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细胞膜上最大的受体家族,参与感光、嗅觉、行为调节、自主神经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过程。GPCR能够以寡聚体的形式在信号识别及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GPCR寡聚化的类型以及寡聚化对受体结构与功能、受体内化和相关药理生理学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GRK)特异地使活化的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发生磷酸化及脱敏化,从而终止后者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表明,GRK的功能被高度调控,并具有下行调节GPCR的能力。调控GRK功能的机制包括两个层次:(1)多种途径调控激酶的亚细胞定位及活性,包括GPCR介导、G蛋白偶联、磷脂作用、Ca^2 结合蛋白调控、蛋白激酶C活化、MAPK反馈抑制、小窝蛋白抑制等;(2)调控GRK表达水平,主要体现在其与某些疾病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G蛋白耦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被激活后信号可以经G蛋白或β-arrestin向下游传递,并且受体被激活后,由β-arrestin和G蛋白介导的胞内信号传递存在偏向性(signal bias)。这些发现使得GPCR的信号传递体系被重新认识和定义。配体和受体结合位点的细微差异被认为是这一现象产生的关键原因。现有假说认为,不同配体诱导的受体激活态构象也有不同,并由此导致胞内C末端磷酸化位点的不同。磷酸化位点差别最终决定了下游信号传递的走向。偏向性调控现象在GPCR受体家族中并不罕见,其与细胞的许多关键生理功能的精细调控密切相关。利用偏向性调控特点,有可能在减少GPCR靶点相关性副作用的同时,保留其药理学作用,这为GPCR相关的药物开发带来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具有7个跨膜螺旋的蛋白质受体,是人体内最大的蛋白质超家族.GPCRs能调控细胞周期,参与多种植物信号通路以及影响一系列的代谢和分化活动.简要介绍了GPCR和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GPCRs的结构和植物GPCR及其在植物跨膜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并对GPCR的信号转导机制及植物抗病反应分子机制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的生殖功能受体内状态和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影响,这种综合作用通过错综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最终汇集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系统从而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状态。神经激肽B(NKB)目前被认为是除kisspeptin外,调控GnRH脉冲分泌的又一关键因子。大量研究证实,NKB能够影响GnRH和促黄体激素(LH)的分泌,进而影响青春期的启动和生殖功能。然而,NKB对LH分泌的影响是刺激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尚存在争论。此外,NKB如何作用于GnRH神经元的信号通路尚不清楚,性激素是否参与这一生理过程,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NKB及其受体的分布、神经网络结构、NKB对GnRH脉冲发生器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针对目前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是生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激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Ⅰ型GnRH(GnRHⅠ)和Ⅱ型GnRH(GnRHⅡ)在胎盘和胎盘来源的滋养层细胞中发挥生理功能.利用人滋养层细胞模型人绒毛膜上皮癌细胞系(JEG-3)细胞,探讨GnRHⅠ和GnRHⅡ对人滋养层细胞侵润的调节作用.荧光实时定量PCR证实,GnRHⅠ和GnRHⅡ可调节JEG-3细胞中经典GnRH受体(GnRHRⅠ)的表达.RNA干扰实验显示,特异性针对GnRHRⅠ的siRNA可显著阻断GnRHⅠ对JEG-3细胞的促侵润作用,但不能影响GnRHⅡ的促细胞侵润功能,提示GnRHⅡ可能通过经典GnRH受体以外的其他受体介导,以发挥促进滋养层细胞侵润的功能.对信号通路的进一步研究表明,GnRHⅠ和GnRHⅡ通过ERK和JNK激酶级联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以调节细胞的侵润.  相似文献   

7.
G蛋白偶联受体转激活酪氨酸激酶受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明  郭卉  赵菡  周爱云  林昕  许婵娟  刘剑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Z1):4767-4769,4771,4800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ien coupled receptors,GPCRs)和酪氨酸激酶受体(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s)是体内两类重要的受体家族,介导着绝大多数信号事件。GPCRs能够"绑架"RTKs进行信号转导,即GPCRs能够在没有外加RTKs配体的情况下激活RTKs,这种现象称为转激活。作为转激活的核心过程,GPCR调控RTK磷酸化主要采取RTK配体依赖模式和非RTK配体依赖模式。不同的G蛋白亚型、酪氨酸磷酸激酶、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s,PTPs)以及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oxygen species,ROS)均在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GPCR和RTK还能形成信号复合体(signaling complex)从而实现蛋白质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对转激活的研究为GPCR靶点药物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代谢稳态对维持动物健康水平至关重要.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是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和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共同调控的下游效应因子.它能够磷酸化磷...  相似文献   

