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制备抗人Dysbindin-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DAS-ELISA检测体系,并初步应用于肝癌血清的检测。方法:采用合成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Dysbindin-1单克隆抗体,用HRP标记单克隆抗体,ELISA和SDS-PAGE电泳法检测抗体的亚类、滴度;采用DAS-ELISA技术制备Dysbindin-1检测试剂盒,检测正常、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各30例血清并比较其差异。结果:细胞融合后获得了4株稳定产生抗Dysbindin-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C6A11、1E8H3、2D1C11、5B6D4),抗体亚类分别为IgG2b,IgG2b,IgG1和IgG2a,杂交瘤细胞诱生的腹水抗体效价达106以上,通过抗体配对实验筛选确定2D1C11作为包被抗体,1E8H3作为酶标抗体。该ELISA方法线性范围为62.5-1000ng/mL,检测限为62.5ng/mL;应用该方法检测显示正常组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间差异显著(P0.001),Dysbindin-1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和93.3%。结论:Dysbindin-1可以成为新的候选的肝癌血清标志物,抗Dysbindin-1多肽双抗夹心ELISA体系可以初步应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电融合产生黄瓜花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提纯的黄瓜花叶病毒(CMV)种传SS-30株和豇豆株(P株)混合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用BAEKON 2000基因转移仪使其融合。通过2—3次简易、快速的有限稀释,获得6个能持续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所获抗体分属IgG.和IgG∽井能诱导高滴度腹水抗体。间接ELISA试验证明这些单克隆抗体对种传CMvss一30株、P株和非种传CMV的黄化、日本、山东、香蕉。向日葵和Q等分离物有特异性反应,与c,·分离物的反应性较弱,而对花生矮化病毒(PSV)无交叉反应。利用间接ELISA测定了几个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常数。单克降抗体C7H3、A6H4与G4G4、G4H5所抗的抗原决定簇相距较远,而C2H3 与A6H4 G+G8与G4H4为抗同一抗原决定簇的草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3.
采用蛋白质连接技术合成玉米赤霉烯酮抗原,免疫Balb/c鼠,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六株分泌抗玉米赤霉烯酮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细胞上清抗体效价为1:2084(4H8)、1:256(6H9、4H3、2H5、2C8)、1:16(3F10);腹水抗体效价为10~9(4H3、4H8)、10~8(2H5)、10~7(6H9)、10~5(3H10)。竞争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六株单克隆抗体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敏感度为0.3—0.8ng/ml。六株抗体与玉米亦霉烯醇的交叉反应率为1.3—9.0%。六株单克隆抗体均属IgG类。细胞体外传代培养和冻存复苏后分泌抗体稳定。纯化抗体在37℃保存12天稳定,-30℃保存90天抗体滴度不变。用该抗体建立竞争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掺合玉米赤霉烯酮的玉米、小麦、饲料,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5%、90%、103%,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5.8%、2.8%、6.8%,批内变异系数为3.8%、12.7%、15.7%。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掺合量与竞争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出量有良好相关性(r≥0.9996)。  相似文献   

4.
以马IgM、luG作为免疫抗原,以此免疫BALB/c小鼠,并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筛选,结果获得了4株分泌抗马IgM和2株分泌抗IgG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特异性试验证明,4株IgM单抗有很好的特异性,仅与马的IgM特异反应,而不与IgG反应;这4株单抗分别命名为IgM4H、IgM6B、IgM8A和IgM12F.经鉴定,IgM4H、IgM6B、IgM12F株为IgG1亚类,IgM8A株为IgG2a亚类,杂交瘤细胞的平均染色体数目为99条.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及小鼠腹水McAb的ELISA都具有较高的效价,该杂交瘤细胞连续培养20代后仍能稳定分泌抗体.2株IgG的单克隆抗体有很好的特异性,只与IgG反应,而不与IgM发生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5.
