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响应面(RSM)优化紫苏籽油脂的水酶法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酶的种类、酶解温度、pH、液(mL)固(g)比、加酶量、以及时间相互作用对紫苏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拟合得到方程显著,确定的紫苏油脂提取最优条件为:碱性蛋白酶在pH9.5条件下液(mL)固(g)比9.97∶1、加酶量2.75%、温度56.1℃、时间5.25h,该条件下紫苏油脂的提取率可达到37.65%,与理论值38.3%十分接近,建立的模型真实可靠,确定了紫苏油脂的最佳提取工艺。经气相色谱检测紫苏籽油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等脂肪酸,水酶法提取紫苏油脂的α-亚麻酸相对含量最高67.9%,且相对溶剂法及冷榨法理化指标最好。  相似文献   

2.
花椒籽黑色素提取和脱蛋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  贺学林  徐怀德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12):2558-2563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优化了花椒籽黑色素的浸提工艺,并用蛋白酶酶解-Sevag法联用脱除花椒籽黑色素中的蛋白.结果表明:影响花椒籽黑色素提取效果的因素依次为温度>NaOH浓度>料液比,花椒籽黑色素提取的优化工艺参数为NaOH浓度为1.20 mol/L,料液比为1∶24.64,温度为70℃下提取2 h,共2次,所得花椒籽色素粗品为棕黑色无定型粉末,得率为6.1%,色价为201.62,蛋白质含量为44.83%~48.63%.碱性蛋白酶脱蛋白条件为温度50℃,pH 9,加酶量为粗色素溶液(浓度为1 mg/mL)体积的6%,再用Sevag法处理3次,蛋白质脱除率可达81.23%,花椒籽黑色素色价可提高1.5倍.  相似文献   

3.
选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结合的双酶法对螺旋藻蛋白进行水解。其中,对木瓜蛋白酶水解螺旋藻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以水解度为指标,研究了酶解时间、酶与底物比、pH和酶解温度4种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因素(加酶量、酶解温度和pH)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螺旋藻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4300 U/g,pH 7.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60 min;木瓜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底比为4.5%,酶解温度60℃,pH 6.5,酶解时间210 min。利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结合的双酶法制得的多肽水解度可达32.90%,与单酶法相比,水解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月见草籽油在医药、保健及食品工业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月见草籽油进行了研究,采用超声及粉碎处理方式对月见草籽进行预处理,确定最佳预处理条件:超声功率300W、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60℃;采用Alcalase 2.4L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利用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优的月见草籽油脂提取工艺:料液比为5.4(w/w)、酶添加量为1.38(v/w)、酶解温度为62.5℃、酶解时间2.8h,响应面有最优值为84.32%;测定油脂的基本组成及相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月见草籽油的皂化值、折射率、色泽的影响不显著,但酸值及磷脂含量均低于溶剂法月见草籽油。优化的工艺简便可行、提取率高,为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月见草籽油提取工艺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酶解魔芋飞粉制备高F值寡肽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珊珊  干信 《生物技术》2006,16(3):67-69
目的:为了得到高F值寡肽,需要对蛋白质进行水解。方法:采用酶法水解魔芋飞粉制备高F值寡肽。通过对蛋白质水解度的测定,确定了碱性蛋白酶和链霉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碱性蛋白酶加酶量0.1%,底物浓度3.75%,pH9.0,水解温度45℃,时间5h;链霉蛋白酶加酶量0.03%,pH8.0,水解温度50℃,时间7h。酶解液再经过凝胶层析分离纯化后可用于制备高F值寡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山药皮为原料研究纤维素酶法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工艺条件,研究考察了料液比、加酶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醇沉时间等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酶添加量4 U/m 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50℃,醇沉时间4 h。通过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一步优化,确定料液比1∶35,酶添加量5 U/m L,温度48℃时,SDF制备率最高达22.87%,较初始SDF含量7.96%提高近3倍。同时对制备的SDF性能进行测定,其持水性可达到10.74 g/g,溶胀力为6.45 m L/g,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若羌红枣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几种提取若羌红枣多糖的方法.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研究影响若羌红枣多糖提取的诸因素如提取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确定条件范围,优化提取条件,得到提取若羌红枣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热水法提取红枣糖的最佳条件:提取温度100℃、料液比1:16、提取时间4h,提取1次;酶法提取红枣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pH4.5,温度60℃、时间1h,酶用世0.03%;碱法提取红枣多糖的对佳条件:Na2 CO3,温度80℃、时间3h,料液比1:20.结论:三种提取方法以酶提取法的效率最高,碱提取法次之,热水提取法的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胰蛋白酶、Alcalase 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鲜鹿茸的降解过程,确定了优化降解工艺条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确定了Alcalase 碱性蛋白酶的降解效率最高,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降解过程中底物浓度、酶解温度、pH值和酶解时间为影响鲜鹿茸降解率的主要因素。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0.08 g/ml、酶解温度65 ℃、pH 9.0、酶解时间6.0 h。在此条件下,鲜鹿茸降解率高达92.6%,氨基酸产品收率达12.1%。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姬松茸多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姬松茸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均匀设计法分别考察不同时间、pH值、温度、酶浓度、固液比对纤维素酶、果胶酶以及木瓜蛋白酶酶解反应的影响,并研究三种酶联合使用时的加酶方式以及超声波协同提取时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可显著提高姬松茸多糖的提取率,其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作用20min,分步加酶法(先加果胶酶:pH值3.8、温度50℃、时间90min、加酶量7000U/g、固液比1:45;然后加纤维素酶:pH值3.6、温度75℃、时间120min、加酶量150U/g、固液比1:45;最后加木瓜蛋白酶:pH值3.6、温度75℃、时间120min、加酶量20000U/g、固液比1:45),多糖提取率达到14.51%。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提取方格星虫多糖工艺实验条件,本研究以海南三亚海域方格星虫为主要原料,用胰蛋白酶作为酶解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取响应面法研究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方格星虫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p H值、液料比、超声波时间、酶底比、超声波温度、超声波功率、反应时间等7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及其最佳水平。结果表明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方格星虫多糖的实验过程中,单因素的最佳条件酶底比为2.5%、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17 g/m L、超声时间为1 h、pH值为8、超声功率为960 W,多糖的最大提取率为3.24%。该方法实验条件要求不苛刻,浸提时间短,提取率高,是一项新的实验尝试,实验结果为优化方格星虫的多糖提取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木Moringa oleifera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辣木叶多酚得率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组合设计响应面试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木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2%、料液比1∶30(W/V)、提取时间30 min、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辣木叶多酚得率为27.32 mg·g-1,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2.
葵花籽是一种优质的油料资源,是世界第四大油料作物。葵花籽不但含油量高,葵花籽油以其高达90%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的特点,被称为"保健油",有延缓衰老、调节新陈代谢和降低胆固醇等功能。采用酶辅助压榨法制备葵花籽油,在提高出油率的同时保留油脂的天然风味。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酶的种类、酶添加量、pH值、液固比、温度和时间对压榨葵花籽油出油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选用纤维素酶,酶添加量为0.7%,pH为4.5,液固比为25%,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2.5 h。在此最佳条件下,出油率是传统冷榨法的3.48倍,油脂提取率达85%。  相似文献   

