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屁孩约瑟夫要给我讲讲鹈鹕的事。我把话抢在前头:"我知道鹈鹕啊,那是一种极具辨识度的乌!人们常常未见其身,先见其嘴,那家伙的嘴又大又长,下嘴壳和皮肤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喉囊、至于大嘴张开后的样子,就更浮夸了……像极了一个……敞开的大马桶,装起鱼来那叫一个爽!"这听起来很博学多才吧?毕竟我只比他大2岁,但约瑟夫听了连连摇头:"你的比喻很形象,但对鹈鹕的大嘴还缺乏了解……不过没关系,我愿意牺牲一场电子游戏的时间,让你重新认识一下它!"  相似文献   

2.
3.
<正>鹈鹕——现存体形最大,体重最重的鸟类之一,其主要特点是身体格外强壮,翅膀特别宽阔,嘴巴非常巨大!其中,澳大利亚鹈鹕的嘴巴居然可以长到50厘米长,堪称鸟界奇葩。鹈鹕的嘴巴不仅大,形状还很独特。下嘴壳和皮肤相连,形成了一个可以自由伸缩的喉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9月27日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北侧发现两只鹈鹕并拍摄照片(见封面),经鉴定为白鹈鹕(Pelecanus onocrotalus)。两只个体体色主要为白色,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黑褐色,头后具有短羽冠,胸部具有黄色羽簇,眼周裸区明显大于相似种卷羽鹈鹕(P.crispus)。两只个体的眼周裸区颜色、嘴峰长有区别,是否为雌雄差异,尚待确认。根据鹈鹕体羽形态的完整性及对观察人员靠近时的行为反应等,可确定两只鹈鹕非养殖逃逸个体。  相似文献   

5.
正亚尼斯捏紧手中滑溜溜的小鱼,轻轻甩动它们的小尾巴:"快过来,鹈鹕,有鱼吃啦!"一只加大号的"鸭子"摇摇摆摆地冲过来,张开口袋般的巨嘴,"啊呜"一口,将这条只够塞它牙缝的小鱼裹进嘴巴里,又一脸期待地看着亚尼斯。亚尼斯又捏起一条小鱼,扔进鹈鹕的大嘴中。一连喂了十几条,鹈鹕才吃饱。亚尼斯放下水桶,拍拍手,用力上下挥动手臂:"鹈鹕,飞!像我这样扇动翅  相似文献   

6.
去年6月至7月,我在位于美国北达科达州的美国地质调查局北方草原野生动物研究中心访问和学习。6月下旬的一天,该中心在网上发布消息,征求参加在家斯湖国家野生动物避难所进行红嘴鹈鹕环志志愿者。我向美国同行了解情况,他们都说这是一项又苦、又脏、又累的工作,但同时又是非常有趣、非常难得的经历。触摸大自然的挚爱促使我报了名,在同行的热心帮助下,我的交通工具、长筒靴和雨披等都早早准备好了。  相似文献   

7.
我园饲养鹈鹕属鸟类斑嘴鹈鹕(Pelecanus philipensis)及桃红鹈鹕(Pelecanus onocrotalus)二种,自1959年开始饲养,于1970年繁殖成功,由于人为干扰的影响,第二年开始繁殖中断,75年又继续繁殖2只,以后每年均有繁殖。鹈鹕繁殖虽已多年,但因繁殖巢区离岸较远,不易  相似文献   

8.
9.
四川鸟类一新记录--白鹈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操  张君  王小琴  唐平  彭应俊 《四川动物》2004,23(1):36-36,44
2003年9月27日早晨6:00左右,村民在四川省南充市西北郊外舞凤山下发现16只白鹈鹕(Pelecanus onocrotalus),经驱赶到南充市北干道一建筑物周围(彩版见封面),由于围观人群影响,于10∶02飞离.该鸟在四川是首次记录,国内近年亦未有野外记录报道.据1990年和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我国未见到;据1992年调查,在整个亚洲的越冬种群数量为5666只,其中西亚547只,南亚5119只[1];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青海湖与大天鹅混群越冬,每年约4~6只,70年代以后青海湖未再见有越冬个体,国内无驯养繁殖记录[2].本次四川首次发现该鸟,对研究其迁徙通道和国内分布及保护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人工繁育的斑嘴鹈鹕成功引入上海动物园的天鹅湖,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7月对8只2岁的斑嘴鹈鹕在放入天鹅湖前进行了塑料箱取食和天鹅湖水质适应性训练,并在放入天鹅湖后应用所有事件取样法对斑嘴鹈鹕的行为进行观察。取食水质适应性训练结果表明斑嘴鹈鹕生长良好。放入天鹅湖后斑嘴鹈鹕的行为时间分配表明,觅食行为在放入天鹅湖第1个月所占比例最高(44%),第2、第3个月分别为30%、31%,同时其他主要行为时间分配趋于稳定,与一年后天鹅湖中该斑嘴鹈鹕种群的行为时间分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斑嘴鹈鹕对陌生环境适应期为2-3个月左右。在鹈鹕放入天鹅湖后的第11d和第23d各有1只死亡,引起斑嘴鹈鹕发病并导致死亡的原因是感染棘口吸虫,使用吡喹酮驱虫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采用所有事件取样法对上海动物园自由生活的斑嘴鹈鹕(Pelecanus philippensis)繁殖期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繁殖期间雄性的活动时间显著高于雌性(P<0.01).在昼间节律上,斑嘴鹈鹕有3个活动高峰,分别为6:00~7:00时、10:00~11:00时(雄性)或11:00~12:00时(雌性)、1...  相似文献   

