶(苦丁茶)是民间常用中草药,主要用于治疗头痛、齿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等症。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苦丁茶冬青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对桑黄孔菌属的分类地位进行梳理和明确,并就桑黄孔菌属内物种的化学成分种类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桑黄、化学成分、活性、药理作用”等为关键词,检索1960—2020年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和中国万方等数据库中桑黄的相关文献,总结了桑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检索筛选中文文献240篇,外文文献102篇,发现桑黄中含有的化学成分种类及含量丰富,药理作用广泛,包括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降血糖和降尿酸作用等。通过对中药桑黄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归类整理,为深入研究桑黄及其配伍应用、开拓药用范围并明确药效机制等研究打开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石斛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石斛对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汇总。结果:共纳入53篇相关文献,发现不同品种石斛以及石斛不同成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心肌纤维化、缺血性心脏病、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有治疗作用,且均有相关机制研究。结论:近年来,随着不同石斛品种及其药理成分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研究的深入,石斛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和保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12.
为探究巴戟天抗疲劳功效及活性成分。实验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经大孔树脂、MCI、ODS柱层析分离,核磁共振鉴定结构。结果表明,巴戟天醇提物大孔树脂分离得10%乙醇洗脱物对小鼠运动抗疲劳作用效果最明显,再经MCI、ODS柱分离,得到四个化合物单体,分别是耐斯糖(1)、4-羧基-7-羟基-8-羟甲基-3,6-环烯醚萜苷(2)、4-乙酰基-8-羟甲基-3,7-环烯醚萜苷(3)和4-羧基-7-羟基-8-羟甲基-10-乙酰基-3,6-环烯醚萜苷(4)。化合物2、3、4为首次从巴戟天中分离得到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巴戟天花药发育过程中多糖和脂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花药发育中多糖和脂滴类物质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减数分裂之前,花药壁的绒毡层细胞中有少量脂滴,其他细胞中脂滴和淀粉粒都很少。四分体时期,四分体小孢子中开始出现脂滴,绒毡层细胞中的脂滴较以前增加,其他细胞中的脂滴和淀粉粒仍然很少。小孢子早期,游离小孢子在其表面形成了花粉外壁,靠外壁下方有一层周缘分布的多糖物质。绒毡层细胞中的脂滴明显减少。发育晚期的小孢子中形成一个大液泡,细胞质中出现淀粉粒;同时在药壁和药隔组织中也出现了淀粉粒。此时绒毡层退化。在二胞花粉早期,花粉中积累了大量淀粉粒和一些脂滴。但在成熟的花粉中(二胞花粉晚期),淀粉粒消失,只有一定数量的脂滴保留。巴戟天成熟花粉中积累的营养物质主要为脂滴。  相似文献   

14.
应用石蜡切片法、荧光显微镜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年生巴戟天根组织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对蒽醌类化合物在根中的分布场所及其积累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戟天根的结构类似一般多年生草本植物,薄壁细胞是巴戟天根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分布储存场所,蒽醌类化合物含量随着根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由以上研究总结出巴戟天以四年或四年以上采收为好,并以根皮厚、木心细者为上品。  相似文献   

15.
巴戟天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宁珍  付传明  赵志国  唐凤鸾  李锋   《广西植物》2007,27(1):127-131
以巴戟天顶芽及嫩茎节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建立巴戟天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0%酒精预处理60s,再用0.1%HgCl2浸泡10min,效果较好,茎节为外植体优于顶芽。培养基MS+BA1.0mg/L+IBA0.05mg/L利于诱导出芽,可用于初代培养;MS+BA1.0mg/L+IBA0.2mg/L利于形成丛生芽,用于继代增殖,繁殖系数6.0/50d;1/2MS+IBA0.4~0.8mg/L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100%;生根苗移栽于排水良好的火土或砂土中,成活率90%。  相似文献   

