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在我国南方为害房屋建筑普遍而严重。目前通常以亚砒酸为主的粉剂进行毒杀,此药效果虽好,但对人畜剧毒,造成环境污染。本试验目的是为了寻找高效低毒、对人畜安全的生物杀虫剂。利用绿僵菌Metarrhizium anisopliae Sorokin防治各种农林害虫,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早在1879年,苏联就有人用绿僵菌感染奥地利金龟子。1924年,日本有人用绿僵菌防治甘蔗金龟子。墨西哥也曾有人用绿僵菌防治松叶蜂、松梢螟。我国台湾省王次男等(1975)和轻工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1978)等单位都先后利用绿僵菌防治甘蔗蔗龟,取得较好效果。南开大学  相似文献   

2.
《菌物学报》2017,(6):671-678
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是一种重要的广谱性杀虫真菌,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研究表明microRNAs在丝状真菌的生长发育中可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迄今有关miRNAs在绿僵菌产孢过程中的作用还未见研究报道。本文分析了实验室前期鉴定的一个绿僵菌新miRNA(mro-miR-33)在绿僵菌产孢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绿僵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mro-miR-33的表达量有显著差异,且在孢子发育过程表达量下降。在野生菌株中过表达mro-miR-33后,绿僵菌的产孢量显著下降,qRT-PCR分析表明孢子发育关键调控基因brl A表达显著下调,而敲除mro-miR-33后,绿僵菌的产孢量显著增加。这些变化表明mro-miR-33在绿僵菌的产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绿僵菌分生孢子对寄主附着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海川  尤民生 《昆虫知识》1999,36(3):189-192
绿僵菌Metarhizium(Metsch.)Sorokin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杀虫真菌,据不完全统计,有200多种昆虫能被这种真菌感染致死[1],利用它来防治害虫的研究与实践已愈百年[2]。绿僵菌致病力强,效果好,对人、畜。作物无毒害,和白僵菌一样,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多的虫生真菌之一,利用绿僵菌对害虫进行微生物防治具有广阔的前景[3]。目前,国外如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已对其分生孢子和寄主之间的附着、识别等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较详细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却很少…  相似文献   

4.
绿僵菌(Metarizium anisopliae)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用于防治蛴螬等害虫很有效。国内已开始研究。此菌异名很多。据查,此菌最初由Metchnikoff从奥地利金龟子(Anisoplia austriaca)死虫体上分离到,1879年由他命名为金龟子虫霉  相似文献   

5.
绿僵菌对昆虫的入侵机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绿鹰菌[Metarhizium(Metsch.)Sorokin]是一种有效的杀虫真菌,利用它来防治害虫的研究与实践已愈百年l‘]。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200多种昆虫能被这种真菌感染致死,它致病力强,效果好,对人,畜,作物无毒害,和白僵菌一样,是一种当前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多的虫生真菌之一,利用绿僵菌对害虫进行微生物防治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同其它真菌杀虫剂一样,绿鹰菌的致死时间比化学杀虫剂长,因而影响了它效果的发挥,为挖掘及有效地应用这种有潜力的微生物制剂,国外已有许多国家对绿僵菌人侵机理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是我国重要的迁飞性水稻害虫,本文研究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及其与dsRNA混合使用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绿僵菌悬浮液1.6×108孢子/m L至8×106孢子/m L对褐飞虱2龄、4龄和成虫进行喷药,发现1.6×107孢子/m L对各个虫态虫龄均有良好致死效果,并且成虫和4龄若虫均好于2龄若虫。在交配行为上来看,绿僵菌处理过的褐飞虱成虫活跃度非常低,从配对开始一直到交配结束的各个阶段都受到明显影响,处理组3 h的交配率只有3.70%,而对照组的交配率为24.44%。还把褐飞虱几丁质合成酶基因A的dsRNA与绿僵菌混合使用防治褐飞虱2龄和4龄若虫,结果表明0.5μg/μL ds CHSA与绿僵菌混合使用的防治效果最好,2龄若虫的死亡率为89.63%,4龄若虫的死亡率达到93.94%。而0.2μg/μL ds CHSA与绿僵菌的混合,对2龄和4龄若虫的致死率为65.56%-76.52%。研究结果为褐飞虱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陈名君  周玉宝  黄勃 《菌物学报》2013,32(2):179-191
金龟子绿僵菌是昆虫种群自然控制和害虫生物防治中重要的虫生真菌,已被作为化学农药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其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极广,因此种群结构也十分复杂。为明确安徽省土栖金龟子绿僵菌的种群遗传结构,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集自安徽省不同地区土壤中的116株金龟子绿僵菌进行遗传异质性分析。分子数据显示,筛选出的8个引物共获得7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比率为100%。不同地区种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796,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425,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流(Nm=4.4282)和遗传分化(Gst=0.1015),种群内的基因多样度占总居群的89.85%,种群间占10.15%,表明安徽土栖金龟子绿僵菌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且种群内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变异。并采用UPGMA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得到7大类种群。结果表明,安徽土栖金龟子绿僵菌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绿僵菌杀灭农业害虫法国科学家研制的生物杀虫剂,能够在数天内将蝗虫和蚱蜢种群尽数杀灭,其作用原理是,将农业害虫病原真菌黄绿僵菌(Metarrhiziumflavorivide)固定到蝗虫等害虫身体表面,使害虫像是患了一种癌症,最终导致死亡。其杀虫效率与...  相似文献   

