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as信号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1/2)的磷酸化调节通路活性,Ras突变或者异常激活都会导致肿瘤发生。为了研究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激活Ras信号通路后组蛋白H4K16位发生乙酰化修饰状态(H4K16ac)水平对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转染组的ERK1/2、p-ERK1/2、H4和H4K16ac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ERK1/2水平和H4K16ac水平;分别构建突变质粒激活细胞Ras信号通路和模拟细胞内H4K16ac;CCK-8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技术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在对照组,激活Ras信号组,模拟H4K16ac组中,p-ERK1/2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285±0.017、0.407±0.026、0.373±0.028;H4K16ac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31±0.013、0.082±0.005、0.082±0.007。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ERK1/2表达分别为0.064±0.001、0.051±0.001;H4K16ac表达分别为0.028±0.003、0.063±0.005。激活Ras信号通路后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分别增加34.8%和103.1%(p0.05),与激活Ras信号通路的癌细胞相比,模拟H4K16ac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分别降低25.1%和42.7%(p0.05)。结果表明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激活Ras信号通路后p-ERK1/2水平上升,导致H4K16ac降低。细胞中H4K16ac上升会抑制Ras信号通路活性,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H4K16ac在癌细胞的增殖和向周围组织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Ras蛋白常见的第12、13氨基酸残基突变引起的Ras信号通路异常与人类恶性肿瘤发生相关。然而,Ras致瘤信号通路是否涉及表观遗传学因素尚不明了。本研究旨在阐明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组蛋白H3第56位赖氨酸残基乙酰化修饰(H3K56ac)水平是否受Ras信号通路调控,以及H3K56ac水平对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点突变结合基因转染揭示,与野生型比较,第12位氨基酸突变的Ras质粒(pEGFP-H-RasG12V)转染导致MCF-7细胞内H3K56ac水平明显降低。采用可特异激活Ras下游3条通路(Ras-Raf、Ras-RalGEF和Ras-PI3K)的3种质粒(pEGFP-H-RasG12V T35S,pEGFP-H-RasG12V E37G和pEGFP-H-RasG12V Y40C)转染证明,只有转染pEGFP-H-RasG12V Y40C的MCF-7细胞内不仅有Ras-PI3K-AKT通路被激活,且与H3K56ac水平下调相伴;而其他两条通路的激活不影响H3K56ac水平。MTT法结合Transwell、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实验证明,RasG12V Y40C转染增强细胞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上述结果表明,MCF-7细胞中H3K56ac水平受Ras-PI3K通路的负性调控,但不受Raf和RalGEF通路影响。Ras-PI3K激活导致的H3K56ac水平降低可增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总之,这些结果提示,组蛋白H3K56ac是Ras-PI3K致瘤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成员。Ras信号通路与组蛋白修饰相结合研究将会加深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调控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木犀草素体外抑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MTT法检测了木犀草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增殖的影响以及木犀草素对EGF诱导的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了木犀草素对EGF受体、磷脂酰肌醇3蛋白激酶(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1/2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木犀草素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增殖,但对MCF-7细胞的影响更显著,因此本文后续实验以MCF-7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木犀草素对EGF诱导的MCF-7细胞增殖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和EGFR通路阻断剂AG1478均能抑制EGF诱导的EGF受体和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木犀草素、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以及Erk1/2通路阻断剂PD98059均能显著抑制EGF诱导的Akt和Erk1/2蛋白磷酸化水。以上结果揭示,木犀草素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EGF信号通路,其中PI3K/Akt、MAPK/Erk1/2、STAT3信号通路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下游信号转导通路。本实验结果为将木犀草素开发成新型抗乳腺癌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木犀草素体外抑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MTT法检测了木犀草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增殖的影响以及木犀草素对EGF诱导的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了木犀草素对EGF受体、磷脂酰肌醇3蛋白激酶(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1/2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木犀草素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增殖,但对MCF-7细胞的影响更显著,因此本文后续实验以MCF-7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木犀草素对EGF诱导的MCF-7细胞增殖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和EGFR通路阻断剂AG1478均能抑制EGF诱导的EGF受体和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木犀草素、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以及Erk1/2通路阻断剂PD98059均能显著抑制EGF诱导的Akt和Erk1/2蛋白磷酸化水。以上结果揭示,木犀草素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EGF信号通路,其中PI3K/Akt、MAPK/Erk1/2、STAT3信号通路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下游信号转导通路。