汤怡  周强  王琦  程浩 《病毒学报》2011,27(5):416-420
进行人乳头瘤病毒6b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6b,HPV6b)E7蛋白原核表达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用已构建的pGEX-4T-2/HPV6bE7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大量可溶性融合蛋白GST-HPV6bE7,用Glutathione-Sepharose 4B亲和柱和凝血酶纯化获取HPV6b型E7蛋白。将纯化的E7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并纯化为多克隆抗体IgG。采用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法分析该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显示,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3~6h后pGEX-4T-2/HPV6bE7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高水平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纯化的E7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后可获得兔多克隆抗体IgG。经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鉴定,兔抗IgG具有高效价性和抗HPV6bE7蛋白特异性。获取纯化的HPV6b型E7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其免疫兔产生的多克隆抗体IgG效价高,特异性好,有望进一步用于HPV6b型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和免疫学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纯化金黄地鼠血清IgG,制备兔抗金黄地鼠酶标抗体(IgG-HRP),开展金黄地鼠仙台病毒的初步检测.方法 采用亲和层析纯化法纯化金黄地鼠IgG,用SDS- PAGE电泳测定IgG纯度并制备兔抗金黄地鼠IgG抗体(second antibody,Ab2);用免疫双扩散法检测抗血清效价后,再用亲和层析纯化抗血清IgG( Ab2);采用改良过碘酸钠标记法制备兔抗金黄地鼠酶标抗体( rabbit anti-hamster IgG-HRP);用直接ELISA和Western-blot法对兔抗金黄地鼠IgG酶标抗体进行工作浓度测定;应用金黄地鼠酶标抗体对金黄地鼠仙台病毒进行酶免检测(IEA).结果 金黄地鼠血清IgG纯度达95%;兔抗金黄地鼠IgG抗体(Ab2)免疫双扩散效价为1(:)64;兔抗金黄地鼠IgG -HRP经直接ELISA和Western-Blot测定工作浓度分别为1∶5000和1∶2000;酶免(IEA)效价为1:2000.结论 高效快速纯化了金黄地鼠IgG,制备了金黄地鼠IgG-HRP,为金黄地鼠病原微生物的血清学检测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用牛血清IgG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用含山羊血清的培养基培养细胞,上清用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牛血清IgG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G5、2A8、3F5、4C5。其中2A8为IgG2a,其余3株为IgG1;腹水单抗的ELISA滴度均超过10-5;除3F5株单抗与山羊血清有交叉反应外,1G5、2A8、4C5株与人、马、猪、羊、兔、豚鼠等血清均不发生交叉反应;4株单抗与制备病毒性疫苗的基质液呈阴性反应;4株单抗识别分子量为160kD的牛血清IgG的两个不同抗原表位;4株单抗相对亲和力大小依次为4C5>2A8>1G5>3F5,相对敏感度依次为2A8>4C5>3F5>1G5;4株杂交瘤细胞株的染色体计数均大于90条,连续培养三个月以及冷冻保存半年后复苏,细胞生长良好。使用这些单抗建立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生物制品中的残留牛血清IgG。  相似文献   

8.
人心肌肌钙蛋白Ⅰ单克隆抗体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重组人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为抗原制备鼠源单克隆抗体(McAb)及兔源多克隆抗体,并鉴定抗体的特性。方法:以纯化的重组人cTnⅠ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鼠脾细胞同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用有限稀释法分离获得能够稳定分泌抗cTnⅠ的McAb阳性克隆,并利用体内诱生法大规模制备McAb,用辛酸-硫酸铵沉淀法纯化抗体;兔多抗制备以cTnⅠ为抗原常规免疫后取其血清;用间接ELISA和Western印迹鉴定抗体的性质。结果:经ELISA鉴定,筛选出5株能分泌cTnⅠ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即C5B2、C5B3、C5B4、C5B1、B1A6,效价最高的B1A6株分泌的McAb为IgG3型,纯化后效价为1∶10000,亲和常数为1.08×10-9mol/L,Western印迹鉴定表明cTnⅠMcAb有良好的特异性;兔多抗纯化后的效价为1∶8000。结论:制备了具有良好特性的cTnⅠMcAb和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9.
细胞生物学1.删除2 .1,3,5 ,6 ,73.删除4 .2 ,6  2 ,3,4 ,5  6  1,3,5  1,3,5  8  75 .A   B6 .A  B  C   E  D  F7.7a.(1) 5 80   (2 ) 3407b. 8.DNA解旋酶 2引发酶 1DNA聚合酶 有 3′- 5′外切核酸酶活性 5DNA连接酶 4拓扑异构酶 DNA聚合酶 有 5′- 3′外切核酸酶活性 39.   C)   · H      · H      ·E      ·F10 .R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聚合酶在 DNA区域开始识别和结合 A B聚合方向 D D酶在模板链上移动的方向 C C核苷酸底物加到生长链上的核苷酸类型 F E3′- 5′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兔抗17种哺乳动物的二级抗体,并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为哺乳血清学检测系统的建立提供工具。方法利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粗纯抗体后,再利用protein A或protein G亲和层析的方法进一步纯化哺乳动物的IgG,免疫大耳白兔制备抗血清,利用免疫双扩散来检测抗血清的效价,并用Protein A亲和层析的方法来纯化兔抗哺乳动物的二级抗体,采用简易过碘酸钠法对纯化的兔抗哺乳动物的二级抗体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通过ELISA方法测定标记抗体的效价,并利用Western blot方法考察标记抗体的特异性。结果纯化了恒河猴、东北虎、布氏田鼠、黑线姬鼠、斑羚、原驼、果子狸、食蟹猴、梅花鹿、长爪沙鼠、马鹿、骆驼、大仓鼠、豚鹿、熊猴、大耳羊和雪貂等17种哺乳动物的血清IgG,分别免疫大耳白兔制备了这17种哺乳动物的兔抗血清,免疫双扩散法测定兔抗这17种哺乳动物的抗血清效价均达到1∶32,并对纯化的兔抗恒河猴IgG、兔抗东北虎IgG、兔抗布氏田鼠IgG、兔抗黑线姬鼠IgG、兔抗斑羚IgG、兔抗原驼IgG、兔抗果子狸IgG、兔抗食蟹猴IgG、兔抗梅花鹿IgG、兔抗长爪沙鼠IgG、兔抗马鹿IgG、兔抗骆驼IgG、兔抗大仓鼠IgG、兔抗豚鹿IgG、兔抗熊猴IgG、兔抗大耳羊IgG和兔抗雪貂IgG等17种哺乳动物的二级抗体进行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ELISA测定标记抗体的效价达到1∶(2000~60000)左右,Western blots显示标记抗体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结论成功制备了HRP标记的兔抗17种哺乳动物的二级抗体,为哺乳动物血清学检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1.
