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滇东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剖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滇东滇池断裂带以东以及滇东北地区连续完整的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地层剖面自下而上的层序是旧城段、白岩哨段、“小歪头山段”、待补段、中谊村段、大海段、石岩头段、玉案山段。论证了晋宁王家湾剖面待补段位于“小歪头山段”之上;晋宁梅树村剖面“小歪头山段”磷质条带中的小壳化石是中谊村段向下渗漏的产物,它在岩性上与白岩哨段无多大区别,可归入同一地层段范畴,恢复原命名的白岩哨段涵义。论述了以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为代表的滇池断裂带以西地区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地层剖面有沉积间断,缺失了待补段沉积和大海段上部的瘤状白云岩,从而增补了梅树村阶大海段的一个化石带Heraultipegmayunnanensis,基本上肯定了梅树村阶有四个化石组合带。最新研究表明,滇东前寒武系与寒武系最佳界线地层剖面应是滇东北会泽雨碌和大海剖面。滇东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的界线应放在中谊村段与待补段之间,即最古老的小壳化石组合之底。  相似文献   

2.
该文记述了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所在地,湖北宜昌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中发现的小刺球藻类化石Micrhystridium regulare,regulare,讨论了它们的产出层位及其归属,并对小刺球藻类化石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分布作了简要的归纳,最后提出了小刺球藻类化石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的划分和大区域地层对比中重要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3.
华中西南区一条国际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补充剖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全球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和层型点确定在加拿大纽芬兰东南幸运角剖面,并以遗迹化石带Trichophycus pedium的底作为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的分界点。但是,幸运角剖面主要是以硅质碎屑岩相为主,难以与含有丰富小壳化石和具有可对比的稳定同位素资料的碳酸盐相界线剖面进行对比。为此,提出我国云南会泽大海附近的一条以碳酸盐相为主的剖面作为全球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的补充剖面。理由是(1)在大海剖面上,震旦系灯影组白岩哨段、待补段和下寒武统牛家菁组的中谊村段,大海段之间为整合接触;(2)早寒武世早期地层单元含有丰富的小壳化石并且可划分出4个小壳化石组合带;(3)利用碳同位素资料可以将大海剖面与许多其它剖面相当地层对比;(4)著名的梅树村剖面离大海剖面不远,它们均含有丰富的小壳化石和遗迹化石,两者易于对比。文章进一步认为寒武系的下界放在第I小壳化石组合带(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的底,相当于大海剖面11层的底。  相似文献   

4.
湖北宜昌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壳化石在寒武纪早期地层时代划分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寒武系纽芬兰统的区域和洲际对比以及第二阶全球界线层型的确定方面,它们是重要的生物地层对比化石。湖北省宜昌滚子坳剖面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含大量的小壳化石,根据小壳化石带可知岩家河组第1-3层为幸运阶,第5层硅磷质结核灰岩中出现Aldanella yanjiaheensis,表明第5层应属于第二阶。由于第4层炭质灰岩中缺乏化石记录,而不能确定幸运阶和第二阶的地层界线位置。笔者首次在湖北宜昌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第4层上部炭质灰岩处理出一批微体古生物化石,弥补了这一层位化石记录的空缺。通过28个样品的系统分析,笔者获得上千枚小壳个体,系统鉴定和描述了6属10种,其中包括1个未定种和1个新种,新种为肿瘤形盘织金壳Zhijinites tumourifomis sp.nov.。据材料中出现的纽芬兰统第二阶的标准分子Zhijinites longistriatus、其它共生化石组合以及碳同位素地层学等证据,可以推测第4层上部应该属于纽芬兰统第二阶,因此幸运阶和第二阶间的界线位置应该在第4层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的Bradorids的新材料采自四川峨眉高桥张山的震旦—寒武系剖面。据笔者1965年以来多次观察,该剖面地层发育,层序清楚,化石丰富,寒武/前寒武系界线上下为海相连续沉积,可选作此界线的层型剖面。剖面位于峨眉山山脚,其地层层序与峨眉游山大路洪椿坪至遇仙寺剖面一致。下部地层目前称为灯影组(相当于洪椿坪剖面的洪椿坪组);其上为筇竹寺组,分为上下两段,下段相当于峨眉山剖面的九  相似文献   

6.
寒武系腕足动物属种多样性高、个体数量丰富、形态差异明显、地理分布广泛,具有辅助寒武系三叶虫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潜力.华北板块寒武系苗岭统沉积和化石记录发育良好,是中国苗岭统的经典研究区之一.前人己针对华北寒武系苗岭统乌溜阶腕足动物的系统古生物学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工作,但这些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辽宁地区,目前对华北其他地区苗...  相似文献   

