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温度、盐度和pH对马氏珠母贝稚贝清滤率的联合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闻  王辉  刘进  刘志刚  栗志民 《生态学报》2012,32(12):3729-3736
清滤率(Clearance rate, CR)与滤食性贝类生长发育密切相关,采用Box-Behnken设计(BBD)和响应曲面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18-34℃)、盐度(20-40)和pH(6.5-9.5)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稚贝清滤率(CR)的联合效应,旨在建立温度、盐度和pH对马氏珠母贝稚贝清滤率的定量关系模型,并通过统计优化方法得出温度、盐度和pH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温度的一次效应、温度和pH的互作效应、盐度和pH的互作效应以及温度、盐度和pH的二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稚贝清滤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盐度的一次效应、pH的一次效应以及温度和盐度的互作效应对清滤率无显著影响 (P>0.05)。实验得出的清滤率模型决定系数为0.9950,预测决定系数为0.9284,表明该模型建立有效并可用于预测马氏珠母贝稚贝的清滤率。通过采用优化方法得出,在温度26.95℃,盐度29.69,pH8.09时,稚贝清滤率达到最大,最大值为1.4894×10-3L/h,满意度为0.9886。研究结果可为马氏珠母贝滤食生理研究及稚贝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沉积再悬浮颗粒物对马氏珠母贝摄食生理影响的室内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室内模拟研究了不同浓度沉积再悬浮颗粒物对马氏珠母贝清滤率、摄食率、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体中总悬浮颗粒物对马氏珠母贝清滤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总悬浮颗粒物由低浓度(12.6 mg/L)趋高浓度(500 mg/L)时,马氏珠母贝的清滤率呈现峰值变化规律。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50 mg/L时的最大清滤率(1.12 L.个体-1.h-1)比较,悬浮颗粒物浓度为500 mg/L时,清滤率达最小值(0.17 L.个体-1.h-1)),其清滤率降幅达85%。这表明在高浓度悬浮颗粒物的水环境下,贝类受到环境胁迫,其生理和自身摄食机制受到限制,引起摄食减少和机体损伤。马氏珠母贝类的清滤率(CR)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TPM)之间的关系可表达为:CR=-0.701+1.627×TPM-0.463×TPM2+0.036×TPM3(R2=0.928)。(2)水体中总悬浮颗粒物对马氏珠母贝摄食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马氏珠母贝的摄食率随着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50 mg/L时达最大值(38.28 mg/h),当总悬浮颗粒物浓度超过50 mg/L时,摄食率反而下降,在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为500 mg/L时,降为最小值(16.22 mg/h),摄食率降幅为58%。随着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增加,马氏珠母贝摄食率受到的影响小于清滤率受到的影响。马氏珠母贝类的摄食率(IR)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TPM)之间的关系可表达为:IR=-46.631+70.957×TPM-18.385×TPM2+1.367×TPM3(R2=0.907)。(3)水体中总悬浮颗粒物对马氏珠母贝吸收率影响极显著(P<0.01)。总悬浮颗粒物由低浓度(12.6 mg/L)趋高浓度(500 mg/L)时,马氏珠母贝的吸收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在总悬浮颗粒物12.6 mg/L时,马氏珠母贝的吸收率最大(48.57%),而总悬浮颗粒物500 mg/L时,马氏珠母贝的吸收率最小(8.56%)。马氏珠母贝的吸收率(AE)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TPM)之间的关系可表达为:AE=52.189+0.132×TPM-3.111×TPM2+0.316×TPM3(R2=0.976)。  相似文献   

3.
