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锦霞  汪安琦  汤火顺 《遗传》1983,5(3):42-43
自从Steele和Breg[4],应用等量的TC199和 Eagle培养液,加12%小牛血清和12%人血清 最先培养羊水成功,并用于胎儿染色体疾病的 产前诊断之后,此项技术已成为产前诊断的一 个重要手段。然而,羊水细胞是胎儿皮肤等的 脱落细胞,大部分是固缩的,死亡的,只有一部 分是活细胞,且随着妊娠周数而变化[5],不同妊 娠周数的羊水中所含活细胞数的多少及血清的 质量133和带血的羊水样品[2]均可直接影响培养 结果。因此要获得羊水细胞的培养成功是不容 易的。经过培养方法的不断改进,成功率由 19%提高到97%[2]。我们在1977年应用简易 羊水细胞培养法,获得了成功[1], 1980年6月 间我们吸取了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本实验室 的条件,开展了co,培养箱中羊水细胞原位培 养法,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细胞培养工作中有时需要用CO_2培养箱,但CO_2培养箱价格甚高,这里介绍一种非常简单而又实用的“CO_2培养箱”。将一只真空干燥器洗净,在放置变色硅胶的槽中放入1/5到1/3的饱和NaHCO_3溶液。去掉干燥器盖上的塞子,换上一只橡皮塞,塞上插入一只注射针尖,使干燥器内外通气。将培养  相似文献   

3.
胎儿性别预测不但在计划生育工作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伴性遗传疾病如血友病、肌营养不良等的预防也很必要。我们介绍30例需中止妊娠的、中期妊娠妇女的羊水细胞性染色质试验的点滴经验。  相似文献   

4.
C_4光合作用和光呼吸研究是植物学界的研究热点,缺乏低CO_2浓度培养条件和相关突变体限制了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低CO_2浓度培养箱,CO_2浓度、光照和温度等培养条件可稳定控制,试验数据可通过网络实时查看记录。以该培养箱为平台,本研究对54份谷子甲基磺酸乙酯(EMS)突变体进行了耐40 mg/L(正常空气中CO_2浓度范围是380~400 mg/L)CO_2浓度培养鉴定,根据死苗量将这些材料分为4类,其中敏感的Ⅲ级突变体19个和Ⅳ级突变体13个,对低CO_2浓度极度敏感的5个谷子突变体均为叶脉变异系,证实了低CO_2浓度培养箱筛选鉴定的实用性。对这些材料开展包括花环解剖结构观察和相关突变基因克隆的深入研究,将奠定谷子C_4光合作用的研究基础,所构建的低CO_2浓度培养箱也适用于其他作物光合作用和光呼吸的生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光合产物是农产品产量的主要来源,因此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植物光合强度可以通过测定光合作用的任何一个方面如二氧化碳的吸收,氧的释放,有机物质的形成等来得到,由于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变化最大,所以测定二氧化碳浓度是最常用方法,如电导法,红外线法、pH法(包括比色法)等。电导法是根据碱性溶液吸收CO_2后电导率降低,以其前后差值来计算CO_2量。碱性溶液吸收CO_2后成分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反应后的电导液需经过强碱性阴离子  相似文献   

6.
CO_2是自然界储量巨大的游离性碳资源。关于CO_2的生物转化,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植物光合作用外,许多微生物亦具备此能力。微生物利用CO_2的首要步骤是完成CO_2从细胞外向细胞内的跨膜转运,这也是决定微生物CO_2利用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中,笔者对目前微生物CO_2跨膜转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各类微生物CO_2运输元件及其工作的分子机制以及通过优化CO_2转运提高微生物利用CO_2能力的策略。在此基础上,笔者还提出了今后微生物转化利用CO_2的研究重点和关键科学问题,可为未来通过生物路线实现CO_2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哈佛大学干细胞学院(Harvard Stem Cell Institute,HSCI)的Kevin Eggan副教授等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的研究小组,用82岁的遗传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女性患者的体细胞成功培养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研究小组也成功地使iPS细胞诱导分化出了运动性神经元。  相似文献   

