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的鞭毛染色较困难。我们从目前已报道的几十种方法中,选出应用较多的Leifson氏法、Blenden氏法、Rhodes氏法和山口氏法进行了比较,认为在银染色法中,Blenden氏法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蛋白质化学组成中所含的α的氨基酸约有二十余种之多。按目前的分析结果已知在蛋白质的分子中一般均含有50—1200个α氨基酸的分子。这些不同的氨基酸在蛋白质结构中常以肽键的方式联结,形成长的多肽链(Fischer氏,1902;Hofmeister氏,1902)。由目前的研究结果已证实在多肽链中氨基酸并不具有如Bergmann氏和Niemann氏(1936)所说的那些按一定规律和周期排列的情况;相反地,它们是以一定的顺序出现在多  相似文献   

3.
冷延家 《昆虫学报》1963,(3):382-384
1923年Newstead氏鉴定了松山等氏 1916年 6—7月间从日本所捕到的白蛉;发现其中有一新种,定名为鳞喙白蛉 Phlebotomus squamirostris,并对其雌雄蛉做了形态描述。1928年Sinton氏(1928)研究了Newstead氏的鳞喙白蛉模式和副模式标本,进一步明确了 De Meijere 氏(1909)在爪哇岛所发现的搅扰白蛉 Phlebotomus perturbans;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浙北近岸典型岛礁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的空间分布格局, 于2016年5月底至6月初, 分别采用走航观察和水下样方法, 对按离岸距离远近的3条岛礁带上12个岛礁瓦氏马尾藻成藻时期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 并从不同空间尺度比较分析了3条岛礁带上瓦氏马尾藻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的差异。结果表明: (1)在地区尺度上, 高浊度和高波浪能的水域环境限制了瓦氏马尾藻的分布与生长, 导致浙北近岸的瓦氏马尾藻仅分布在第二条岛礁带这一狭窄的分布带上。依据瓦氏马尾藻最低适宜生长水温要高于10 ℃的特性, 我们可以推断出舟山群岛的绿华岛可能是我国特有种瓦氏马尾藻分布的最北部端线。(2)在站点尺度上, 岛礁东南向瓦氏马尾藻定生密度明显低于西北向, 这与调查站位所受风浪影响的方位和强度相一致。在第二岛礁带上的4个岛礁北向瓦氏马尾藻的平均株高仅为26.3 cm, 说明瓦氏马尾藻不适宜在高波浪能生境中生存。(3)在站点尺度内, 第二岛礁带上浊度最低的北渔山岛瓦氏马尾藻有较大的垂直分布范围, 且定生深度达到了6.4 m, 而浊度高的近岸岛礁瓦氏马尾藻垂直分布范围较小。瓦氏马尾藻株高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由此推测, 瓦氏马尾藻虽不能耐受强光, 但光照对瓦氏马尾藻的分布生长起重要作用。与同海区铜藻的垂直分布格局相比, 瓦氏马尾藻具有一定适应高浊度、高沉积物环境的能力。因此, 在浙北近岸海域瓦氏马尾藻是较适合进行生态移植修复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克氏原螯虾在20世纪初作为重要的水产品引入中国,但因其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喜掘洞穴,对农作物、池埂及农田水利有一定破坏作用,降低入侵地区当地物种多样性,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研究未来气候情景下克氏原螯虾适生区的变化,可为其监控和管理措施提供关键信息,有效预防和控制其蔓延。本研究基于克氏原螯虾的分布点,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规则集遗传算法(GARP)模型模拟了当前气候条件下克氏原螯虾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并预测了2041—2060年和2061—2080年克氏原螯虾在4种气候变化情景下(RCP 2.6、RCP 4.5、RCP 6.0、RCP 8.5)的分布,采用ROC曲线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 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克氏原螯虾集中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长江沿岸地区;最冷季平均温度、最冷月最低温度对克氏原螯虾分布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季节性变化、最暖月最高温度和最干月降水量。在未来气候情景下,2061—2080年克氏原螯虾的适生区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RCP 2.6和RCP 4.5情景下总适生面积增加,但在RCP 8.5情景下呈先增后减趋势,而在RCP 6.0情景下无明显变化;克氏原螯虾适生区在空间分布上不仅有纬度方向上的扩散,也有向海拔较高地区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使用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基于莱姆病病原伯氏疏螺旋体的外膜蛋白A(OspA)基因,针对伯氏疏螺旋体不同的基因型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国内主要的莱姆病病原伯氏疏螺旋体的3个基因型进行分型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以对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strict)、嘎氏疏螺旋体(B.afzelii)和伽氏疏螺旋体(B.garinii)进行分型鉴定。伯氏疏螺旋体的分型鉴定可以对不同临床症状莱姆病患者的治疗和莱姆病的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宁波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zingpoensis)的最早标本系 F.W.Styan 氏于1884年在我国浙江省距宁波约30余公里附近的山区中采得,以后收存在英国博物馆内。1901年始由 Bonhote 氏初定名为 Sciurus castane-oventris ningpoensis,1918年才由 Robinson 和Kloss 二氏改定为现名。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性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缺血性脑卒中都与雌激素缺乏存在一定关系,并且存在性别差异。本文针对雌激素受体分类、作用,以及对脑缺血损伤的影响展开论述,旨在为雌激素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几种常见蚤类幼虫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56,(3):311-322
一.导言 蚤类幼虫的形态研究,对于蚤类幼虫品种的鉴定上和进一步的来调查各种蚤类幼虫的繁殖地点,以便更有效的用各种方法进行减蚤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早的报告是Leeuwen hoek氏在1983年就提及蚤类的幼虫。1699年Cestone氏述及幼虫的生活。Vallisneri氏(1733)、Roesel氏(1749)、De Geer氏(1778)等也都先后简单的叙述蚤类的幼虫,不过当时只述及其身体节数而已。Laboulbene氏在1872年首先开始描述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felis)的第二龄和第三龄幼虫的形态,这可以算  相似文献   

