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984年岁末至次年初,刘祖尧和金根桃二位同志,自海南岛的五指山、尖峰岭和吊罗山等地,采集到原尾虫标本400多只,经鉴定共计有24种,其中肯蚖属的种类较为丰富,共有8种。除日本肯蚖〔Kenyentulus japonicus(Imadate 1961)〕河南肯蚖(K.henanensis Yin 1983),景洪肯蚖(K.jinghongensis Yin 1983)和小肯蚖(K.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北六盘山区原尾虫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研究中国西北六盘山区采集到的原尾虫标本,对华山蚖Huashanentulus huashanensis Yin,1980进行了重新描述,补充了第Ⅰ幼虫、第Ⅱ幼虫和前成虫的描述,重新描绘了颚腺结构图,并描述了体表腺孔.同时记述华山蚖属1新种,六盘华山蚖Huashanentulus liupanensis sp.nov.,新种的主要特征是颚腺管粗短,前足跗节上感器a极长大,并与华山蚖进行了比较区别.文中列出了六盘山区原尾虫的种类名录,共包括15种,分别是青海夕蚖Hesperentomon chinghaiensis Yin,1982,棘腹夕蚖H.pectigastrulum Yin,1984,中国原蚖Proturentomon chinensis Yin,1984,天目巴蚖Baculentulus tianmushanensis Yin,1963,河南肯蚖Kenyentulus henanensis Yin,1983,九寨肯蚖K.jiuzhaiensis Tang et Yin,1986,华山蚖Huashanentulus huashanensis Yin,1980,六盘华山蚖H.liupanensis sp.nov.,中华诺蚖Nosekiella sinensis Bu et Yin,2008,双腰富蚖Fujientomon dicestum Yin,1977,东方古蚖Eosentomon orientalis Yin,1965,大眼古蚖E.megalenum Yin,1989,日升古蚖E.asahi Imadaté,1961,三纹拟异蚖Pseudanisentomon trilinum Zhang et Yin,1981,小孔拟异蚖P.minystigmum Yin,1979.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上海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1985年夏从四川省采到的原尾虫三新种,其中二新种隶属于夕蚖属,另一新种隶属于康蚖属,现分别讨论如下。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1.四川夕蚖Hesperentomon sichuanensis 新种(图1—8)  相似文献   

4.
尹文英 《昆虫学报》1984,(4):418-425
原蚖属(Proturentomon)(始蚖科)过去共记载9种,其中6种分布于欧洲中部和南部,2种在非洲,1种在美洲和澳洲,唯独在亚洲各国从未见这一属的出现。1982年从山西和河北等地采到一批原尾虫,经鉴定其中一部分标本系原蚖属的一新种,这不汉是我国的首次记录,也是亚洲地区的第一次发现。在上述地区和云南西双版纳还分别找到了夕蚖属(夕蚖科)的两个新种,现一并记述如下。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在甘肃中南部设置12个样区,对该地区原尾虫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原尾虫11种,隶属于2目6科7属。其中包括1个甘肃新记录属、4个甘肃新记录种和1个未定名种。古蚖科Eosentomidae、檗蚖科Berberentulidae为优势类群。华山蚖Huashanentulus huashanensis为广布种;檗蚖科Berberentulidae有2属3种;古蚖科Eosentomidae有3属7种,占甘肃原尾虫总数的44%;始蚖科Protentomidae有1属1种;夕蚖科Hesperentomidae有1属2种;日本蚖科Nipponentomidae有1种,中华雅娃蚖Yavanna sinensis是甘肃的新记录种;蚖科Hesperentomidae有1属2种,包括1个华山蚖属未定名种Huashanentulus sp.,只分布在临夏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对甘肃原尾虫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古北界种类占总数的20%,东洋界物种占53.3%,广布种类占总数的26.7%。  相似文献   

6.
尹文英 《昆虫学报》1980,(4):408-412
自1973年以来,先后五次在杭州玉泉附近的山坡上,采集到一批原尾虫标本,其中一种甚为奇特。经观察后发现这种标本的颚腺为三分枝,这是迄今已知原尾虫中尚未记载过的特征。同时它还兼具蚖科两大类型(Acerentulus型和Acerella型)的许多特征,成为一个奇特的混合种,我们拟将此种定为一新属,其主要特征描述如后:  相似文献   