温度、盐度对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的联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16 ~40℃)、盐度(10 ~50)对马氏珠母贝鳃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表达量的联合效应.设定温度范围为16~40℃,盐度范围为10~50.结果表明:温度的一次效应、二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影响显著;盐度的一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二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影响显著,温度、盐度之间的互作效应对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且温度的效应大于盐度.建立了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模型方程,决定系数98.7%、矫正决定系数97.4%,预测决定系数89.2%,模型的拟合度极高,可用于预测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的表达量.通过对模型方程优化,得到在温度26.78℃、盐度29.33时,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达到最小值0.5276,满意度达到98%.试验结果可为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的上调表达、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以及提高马氏珠母贝抗逆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台风对马氏珠母贝氧化应激基因的表达影响,在实验室模拟了水流冲击和泥沙混悬条件对马氏珠母贝进行处理,并设置对照组,检测了2 h、4 h、6 h、8 h、12 h以及24 h时间点Prx和GPX两种基因在鳃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水流冲击处理,Prx和GPX的表达均有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4 h时间点,两种基因的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泥沙混悬处理中,Prx的表达在2 h就达到很高的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随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GPX在8 h表达水平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16~40 ℃)、盐度(10~50)对马氏珠母贝鳃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表达量的联合效应.设定温度范围为16~40 ℃,盐度范围为10~50.结果表明: 温度的一次效应、二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影响显著;盐度的一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二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影响显著,温度、盐度之间的互作效应对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且温度的效应大于盐度.建立了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模型方程,决定系数98.7%、矫正决定系数97.4%,预测决定系数89.2%,模型的拟合度极高,可用于预测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的表达量.通过对模型方程优化,得到在温度26.78 ℃、盐度29.33时,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达到最小值0.5276,满意度达到98%.试验结果可为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的上调表达、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以及提高马氏珠母贝抗逆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体重、盐度和温度对不同规格的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幼体耗氧率、排氨率以及其窒息点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和密闭静水法, 对不同体重下(0.212、0.385、0.476、0.597、0.754和0.946 g)虎斑乌贼幼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 以及不同体重(0.476、0.673、1.341、3.873和4.205 g)幼体的窒息点进行了测定, 同时研究了不同盐度(19‰、22‰、25‰、28‰和31‰)和温度(18、21、24、27和30℃)对不同规格[A: 体重(0.366±0.042) g, B: 体重(0.556±0.038) g, C: 体重(0.844±0.051) g]的虎斑乌贼幼体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的影响。结果表明: (1)虎斑乌贼幼体体重对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影响显著(P<0.05)。随着幼体体重的增长, 耗氧率和排氨率显著下降, 个体越小耗氧率和排氨率越大; (2)盐度对幼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 均随着盐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其中, A规格和B规格的幼体在盐度25‰时, 耗氧率和排氨率显著低于盐度19‰、22‰和31‰时的3个试验组(P<0.05), 而与盐度28‰时无显著差异(P>0.05); C规格幼体的耗氧率在盐度28‰时显著低于盐度19‰组(P<0.05), 而排氨率在盐度25‰时显著低于盐度19‰和31‰两组(P<0.05)。盐度对A规格幼体的氧氮比(O/N)值有显著影响(P<0.05), 而对B规格和C规格的幼体无显著影响(P>0.05)。(3)温度对不同规格幼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 均随温度的增长, 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 A规格和C规格幼体的耗氧率在27℃时, 显著高于18和30℃两组(P<0.05), B规格的在水温24℃时显著高于18和30℃(P<0.05); A规格和B规格幼体的排氨率分别在24和27℃时, 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 C规格的在温度27℃时, 显著高于18和30℃两组(P<0.05); 温度对A规格幼体的O/N值有显著影响(P<0.05), 而对B规格和C规格的幼体无显著影响(P>0.05)。(4)虎斑乌贼幼体的窒息点为0.84—1.62 mg/L, 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黑鱾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饱食和饥饿状态下黑纪(Girella melanichthy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5~30℃范围内,黑纪幼鱼在饱食状态下的耗氧率、饥饿状态下的耗氧率、饱食状态下的排氨率和摄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P<0.01),30℃时达到最大,温度为32℃时,均下降;在温度为15~32℃范围内,黑鱾幼鱼在饥饿状态下的排氨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P<0.01),32℃时达到最大.多项指标表明黑纪幼鱼生长适温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受体(VDR)是一种核激素受体,在介导维生素D调节机体钙-磷代谢、参与骨形成和矿化以及骨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克隆获得马氏珠母贝维生素D受体(Pm-VDR)编码区,检测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并分析维生素D3(VD3)刺激后Pm-VDR和马氏珠母贝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PCaβ)基因的表达,探究Pm-VDR在马氏珠母贝生物矿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Pm-VDR开放式阅读框(ORF)为1407bp,编码46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53871.17kD,等电点为6.19;脂溶性系数为68.14,总平均亲水性为-0.70,属于亲水性蛋白。Pm-VDR具有由两个锌指结构组成的DNA结合域和一个激素受体的配体结合域。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m-VDR在物种之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与长牡蛎同源性最高。qRT-PCR分析发现Pm-VDR在马氏珠母贝肝胰腺和鳃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其中肝胰腺的表达量最高。在0.2%、2%、20%浓度的VD3刺激12h后,Pm-VDR和PCaβ基因在鳃中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上调的最低浓度分别为2%和0.2%。综上所述,Pm-VDR可能通过介导VD3调控PCaβ基因的表达参与马氏珠母贝鳃组织对Ca2+的吸收过程,从而调控贝体的生物矿化。  相似文献   

9.