13.
Moringa oleifera is a plant whose seeds have coagulation properties for treating water and wastewater. In this study the coagulation efficiency of Moringa oleifera kept in different storage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The Moringa oleifera seeds were stored at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durations; open container and closed container at room temperature (28 degrees C) and refrigerator (3 degrees C) for durations of 1, 3 and 5 months. Comparison between turbidity removal efficiency of Moringa oleifera kept in refrigerator and room temperature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 Moringa oleifera kept in refrigerator and room temperature for one month showed higher turbidity removal efficiency, compared to those kept for 3 and 5 months, at both containers. The coagulation efficiency of Moringa oleifera was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initial turbidity of water samples. Highest turbidity removals were obtained for water with very high initial turbidity. In summary coagulation efficiency of Moringa oleifera was found independent of storage temperature and container, however coagulation efficiency of Moringa oleifera decreased as storage duration increased. In addition, Moringa oleifera can be used as a potential coagulant especially for very high turbidity water.  相似文献   

14.
酶法破碎裂殖壶菌提取胞内油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法破碎裂殖壶菌提取胞内油脂,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酶解反应条件,酶解反应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酶用量、温度、时间、pH,最佳酶解工艺参数:55 ℃、pH 9.5、搅拌反应2.5 h、酶用量为菌体生物量的2%.在该条件下,胞内油脂的提取量高达(81.53±0.33) g/L,过氧化值仅为0.15,酸价为0.24.  相似文献   

15.
辣木是亚洲和非洲广泛种植的一种药食同源植物。辣木生长快、种子产量高,每公顷辣木可产种子24 t。辣木种子含油19%~47%,蛋白质10%~52%,硫代葡萄糖苷及其水解产物异硫氰酸酯6.2%~8.6%。辣木油具有抗氧化、抗菌和抗炎作用,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1.7%~83.1%,是优质的食用油来源。辣木蛋白具有抗菌作用,是良好的食用和饲料用蛋白源。辣木种子所含硫代葡萄糖苷及其水解产物异硫氰酸酯有抗炎、抗肿瘤和降血糖等作用。辣木种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综述辣木种子上述四种主要成分分离制备和功能应用的研究进展,为辣木种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面优化酶解——微波辅助法从桑叶中提取桑叶多糖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采用Box-Behnken方法,研究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桑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拟合方程显著,最终确定桑叶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酶含量2%、酶解pH6、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0 min、液固比15 mL·g-1、提取时间13 min、提取温度76℃,该条件下桑叶多糖的实际提取率为15.23%,与理论模拟值15.12%接近,建立的模型真实可靠。该方法用于提取桑叶中的多糖类成分,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工艺条件,提高果胶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度,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柑橘皮为原料,采用盐酸提取、真空浓缩、乙醇沉淀的方法,以果胶提取率和吸光度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多因素的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溶液pH值、乙醇用量和料液比等重要影响因素,对柑橘皮果胶提取率的影响,获得果胶提取最优化组合,建立最佳的果胶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5,提取液pH1.5,浸提时间2h,乙醇用量80%。在此条件下,果胶提取率可达到11.82%。结论:本实验所得的果胶制备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能获得较理想的橘皮中果胶的提取率。果胶产品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低温豆粕大豆分离蛋白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低温豆粕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d,SPI)的碱提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了影响SPI提取率的4个关键因素(pH、温度、时间和液料比)进行四因素五水平的中心组合旋转实验设计(CCRD)。通过RSM建立了响应值(SPI提取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并获得了SPI的最优提取条件:pH 8.5,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42.8 min,料水比1∶9.7(g/mL),此条件下SPI提取率预测值为37.12%,与实验值(36.69%)的误差为1.16%。将一次碱提后残渣进行二次碱提,二次提取率为10.16%。2次碱提上清液等电点沉淀的蛋白沉淀率分别为84.03%和85.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