7.
“最早期骨骼化石分类及生物地层”专题讨论会决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地科联寒武纪分会及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工作组1986年5月11日—18日在瑞典乌普萨拉召开的“最早期骨骼化石分类及生物地层”专题讨论会决议。 (1986年5月20日) 这一报告记载了乌普萨拉专题讨论会的活动及一些决议。这一草案在会议最后一天散发给与会人员并作了讨论。其中的观点不一定是每一位代表的看法。这一草案主要记述专题讨论会得到的进展并提出对早期骨骼化石将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生物学会三叶虫、头足类学科组学术年会于1985年10月11日到18日在湖南省慈利县召开,会议得到了湖南省地矿局、慈利县政府、尤其是慈利县科协的大力支持。三叶虫学科组原定85年8月在新疆霍城县果子沟召开现场会议,参观天山-兴安地槽区的寒武系典型剖面——果子沟寒武系剖面,并已作了一些准备工作,后因种种原因遂将会议改在湘西,结合参观湖南桃源一些过渡相区寒武系、奥陶系剖面召开学术年会。头足类学科组学术年会早已确定在湘西召开,请湖南区调队刘义仁同志具体筹备。鉴于刘义仁同志也是三叶虫学科组成员,为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两学科组经协商决定同时召开。会议11日上午开始,慈利县县长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后即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兼三叶虫学科组组长卢衍豪教授作“国际各纪界线研究的进展和现状”的讲演,卢教授详细介绍了国际各界线工作组在选择界线层型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指出我国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剖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着重介绍了后两条界线研究的现状,指  相似文献   

9.
报道在滇东南寒武系田蓬组中发现的保存完整的始海百合类棘皮动物化石,经鉴定为卢氏中国始海百合Sinoeocrinus lui Zhao,Huang and Gong。该棘皮动物与三叶虫化石Kaotaia magna(Lu),Oryctocephalus indicus(Reed)等共生,其时代应属于寒武系第三统第五阶底部,与贵州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相当。田蓬组始海百合化石保存有完好的柄、萼、腕等构造,属于典型的特异埋藏。滇东南寒武系始海百合的发现对探讨该类动物的早期演化、古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以及在滇东南地区寻找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山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的分界及有关三叶虫的记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描述了河北唐山及卢龙地区寒武系顶部及奥陶系底部的三叶虫,共14种,分属于12属、10科,其中有11新种,3新亚属,4新属,2新科。按层位可分为三个组合(自下而上):Ⅰ.Mictosaukia orientalis 组合;Ⅱ.Onychopyge-Leiostegium(Alloleiostegium)组合;Ⅲ.Leiostegium(Euleiostegium)-Aristokainella 组合。对本区寒武-奥陶系分界的有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指出分系界线应在组合Ⅰ和组合Ⅱ之间。  相似文献   

11.
湘西北寒武系杷榔组出露较好,三叶虫化石十分丰富。文中报道描述了在花垣县排吾乡两个剖面的杷榔组泥页岩中采得的三叶虫两属两种Dinesus bura(Qiu,1980)和Eosoptychoparia guizhouensis Yuan in Zhang et al.,1980。本次研究将双岛虫属Dinesus在中国的地层延限下延至杷榔组(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的中下部。这些新材料在湖南杷榔组的发现,扩大了这两属的地理分布范围,并提供了更多本区与其他地区的地层进行对比的材料。以上新发现更进一步丰富了寒武纪江南斜坡带杷榔组三叶虫动物群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辽宁复州湾剖面寒武系地层出露连续且沉积现象较为丰富,芙蓉统长山组、凤山组微生物岩发育。研究区寒武系芙蓉统微生物岩多为小型柱状,与围岩有明显界限,纹层较为模糊,与华北其他地区寒武系芙蓉统大型柱状叠层石有明显差异。芙蓉统微生物岩主要由暗色致密泥晶和微亮晶颗粒组成,内部发育有生物碎屑、白云石、方解石和黄铁矿颗粒等,显示出微生物岩内部复杂的显微组构,同时柱状微生物岩中保存多种类型的微体生物,如葛万菌(Girvanella)、肾形菌(Renalcis)等钙化蓝细菌,以及海绵骨针集合体等。致密泥晶组构中粘结着大量的生物碎屑,包括三叶虫和腕足类等。因此,复州湾剖面芙蓉统微生物岩中发育的钙化微生物和多样性颗粒的存在,为探索生物丘形成过程中复杂的微生物沉积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素材,也为寒武系叠层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江西修水流域新厂期反称笔石科(Anisograptidae)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修水流域的早奥陶世新厂期地层发育良好,寒武系与奥陶系沉积连续,两者界线清楚。新厂期地层中除含有大量的反称笔石科化石外,同时还共生有许多树形笔石类及三叶虫、腕足类等,这些化石不仅为本区新厂期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而且对于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的研究也具重要意义。本区新厂期的反称笔石科化石最早发现于  相似文献   