本实验结果为将木犀草素开发成新型抗乳腺癌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WSTF调控Ras相关乳腺癌细胞特性的机制。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WSTF磷酸化和组蛋白修饰水平;经GST pull-down验证WSTF与PCAF、MOF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乙酰化酶活性实验验证PCAF和MOF酶活性;经Ch IP、Real-time PCR检测基因表达,并采用体内成瘤实验验证细胞成瘤能力。研究发现WSTF与PCAF、MOF之间存在相互作用。Ras通路激活后,WSTF磷酸化水平上调,使其与PCAF的结合增强的同时与MOF的结合减弱。这一变化引起PCAF的乙酰化酶活性上调而MOF的酶活性下调,导致H3K9ac上调和H4K16ac下调。组蛋白修饰的变化引起通路下游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增强细胞成瘤能力。综上,WSTF蛋白通过调节与PCAF和MOF的相互作用,影响下游H3K9ac和H4K16ac水平及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调控乳腺癌细胞成瘤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究HIF-2α和Notch3在CoCl_2诱导的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使用CoCl_2于体外建立化学性低氧模型;采用sh RNA技术沉默MCF-7细胞中HIF-2α和Notch3基因;采用RT-PCR法检测MCF-7细胞中HIF-2α、Notch3和Hey1的m 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CF-7细胞中HIF-2α、Notch3、Hey1、Snail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CoCl_2诱导的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显示,CoCl_2处理可使MCF细胞中HIF-2α、Notch3、Hey1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促进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P0.05);沉默HIF-2α基因表达可抑制CoCl_2诱导的Notch3和Hey1的m RNA和蛋白表达(P0.05);抑制Notch3基因表达后,CoCl_2诱导的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以及CoCl_2对Snail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的调节随之受到抑制(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CoCl_2化学性低氧环境下,HIF-2α可通过强化Notch3信号通路,进而导致Snail蛋白水平升高和E-cadherin蛋白水平下降,最终提高乳腺癌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细胞内多种信号调节通路的交汇点,其介导的信号通路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侵袭等密切相关,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之一。但目前关于秦皮素的抗乳腺癌作用与EGFR通路的关系,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结果表明,秦皮素能够通过抑制EGFR及其下游的AKT信号通路来发挥其抗乳腺癌作用。秦皮素在体外可促进T、B 淋巴细胞增殖及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示秦皮素可能促进小鼠免疫功能。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秦皮素能显著抑制EGFR蛋白及其下游的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划痕实验结果表明,秦皮素能抑制MCF-7细胞的迁移。此外,秦皮素还能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代谢活力,促进T、B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NK细胞的杀伤活力。本研究结果提示,秦皮素的抗乳腺癌作用是通过抑制EGFR信号通路,抑制MCF-7细胞迁移和促进小鼠的免疫功能等多种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受体-α36 (estrogen receptor-α36, ER-α36)在乳腺癌细胞中对顺铂耐药性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考察了ER-α36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ER-α36对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和机制。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顺铂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ER-α36的上调。细胞计数8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显示,过表达ER-α36显著提高了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和集落形成能力,而敲低ER-α36则可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和集落形成能力。5μg/mL顺铂处理可激活EGFR/HER-2/ERK信号。敲低ER-α36可显著抑制MCF-7/DDP或MCF-7/ER-α36细胞中EGFR/HER-2/ERK信号的激活。抑制EGFR/HER-2/ERK信号可降低MCF-7/ER-α36细胞的增殖能力。总之,本研究证明ER-α36的上调通过激活EGFR/HER-2/ERK信号提高了乳腺癌细胞的顺铂耐药性。靶向ER-α36可能是提高顺铂敏感性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Notch广泛存在于大部分生物中,高度保守,通过相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调控细胞的增殖、侵袭、衰老和凋亡,以及血管生成等生理过程,扩大并固化细胞间的分子差异,最终决定细胞命运,影响器官形成和形态发生。目前的研究发现,Notch异常激活可引起乳腺癌的发生,而且Notch信号途经受多种分子和其他信号通路的调节。因此,依据Notch信号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进一步探讨相关的靶向治疗策略,将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本文对Notch在乳腺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EBP50通过抑制LIMK/cofilin信号通路和PI3K/Akt/m TOR/MMP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然而,EBP50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机制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尚未可知。本研究发现,EBP50能通过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EBP50在低转移细胞株MCF-7和正常乳腺细胞株MCF-10A中高表达,而在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低表达。采用RNAi技术将小RNA质粒瞬时转染乳腺癌细胞株MCF-7,同时将质粒pc DNA3.1-EBP50转入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Si EBP50/MCF-7细胞组的EBP50表达水平明显下调,MDA231/EBP50细胞组的EBP50表达水平明显上调。