10.
自Rothschild氏1915年建立新北蚤属(Nearctopsylla)以来,迄今全世界已报告12种和亚种。氏1950年把本属分为三个亚属、包括新北蚤亚属(Nearctopsylla s.str.),白令蚤亚属(Beringiopsylla)及中华蚤亚属(Chinopsylla)。Hopkins氏1951又曾把白令蚤亚属命名为荷氏蚤亚属(Hollandiana)、因后者晚于氏我们亦采用前者。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关於河北省的蚊虫,过去曾有些报告。在我们所看到的文献中最早的是1902年Marlett氏由北京及天津报告的Culex(C.)pipiens var.pallens。1910年Cazenouve氏报告曾於冬日在秦皇岛冰内採得按蚊幼虫,根据越冬情况1931年冯氏解译该幼虫为潘氏按蚊幼虫。1931年Theobald氏报告自天津採得Aedes(O.)dorsalis(原定为新种名Grabhamia broquettii)。1914年Broquet氏由天津採得Anopheles(A.)  相似文献   

12.
太湖青草鲢镛鲤寄生血居吸虫及其季节感染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鱼类寄生血居吸虫(Sanguinicolidac),早在1905年由Plehn氏在鲤鱼的循环系统中首次发现。随后,Odhner氏(1924)、Ejsmont氏(1926)、Rasin氏(1929)、Van Cleaveand Mueller氏(1932)、Fischthal氏(1949)及Szidat氏(1951)等曾先后报告了若干新种,并对部分种类进行了生活史的研究。这些文献(1951)曾加以总结。近年来Wales氏(1958)、Erickson and Wallace二氏(1959)及 Davis、Hoffman and Surber诸氏(1961)等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种和进行了生活史的研究。此外,氏(1955,1956)  相似文献   

13.
目的几种染色方法显示星形隐球菌和曲菌的比较。方法Grocott-Gomori六胺银改良法,Gomori氏嗜银法和PAS结果Grocott-Gomori氏六胺银改良法显示上述两种真菌效果最好,该法对真菌的显示颜色鲜艳,图像清晰,真菌的孢子和菌丝被染成深黑色,易与其它成份相区别;Gomori氏嗜银法对大量含有菌丝的组织有一定的染色效果,PAS法也能将上述两种真菌显示出来,但所着染成份较多,较难区别。结论Grocott-Gomori氏六胺银改良法是染真菌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早期畜用疫苗:巴斯德氏苗,卡巴桑氏苗和斯特恩氏苗 在琴纳著名的免疫接种和牛痘苗的起因和效果调查发表后大约八十年,微生物学的奠基者们已经开始了第一次系统性研究通过接种所提供的保护作用以制服当时一些最麻烦的动物疾病。其中最著名的是巴斯德氏于1880年证明鸡霍乱,1881年证明炭疽和1885年证明狂犬病的保护性免疫。事实上炭疽的情况是:仔细检查记录表明首  相似文献   