14.
鄂西、滇东早寒武世最早期的单板类和腹足类新属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汶 《古生物学报》1981,(6):552-556
近年来,笔者曾多次随同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队去云南、四川和湖北进行界线地层工作,在野外期间,系统地采集了大量标本。经处理,获得丰富的软体动物化石。本文仅就其中的2新属、4新种作一报道。属种名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报道在滇东南寒武系田蓬组中发现的保存完整的始海百合类棘皮动物化石,经鉴定为卢氏中国始海百合Sinoeocrinus lui Zhao,Huang and Gong。该棘皮动物与三叶虫化石Kaotaia magna(Lu),Oryctocephalus indicus(Reed)等共生,其时代应属于寒武系第三统第五阶底部,与贵州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相当。田蓬组始海百合化石保存有完好的柄、萼、腕等构造,属于典型的特异埋藏。滇东南寒武系始海百合的发现对探讨该类动物的早期演化、古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以及在滇东南地区寻找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贵州麻江羊跳剖面寒武系九门冲组发育一套富含有机质的灰岩,经室内醋酸浸泡处理后,发现有海绵动物骨针和腕足动物的微体骨骼化石。海绵动物骨针包括粗短三轴六射针和细长三轴六射针。腕足动物经对比研究后将其鉴定为Eohadrotreta zhenbaensis,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均与陕南和鄂西地区的E.zhenbaensis非常相似,具有贝体轮廓亚圆形或横卵形、壳体饰以明显的同心纹,腹壳内顶坑浅弱或不发育、顶突起微凸,背壳假铰合面明显、中间沟和中支板发育良好等特征。E.zhenbaensis主要见于中国扬子区陕南和鄂西的寒武纪第二世地层中,在黔东斜坡相区九门冲组中尚属首次报道。E.zhenbaensis在黔东寒武系九门冲组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该组的生物组成面貌,扩展其地理分布,而且可为扬子区和过渡区不同岩石地层单位之间的对比提供信息。麻江羊跳寒武系九门冲组微体化石远较鄂西和陕南等地水井沱组中微体化石的分异度低,可能与当时麻江地区水体较深有关,为研究不同相区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7.
湘西北寒武系杷榔组出露较好,三叶虫化石十分丰富。文中报道描述了在花垣县排吾乡两个剖面的杷榔组泥页岩中采得的三叶虫两属两种Dinesus bura(Qiu,1980)和Eosoptychoparia guizhouensis Yuan in Zhang et al.,1980。本次研究将双岛虫属Dinesus在中国的地层延限下延至杷榔组(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的中下部。这些新材料在湖南杷榔组的发现,扩大了这两属的地理分布范围,并提供了更多本区与其他地区的地层进行对比的材料。以上新发现更进一步丰富了寒武纪江南斜坡带杷榔组三叶虫动物群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云南晋宁梅树村早寒武世筇竹寺组的三叶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对滇东地区早寒武世三叶虫的研究,在20世纪初即已开始。法人满苏(H. Mansuy, 1912)、卢衍豪(1939、1940、1941、1961)、张文堂(1950、1953、1962、1966)相继研究了滇东地区早寒武世地层及三叶虫,并进行了分组分带(表Ⅰ)。1978年10月以来,为了解决我国震旦一寒武系界线及选择界线层型剖面,我们对梅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山东临沂寒武系朱砂洞组页岩样品进行酸解浸泡分析处理,获得了数量丰富的、以隐孢子与疑源类化石标本共同出现的微体化石组合,为华北板块寒武系微体化石研究提供了新资料。隐孢子标本具有明显的寒武纪已知隐孢子形态特征,属种包括Adinosporus voluminosus,A. cf.bullatus,Adinosporus sp.,Vidalgea maculata;疑源类4属5种(含3个未定种),包括Asteridium tornatum,Heliosphaeridium obscurum,Leiosphaeridia sp.,Leiosphaeridia sp.A,Synsphaeridium sp.。上述微体化石组合特征进一步表明研究区在早寒武世中期为浅水的潮坪沉积环境,陆源物质的搬运可能导致了隐孢子在浅海相地层的出现,或者浅水潮坪环境适宜产出隐孢子的母体植物的繁衍。  相似文献   

20.
蓟县前寒武系大红峪组微体植物化石的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一年秋,笔者在天津市蓟县大红峪沟观察前寒武系剖面,采集了南口时期(见王鸿祯,1982)大红峪组(同位素年龄:1678百万年;参见陈晋镳等,1980)的岩样,样品经通常的浸渍法处理后,从一块近本岩组底部夹于石英岩状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中的粉砂质页岩样品中(见图1),获得以往很少报道或未曾报道的一些微体植物化石。这些材料为丰富我国北方蓟县前寒武系典型剖面的微体植物化石资料,对探讨这一古老地质时期的微体植物组合面貌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