【摘要】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研究了饥饿态下平均体重分别为(2.54±1.09) g、(24.35±7.19) g、(233.79±26.00) g、(508.98±126.61) g的卵形鲳鲹幼鱼(Trachinotus ovatus)在静水、0.1 m·s -1、0.2 m·s -1三种流速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 卵形鲳鲹体重对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 < 0.05)。在同一流速下, 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随体重的增加而下降, 体重与两者间的回归关系符合异速方程Y=aWb。卵形鲳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流速的升高均出现升高的趋势, 流速对均重为24.35 g和233.79 g卵形鲳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 < 0.05)。在静水条件下, 卵形鲳鲹代谢氧氮比的范围为31.36-46.32, 表明卵形鲳鲹主要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能源, 蛋白质其次。在试验流速范围内, 均重为24.35 g卵形鲳鲹幼鱼的氧氮比随着流速的升高而升高, 其他两组的氧氮比则随着流速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卵形鲳鲹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封闭流水式实验方法对不同体重和放养密度的卵形鲳鲹(Trachinoms ovat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排氨率总体上也呈降低的趋势,体重对卵形鲳鲹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光照对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非常显著(P0.01),幼鱼在遮光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比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要低25.18%~40.76%和16.28%~40.28%;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逐渐降低,排氨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放养密度对卵形鲳鲹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卵形鲳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白天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高于夜间值,耗氧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69.68%,排氨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30.91%。卵形鲳鲹幼鱼的窒息点溶解氧含量为(0.991±0.058)mg/L。  相似文献   

11.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4):661-668
为了揭示水温和体重对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临界游泳速度和游动耗氧率的影响, 利用试验生态学方法测定了不同体重(1龄组、2龄组和3龄组)的白斑红点鲑在4、8、12、16、20和24℃共6个水温的临界游泳速度和游泳耗氧率。结果表明: 水温和体重对临界游泳速度的单独效应均显著(P0.05), 但水温和体重交互作用效应却不显著(P0.05), 在相同水温下白斑红点鲑临界游泳速度均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增加)而增加。水温4℃时3个年龄组白斑红点鲑临界游泳速度均最低, 分别为(21.61.06)、(22.930.61)和(30.271.29) cm/s, 随着水温的升高临界游泳速度均不断增加, 当水温升高到16℃时临界游泳速度达到最大值, 分别为(39.60.80)、(46.800.80)和(53.731.22) cm/s, 此后随着水温进一步升高到20℃, 临界游泳速度虽出现略微降低, 但经统计分析16℃和20℃时临界游泳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当水温达到24℃时却出现明显降低。水温和流速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游泳耗氧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白斑红点鲑在适宜的相同水温和流速时体重越大其游泳耗氧率越低, 整体观察3个年龄组白斑红点鲑鲑游泳耗氧率均随着水温和流速的增高而增高, 但当水温和流速升高到一定值游泳耗氧率却出现降低。研究得出体重较大的个体在相同水温下抵抗水流的游泳能力较强, 3个年龄组白斑红点鲑适宜的最高水温不应超过20℃, 最高流速依次不应超过32、40和48 cm/s。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鲻幼鱼的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采用封闭流水式实验方法,在不同体质量、光照、放养密度、水流速度以及昼夜更替的条件下,测定鲻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并且观测体质量对幼鱼窒息点和窒息时间的影响。实验期间水温为19℃±1℃,盐度30,pH7.7。研究结果显示:鲻幼鱼的耗氧率随体质量增加而上升,其变化趋势可用幂函数方程表达:Y=0.4759X0.1878(R2=0.9454);光照对耗氧率的影响较大,对排氨率无明显影响;放养密度对耗氧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排氨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幼鱼的呼吸代谢旺盛时段在中午11∶00至夜间23∶00;流速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差异均极显著(P0.01);不同体质量幼鱼窒息点和窒息时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5种常见珍珠贝的系统发育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标记分析了珠母贝属常见的马氏珠母贝、大珠母贝、珠母贝、解氏珠母贝以及珍珠贝属常见企鹅珍珠贝的系统发育,同时分析了马氏珠母贝和大珠母贝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以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了种间及种群间的系统分支图.