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osis  S  顾士民 《微生物与感染》2005,28(4):47-47
人偏肺病毒(hMPV)是2001年荷兰学者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和成人中分离到的一种与禽肺病毒密切相关的RNA病毒。研究表明hMPV是婴幼儿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新现病原。作者为全面评估该病毒在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等感染的情况,采集了1505例已排除外科疾患的15岁以下急诊儿童的咽拭样品,进行hMP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流感病毒核酸的检测,并对包括症状、体征、治疗等方面作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
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是最近发现的可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副粘病毒,现被归类于偏肺病毒属(Metapneumovirus),是至今发现的第一个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偏肺病毒属成员[1]。目前已经受到世界范围的重视,已有十多个国家报道了不同年龄组人群中hMPV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3.
调查2009~2010年上海地区人群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病毒性病原,探讨2009甲型H1N1流感暴发背景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的构成。采用套式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来自2 044例患者的2 044份标本(包括2 005份鼻咽拭子和39份肺泡灌洗液),同时检测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CoV)和人博卡病毒(HBoV)。其中,656(32.09%)份标本经呼吸道病毒检测为阳性,52份标本为双重感染。FluA检出率最高(13.36%),其后依次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10.23%)、FluB(4.84%)、ADV(1.96%)、PIV(1.76%)、RSV(1.32%)、CoV(0.59%)、hMPV(0.39%)和HBoV(0.20%)。但各月病毒检出率分布不均,2009和2010年呼吸道病毒检出率高峰出现在当年11月(53.07%和65.59%),低谷都出现在当年5月,且2009年5~9月的病毒检出率高于2010年同期(32.02%vs15.38%,P<0.05)。其中,2009甲型H1N1流感暴发导致2009年10月~2010年1月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占当月检出FluA的100%,2009年6~9月也占当月检出FluA的较高比率,依次为90.91%(20/22)、75.00%(15/20)、48.00%(12/25)和56.25%(18/32)。比较甲型H3N2流感病毒和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别在上呼吸道感染(URTI)和下呼吸道感染(LRTI)中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URTI,85.29%vs76.61%;LRTI,14.71%vs23.39%;P>0.05)。呼吸道病毒检出率还与年龄相关,0~4岁组和5~14岁组病毒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在0~4岁及≥65岁组中,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检出率最高,FluA次之;其余年龄组中FluA检出率最高。混合感染中15岁以下儿童占50%(26/52),微小核糖核酸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占84.62%(44/52)。本研究表明,上海地区2009~2010年FluA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成为2009年FluA的优势亚型。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是混合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结果提示,应长期监测主要呼吸道病毒的活动水平,并加强对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流行病学和致病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1年荷兰学者van den Hoogen等首次在不明原因的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分离出一种新病毒,电子显微镜下呈现类似副黏病毒的多极丝状形态,生化特征亦与副黏病毒相似.之后许多学者对其基因组组成和序列进行分析,支持将其归类于单分子负链RNA目副黏病毒科肺病毒亚科偏肺病毒属,并命名为人类偏肺病毒(hMPV),成为偏肺病毒属的第1个人类病毒.根据遗传系统发生学分析和血清学抗体中和试验等将其分为2型4个亚型.本文就hMPV的病毒归类、分型、病毒繁殖特点及其发病及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疫苗的研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弛  王志玉 《病毒学报》2018,34(5):783-788
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是一种新发呼吸道病毒。hMPV感染可引起广泛的呼吸道疾病,目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数副粘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过程依赖吸附蛋白和融合蛋白的共同参与。hMPV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融合蛋白(F)既可以结合受体,又可以介导膜融合。本文从hMPV包膜表面具有双重功能的F蛋白入手,简要介绍F蛋白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重点阐述F蛋白介导的细胞融合机制和特性,对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沈阳地区肺炎患儿中偏肺病毒(hMPV)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情况,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部分因肺部感染住院患儿进行了病原学研究。结果显示,hMPV感染率为9%;而RSV感染率为46%,其中A型占40%,B型占60%。研究结果表明,在婴幼儿肺炎患儿中RSV感染率高于hMPV感染率,两者所致肺炎在发病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上无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7.