SARS灭活病毒免疫兔后IgG特异抗体应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灭活的SARS冠状病毒抗原每隔两周多点注射免疫兔,共免疫3次,以观察SARS灭活病毒免疫兔后兔血清中IgG特异性抗体的应答变化。免疫前及第一次免疫后第8、14、21、28、35天耳静脉取血,分离血清。间接ELISA法测得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持续升高,并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第35天G1、G2、G3组血清IgG抗体滴度分别为1:51200、1:49600、1:25600;中和试验测得G1组第28天血清样品中和抗体效价为1:2560;蛋白芯片测得M、N、3CI,、S1、S2、S3、S4等病毒蛋白抗原都可特异性结合抗血清中的IgG抗体,但是不同蛋白抗原结合能力有差别。因此可认为SARS灭活病毒经皮下注射免疫兔后,可诱导全身性IgG抗体应答,产生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2.
巨细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人巨细胞病毒(CMV)AD169株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 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4株(12H、3H、47C和6H)能分泌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其中47C株McAb(滴度≥512 000)经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能与细胞培养中的AD169株和Davis株CMV发生特异性核内染色反应。14份出现CMV典型病变的临床阳性标本中,12份呈明显的阳性反应,另2份为弱阳性反应,而对正常细胞及感染其它病毒的细胞均无染色反应,说明该McAb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用于鉴定分离的毒株,一天内可出结果,比中和试验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3.
采用杂交瘤技术,得到抗小苍兰褪绿色条纹花叶病毒(FCSMV)六个单克隆抗体P3、4A4,6B、,7A6,7D1和7DS。ELISA效价分别为1:1062-1:10^6。7A6攻7D1属于IgG1亚类,7D8和4A4分属IgG2a和IgG2b亚类,P3和6B1属于IgG2亚类。电镜观察单克隆抗体与病毒形成的复合物发现7D1能使病毒粒子发生严重裂断。6株单克隆抗体中P3,4A4、6B1对应于病毒外壳蛋白上的顺序决定簇。纯化的病毒外壳蛋白经酶裂解和改进的盘状电泳分离,得到八段与多克隆抗体反应的收集液。用顺序决定族的单克隆抗体检出P3对应的肽段22和4A4对应的肽段78。本文还讨论了7D1使病毒粒子发生断裂的原因和与病毒粒子表面结构的关系以及分离抗原决定族所在片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抗HLJ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抗人肝脏DnaJ-like蛋白(Human liver DnaJ-like protein, HLJ1)的单克隆抗体, 并建立免疫组化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HLJ1的方法。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获得两株能稳定分泌抗HLJ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A4C7和 C4C8。经鉴定, 两株单抗的亚类均为IgG1, 并且效价高、特异性好。以单抗A4C7和C4C8作为一抗, 对人胎肝组织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表明, 两株单抗均为阳性染色, 且HLJ1主要定位于胎肝细胞的胞浆。选取A4C7进行HRP酶标记, 并以HRP- A4C7作为酶标抗体, 以C4C8作为包被抗体, 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并进行棋盘滴定确定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该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是15~750 ng/mL, 灵敏度下限达15 ng/mL, 特异性良好。所建立的免疫组化和双抗体夹心ELISA 法可用于快速、灵敏地检测组织及血清中的HLJ1蛋白, 为HLJ1的肿瘤相关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内源性哇巴因(EO)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及特异性,为哇巴因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分别制备出鸡蛋黄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及兔抗体。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比较两种抗体检测内源性哇巴因的准确性及特异性。结果:采用IgY检测EO的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2.03%,批间变异系数为2.34%。兔抗体IgG则分别为2.83%、3.29%;两者均与氢化可的松及地塞米松无交叉结合反应,与西地兰和地高辛分别存在3.45%vs5.95%、3.20%vs5.20%的交叉反应。结论:IgY比兔抗体ELISA检测内源性哇巴因的特异性及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百合无症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百合无症病毒(Lilysymptomlessvirus,LSV)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获得4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LSV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2A2、5H9、5H2和5E12),并分别制备它们的单抗腹水。4株单克隆抗体腹水间接ELISA效价达10-6,5H9和5E12的抗体类型及亚类均为IgG1,而2A2和5H2均为IgG3,4株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均为κ链。利用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抗原包被间接ELISA(ACP-ELISA)检测LSV的方法。病叶作1300倍稀释、提纯LSV病毒浓度为18ngmL(每孔的病毒绝对量为1.8ng)时,该方法仍能检测到病毒。利用ACP-ELISA检测了田间样品,发现LSV在百合上发病很普遍。  相似文献   

17.
