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生物学通报》2006,41(6):22-22
最新一期国际著名杂志Neuron(《神经元》)5月4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段树民及其博士生沈万华、吴蓓等有关突触发育的研究成果,同期杂志发表评论对该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该杂志发表封面文章。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通报》2005,40(1):14-14
1只刚刚出壳的雏鸡“跃”上了最新出版《自然》杂志封面: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两个小组发表封面文章,宣布绘出原鸡基因组框架图和家鸡遗传差异图谱。科研人员认为,这项成果在禽流感防治、改良家禽和增进人类健康等领域都将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通报》2004,39(4):55-55
3月1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方式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在光合作用机理研究领域的“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的晶体结构”重大成果,并将“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2.72×0.1)nm分辨率的晶体结构”彩图选作该期杂志的封面。这是中国科学家经过6年时间成功测定的一个重要的光合膜蛋白晶体结构,从而率先破解了这一国际公认的、具有高度挑战性的前沿难题。“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的测定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植物研究所的两个研究小组合作完成,得到中国科学院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科技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相似文献   

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郭雄教授指导博士生马玮娟,与芬兰Kuopio大学Mikko Lammi教授合作,在世界前沿杂志《PROTEOMIcs》以“Proteomic changes in articular cartilage of human endemic osteoarthritis in China”为题发表了封面论文。  相似文献   

5.
《生物磁学》2011,(18):I0002-I0002
近日来自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病毒样颗粒示踪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Small上。并被选为杂志封面文章。  相似文献   

6.
小胶质细胞(MG)在脑受损时能主动移向损伤脑区并吞食、清除死亡神经元的碎片,但其在未受损脑区中发挥的作用尚不清楚。Paolicelli等发现MG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会吞食、清除突触,而且这种突触修饰在大脑正常发育中是必需的,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上。他们首先用免疫组化荧光双标技术发现小鼠海马内少数PSD95阳性产物与MG共存,三维重建的结果显示这些PSD95完全或部分位于MG胞浆内,而突触前蛋白SNAP25也有类似现象,这表明MG能够吞食未  相似文献   

7.
《生物磁学》2012,(7):I0002-I0002
近日来自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病毒样颗粒示踪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Small上,并被选为杂志封面文章。  相似文献   

8.
《生物磁学》2013,(35):I0003-I0004
记者日前从同济大学获悉。该校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心脏第一心区特有的标志物-HCN4。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循环研究》杂志上。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化学》2014,(1):128-129
<正>2014年1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于翔研究组在Nature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其研究成果。该工作发现了一种在发育早期感觉经验依赖的感觉皮层跨模态可塑性,并揭示了催产素这种由下丘脑分泌的神经肽是介导该跨模态可塑性的关键分子,在发育更早期就对感觉皮层的神经环路形成有促进作用。鉴于孤独症患儿经常伴随有感觉输入的异常,上述发现对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盖志琨  林翔鸿 《化石》2023,(4):10-17
<正>不久前,《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以封面文章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盖志琨、林翔鸿、山显任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合作完成的九尾狐甲鱼研究成果,并配发了法国科学院院士Philippe Janvier亮点评述文章。  相似文献   

11.
《生命科学》2008,20(3):414-414
上海药物研究所肿瘤药理实验室丁健研究员及研究生周晋等在沙尔威辛抑制肿瘤细胞黏附的机理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论文已于2008年2月被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国际癌症研究权威杂志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上。  相似文献   

12.
《生物磁学》2011,(16):I0003-I0004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生科院,杜克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首次报道了脑神经元能同时释放谷氨酸和乙酰胆碱两种经典神经递质,并通过不同传输方式激活突触后神经细胞。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神经元》(Neuron)杂志封面上。  相似文献   

13.
《生命科学》2007,19(4):455-455
突触是介导神经信号传导的基本单位,其结构的形成和稳定受到各种正性和负性信号的调节,“阳性信号”如何对抗“阴性信号”从而稳定突触结构?2007年7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euron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罗振革研究员领衔的突触信号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提示了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形成过程中的“阴阳”调和机制。  相似文献   

14.
《生物磁学》2013,(18):I0002-I0003
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神经环路形成和再生实验室掌杰博士等人的研究发现年老后大脑神经元再生能力衰退秘密,该成果4月18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科学》杂志还专门为这篇论文配发了一篇“展望”栏目文章。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9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段树民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有关胶质细胞突触具有可塑性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年的研究发现神经元与NG2胶质细胞之间有直接的突触联系。但这类突触的意义是什么?是否具有可塑性?产生可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研究组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研究组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上在线发表题为"The DNA methylation landscapes of human early embryos"的文章,利用该团队去年在《基因组研究》上发表的单细胞DNA甲基化组高通量测序方法(Genome Res.2013 Dec;23(12):2126-35.),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组的系统研究,揭示了人类早期胚胎DNA去甲基化过程的异质性和其他独特特点。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印记的维持、X染色体失活状态的维持、以及抑制转座子重复序列的转座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  相似文献   

17.
“健康与疾病发育起源”假说表明,生命早期暴露于不良因素(如营养不良)会影响成年后的健康状况。近年来,一些研究对生命早期饥荒(营养不良)暴露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研究结论尚不一致。本文对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成年期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何侃  赵洪波  白春艳  王起山  潘玉春 《遗传》2010,32(7):726-731
早期胚胎的死亡会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特别是对于母牛生产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研究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文章从公共数据库GEO中选取了关于牛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一套基因表达谱数据, 通过显著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来研究牛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基因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 整个牛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大致可划分为3组不同的基因组表达模式阶段; 同时, 差显基因在不同时期表达量的波动情况表明8-细胞期和16-细胞期在牛的整个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重要性。另外, 通过进一步的功能注释和通路分析表明在牛胚胎早期发育不同阶段时期存在着一些重要因子及相关通路。  相似文献   

19.
《生命科学》2007,19(4):400-400
2007年6月10日,NatureCellBiology杂志以长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罗振革实验室关于神经元极性建立和轴突发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影响早期胚胎发育的Wnt信号通过调节进化上保守的极性蛋白复合体PAR3-PAR6-aPKC促进神经元轴突发育。  相似文献   

20.
本刊为了能及时反映和传递国外研制疫苗的动向,将组织翻译了“Vaccine”杂志本年四月份发表的一部份文章,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