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用Wnt3a刺激后,Si EBP50/MCF-7细胞组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MDA231/EBP50细胞组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未用Wnt3a或同时用Wnt3a和抑制剂Dkk1刺激的相比,Si EBP50/MCF-7细胞组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下调,波形蛋白(vimentin)上调,细胞核中β-联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升高,而MDA231/EBP50细胞组上皮-钙粘蛋白上调,波形蛋白下调,细胞核中β-联蛋白表达下降。上述结果表明,EBP50通过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β-联蛋白的转核,抑制EMT的发生,进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癌胚抗原(CE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本研究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30份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VEGF和CEA表达,并比较了人乳腺癌腺癌细胞系(MCF-7)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的VEGF和CEA的表达。通过转染含有VEGF sh RNA (sh-VEGF)和CEA shRNA (sh-CEA)的慢病毒来敲低基因表达。将MCF-7和HUVEC的细胞共培养来模拟肿瘤微环境,并通过小管形成测定和细胞侵袭试验来评价VEGF和CEA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研究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VEGF和CEA在乳腺癌组织中明显上调(p0.05)。与MCF10A相比,MCF-7细胞中的VEGF和CE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VEGF和CEA的异常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敲低VEGF和CEA均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中Notch1、Dell4和Jagged1的表达(p0.05)。敲低VEGF和CEA均抑制了HUVEC细胞的小管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p0.05)。总之,VEGF和CEA在乳腺癌中明显上调,并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敲低VEGF和CEA可通过抑制Notch1信号的激活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敲低微小RNA (microRNA,miRNA)-449a的方法研究miR-449a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iRNA芯片在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正常乳腺细胞MCF-10A筛选具有表达差异的miRNA;化学合成法制备miR-449a的抑制剂(inhibitor),转染后经real-time PCR验证表达的变化;细胞增殖CCK-8实验对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进行检测;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的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对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相关的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进行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449a潜在靶基因为Notch 1,荧光素酶实验检测Notch 1是miR-449a的靶基因。结果:分别收集MCF-7和MCF-10A细胞,芯片结果显示miR-449a在MCF-7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CF-10A;本研究将细胞分为未处理组(Mock组),阴性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组,NC组)和处理组,通过收集不同组MCF-7细胞进行试验,CCK-8结果显示miR-449a下调后MCF-7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划痕实验结果显示miR-449a表达降低导致MCF-7细胞转移能力降低;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MCF-7细胞侵袭受到抑制;Western blot结果发现miR-449a敲低后β-catenin表达降低,E-cadherin表达增加;荧光素酶试验结果显示,miR-449a能够显著降低Notch 1-3'-UTR质粒的荧光素活性(P<0.01)。结论: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敲低miR-449a能够显著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而这一变化可能通过降低Notch 1蛋白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Dickkopf-1(DKK-1)作为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经典信号传导通路的拮抗剂而受到关注.为了进一步阐明DKK-1在乳腺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应用我们建立的乳腺癌细胞MCF-7高转移倾向亚克隆LM-MCF-7细胞株,比较了DKK-1在不同转移能力的乳腺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及其与细胞迁移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DKK-1在LM-MCF-7细胞中表达明显下调;"伤口愈合"实验结果表明,在MCF-7细胞中,RNA干扰DKK-1可导致细胞迁移能力增强;相反,在LM-MCF-7细胞中过表达DKK-1则可抑制细胞的迁移.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DKK-1为肿瘤转移抑制因子nm23的上游激活因子.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DKK-1表达水平下调导致nm23表达水平下调,解除了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是LM-MCF-7乳腺癌细胞具有高迁移能力的原因之一;反之,与LM-MCF-7相比,DKK-1在MCF-7细胞中高表达,其通过上调nm23可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这一发现对进一步揭示乳腺癌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serine-threonine 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与乳腺癌多药耐药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以乳腺癌细胞系MCF-7为母本,持续低浓度加药诱导建立阿霉素(Adriamycin,ADR)耐药系MCF-7/ADR’。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两细胞系中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 AKT,P-AKT)、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PI3K抑制剂LY294002作用两系前后,Western Blot检测P-AKT、MMP-2、P-gp的表达改变及qRT-PCR检测MMP-2、MDR1的表达改变。结果:P-AKT、P-gp(MDR1)、MMP-2在MCF-7中为低表达或不表达,MCF-7/ADR’中为高表达。LY294002作用两系后,P-AKT、P-gp(MDR1)、MMP-2在MCF-7/ADR’中的表达明显减低(P<0.05),MCF-7无明显改变。结论: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可有效降低MCF-7/ADR’耐药和侵袭转移能力,PI3K/AKT通路是调控乳腺癌多药耐药和侵袭转移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15.