朱汝南  钱渊  赵林清  孙宇  邓洁  王芳 《病毒学报》2011,27(2):144-150
为了探讨人偏肺病毒(hMPV)融合蛋白(F)在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效果及其应用价值,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hMPV F1亚单位蛋白并用镍柱(Ni-NTA)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并以其为抗原,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人血清抗体检测的探索。根据F蛋白的疏水性、抗原位点和表面可及性的预测结果选择F1亚单位为目标区域,在大肠杆菌BL21中分别得到了带有6个组氨酸(His)标记的不同基因型hMPV的F1亚单位蛋白的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大小约37.0 kD,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表达的目的蛋白可以特异性地结合抗hMPV的豚鼠多克隆抗体以及确定为hMPV急性感染患者的血清,而且与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属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副流感病毒(PIV)(2和3型)之间没有交叉反应,显示表达的F1蛋白的特异性和抗原性良好。应用该表达蛋白进行部分人群血清抗体检测的探索,结果显示人群血清抗hMPV-F蛋白的IgG抗体总阳性率约为66%~67%,0~2岁组的血清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新生儿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85%左右,>1岁~2岁组幼儿阳性率最低,提示母传抗体的存在。随后各年龄组人群随年龄的增长血清抗体阳性率逐渐增高,>60岁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最高,上述结果提示<2岁儿童为hMPV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冬季流感样病例病毒病原谱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法,对2016年11月-2017年2月采集的265份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样本,检测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博卡病毒、人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的核酸。结果本次检测中,任一病毒阳性率为36.60%,其中单一病毒感染占96.91%,混合感染占3.09%。单一病毒感染中,人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31.70%),其次为鼻病毒(2.26%)。2016年11月-2017年2月,不同月份病毒的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0,P=0.619)。从年龄组成看,不同年龄组人群病毒的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1,P=0.639),19~60岁组人群检出的病毒种类多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2016年11月-2017年2月,北京市通州区引起流感样病例的病毒并非只有流感病毒,也有鼻病毒、偏肺病毒、腺病毒等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建议加强常见呼吸道病毒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在50例病毒性肺炎幼儿的鼻咽部剥落细胞内,检测出24例有3或7型腺痫毒抗原(48%),在其中2例的肺组织内也检测出同样病毒的抗原,并分离出7型腺病毒;5例有呼吸道融合细胞(Rs)病毒抗原(10%);3例有I、lI或III型副流行性感冒(副流感)病毒抗原(6%),其中l例的肺组织内也检测出同样病毒的抗原,井分离出1型副流感病毒。在7例毛细支气管炎婴儿的鼻咽部剥落细胞内,检测出3例有3或7型腺病毒抗原,一例有Rs病毒抗原。在一例胸膜炎儿童的鼻咽部剥落细胞内,检测出副流感病毒抗原。在11例非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中,检测这三种病毒抗原的结果都是阴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人偏肺病毒感染BALB/c小鼠后肺组织Toll样受体(TLRs)表达变化及PolyI:C对病毒复制的影响。实验小鼠分为hMPV感染组、polyI:C+hMPV组、polyI:C+DMEM组、DMEM对照组,均在滴鼻后1、3、5、7、9和16d处死,取肺组织用于病毒滴度测定、病理检查、通过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内TLRs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①与hMPV感染组相比,polyI:C+hMPV组小鼠肺内病毒复制水平明显减低,仅在感染后第5d及第7d检测到病毒;病理检查结果亦提示肺部炎症明显减轻。②RT-PCR结果提示:hMPV感染组小鼠与DMEM对照组相比,肺组织内大部分TLRs mRNA表达均升高。③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hMPV感染后小鼠肺组织TLR7-8 mRNA增高最为显著,且有时间依赖性;滴鼻后24h,polyI:C+hMPV组TLR3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人偏肺病毒感染BALB/c小鼠后,可上调小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表达,其中TLR7/8途径可能在启动天然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polyI:C可通过早期活化TLR3,抑制hMPV在小鼠肺内的复制,并减轻肺部炎症。  相似文献   

11.