8.
以牟氏角毛藻为材料,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CO2和CO2通入方式对光合生物反应器中高密度培养的牟氏角毛藻的生长速度和细胞密度的影响;并以水体pH值为指标,控制CO2的通入数量,进而研究了牟氏角毛藻在我们自行研制的卧式光合生物反应器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细胞悬浮培养达到一定密度之后,CO2的供应,可以有效地提高生长速度和细胞密度。对CO2通入方式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CO2通入方式,产生的效果不同,其中以空气和纯CO2混合后通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保持培养细胞原位、原形的超薄切片制备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先用环氧树脂Epon812包埋剂制成丘状膜,再在膜上培养细胞,直接将膜与细胞一起包埋,制备超薄切片。此种方法不仅能克服以往培养细胞需要离心成团,容易造成细胞破碎、变形的缺点;还能避免琼脂预包埋法悬浮细胞造成的抗原封闭;并能得到为数较多的连续超薄切片。它操作简便,较好地保持了培养细胞生长的原来位置及原有形状,为培养细胞进行免疫电镜的操作和提高制备培养细胞超薄切片的数量和质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高浓度CO_2培养条件下极大螺旋藻光抑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极大螺旋藻作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不同 CO2 浓度培养对螺旋藻光抑制和恢复的影响 ,结果表明由光抑制导致的光合速率下降 ,高浓度 CO2 比低浓度 CO2 培养程度小 ,在高浓度 CO2 条件下培养的极大螺旋藻 ,虽然在强光下也表现出光抑制 ,但与低浓度 CO2 相比 ,光合速率下降得较慢。这种现象在强光与弱光培养均存在 ,但强光培养时更明显。光抑制后的恢复实验表明 ,不同 CO2 浓度培养的极大螺旋藻 ,光系统 光化学活性 (Fv/Fm)在弱光下恢复较好 ,高光强、高浓度 CO2 培养的藻 ,恢复速度稍快 ;而在黑暗中 ,几乎没有恢复 ;在弱光和含氯霉素的条件下 Fv/Fm均下降。由此可见 ,高 CO2 浓度可减轻极大螺旋藻的光抑制 ,但对其光抑制后的恢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培养过程中CO_2的使用和pH稳定性对MRC-5细胞增殖、传代培养及产毒水平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NaHCO_3调节细胞培养液pH值,结合CO_2使用,监测细胞培养过程中pH变化情况,以及在连续传代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和增殖情况。接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比较不同状态下细胞的产毒能力。采用碳酸氢盐缓冲体系时,无CO_2分压的封闭培养组细胞培养液pH波动较大,在传代培养中观察到细胞形态较差,细胞状态下滑快;细胞连续传代至35-37代;细胞在31代平均产毒水平4.64Lg PFU/mL。有CO_2分压的开放组细胞培养液pH相对平稳,在传代培养中细胞活率维持80%以上,细胞状态下滑趋势平缓,可连续传代至41代;31代细胞平均产毒水平4.83 Lg PFU/mL。采用碳酸氢盐缓冲体系的细胞培养液匹配合适的CO_2分压有助于细胞状态的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可培养微生物被不断重复培养和筛选,从中分离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化合物越来越困难,而这些可培养微生物却仅占微生物总数的1%。未培养微生物是指迄今为止在实验室中还无法纯培养的微生物(占99%)。为了解决未培养微生物问题,科学家们突破了传统的培养方式建立了新型原位培养技术。文章详细介绍了未培养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多样性及重要性、微生物不可培养的原因,重点介绍研究策略以及基于原位培养技术原理发展起来的5种未培养微生物培养分离方法,指出了未培养微生物培养技术的发展方向以进一步促进难培养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4.
新疆紫草细胞的逐级放大培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CO_2可以溶解蛋白质人们已知CO2在加压后是一种对环境无害的强的溶剂,可代替多种有机溶剂广泛用于工业。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化学工程师KeithP.Johnstone在1996年2月2日的Seience上报道,将临界CO2与加压的水相混,制成“水中CO?..  相似文献   

16.
用简单、快速的方法从玉米幼苗初生叶分离出完整的有功能的叶肉原生质体和维管束鞘细胞束。羧化酶分布表明,初生叶属典型C_4型代谢。叶肉原生质体在光和暗中CO_2固定速率分别为7.2和 21.6 μmol·mg~(-1)chl·h~(-1)。加 10 mmol L~(-1)PEP,暗中的CO_2固定速率提高三倍,在光下PEP只有微弱促进作用。离体的维管束鞘细胞束也有一定的CO_2固定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枢神经损伤会导致神经元不可逆的缺失和胶质瘢痕的形成,给患者造成神经功能的障碍。再生医学认为补充缺失的神经元可能是修复损伤最理想的方法。近些年研究显示,多种成熟的细胞经过重编程后可以转分化为功能神经元。因此研究者将内源的胶质细胞进行原位重编程产生功能神经元,用于神经损伤修复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该方法展现出开发潜力和独特优势。本文就当前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原位转分化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重点介绍可进行原位转分化的胶质细胞的类型、特征和转分化研究进展,为开发新的神经损伤治疗策略及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来,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技术已成为检测环境因素对机体DNA损伤的有效手段。迄今有关人类羊水细胞SCE分析还缺少广泛的数据,为给产前诊断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正常人的羊水细胞SCE正常值进行了初步研究,简报如下。 羊水取自孕期4—6个月的健康孕妇100例。测前对其家族史、生育史、致畸剂接触史、夫妇是否吸  相似文献   

19.
20.
当Geoffrey Block宣布他找到了使肝培养细胞生长的方法时,许多人对此抱怀疑态度。虽然肝脏本身能。够再生,但30年来许多专家尝试在体外培养肝细胞使之生长都以失败告终。而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在这方面获得了成功:成批的肝细胞在培养条件下生长并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