Notch信号通路是肿瘤形成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信号通路,其中心分子为Notch受体.Notch受体为细胞膜上的单次跨膜蛋白,介导细胞间信号转导,哺乳动物细胞内包括Notch1、Notch2、Notch3和Notch4的4个成员.Notch家族4个蛋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前期研究显示,Notch1信号通路与转录因子YY1(YING-YANG 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存在调控作用.本研究在人胰腺癌细胞HPAC中,采用RNA干扰技术,分别降低细胞中Notch家族4个蛋白质的表达,检测YY1和EGFR在m RNA和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并构建相应的激活形式的Notch受体——Notch胞内结构域(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NICD)真核表达质粒,在HPAC细胞中分别过表达4种NICD,检测其对YY1和EGFR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降低细胞中Notch1或Notch3的表达,均使HPAC细胞中EGFR m RNA和蛋白质水平升高(P0.05),而降低Notch2和Notch4后,EGFR m RNA和蛋白质水平没有改变(P0.05).分别降低4个Notch的表达,对YY1的蛋白质和m RNA表达水平均没有改变(P0.05).在HPAC细胞中过表达N1ICD和N3ICD后,YY1和EGFR的蛋白质水平降低(P0.05),而过表达N2ICD和N4ICD后,YY1和EGFR蛋白质水平没有改变(P0.05).分别过表达4种NICD均没有改变YY1和EGFR的m RNA表达水平(P0.05).初步得出结论是,在HPAC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经Notch1和Notch3影响EGFR的表达.Notch1和Notch3对EGFR的表达可能具有负调控作用.在Notch1和Notch3过度激活时,这种调控作用通过YY1介导.本文可为深入研究Notch信号通路对胰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TRAIL)对癌细胞有独特的细胞毒性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 但乳腺癌细胞耐受TRAIL诱导凋亡.本研究探索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信号通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耐受TRAIL的影响. 采用MTT法、显微照相以及DAPI染色观察TRAIL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状况;流式细胞分析细胞凋亡的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多聚ADP核糖多聚酶-1(poly(ADP-ribose) polymerase -1,PARP-1)的迁移和定位;Western印迹分析死亡受体、caspase-3/8、磷酸化的AKT[pAKT(Ser473)]、Src和PARP-1等蛋白质表达. 结果显示,小剂量TRAIL(< 80 nmol/L)和Ly294002(< 40μmol/L)对MCF-7细胞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大剂量TRAIL(160 nmol/L)和Ly294002(80 μmol/L)则能抑制MCF-7细胞生长;低剂量Ly294002协同TRAIL抑制MCF-7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Ly294002和TRAIL共同作用能促进PARP-1从胞浆进入细胞核;蛋白质表达分析显示,MCF-7细胞均表达死亡受体DR4、DR5、诱骗受体DcR1和DcR2、以及caspase-8,但是不表达caspase-3;Ly294002和TRAIL共同作用也能抑制pAKT(Ser473)和Src的表达,并且导致PARP-1断裂. 本研究结果提示,抑制PI3K信号可增加MCF-7细胞对TRAIL诱导的敏感性;MCF-7细胞通过PI3K/AKT途径促进Src的表达耐受TRAIL的细胞毒性作用Ly294002联合TRAIL是一种新的药物组合方式治疗乳腺癌.  相似文献   

17.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对癌细胞有独特的细胞毒性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但乳腺癌细胞耐受TRAIL诱导凋亡.本研究探索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信号通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耐受TRAIL的影响.采用MTT法、显微照相以及DAPI染色观察TRAIL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状况;流式细胞分析细胞凋亡的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多聚ADP核糖多聚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的迁移和定位;Western印迹分析死亡受体、caspase-3/8、磷酸化的AKT[pAKT(Ser473)]、Src和PARP-1等蛋白质表达.结果显示,小剂量TRAIL(80 nmol/L)和Ly294002(40μmol/L)对MCF-7细胞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大剂量TRAIL(160 nmol/L)和Ly294002(80μmol/L)则能抑制MCF-7细胞生长;低剂量Ly294002协同TRAIL抑制MCF-7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Ly294002和TRAIL共同作用能促进PARP-1从胞浆进入细胞核;蛋白质表达分析显示,MCF-7细胞均表达死亡受体DR4、DR5、诱骗受体DcR1和DcR2、以及caspase-8,但是不表达caspase-3;Ly294002和TRAIL共同作用也能抑制pAKT(Ser473)和Src的表达,并且导致PARP-1断裂.本研究结果提示,抑制PI3K信号可增加MCF-7细胞对TRAIL诱导的敏感性;MCF-7细胞通过PI3K/AKT途径促进Src的表达耐受TRAIL的细胞毒性作用;Ly294002联合TRAIL是一种新的药物组合方式治疗乳腺癌.  相似文献   

18.