12.
丛褐蛉属与齐褐蛉属(脉翅目:褐蛉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褐蛉科Hemerobiidae与草蛉科Chrysopidae的形状和习性相似,也是蚜虫、介壳虫等害虫的有效天敌。褐蛉的体形较小,多为黄褐色,翅上常有褐斑;前翅前缘横脉列的端部分岔而容易和草蛉区分,从褐蛉(Wesmaelius)和齐褐蛉(Kimminsia)是非常近缘的两个属,后翅径分脉(R_s)的第一分支与中脉(M)的分支在同一水平线上,两个分岔齐头并列,这个特点很固定是区别于褐蛉(Hemerobius)、益蛉  相似文献   

13.
<正> 云斑褐夜蛾Orthosia incerta(Hufnagel)国内尚未见有专文报道。此虫从1979年起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发生数量不断增长,1981和1982年与春尺蠖混合发生,对城市绿化林、防护林及果树造成严重为害。作者于1981—1982年以石河子地区为主对其发生为害进行了初步观察。此虫分布于北疆的昌吉、石河子、塔城及南疆的喀什等地。寄主有白蜡、杨树、榆、苹果等,最高有虫株率达100%,为害有扩散蔓延的趋  相似文献   

14.
一、生活习性的观察 黄陵庙地区的褐天牛Nadezhcliella cantori Hope,一生约经过3年,计700—800余日。幼虫期约650—700余日,卵期最短需6日,最长18日,蛹期约20余日,成虫寿命1—2个月,也有活到4—5个月的。 成虫,一年羽化两次。第一次,3月中旬为初期,4月上旬为盛期,4月下旬为末期。第二次7月—9月。成虫初羽化在洞内经过一段时期,始外出活动,白天多藏匿于洞内,下午7时左右爬出活动,8—12时最活跃,其活动处所,一般在主干部分,有时在主枝上亦可见到。 春季羽化的成虫,在4月初就可见到产卵,5月为  相似文献   

15.
果实褐变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跃明 《生命世界》1991,18(6):22-23
  相似文献   

16.
卷叶虫类为害多种果树,根据我们在延吉市,延吉县的老头沟、龙井、图门、铜佛寺、细鳞河及和龙县等处的初步调查,为害苹果、梨的卷叶虫有6种以上。其中以棕褐卷叶虫(Ptycholoma circumclusana Christoph)为害较为严重。该虫在我国尚无报导和记载。兹将作者从1959年起三年来初步调查研究和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生 活 史 棕褐卷叶虫在延边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梨树  相似文献   

17.
中原和郎(Nakahara,w.)1966在《台湾及琉球群岛的褐蛉、水蛉和溪蛉科》一文中曾建立一个新属Mesohemerobius.是以我国台湾的M.subacutus Nakahara新种为属的模式种。早在1928年我国学者秉志在《中国白垩纪之昆虫化石》(载于《古生物志》内)一文中.已根据热河的化石标本记述了Mesohemerobius Ping新属,模式种为M.jeholensis Ping 1928。  相似文献   

18.
19.
松褐天牛的交配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试验和野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交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松褐天牛一次完整的交配包括相遇抱对、插入输精和配后保护3个阶段,在交配过程中雄虫有多次插入输精现象发生。室内试验中共观察到松褐天牛的交配123次,松褐天牛一次完整的交配过程平均需时63.49 min,其中输精前的抱对时间平均为1.68 min,交配过程中每次输精插入时间平均为57.60 s,配后保护时间为15.18 min。松褐天牛在开始交配的4天内平均交配5.15次,不同雄性个体所获得的交配机会差异很大。松褐天牛的交配行为表现出强烈的雄性竞争现象,雄虫能根据雌虫或自身的交配经历调整交配投入,当雌虫或者雄虫是初次交配时,总输精时间和插入输精的次数显著大于与有交配经历的雌虫或雄虫交配时的输精时间和插入输精次数。田间松褐天牛的交配行为与室内观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视觉器官发育与生态习性及摄食行为之间的关系,用组织学方法对人工培育条件下的褐菖鲉仔、稚鱼的视觉器官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褐菖鲉为卵胎生鱼类,其视觉器官的分化速度较一般鱼类快,从母体产出时,仔鱼视网膜神经细胞层和原始晶状体已形成;1日龄仔鱼的视网膜分化为6层,晶状体出现纤维化,直径约72 μm,仔鱼开始具有一定趋光性;2日龄仔鱼视网膜分化完成,可见10层结构,巩膜出现,与仔鱼开口摄食相适应,游泳能力增强;5 ~ 7日龄晶状体直径达99 μm,晶状囊形成;17日龄,仔鱼角膜结构分化完成,脉络膜趋于完善;37日龄稚鱼的视觉器官各部分已经发育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