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索北京地区杂交鲤鱼的放养密度和生长规律,我们进行了杂交鲤的养殖试验。一、材料与方法试验用的散鳞镜鲤和兴国红鲤,由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赠送本站。并根据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经验,我站于1975年开始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试验对6个香菇母本菌株进行分类.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取此6个菌株的单核体,进行两两杂交,获取15个杂交组合,并进行高温出菇试验和抗木霉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有8个杂交组合能够出菇, 3、4、6号菌株产量相对高,与其他菌株差异极显著.1号、3号菌株与木霉的拮抗线均呈Ⅳ型,对木霉抗性强.因此,3号菌株属于耐温高抗品种,适合进行进一步的扩大试验.  相似文献   

3.
我国群众性的水稻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科学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进一步提高杂交育种的效果和更好地开展水稻杂优利用。我们于1975—1977年开展了本项试验研究。 本试验选取了矮脚南特、矮仔占、低脚乌尖等具“矮因”的水稻品种作为亲本,与其他亲本进行了多对组合杂交,并在矮脚南特×杜子籼、矮仔占×脱脱普、2150×小傢伙  相似文献   

4.
郭建崴 《化石》2021,(1):54-57
生物统计学派的不屈 前文提到,孟德尔之所以能够发现两大遗传定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运用了统计学等数学手段来分析生物学上的杂交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也是一位出色的生物统计学家、甚至是先驱之一.只是在他发表《植物杂交试验》那篇论文的时候,生物统计学的系统方法还没有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草菇分子标记辅助杂交育种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选育低温高产草菇的单孢杂交中。【方法】通过出菇试验筛选获得高产草菇菌株,与低温出菇菌株VH3一同作为杂交亲本;采用交配型基因分子标记区分草菇单孢子的交配型,并完成杂交配对工作;最后结合快速筛选耐低温草菇菌种技术与杂交子真实性的鉴定方法,在栽培出菇试验前剔除部分不耐低温的草菇杂交子。【结果】出菇试验表明,屏优1号的生物转化率最高,用作杂交育种的高产亲本菌株。单孢杂交配对后,最初的496株草菇可能杂交菌株经初筛后,只剩余172株较耐低温的杂交菌株,使后期出菇试验的工作量减少了65%;杂交子出菇试验表明,在28 °C出菇温度下,VV093杂交菌株的生物转化率显著高于两个亲本菌株,且农艺性状较好。【结论】建立了一种高效草菇分子标记辅助杂交育种的方法,包括亲本菌株的筛选、单孢交配型的区分、单孢杂交、杂交子的鉴定和筛选等,并在低温高产草菇单孢杂交育种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孟德尔的单因子遗传实验现代遗传学是孟德尔奠下基础的。他经过多年的豌豆杂交实验,于1865年提出了学术报告。他选用七个品种的豌豆进行了一对性状和两对性状的杂交遗传实验,由此得出了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现在先讲分离规律,因为这是基础。  相似文献   

7.
应用DIG标记探针杂交检测IBDV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地高辛(Digoxigenin,DIG)标记的探针建立了核酸杂交检测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方法,并在敏感性方面同琼脂扩散试验进行了比较。探针来源于IBDVSTC-ll9和STC-243cDNA。杂交方法的敏感性试验表明,核酸杂交可以检测到0.1pg的IBDVRNA;与多个毒株核酸的杂交则显示出标记的探针可以作为通用试剂用于IBDV早期感染的诊断;而同琼脂扩散试验的比较则说明,杂交方法比常规的免疫沉淀反应敏感104倍以上。除此之外,由于杂交方法特异以及非放射性探针操作方便,因而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任本命 《遗传》2000,22(5):0-322
1865年,奥地利布隆修道院的神父孟德尔(GregorJohannMendel,1822~1884)在经过连续8年的豌豆杂交试验之后,写出了一篇题为《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他以精确的实验数据和严密的数理分析,揭示了生物遗传性状在后代的传递规律,即后世通称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这在当时来说,确实是对生物遗传变异现象本质的揭示。孟德尔在布隆自然科学家协会年会上分两次宣读了他的论文。然而,非常遗憾,由于他的科学思想的超前性,这样一篇卓越的论文竟然没有一人能理解。尽管会后孟德尔把他的论文副本分送到欧美100多家图书馆,但照…  相似文献   

9.
杂交试验是一项费时费钱的工作,因此在进行试验之前如能进行严密的设计,给出试验所需的样本大小是十分必要的,统计学中常见的估计样本容理的公式不宜应用于杂交试验,本文分两种情况给出了杂交试验中样本容量的估计公式,据此估计出的样本容量安排杂交试验,可在满足试验者要求的条件下,使试验的总成本最低或使试畜的总头数最少。  相似文献   