用基因疫苗制备H9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A基因反转录cDNA第一链PCR扩增其HA基因,PCR产物与pcDNA3.1( )质粒构建重组质粒作为基因疫苗免疫8周龄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用血凝抑制试验(HI)和ELISA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各获得一株阳性细胞株,经3次亚克隆后都能稳定分泌H9AIV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检测与NDV、H5亚型AIV、产蛋下降综合症(EDS76)病毒毒株没有反应,2株单抗经亚型鉴定均为IgG2b,轻链的亚型为kappa链。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将在禽流感快速诊断和疾病预警监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纯化蝙蝠血清IgG,制备兔抗蝙蝠IgG酶标抗体。方法采用亲和层析纯化法纯化蝙蝠血清IgG,SDS-PAGE电泳鉴定蝙蝠IgG纯度。免疫大白兔制备兔抗蝙蝠IgG抗血清,免疫双扩散法测定抗血清效价,亲和层析纯化法纯化抗血清IgG。用改良过碘酸钠标记法制备兔抗蝙蝠IgG酶标抗体,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法对兔抗蝙蝠IgG酶标抗体进行工作浓度测定。结果纯化的蝙蝠血清IgG,其SDS-PAGE测定纯度大于95%;免疫大白兔所制备的抗血清免疫双扩散效价为1∶64;用改良过碘酸钠标记法制备兔抗蝙蝠IgG酶标抗体,其直接ELISA和Western blot工作浓度分别为1∶12800和大于1∶2000。结论制备了蝙蝠血清IgG的抗血清和酶标抗体,为蝙蝠的血清学检测体系提供了技术和资源储备。  相似文献   

19.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人LDL、兔抗人LDLIgG或羊抗兔IgG抗体作为示踪剂,作用于培养的人胚肺细胞,经DAB-H_2O_2显色,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1)细胞能与很低浓度LDL-HRP产生特异性结合,显示LDL受体的高亲和力。 (2)兔抗人LDLIgG-HRP与已结合在受体上的LDL的结合可被未标记的兔抗人LDLIgG封闭,而封闭后以羊抗兔IgG-HRP作用又显示特异性反应,这种反应只能在已有LDL结合的细胞膜上显示,IgG不能阻断这种反应。 (3)肝素或高浓度LDL对LDL-HRP与受体的结合产生竞争性抑制;事先经高脂培养,这种结合也受到抑制(反馈性抑制)。 (4)细胞对游离HRP不显示特异性高亲和力的结合。 (5)生长在不含LDL-HRP是培养液中的细胞也无这种特殊性反应。上述纳果说明,LDL-HRP是结合于质膜表面有外被区特异性的、高亲和力的LDL受体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获得分泌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方法:以H9N2亚型AIV为免疫原,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Ag-14,在PEG4000的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筛选分泌抗H9亚型AIV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结果:经过连续3~4次克隆化,获得能稳定分泌抗H9亚型AIV血凝素的单克隆抗体细胞系6株,分别命名为1B2、1C10、1G2、2B7、2E3和5E11。6株细胞培养上清HI效价为24~28,腹水HI效价为210~213。除1G2为IgM外,其余5株均为IgG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1B2、1C10、2B7和2E3能与AIVH9蛋白在Mr为75000处反应,表明其是针对AIVH9亚型血凝素蛋白的单抗。特异性试验表明该6株单抗均只与H9亚型AIV发生特异性HI反应,而不与其他14个HA亚型的AIV及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结论:制备了针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的单克隆抗体,为禽流感的快速诊断和病毒的抗原性分析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