朱汝南  钱渊  赵林清  邓洁  王芳 《病毒学报》2006,22(3):180-185
为了解北京地区人偏肺病毒(hMPV)膜表面糖蛋白G编码基因的特征,提取2003年和2004年各6份hMPV阳性的临床呼吸道标本中的RNA,经用随机引物合成cDNA后,用特异性引物扩增G蛋白全基因,克隆至pBS-T载体中并进行测序。用生物软件与GenBank中hMPV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种系进化分析。12株hMPV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进化簇1和2。每个进化簇还可以再分为不同的亚进化簇。3株(2003年)hMPV属于进化簇1;9株(3株2003年和6株2004年)hMPV属于进化簇2。这12株hMPV G蛋白基因的核苷酸长度在624~711nt,使用了两种不同的终止密码,编码的氨基酸长度为208~236 aa,蛋白质分子量为22.9~25.8kD。与进化簇2相比,进化簇1的3株hMPV都出现了3个核苷酸的缺失,但未改变读码框架。同一进化簇内的hMPV G蛋白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5.7%~100%和91.8%~100%,不同进化簇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56.3%~57.4%和34.3%~38.2%。疏水性分析表明这12株hMPV G蛋白是典型的Ⅱ型跨膜锚定蛋白,分别与两个进化簇代表株的疏水图一致。这些hMPV的G蛋白氨基酸的替换集中在胞外区。它们都含有高百分比的脯氨酸(P)、丝氨酸(S)和苏氨酸(T),含有相当数量的位于胞外区的O-连接糖基化位点。这些hMPV的G蛋白的N-连接糖基化位点数目和位置不尽相同。通过对G蛋白基因的分析显示,2003年和2004年北京地区流行的hMPV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进化簇。基因分析显示hMPV的G蛋白是高糖基化的膜表面蛋白,具有与同属于副粘病毒科、肺病毒亚科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的G蛋白相似的基因特征,推测其功能和在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相当于hRSV的G蛋白,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人偏肺病毒(hMPV)的感染情况、流行分布和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采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拭子标本413份,利用巢式PCR法进行hMPV筛查,对PCR阳性片段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确定hMPV感染基因型别;同时,分析hM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并对感染阳性患者进行临床表现的初步分析。结果:413份鼻咽拭子标本中检出hMPV阳性4份(0.97%),分别存在于2010年8月、10月和2011年2月、4月,其中1例合并鼻病毒感染;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咳嗽,有1例出现呕吐和腹泻;hMPV阳性片段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这4例感染中的3例为B2型,1例为A2b型。结论: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存在hMPV感染,其基因型为B2和A2b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基于人偏肺病毒(hMPV)N或L基因的2种检测hMPV感染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在207例临床呼吸道样本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基于hMPV N或L基因片段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008年5月至2009年3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因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鼻咽拭子207份,比较2种方法检出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207份样本中,2种方法共检出38(18.36%)份阳性样本,基于N或L基因一种方法均检出32(15.46%)份阳性样本,总检出符合率为94.2%(195/207)。另外发现,基于L基因检测为阴性而基于N基因检测为阳性的样本在L基因与引物和探针结合的部分序列有核苷酸的突变。对19例阳性样本的F基因进行进化树分析发现,大多数hMPV属于A2和B2型,只有1例属于B1型。结论:2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联合应用,对于临床样本中hMPV的检测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李漫  瞿跃红  桑怡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12):1445-1448, 1459
目的分析13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菌特点,并对患儿鼻咽分泌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偏肺病毒(hMPV)进行检测,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3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并对不同性别、年龄和感染部位患儿鼻咽分泌物中hMPV和RSV基因进行检测。结果13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共检出病原菌16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0.73%(116/164),革兰阳性菌占25.00%(41/164),真菌占4.27%(7/164);以铜绿假单胞菌(26.22%)、肺炎克雷伯菌(17.07%)、大肠埃希菌(15.24%)、金黄色葡萄球菌(12.20%)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均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哃/舒巴坦、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性较低(耐药率<5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0.00%,对克林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低于50.00%。136例患儿共检出hMPV 21例(15.44%),RSV 33例(24.26%)。不同性别患儿hMPV、RSV检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岁患儿hMPV检出率最高,0~5岁患儿RSV检出率较高。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hMPV检出率均较高,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RSV检出率均较高。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结合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为患儿选择更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应重视患儿RSV、hMPV感染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急性呼吸道感染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人偏肺病毒(hMPV)核酸特异的快速、敏感的TaqMan-MGB探针实时定量RT-PCR检测方法.