10.
利用酯酶同工酶技术检测香菇双单杂交后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香菇的野生株Q 与栽培株苏香的四种孢子单核体进行完全亲和双单杂交,运用拮抗试验并辅以液体出菇试验初步鉴定出12 个杂交后代,且对杂交后代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检测,并以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菌株间酯酶同工酶酶谱的结果,较直观本质地反映了杂交后代及其与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表明1 —12 号菌株是真正的双单杂交后代,认为菌株间酯酶同工酶酶相似系数值可以作为香菇遗传育种选择亲本的辅助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1.
以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为母本,‘绿带可娜’、‘红芙蓉’、‘迪朱丽亚’等13个观赏性较强的山茶花品种为父本,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共配置13个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试验。以坐果率、结实率、出苗率、单花成苗率作为评价亲和性的指标对杂交父本进行筛选,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杂交组合亲和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形态鉴定法比较杂交子代与父母本主要性状差异。结果表明,‘绿带可娜’、‘玛丽费丝’、‘尼丽夫人’、‘花露珍’、‘娃丽娜深’为亲和性高的父本,杜鹃红山茶ב绿带可娜’、杜鹃红山茶ב玛丽费丝’为杂交亲和性较高的组合。杜鹃红山茶种间杂交后代花色、花型表现趋于父本,叶片更接近于母本杜鹃红山茶,杂交后代均遗传母本全年开花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提莫菲维核质体系杂交小麦杂种优势问题的初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提莫菲维核质互作体系配制杂交小麦是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进展较快的一个部分。但是由于在杂种育性恢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杂交小麦仍未能在生产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自1973年起作了一系列杂交试验对杂交小麦的产量和杂种优势进行比较分析,目的是探索目前提型杂交小麦优势不够大的原因并提出讨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突破,使粮食大幅度增产。水稻是喜温的短日照植物,光照阶段的发育特性是确定水稻适应地区、安排播种季节、制订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的依据之一。要使杂交水稻充分发挥其优势,在栽培上必须要按照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我们于1977至1979年的三年中,对目前推广的及准备推广的杂交水稻和它们的不育系及恢复系对日照长度的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孟德尔于1856-1865年选用了严格自花授粉植物——豌豆进行了杂交试验,并对7对相对性状进行了观察,发现每对相对性状在F_2代出现了分离现象,分离比为3:1,而两对相对性状在F_2代的分离比为9∶3∶3∶1,如:  相似文献   

15.
三角梅开花习性与人工授粉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三角梅开花时花器的变化规律及三角梅的杂交授粉技术。通过对不同时期花器的观察对比,发现三角梅的最佳花粉采集时间为花被片微开裂1~2 mm,最佳授粉时间为花初开2 d内;通过人工杂交授粉试验,摸索出三角梅杂交授粉技术。杂交试验表明,伊娃夫人与帝国喜悦的杂交结实率最高,可达8.3%。  相似文献   

16.
高学林 《植物杂志》2010,(11):93-95
回顾科学史,我们就会发现,科学家的科学生涯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孟德尔就是一个典例,当他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时,观察到规律性的性状分离现象就发出了一系列的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规律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用RAPD标记检测鹅掌楸属种间杂交的花粉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鹅掌楸属 (LiriodendronL .)的生物学特点 ,实践上常采用不套袋杂交授粉技术 ,理论分析和间接检测结果证明这种杂交授粉方式的花粉污染率低于 1% ,但到目前为止仍缺乏直接的检测证据。本试验首次采用RAPD标记对鹅掌楸属种间不套袋杂交授粉的花粉污染率进行了检测 ,结果证明 93个受检不套袋杂交授粉子代均来自目的父本 ,而非花粉污染所致。通过对所用 4个父本标记谱带在试验群体中出现频率的测定和分析 ,证明这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大于 99% ,从而认为对鹅掌楸属进行不套袋杂交授粉是可行的。并就这一方法在植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潜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杂交鲤的养殖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生生物学集刊》1977,6(2):153-156
为了探索北京地区杂交鲤鱼的放养密度和生长规律,我们进行了杂交鲤的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19.
用RAPD标记检测鹅掌揪属种间杂交的花粉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鹅掌揪属(Liriodendron L.)的生物学特点,实践上常采用不套袋杂交授粉技术,理论分析和间接检测结果证明这种杂交授粉方式的花粉污染率低于1%,但目前为止仍缺乏直接的检测证据。本试验首次采用了RAPD标记对鹅掌揪属种间不套袋杂交授粉的花粉污染率进行了检测,结果证明了93个受检不套袋杂交授粉子代均来自目的你枰,而非花粉污染所致。通过对所用4个父本标记谱带在试验群体中的出现频率的测定和分析,证明这种检测的结果的可靠性大于99%,从而认为对鹅掌揪属进行不套袋杂交授粉是可行的。并就这一方法在植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潜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丁香属植物有性杂交试验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8-1989年在哈尔滨市第三苗圃进行了丁香属(Syringa L.)植物种间(内)杂交试验。结果表明:⑴不同杂交组合的亲和性差异很大,在试验的18个杂交组合中有5个杂交组合得到了发育正常的杂种F1代种子,但结实率不同,其中以白丁香与洋丁香为亲本的杂交组合,无论是正交或反交,杂种F1代的结实率均达86%以上,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而以重瓣洋丁香为母本,白丁香为父本和杂交组合,杂种F1代结实率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