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衣是一大类菌藻共生植物,从热带、亚热带到南北极都有分布,现在全世界已记载的约有两万余种。由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复杂,我国所产的种类也很丰富,其中有不少种可加以利用,也应看作是一种的植物资源,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地衣作药用中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知道利用地衣作药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药用的地衣有松萝、石蕊、石耳等。现在山区人民仍常用地衣(石花子)烧灰涂抹疮疤和伤口,据说有一定的效果。在著名小说的《红岩》  相似文献   

2.
杨坚 《生命世界》2008,(7):32-3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大豆的国家,在先秦文献中,就有栽培大豆的记载,《诗经》中多处提到的“菽”,就是指大豆。而从出土的遗存看,先民对大豆的驯化,比文献记载的要早得多。对大豆进行加工利用也很早,技术水平之高,工艺之细腻,利用范围之广,令世人惊叹。千百年来,在如何有效利用大豆蛋白质方面,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籍中记载六芝的初步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之已久的一类珍贵的药用真菌,俗称瑞草,又名灵芝草。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代《列子》一书中就有“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的记载。例如西汉继司马迁而起的大博学家刘向的《别录》一书就有许多有关灵芝的记载。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一书对有关  相似文献   

4.
我国植物生理学五十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古代的劳动人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丰富经验中早就对植物的生理活动积累了不少知识。例如朱培仁(1957)根据纪元前14—11世纪殷墟甲骨文中所记载的史料,证实了那时人们已认识旱害与涝害并获得了植物水分生理的某些资料,这比古希腊的记载至少要早一千余年。其后,在闻名于世的《汜胜之书》(公元前一  相似文献   

5.
酵母菌     
一、“酵母”名称的来源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酵母的益处,如在原始社会就有果汁的自然发酵和谷物浸汁的发酵,这就是今日葡萄酒和啤酒的最初发现。这些偶然的发现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才被人们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现在还不很清楚,但据估计在我国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开始利用发酵现象来为人们服务。从发掘出来的殷墟器皿中就有贮酒、饮酒的器具。甲骨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我国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一个古国。对鱼类的捕捞、饲养、驯化可说是世界最早的国家。远在3,100年前纪元前1,200年,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注意到保护河川中天然产的鱼卵和幼鱼,并开始饲养它们,可惜这些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经验,缺乏专书整理记载。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一书,记载60种鱼类,但其中只有51种是真正的鱼类(他误把软体动物的乌贼、腔肠动物的水母、哺乳类的海豚等列为  相似文献   

7.
灵芝栽培与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灵芝的形态与结构灵芝(Ganoderma,Lucidum)属于真菌植物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属,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被我国劳动人民所发现。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不仅对灵芝白、青、黄、黑、紫、赤六种形态作了描述,同时对灵芝的药用也有记载。目前栽培的灵芝形态与颜色,由于种类不同  相似文献   

8.
1、中国是研究动、植物学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在农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学知识,成书于公元前1796年一1323年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了两百种以上的植物(植、P、3)。提到的植物名称也不少于一百种(动、p、4)。2、《养鱼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养鱼学著作。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舂秋战国时代,我国的范蠡就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动P、118),书中对家  相似文献   

9.
《齐民要术》中的黄衣、黄蒸和制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酱(酱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首创的一种调味品,制酱技术远在周朝已经很发达了,后来传到越南、日本等国家,至今还在广大城乡劳动人民中间流传。《齐民要术》(下称《要术》)第六十八、第七十,记载了关于黄衣、黄蒸和制酱的方法及原理,是现存历史资料中  相似文献   

10.
陈康德  羊梅兰 《蛇志》2002,14(1):64-66
中医学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富 ,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在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 ,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免疫学内容 ,现将中医学中的免疫学内容探讨如下。1 免疫学的早期记载和运用  中医学对免疫内容很早就有一定的认识 ,早在二千年前《内经》就提出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的免疫学思想。到 1 8世纪清代李氏《免疫学类方》正式提出“免疫”一词 (免除疫病的意思 )。而应用与现代所用“免疫学”类似方法来防治疾病的例子很多。如东晋《肘后方》记载 :“疗…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就利用生物防治害虫了。 解放以来,尤其从七十年代起,生物防治的科研和利用有了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防治病虫害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工繁殖和利用的主要天敌 1.赤眼蜂 国内天敌研究以赤眼蜂工作做得较多。国际上已定名的有50多种,我国有记载的约18种,主要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广赤眼蜂、舟蛾赤眼蜂等。  相似文献   