结果表明:(1)在珍珠贝5种9个种群中,大珠母贝的4个种群最早聚在一起分别成为2个姊妹群,这2个姊妹群聚合为1个单元群后,又与珠母贝聚在一起,然后才与马氏珠母贝姊妹群聚合成的单元群聚合,再与解氏珠母贝聚合,最后才与企鹅珍珠贝聚合;(2)珠母贝属4种珍珠贝进化程度由低到高的等级顺序为解氏珠母贝-马氏珠母贝-珠母贝-大珠母贝;解氏珠母贝是最晚形成的种类;(3)比较5种珍珠贝野生种群的Nei's多样性和Shannon多样性值为:马氏珠母贝(0.411 1和0.593 3)>珠母贝(0.397 1和0.578 4)>企鹅珠母贝(0.383 1和0.549 3)>大珠母贝(0.338 8和0.499 9)>解氏珠母贝(0.301 6和0.445 2);(4)无论是马氏珠母贝,还是大珠母贝,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值均大于养殖种群.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虎斑乌贼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耗氧率变化和几种生态因子对胚胎发育过程耗氧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封闭静水装置,对不同发育时期(12期)的耗氧率进行测定,并研究不同盐度(21、24、27、30、33)、温度(18、21、24、27、30 ℃)和pH(7.0、7.5、8.0、8.5、9.0)对胚胎4个主要发育时期(受精卵期、原肠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内骨骼形成期)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胚胎各个发育时期耗氧率不同,随着发育的进程而增大,受精卵期为0.082 mg·(100 eggs)-1·h-1,而到原肠胚期的耗氧率显著升高,为0.279 mg·(100 eggs)-1·h-1,到孵化期时,耗氧率达到1.367 mg·(100 eggs)-1·h-1;盐度对器官形成期和内骨骼形成期的耗氧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受精卵期和原肠胚期影响不显著(P>0.05),当盐度为30时,4个发育时期耗氧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82、0.200、0.768和1.301 mg·(100 eggs)-1·h-1;温度对原肠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内骨骼形成期的耗氧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受精卵期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27 ℃时,胚胎4个发育时期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82、0.286、0.806和1.338 mg·(100 eggs)-1·h-1;而pH对4个发育时期的耗氧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受精卵期在pH 8.0时达到最大值,为0.116 mg·(100 eggs)-1·h-1,原肠胚期、器官形成期、内骨骼形成期在pH 8.5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81 、0.799和1.130 mg·(100 eggs)-1·h-1.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虎斑乌贼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耗氧率变化和几种生态因子对胚胎发育过程耗氧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封闭静水装置,对不同发育时期(12期)的耗氧率进行测定,并研究不同盐度(21、24、27、30、33)、温度(18、21、24、27、30 ℃)和pH(7.0、7.5、8.0、8.5、9.0)对胚胎4个主要发育时期(受精卵期、原肠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内骨骼形成期)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胚胎各个发育时期耗氧率不同,随着发育的进程而增大,受精卵期为0.082 mg·(100 eggs)-1·h-1,而到原肠胚期的耗氧率显著升高,为0.279 mg·(100 eggs)-1·h-1,到孵化期时,耗氧率达到1.367 mg·(100 eggs)-1·h-1;盐度对器官形成期和内骨骼形成期的耗氧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受精卵期和原肠胚期影响不显著(P>0.05),当盐度为30时,4个发育时期耗氧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82、0.200、0.768和1.301 mg·(100 eggs)-1·h-1;温度对原肠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内骨骼形成期的耗氧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受精卵期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27 ℃时,胚胎4个发育时期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82、0.286、0.806和1.338 mg·(100 eggs)-1·h-1;而pH对4个发育时期的耗氧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受精卵期在pH 8.0时达到最大值,为0.116 mg·(100 eggs)-1·h-1,原肠胚期、器官形成期、内骨骼形成期在pH 8.5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81 、0.799和1.130 mg·(100 eggs)-1·h-1.  相似文献   

16.