16.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是我国传统四大南药之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历代本草及近现代文献对南药巴戟天的基原、产地变迁、加工炮制和品质评价等方面的记载。经考证,古今巴戟天基原植物差异很大,清末以前本草记载的巴戟天涉及基原植物有6科10属12种,通过比对本草文献中对巴戟天的有效生物学描述,可以明确古代巴戟天来源于葡萄科(Vitaceae)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num Diels et Gilg)、百合科(Liliflorae)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 Levl.)及开口箭(Campylandra chinensis(Baker)M.N.Tamura et al.)3种;古代巴戟天产地与现代《中国药典》记载的品种产地差异大;炮制方法古今沿用,炮制品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和酒巴戟天;品质以条粗大而且呈连珠状、肉厚、色紫质软、内芯木部细、味微甜、无蛀虫、体干者为佳。通过本草考证,可厘清巴戟天古今之变,为巴戟天商品规格研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南药巴戟天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是我国传统四大南药之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历代本草及近现代文献对南药巴戟天的基原、产地变迁、加工炮制和品质评价等方面的记载。经考证,古今巴戟天基原植物差异很大,清末以前本草记载的巴戟天涉及基原植物有6科10属12种,通过比对本草文献中对巴戟天的有效生物学描述,可以明确古代巴戟天来源于葡萄科(Vitaceae)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num Diels et Gilg)、百合科(Liliflorae)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 Levl.)及开口箭(Campylandra chinensis(Baker)M.N.Tamura et al.)3种;古代巴戟天产地与现代《中国药典》记载的品种产地差异大;炮制方法古今沿用,炮制品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和酒巴戟天;品质以条粗大而且呈连珠状、肉厚、色紫质软、内芯木部细、味微甜、无蛀虫、体干者为佳。通过本草考证,可厘清巴戟天古今之变,为巴戟天商品规格研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根癌农杆菌对巴戟天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红  林小桦  张桂芳  徐鸿华 《广西植物》2004,24(5):411-413,395,i006
以巴戟天带节茎为材料,研究了根癌农杆菌对巴戟天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外植体感染前先进行2 d预培养,对转化有一定促进作用;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时间以3 d为宜;乙酰丁香酮能提高转化效率,抗性芽分化率可达18.0%;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后延迟4 d选择,抗性芽分化率有所提高;硝酸银能抑制外植体表面农杆菌的生长,提高GUS阳性芽的比例,硝酸银浓度2 mg/L时,GUS阳性芽比例最高(42.9%)。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胶柱层析结合制备液相从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中分离得到8个蒽醌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并与文献对照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2-羟甲基-3-羟基蒽醌(2-hydroxymethyl-3-hydroxyanthraquinone,1)、3-羟基-2-羟甲基-1-甲氧基蒽醌(3-hydroxy-2-hydroxymethyl-1-methoxyanthraquinone,2)、2-羟基-1-甲氧基蒽醌(2-hydroxy-1-methoxyanthraquinone,3)、3-羟基-1,2-二甲氧基蒽醌(3-hydroxy-1,2-dimethoxyanthraquinone,4)、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rubiadin-1-methyl ether,5)、1,3-二羟基-2-甲氧基蒽醌(1,3-dihydroxy-2-methoxyanthraquinone,6)、1,3-二羟基-2-乙氧甲基蒽醌(ibericin,7)、1,2-二羟基-3-甲基蒽醌(1,2-dihydroxy-3-methylanthraquinone,8)。其中蒽醌(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利用MTT法对分离出的蒽醌的体外抗癌活性进行筛选,结果显示蒽醌(3)、(5)和(7)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蒽醌的浓度为400μmol/L时,蒽醌(3)、(5)和(7)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44. 63%、20. 52%、54. 89%。  相似文献   

20.
巴戟天离体苗不定根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巴戟天幼嫩种子中的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愈伤组织,继而诱导分化出芽,长成小苗。将小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从茎基部诱导出不定根,再生植株。对离体苗的不定根发育进行结构观察,发现巴戟天组培苗的不定根是由形成层细胞先分裂分化形成根原基后发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