12.
黄柑蚁(Oecophylla smaradina Fabr.)是一种多食性天敌,早在16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用来防治柑桔害虫了,广东广四县至今仍以此作为一种保证柑桔增产的重要措施。湖北宜昌于1958和1963年先后两次从广东引进此虫,在黄陵庙公社集中放饲。现将工作中所得的点滴资料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毒蕈     
香蕈、蘑菇、松蕈、草菇等是一些味道鲜美的食用蕈.由于其中不但含有多种氨基酸,而且蛋白质以及钾、钠、磷、硫、镁、铁等无机盐类的含量也相当丰富,因而使它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成为我国劳动人民的佐餐佳品了. 祖国广大的森林和田野间,每年野生着的无数蕈类,向为我国劳动人民所需食蕈的主要来源;可惜它们之中,有的确可做成鲜美的小菜,有的则含有剧毒,不当心误吃了以后,小则呕吐、下痢,大则危害生命.因此,在既要使得我国劳动人民能够充分食用野生蕈,又要保障生命安全的原则下,对于毒蕈与食蕈的区别,实有深入研究与广加宣传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家蚕     
利用桑叶饲养家蚕是我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根据我国古代的传说“黄帝”的妃子“嫘祖”(时间很难确定,大概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发明。但这传说不一定是事实。像蚕丝这样伟大的发明决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可以完成,必须要通过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对大自然接触,再经过长期的细致观察才有可能逐渐地解开蚕茧的秘密。然后进一步把原先是“野蚕”移到室内驯养逐渐驯化成为我们现在所称的“家蚕”,这应该是劳动人民长年累月经验积累的结果。因此说;把它说成是某一个妃子的功绩,而且又是今天历史上始终找不到綫索的“黄帝”这样一位人物的正妻所发明,是不合客观规律的。不过以上的传说有一点确暗示我们我国的蚕丝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了,据史学家研究,从有历史记载被人类利用开始到现在,大概已有4,200余年。蚕丝在我国对外贸易上占极重要的地位,直到1909年前,我国丝出口数千年来一直是占世界输出量的第一位,后来由于日本急剧竞争超出了我国,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官僚买办们只知依附国外个人图利,生产一蹶不振,始终忽冷忽热,农民群众失去了饲养的信心。解放后,党和政府接下了久被摧残的破烂生产局面,进行了积极的整顿和恢复,几年来有了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石器时代早已知道养蚕,所以家蚕各种疾病的发现和记录亦以我国为最早。用低温催青方法制成家蚕的不越年种,而使一年内能养蚕七、八次,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早已创造的卓越方法。凡此,均是研究昆虫学历史的人所想知道的。现在先说蚕病。 蚕的白僵病记录最早,《神农本草经》有白僵蚕入药,列为中品说: “白僵蚕味咸,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皮干),令 人面色好,男子阴疡病,生产泽”。神农虽是一个不可信的神话人,但其编写成书当不迟于战国时期。近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定以为是扁鹊门人子仪所著,那就至少在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五世纪已有蚕的白僵病记载了。约一千年后,陶弘景(452—530年)《本草经注》说: “人家养蚕时,有合箔皆僵者”。可见此病传染性很强,在南朝梁代为害甚烈。当时怎样治病,无可稽考。  相似文献   

16.
现在已知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分布极广,很早就引起了人的注意。有的对人和动物有利,也有对人和动物有害的,本文想谈一谈昆虫对家畜和家禽寄生蠕虫病传播的关系。早在1600年前,晋代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内篇》及《肘后备急方》两书里就有关于节肢动物危害的记载。到1300午前隋朝的巢元方又生动地记载了恙虫所引起的恙虫病。这说明我国人民对医学节肢动物的认识已有悠久的历史。昆虫是人和动物所患的侵袭病、传染病和病毒病病原体的传播者。它们在生物学及医学上具有极大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用蛇治病历史最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即有用蛇的记载(《神农本草经》).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比较详细地叙述了蝮蛇治诸恶疮瘰疠,皮肤顽痹,半身枯死之重症的记载.在国外,1800年前后某些欧美国家才开始引蛇入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们一般都比较熟悉蜡这种物质,因为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例如蜡蠋、蜡纸、蜡笔、蜡制模型、丸药的蜡壳以及瓶子的封口蜡等等。近年来在蜡中以石油提炼的剩余物——石蜡产量最多,其次是一些动物性蜡,包括白蜡、蜂蜡与鲸蜡,其中白蜡(虫白蜡)由白蜡虫寄生于木本植物上所产生,它具有某些特殊的理化性能,因而在许多轻工业上仍旧为其它蜡类所不能替代。白蜡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特产之一,早在前两个世纪就远销欧、美及南洋。相传在元代(公元13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掌握放养白蜡虫以生产白蜡的技术。许多白蜡产区的劳动群众累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白蜡生产除日本有部分出产外,主要在我国温带,其  相似文献   

19.
历史长河里流淌的翠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古代对竹子利用的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说明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6 000年前的新时器时代。甲骨文及竹部文字19 5 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6 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实际上,在7 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  相似文献   

20.
淡水养鱼     
一.我国养鱼的历史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养鱼有悠久的历史,据说远在公元前473年的范蠡(陶朱公)即进行养鱼(传说现在的湖北省鄂城县西门外西山有陶朱公读书处,并有寒溪养鱼池),并著有“养鱼经”叙述养鱼的方法及其收益,是全世界最早的有关养鱼的著作。大约在1500年以前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阐述养鱼的方法。我国水面广阔,气候适宜,劳动人民长期积累了丰富的养鱼经验,其他各国以饲养鲤鱼为主,而我国除鲤鱼外,还盛产青鱼、草鱼、(?)鱼、鱅鱼、鳊鱼等的鱼苗,成长快、肉味美,是我国的特产,除我国劳动人民饲养外,每年留有大量鱼苗的出口。我国淡水面积约有1亿6千余万亩,其中可以利用养鱼的有5千余万亩,另外,有稻田3亿7千余万亩,其中一部分也可以利用稻田养鱼。单位产量也以我国为最高,如德国养鲤鱼每市亩水面平均年产33.3—133.3磅,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