Notch信号通路是肿瘤形成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信号通路,其中心分子为Notch受体. Notch受体为细胞膜上的单次跨膜蛋白,介导细胞间信号转导,哺乳动物细胞内包括Notch1、Notch2、Notch3和Notch4的4个成员. Notch家族4个蛋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前期研究显示,Notch1信号通路与转录因子YY1(YING-YANG 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存在调控作用. 本研究在人胰腺癌细胞HPAC中,采用RNA干扰技术,分别降低细胞中Notch家族4个蛋白质的表达,检测YY1和EGFR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并构建相应的激活形式的Notch受体--Notch胞内结构域(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NICD)真核表达质粒,在HPAC细胞中分别过表达4种NICD,检测其对YY1和EGFR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显示,降低细胞中Notch1或Notch3的表达,均使HPAC细胞中EGFR mRNA和蛋白质水平升高(P<0.05),而降低Notch2和Notch4后,EGFR mRNA和蛋白质水平没有改变(P>0.05).分别降低4个Notch的表达,对YY1的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均没有改变(P>0.05). 在HPAC细胞中过表达N1ICD和N3ICD后,YY1和EGFR的蛋白质水平降低(P<0.05),而过表达N2ICD和N4ICD后,YY1和EGFR蛋白质水平没有改变(P>0.05).分别过表达4种NICD均没有改变YY1和EGFR的mRNA表达水平(P>0.05).初步得出结论是,在HPAC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经Notch1和Notch3影响EGFR的表达. Notch1和Notch3对EGFR的表达可能具有负调控作用. 在Notch1和Notch3过度激活时,这种调控作用通过YY1介导. 本文可为深入研究Notch信号通路对胰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Notch信号通路是在进化上非常保守的单次跨膜信号受体蛋白家族,广泛表达于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中,主要由Notch受体、Notch配体及细胞内效应分子CSL蛋白组成。Notch信号通路是多种组织和器官早期发育所必需的细胞间调节信号,参与对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调控。近年的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参与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阻断或激活这一途径可以影响肺纤维化的进展,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肿瘤细胞定向迁移并且抑制肿瘤细胞的特性,然而其分子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为了探讨间充质干细胞抑制肿瘤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应用BMMS-03人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液作用于MCF-7乳腺癌细胞,通过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MTT实验、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观察细胞克隆形成、增殖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在BMMS-03细胞条件培养液作用下,MCF-7细胞的克隆形成和增殖受到了明显的抑制,β-catenin及其下游靶蛋白c-Myc、Bcl-2、PCNA和survivin的表达被明显下调,MCF-7细胞浆和细胞核内β-catenin的表达被明显抑制.BMMS-03细胞中Dkk-1的表达水平与MCF-7细胞相比较高.利用抗Dkk-1的抗体中和BMMS-03细胞条件培养液中的Dkk-1后,可明显拮抗BMMS-03细胞条件培养液对MCF-7细胞中β-catenin及c-Myc表达的抑制作用,基因转染使MCF-7细胞过表达Dkk-1后,MCF-7细胞的β-catenin及c-Myc的表达明显下调.同样经基因转染使BMMS-03细胞过表达Dkk-1后,其条件培养液可进一步下调MCF-7细胞β-catenin及c-Myc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BMMS-03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恶性表型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分子机制与间充质干细胞释放Dkk-1抑制乳腺癌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