9.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作为最大的一类人膜蛋白受体家族和最重要的药物靶标而倍受关注,其中钙离子在细胞内信号传导级联放大中起了关键的作用。阐述了GPCR和钙激活的氯离子通道蛋白(calcium-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CaCC)中的钙信号网络与生理功能以及如何干扰阻断该网络,为药物设计和很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下丘脑分泌的十肽激素,是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调节系统互相联系的重要信号分子,对生殖调控具有重要意义.GnRH类似物是近年来应用最广的多肽类激素新药之一.就GnRH及其受体的结构及分布、GnRH在垂体和性腺水平调控生殖的一系列证据、影响GnRH释放的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GnRH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数量最大的一类膜蛋白受体,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生物中,参与多种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动物中已经发现1000多个GPCR,但植物中只发现了少数候选GPCR,包括拟南芥GCR1、GCR2、AtRGS1、豌豆PsGPCR和其他一些七次跨膜蛋白质。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植物GPCR的研究进展,包括已发现的植物候选GPCR、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及GPCR信号转导途径等。  相似文献   

12.
用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StreptAvidinBiotin peroxidaseComplex ,S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onadotropin releasinghormone ,GnRH)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GnRHR) 2种抗血清对性成熟前后的黄颡鱼 (Pelteobagrusfulvidraco)和鲇鱼 (Silurusasotus)的脑、垂体、卵巢中的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结果表明GnRH和GnRHR免疫活性在两种鱼的各脑区、垂体、卵巢中均有分布 ;两种鱼在性成熟时它们的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的GnRH和GnRHR免疫反应细胞数目和免疫反应强度明显高于性成熟前。本文讨论了GnRH、GnRHR直接或间接参与黄颡鱼和鲇鱼性腺发育成熟调节的可能性及形态学证据。可为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神经 内分泌、GnRH功能的多样性等研究领域提供新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细胞膜上最大的一类受体,其通过构象变化激活下游G蛋白从而介导细胞响应多种来自内源和外界环境中的信号。自GPCR被发现以来,研究者就一直在努力解析GPCR的构象,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和GPCR蛋白质结晶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GPCR单体在静息状态,以及与不同配体甚至G蛋白结合的晶体结构被成功解析。另一方面,FRET和电子显微技术的运用得到了GPCR二聚化和多聚化的多方面证据。本文将结合近年来该领域的进展,对GPCR寡聚体的结构和构象变化予以系统的综述,这些成果为研究GPCR的功能机制及其特异性的靶点药物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含有七个跨膜螺旋的一类重要蛋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多药物靶标受体超蛋白家族。例如,目前上市药物中有超过30%是以GPCR为靶点的。然而,与GPCR重要性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科学界对于其结构与功能的了解非常贫乏,主要原因是通过实验手段来获得GPCR的结构与功能信息极其困难。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基因组规模的数据中识别GPCR并预测三维结构是可行途径之一。基于生物信息学的GPCR研究将为新型药物靶标的筛选和药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论述了几种较为典型的GPCR计算方法,并基于已有研究提出可能的创新性研究策略来解决GPCR蛋白识别、跨膜区定位、以及结构和功能预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品  蒋萍  焦炳华 《生命的化学》2006,26(6):521-523
GPCR(G蛋白偶联受体)组成型活性(constitutive activity)发现和提出十几年来,对疾病机制阐明、药靶筛选和新药研发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组成型活性相关理论和实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功能的发现,如今GPCR已成为医药学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关键的生理学功能,是极其重要的药物靶标,其三维结构信息对功能研究以及新药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GPCR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本文简要回顾这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已解析的GPCR三维结构,并以CCR5和P2Y12R两种受体的结构为例来具体阐明现阶段GPCR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来许多报道表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或GnRH样物质可直接影响卵巢功能,其中包括对离体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GnRH拮抗剂在体内加强FSH对卵巢内卵泡发育的作用。在未成年和成年大鼠离体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均发现有 GnRH 受体。这提示,卵巢内可能合成 GnRH 或 GnRH样肽。美国学者 Aten 等用大鼠黄体化卵巢检测是否存在有 GnRH 或 GnRH 样肽。他们用50IU 孕马血清  相似文献   

18.
灵长类月经周期的调控与啮齿类不同,在下丘脑没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周期性分泌中枢。排卵前促性腺激素(GTH)峰的出现无需下丘脑活动的增强和GnRH分泌的增加。GnRH对垂体GTH的周期性分泌不起控制作用,只起“允许作用”,起控制作用的是卵巢雌激素。雌二醇作用于垂体促性腺细胞的两个功能池,控制GnRH对它们的作用,完成调节GTH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最大的蛋白质受体超家族之一,参与调节各种生理过程,在信号识别和转导中起重要作用。GPCR的突变及基因多态性将引发各种疾病,目前已经发现有30多种单基因疾病与此相关。介绍了GPCR功能失调的分子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一些GPCR突变以及相关疾病做了综逑,并指出了其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大鼠黄体生成素(LH)表达的受体后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促性腺激素(GTH)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兴奋或抑制后,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刺激,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细胞LH的β亚基(LHβ)mRNA的表达量,并与空白组比较。结果:LHβmRNA随着PKC活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随着PKC活性的降低而显著降低。结论:GnRH脉冲刺激引起LHβmRNA表达,其受体后的信号转导是PKC-Ca2+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