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其控制着肿瘤的生长、分化,并且与
肿瘤的耐药性、转移以及复发密切相关。简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产品,包括抗体、多肽以及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卵巢癌死亡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早期诊断困难,晚期患者治疗效果差,分子靶向药物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目前许多靶向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给卵巢癌特别是术后复发及化疗耐药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主要对单克隆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几种药物在卵巢癌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双磷酸盐、狄诺塞麦、Sagopilone等特异性靶向药物在乳腺癌骨转移靶向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临床疗效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要阐述。双磷酸盐在抑制骨转移和非骨转移中发挥作用,狄诺塞麦可能成为双磷酸盐的合理替代物,尤其在双磷酸盐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中,而新型抗癌药物Sagopilone、骨唾液酸蛋白抑制剂亦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乳腺癌转移过程,具有抑制骨转移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5.
KRAS是一种致癌驱动因子,它的突变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诱发肿瘤产生。KRAS突变是肺腺癌中最常见的突变,存在KRAS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数量占肺腺癌患者数的30%左右,这表明它可能是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近年来,针对存在KRAS突变的肺腺癌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该文首先对KRAS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肺腺癌中的主要突变进行了阐述,然后综述了直接靶向和间接靶向KRAS突变体的肺癌治疗方案,这对于肺癌治疗候选药物的确定,评估新的靶向药物和组合,为肺癌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随着肝细胞癌基础研究不断深入,分子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的临床开发及应用为肝细胞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肝细胞癌的靶向治疗药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够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目前,这些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分为小分子靶向药物、肝细胞癌抗原特异性靶向药物和免疫检验点靶向药物3类。现就肝细胞癌靶向治疗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生命科学研究》2017,(4):349-35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尽管近年来MM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其依旧是不可治愈的疾病。Daratumumab(DARA)是一种人源化抗CD38单克隆抗体,具有广谱杀伤活性。相关研究证实DARA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MM细胞的快速死亡。现就CD38分子及DARA作为单药或者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复发性、难治性MM患者的临床前实验和临床试验进行综述,以期说明DARA诱导MM细胞死亡的机制及DARA治疗复发性、难治性MM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DARA治疗复发性、难治性MM患者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胃癌新发病例数接近百万,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近年来医学领域发展迅速,不管是胃癌的手术方式,还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均获得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缺乏有效早期诊断方法,大多数胃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入疾病晚期,所以尽管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胃癌的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随着对胃癌分子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一种直接作用于胃癌主要信号转导通路上某一特定靶点的新型治疗方式-分子靶向治疗逐渐成为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有多种单克隆抗体及小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临床,用于人体多种肿瘤的治疗并呈现较好疗效.分子靶向治疗的出现为进展期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主要就进展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现状以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小分子抗癌药物通过靶向特定蛋白来抑制肿瘤生长,但大部分致病蛋白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PROTAC)通过靶向降解目标蛋白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新技术。本文在介绍传统多肽型PROTAC和小分子型PROTAC基础上,详细总结了靶向递送型PROTAC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识别分子介导靶向PROTAC、纳米材料介导靶向PROTAC和可控激活小分子PROTAC前药。研究表明,靶向递送型PROTAC在提高肿瘤细胞特异性、减少脱靶效应和降低生物毒性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最后,本文对PROTAC的成药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癌是目前在全球男性中第二位最常见的肿瘤,其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排名第六位[1]。在发病率方面,我国虽然不及西方国家,但是随着生活水平和诊疗技术的提高,也表现出了逐渐上升的态势。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的特有位点作为治疗靶点,在纠正病变、稳定细胞、发挥更强的抗肿瘤活性的同时,能够对正常细胞减少毒副作用[2]。由于我们对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途径认知的逐渐提高,以及更好的利用这些途径作为有效的药物作用靶点,我们已经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和生产随之增加。本文着重探讨了分子靶向药物对肿瘤的治疗起作用的不同的靶向机制,以及它们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代谢异常是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肿瘤细胞通过代谢重编程来满足恶性增殖所需的能量和生物大分子,并维持氧化还原稳态,促进癌细胞的存活和转移。肿瘤细胞内的代谢酶重塑和肿瘤微环境共同驱动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该文综述了肿瘤糖代谢重编程的过程和作用,并结合该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提出靶向肿瘤代谢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干细胞是乳腺肿瘤内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以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与干细胞的高致瘤性、高侵袭转移性、治疗抵抗能力密切相关。深入研究乳腺癌干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及微环境因素的调控对乳腺癌的临床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就近年来乳腺癌干细胞调控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转录因子、表观遗传调控因子以及微环境因素进行综述,探讨乳腺癌干细胞及其相关信号因子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为临床靶向治疗乳腺癌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Necroptosis是一种可调控的细胞程序性坏死途径,它具有与不可调控性细胞坏死相同的形态学特征。Necroptosis是caspase非依赖的。当细胞凋亡被阻断时,necroptosis信号通路由死亡结构域激活启动,其中RIP1的活化是necroptosis的关键步骤,该步骤可被necrostatin-1特异性抑制。近期研究表明,necroptosis在缺血性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恶性肿瘤、病毒感染和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作为药物开发的新靶点。对necroptosis的发现历程、信号通路及其在疾病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和靶向necroptosis的治疗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Hedgehog(Hh)通路是人体内一条重要的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和组织形成中起关键作用。Hh通路通过突变或者其他途径的异常激活与多种实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SMO受体是Hh信号通路中重要的调节靶点。Vismodegib和Sonidegib作为有效的SMO受体抑制剂,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基底细胞癌。随着研究者对Hh信号通路的不断探索,针对SMO受体上游或下游的靶向蛋白的抑制剂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本文针对SMO抑制剂、SMO上游组分抑制剂和SMO下游组分抑制剂的研发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磁性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磁学性质,可响应外磁场,产生力、热等效应。如在静磁场下将药物磁靶向递送至肿瘤部位;低频交变磁场下可将纳米药物主动渗透至病灶部位,实现瘤内均一分布;中频交变磁场作用下磁滞损耗产生热和增强的活性氧,用于肿瘤治疗。磁性纳米材料同时具有尺寸依赖的磁学性质以及表面多功能化等特点,可将磁靶向、分子靶向以及磁热疗联合。此外,磁性纳米材料具有磁共振成像性能以及纳米酶催化特性,使其在肿瘤诊疗一体化治疗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近年来,纳米给药系统不断被优化,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肿瘤靶向治疗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围绕提高靶向肿瘤治疗效果,从磁靶向药物治疗、被动靶向磁热疗和主动分子靶向磁热疗、纳米酶特性以及诊疗一体化应用等几方面出发,综述了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肿瘤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肿瘤是一种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的疾病,是人类迄今为止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TAM)作为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主要的免疫细胞亚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2样TAM的高浸润与实体肿瘤患者的低生存率密切相关。了解复杂的TME中TAM所经历的一系列代谢变化以及功能可塑性,有助于将TAM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开发更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该综述总结了TAM的来源、功能状态、代谢变化等最新研究,并着重讨论了TAM在实体肿瘤中的靶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在发达国家位居第一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早期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结合其他药物治疗。耐药性大大降低了化疗的成功率,从而增加了疾病复发的可能性。早期和低危疾病患者预后良好,而晚期、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极差。目前,现有药物治疗晚期、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不佳。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潜在的新靶点和新的治疗方法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有助于识别潜在的药物靶点,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好的临床指导。本文根据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对子宫内膜癌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药物靶点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