方法:分别设计hMPV特异的引物与荧光标记探针,合成hMPV绝对定量RNA模板,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与常规RT-PCR平行比较,对其灵敏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以及用于临床样本的适用性等进行评价.结果:本方法可对hMPV进行特异性诊断,检测灵敏度可达10拷贝/25 μL,检测线性范围至少可达10 1~10 6拷贝/反应,且实验重复性好,初步应用于北京地区采集的158份临床鼻咽拭子标本,定量RT-PCR检出31份标本阳性,明显高于常规RT-PCR方法(22/158).结论:建立了人偏肺病毒TaqMan-MGB探针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初步证实可用于临床鼻咽拭子标本的检测,为开展hMPV的流行监测及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系统感染患者9种呼吸道病毒的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和住院的呼吸系统感染者中接受病毒抗体检测330例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入选病例共330例,检测出抗体阳性者193例,阳性检出率为58.48%,其中肺炎支原体(MP) 131例(39.70%),嗜肺军团菌(LP) 89例(26.97%),肺炎衣原体(CPn) 17例(5.15%),Q热立克次体(COX)15例(4.55%),副流感病毒(PIVs)7例(2.12%),呼吸道合胞病毒(RSV)6例(1.82%),甲型流感病毒(INFA)5例(1.52%),乙型流感病毒(INFB)3例(0.91%),腺病毒(ADV)2例(0.61%).结论 MP、LP、CPn分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前三位;除CPn以秋季感染明显高于春冬夏季节;其余病毒感染无明显季节、年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为了解南京地区儿童腺病毒(ADV)感染的流行特点及型别,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住院及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抽吸物(NPA)及咽拭子(NPS)共644例,采用巢氏聚合酶链反应法(Nested-PCR)检测ADV hexon基因,将阳性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同源性和进化分析。同时对12种其他呼吸道相关病毒进行PCR检测,包括人博卡病毒(HBo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1~4型(PIV1-4),流感病毒A和B(IFVA/B),人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NL63和HKU1(HCoV-NL63和HCoV-HKU1)。结果显示:644例标本中共检出ADV阳性扩增产物171份,检出率为26.55%,3型120例(70.18%,120/171),7型16例(9.36%,16/171),1型12例(7.02%,12/171),2型10例(5.85%,10/171),5型6例(3.51%,6/171),6型3例(1.75%,3/171),57型3例(1.75%,3/171),41型1例(0.58%,1/171)。ADV感染呈全年散发,其发病高峰主要在4~7月。以7岁以下儿童多见(96.49%)。171例ADV感染患儿中有99例(57.89%)存在混合感染,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鼻病毒(HRV)多见。ADV阳性患儿诊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63.16%),肺炎占30.41%。结论:ADV是2010年8月到2011年7月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其优势流行株为3型,长期监测其流行型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Li J  Mao NY  Qin M  Hu XM  Yang MJ  Wang M  Zhang C  Xu WB  Ma XJ 《病毒学报》2011,27(6):526-532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GeXP多重基因表达遗传分析系统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12种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A型和B型、季节性H1N1、副流感病毒1~3型、人鼻病毒、人偏肺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和B型、人博卡病毒。针对病原体保守区序列设计12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分别用已验证的阳性标本为模板检验多重体系的特异性。多重检测体系在10~3拷贝/μL水平可同时检测到12种病毒。另检测24份临床标本,以real-time RT-PCR为参考标准,进一步验证检测体系。结果表明,这种基于GeXP系统的新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以快速同时检测12种常见呼吸道病毒。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病例,抽取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常见的7种病毒,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VA)、乙型流感病毒(IVB)、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2型(PIV2)、副流感病毒3型(PIV3)、腺病毒(IVD)。结果共有569例样本送检,193例病毒检测阳性(33.92%),其中有3例为2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男性共369例,女性共200例。其中RSV、PIV3、ADV的感染率居前三位。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率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除新生儿外,6个月内的婴幼儿呼吸道病毒检出率最高。RSV检测阳性率自11月开始呈增高趋势,12月最高,达55.86%。PIV3的检出高峰出现在7月,达13.64%。结论 RSV是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呼吸道病毒的检出率与年龄、季节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正>人偏肺病毒(h MPV)和它相近的同病毒科成员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一样,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h MPV也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免疫功能低下者和老年人发病及死亡的常见原因。感染的反复发生也加重了医疗负担。然而,目前并没有针对h MPV的特异性预防措施。对宿主应答中病毒蛋白的作用更好的认识有利于有效预防性疫苗的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