7.
1981年9—11月,广西自治区科委组织了一次大瑶山动、植物区系考察。这次共采获500余只原尾虫标本,经过鉴定,分属于2科6属。这里把古蚖属的两新种及其幼虫期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采自我国东北地区辽宁省兴城市原尾虫1新属辽宁妧属Liaoxientulus gen.nov.及新种兴城辽宁妧Liaoxientulus xingchengensis sp.nov.和该属的1个未定名种Liaoxientulus sp.,新属属于蚖科屠妧亚科.新属与采自东北黑龙江省的屠妧亚科伊春蚖属Yichunentulus Yin,1980形态最为相近,其与后者主要差别在于下唇须和前跗内侧感觉器b′不同,伊春妧属下唇须有1根膨大的感觉器和4根刚毛,前跗内侧感觉器b′缺如;新属下唇须退化,其上感觉器缺如,刚毛只有3根,但是前跗内侧感觉器b′存在.新属现有2个种,均为此次新发现,其中1个种为新种Liaoxientulus xingchengensis sp.nov.,另外1个种为未定名种Liaoxientulus sp..新种正模1只和副模1只以及该属另1未定名种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新种另2只副模保存在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1980年夏从新疆北部布尔津县,哈拉斯湖南端山坡,在落叶松林中的苔藓植物内,烘取到23只原尾虫标本。经鉴定都是一个种类,从其特征与囊腺蚖科的已知种均不相同,应是一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1985年秋本所同志从贵州省采回大批原尾虫标本,其中在遵义市内一个小丘上所采的标本,经鉴定系一新种和新属,这一新种和亚洲檗蚖科的种类颇不相同,却和南美洲的种类十分近似,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1973年冬季上海昆虫所派出五位同志去云南省采集标本,其中金根桃同志在昆明和西双版纳等地区,采到600多只原尾虫,经初步鉴定,共发现有三十多种,由于受篇幅所限拟分成4—5篇论文陆续报道。这里将古蚖属的十二个种类,其中包括九个新种和两个新记录,首先整理出来,记述如下; 1.云南古蚖 Eosentomon yunnanicum Yin 新种 (图1—9) 体长1,400—1,700微米。头长130—160微米,宽96—118微米,口器突出,唇基内骨不显著。假眼圆形而有中隔,在中隔两旁有时还可见一对平行的线纹;此外,在假眼  相似文献   

12.
1973年冬采自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一批原尾虫标本,经近年来陆续鉴定发表的23种外,尚有檗蚖科的5个种,其中包括4个新种和1个新记录,现记述于后。 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扇饰格蚖 Gracilentulus flabelli,新种(图1—10) 全长1032微米。头长112微米,宽88微米,下唇须具3刚毛和1根长形感器。假眼  相似文献   

13.
首次记述了采自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种原尾虫,即南山夕蚖Hesperentomon nanshanensisBuetYin,2007,青海聂娜蚖Nienna qinghaiensis BuetYin,2008和多毛中国蚖Zhongguohentomon piligeroumZhangetYin,1981。补充描述了南山夕蚖的第Ⅰ幼虫和童虫,以及多毛中国蚖的第Ⅰ、Ⅱ幼虫和童虫。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原尾目昆虫在我国已先后报导了5种,其中隶于古蚖属的3种:一种分布在华东地区(尹文英,1963),另两种分布在我国的西北部(周尧、杨集昆,1964)。 近两年来我们从华东各地采到一批原尾虫标本,先就沪宁一带所采的材料加以整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自1963年到1973年从上海佘山和苏州等地采到的2个新属、3个新种和2个新组合,其中一新属隶于夕蚖科,另一属属于古蚖科,现分别讨论如下。 1.夕蚖科一新属和对该科的简评 沪蚖属 Huhentomon Yin 新属 模式种:褶爪沪蚖 Huhentomon plicatunguis 新种。 第Ⅰ腹足2节,第Ⅱ—Ⅲ腹足均为1节;假眼长卵形,具有长而宽的中裂;下颚腺细长如管;腹部Ⅳ-Ⅶ节腹板后排刚毛均有中央毛,第Ⅷ节腹板生2排刚毛共6根;口器、前胸足跗节感觉刚毛以及背、腹部刚毛式均与夕蚖属同型;外生殖器与蚖属者同型。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北原尾虫一新种记述(原尾纲,蚖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采自辽宁省鞍山市千山的原尾虫1新种,千山线毛蚖Filientomon qianshanense sp. nov.,新种第Ⅱ、Ⅲ对腹足上各仅具1根刚毛,前足跗节末端的爪上具有内外悬片各1个.文中给出了线毛蚖属世界种类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上海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原尾虫的研究:夕蚖属的二新种及其幼虫期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5年在青海省囊谦附近和1978年自陕西华山地区,各采到一批原尾虫标本,经过整理鉴定,发现其中有2种隶属于夕蚖属,且与欧洲和美洲产者均不相同,系两个新种,现分别描述于后:  相似文献   

18.
汤伯伟  尹文英 《昆虫学报》1991,34(3):326-330
1985年秋从贵州省采集了一批原尾虫,经观察部分标本后,发现种类较丰富,现将其中一新种及其各幼虫期记述如下。本文计量长度单位为μm。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贵阳夕蚖 Hesperentomon guiyangensis 新种(图1—13) 体长1588—1637。头长163.8—165.8,宽123—124.9。假眼梨形,有“钩”形中裂,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述古蚖科的6个新种以及其幼虫,其中5种隶于古蚖属,另1种为一新属——中国蚖属。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唐果  尹长民 《蛛形学报》2003,12(2):94-94
作者于 2 0 0 2年发表的暗蛛科隙蛛属 1新种 ,南岳隙蛛 Coelotes nanyuensis Tang et Yin,2 0 0 2 (蛛形学报 ) ,1 1 ( 1 ) :1 4- 1 6,figs.1 - 3)与彭贤锦教授等于 1 998年发表的 1新种共用同一种名 ( Coelotesnanyuensis Peng et Yin,1 998,Bull.Br.arachnol.Soc.,1 1 ( 1 ) :2 6- 2 8,figs.7- 9) ,此二者系异物同名。为此 ,作者现将前者更名为衡山隙蛛 Coelotes hengshanensis Tang et Yin,nom.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