马氏珠母贝前列腺素E合酶2基因PGES-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素E合酶2 (prostaglandin E synthase, PGES-2)是一种核周蛋白,是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 PGE_2)合成的末段限速酶之一。研究发现,PGES-2通过与上游诱导酶偶合形成通路调节PGE_2产生方式参与有机体炎症反应、神经系统疾病、促进组织溃疡等各种病理生理事件。为探索马氏珠母贝前列腺素E合酶2 (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 Pm-PGES-2)的序列特征及其表达情况,本实验通过RACE技术克隆出马氏珠母贝PGES-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Pm-PGES-2),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序列的功能结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马氏珠母贝PGES-2基因在各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实验结果显示马氏珠母贝PGES-2基因cDNA序列全长1 419 bp,其中开放阅读框993 bp,编码330个氨基酸,非翻译区5 UTR长170 bp,3 UTR长256 bp。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该基因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鳃、边缘膜次之,各组织表达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PGES-2在马氏珠母贝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指示饵料,设定4个盐度梯度21、15、10、5,采用静水法测定了急性盐度胁迫条件下文蛤(Meretrix meretrix)成贝、文蛤稚贝和青蛤(Cyclina sinensis)滤水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对文蛤和青蛤滤水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时间的增加,不同规格文蛤和青蛤逐渐适应盐度变化,但适应不同盐度需要的时间长短不同;文蛤成贝较文蛤稚贝对盐度的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内营造不同升温模式,研究了2种规格(10和46月龄)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的存活率、耗氧率及体腔液免疫酶活力对不同高温水平(20、22、24、26、28℃)的响应,分析了2种规格虾夷扇贝在不同升温模式下的耐高温能力。实验设计了缓慢升温和快速升温2种升温模式。缓慢升温模式,将在15℃暂养的2种规格扇贝分别驯化到20、22、24、26和28℃温度水平(升温幅度为1℃·d-1),暂养14 d后进行实验。快速升温模式,将在15℃暂养的2种规格扇贝分别快速升温到20、24及28℃温度水平(升温幅度为4℃·d-1),暂养1 d后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缓慢升温模式时,随温度升高,扇贝存活率逐渐降低,28℃时,46和10月龄贝存活率最低分别为96.7%和77.3%,此外,26~28℃时,各实验处理组,46月龄贝存活率显著高于10月龄贝(P0.05);2种规格扇贝耗氧率随温度升高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5~24℃时,10月龄贝的耗氧率显著高于46月龄贝(P0.05);28℃时,10和46月龄贝的耗氧率降至最低,分别为0.527和0.482 mg·g-1·h-1;另外,扇贝的体腔液免疫酶活力随温度升高也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相同升温模式下,46月龄贝的免疫酶活力显著高于10月龄贝(P0.05)。综上,规格较大的虾夷扇贝在不同高温水平时均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能力。  相似文献   

19.
力竭性运动锻炼和饥饿对南方鲇运动后过量耗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检验力竭性运动锻炼和饥饿是否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onalis Chen维持能量消耗和无氧代谢能力产生影响,在25℃条件下测定了维持日粮(1.5%body mass per day)和饥饿条件下南方鲇15d力竭性锻炼(5min chasing)和随后5d恢复过程静止代谢率(VO2rest)和运动后过量耗氧(Excess post-exercise VO2,EPOC)的变化.另外两组非锻炼组分别作为摄食和饥饿对照组.实验过程中摄食和饥饿对照组VO2rest显著下降(P<0.05),而摄食和饥饿对照组经过15d的锻炼显著上升(P<0.05).经过5d的恢复2锻炼组VO2rest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摄食和饥饿对照组力竭运动后代谢率峰值(VO2peak)在实验过程中显著下降(P<0.05),而摄食和饥饿锻炼组经过15d没有显著变化.锻炼取消后2锻炼组VO2peak显著下降至对照组水平.各锻炼组和对照组间过量耗氧均无显著差异.实验提示:(1)锻炼导致VO2rest和VO2peak显著提高,但影响可塑性大,5d恢复期后影响消失;(2)锻炼导致力竭运动后代谢恢复速率加快,5d恢复期后锻炼影响依然存在;(3)对饥饿和摄食组,锻炼的生理影响相似,但饥饿组VO2rest对锻炼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人工饲料(S1, S2和S3)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消化酶、免疫和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共设置了6个实验组(EG1, EG2, EG3, EG4, EG5, EG6)和1个对照组(CG)。实验组EG1、EG2、EG3分别只投喂饲料S1、S2和S3,EG4投喂饲料S1+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EG5投喂饲料S2+亚心形扁藻,EG6投喂饲料S3+亚心形扁藻。对照组CG仅投喂亚心形扁藻。养殖60d,结果显示:(1) EG5、EG6和CG的蛋白酶活力显著的高于其他组(p0.05);EG6和CG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 EG5、EG6和CG的FGF18、TβR I和GHITM 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 EG1的免疫酶(ALP, SOD, CAT和POD)活性最低,MDA含量最高;EG1、EG2和EG3中SOD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EG5, EG6和CG (p0.05);EG1、EG2和EG3 GPx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EG5、EG6和CG (p0.05);EG1、EG2和EG3 CAT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EG6和CG (p0.05)。因此,饲料S2和S3与微藻混合投喂可以促进马氏珠母贝的消化吸收以及抗应激的能力,从而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和保持最佳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