15.
用一种毒剂来防治害虫,如在同一地区速续多年使用,会引起害虫种群发生抗毒性的现象,当抗毒性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这种毒剂即丧失了防治该种害虫的价值。昆虫抵抗毒剂最早的例子是1914年马兰特氏(A.Melander)发现梨圆介壳虫(Aspidiotus perniciosus)对石灰硫磺合剂具有抵抗力;二年后,惠来氏(H.Quayle)报告在美国加州有些地区氰酸气熏蒸对红介壳虫(Aonidiella aurantii)无效。近十余年,随着DDT涕及其他新兴杀虫剂的发展,昆虫抗毒性在害  相似文献   

16.
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法氏囊的发育是受性激素控制的。法氏囊的自然退化是机体内性激素浓度达到一定的水平所致。 在法氏襄的退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成分是FAE细胞,当它们完全地受到性激素的影响时,淋巴细胞分化的微环境遭到破坏,法氏襄发生不可逆性的退化。  相似文献   

17.
1963年在新疆阜康曾经发现过肯氏兽的材料,这批化石中有被称为“九龙壁”的一群个体。这些化石曾被归入副肯氏兽属,命名为短吻副肯氏兽(Parakannemeyeria brevirostris)(孙艾玲,1978)。最近依据这个种建立了一个新属:西域肯氏兽(Xiyukannemeyeria),于是新疆的肯氏兽与华北的肯氏兽就没有相同属了(刘俊、李锦玲,2003)。  相似文献   

18.
王多  胡永红  刘敬泽 《昆虫学报》2013,56(3):306-311
为阐明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孤雌生殖种群的哈氏器结构及发育特征, 用扫描电镜对其各虫期哈氏器进行了观察, 分析了血餐对哈氏器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种群幼蜱、 若蜱和成蜱哈氏器形态结构基本相同, 均由前窝和后囊构成。幼蜱前窝感毛6根, 位于同一基盘; 若蜱和成蜱哈氏器相似, 前窝感毛7根, 其中1根孔毛位于外侧基盘, 另6根感毛位于内侧基盘。各虫期饱血后哈氏器大小均比饥饿状态下显著增大(P<0.05)。幼蜱前窝与后囊面积比值与若蜱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若蜱前窝与后囊面积比值与成蜱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虫期哈氏器均在发育, 且血餐对哈氏器发育有重要影响。幼蜱至若蜱期哈氏器前窝与后囊的发育速度相似, 若蜱至成蜱期哈氏器前窝发育快于后囊。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孤雌生殖长角血蜱的哈氏器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9.
昆虫病理学是昆虫学小一个最新的分科,虽然它的发源远在1835年巴西氏(Bassi de Lodi)证明家蚕一种真菌疾病的时候,但是这个科学基础的奠定,应归功於法国的巴士德氏(Pas-teur)与俄国的梅契尼科夫氏()。1870年巴士德氏发表共著名的论文“蚕病的研究”(Etudes sur la maladie des vers a soie),他的工作挽救了当时危急的法国蚕丝工业。而俄国著名学者梅契尼科夫氏则在其稍後的1879年对利用微生物以扑灭害虫作第一次的科学实验,那时他已能使用一种真菌Metarrhizium  相似文献   

20.
維生素B_6與色氨酸代謝的關係在1942-3年經Lepkovsky氏和他的共同工作者發現後引起了濃厚的興趣。Lepkovsky氏等從缺乏維生素B_6的白鼠尿中提出一種黄色物質,此物質與1935年Musajo氏從飼血纖維朊(Fibrin)的白鼠尿中提出的黄尿酸(Xanthurenic acid)相同。據Lepkovsky氏等報告,不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