9.
昆虫病原真菌毒素对昆虫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昆虫病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一个最大的类群 ,约有 75 0多种 ,寄主范围较广 ,可寄生 5个目2 4个科 2 0 0余种昆虫。 1 879年Metchnikoff用绿僵菌 (Metarhiziumanisopliae)防治奥国塞丽金龟 (Anisopliaaustriaca)获得成功 ,并且生产出大量用于生物防治的绿僵菌孢子产品[1] 。随后昆虫病原微生物用来防治害虫的研究与应用渐多 ,到目前为止已有 5 0多种真菌制剂在世界各国注册使用[2 ] 。毒素被认为是昆虫病原真菌对付昆虫的一种有效手段。Suzuki[3 ] 和Champlin[4 ] 分…  相似文献   

10.
绿僵菌属的新记录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unisopliae(Metschn.)Sorokin中的金龟子绿僵菌原变种Metarhizium anntsopliae var.anisopliae寄生范围较广,是一个世界性分布的昆虫病原真菌。而金龟子绿僵菌大孢变种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major.却较稀有。自从Trioderichs(1930)以后的许多工作者都曾报道此菌的主要寄主是独角仙Oryctes。尔后仅仅在Herb IMI收到一个来自蝉的标本(Tulloch 1976)。我们1985年首次从罹病蝉上分离到一个绿僵菌大孢变种。  相似文献   

11.
真菌杀虫剂     
我国白僵茵的使用面积在1,200万亩左右。对防治玉米螟、松毛虫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其生产工艺简单易行,适于农村生产推广。我国真茵资源丰富。如汤姆逊多毛虫防治柑桔锈壁虱,蝗霉的流行,蚜霉茵的利用,绿僵菌防治金龟子、梨虎,座壳孢菌防治温室的白粉虱,轮枝菌防治蜡蚧等。  相似文献   

12.
不同寄主及地理来源的16株绿僵菌对桃蚜的毒力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害虫生防真菌绿僵菌的不同种及变种被广泛应用于害虫微生物防治,但罕见以蚜虫等同翅目刺吸式害虫作为靶标。从两种绿僵菌的4个变种中精选16个不同寄主及地理来源的菌株,用喷塔接种桃蚜(Myzus persicae)无翅成蚜并在25±1℃和12L∶12D条件下饲养观察,所获生物测定数据进行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分析。结果显示,高接种剂量(~1000个孢子/mm2)下7d内死亡率达67%~100%的10个菌株均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Ma)及其金龟子变种M.anisopliaevar.anisopliae(Maa);而高剂量处理下仅感染致死个别或少数蚜虫的菌株包括金龟子绿僵菌及其金龟子变种、大孢变种M.anisopliaevar.majus和蝗变种M.anisopliaevar.acridum以及黄绿绿僵菌小孢变种M.flavoviridevar.minus。杀蚜活性优异的2个菌株分别为Ma 456和Maa 3332,接种后第4天的LC50分别为113和260个孢子/mm2,第5天为32和43个孢子/mm2,第6天为17和26个孢子/mm2,第7天仅11.4和19.9个孢子/mm2。这两个菌株具有用于蚜虫微生物防治的良好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3.
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的世界性害虫,对农林业危害巨大。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当前防治西花蓟马的虫生真菌的种类、高毒力菌株的筛选及防治现状。现已知西花蓟马的寄生病原真菌有5种,包括蜡蚧轮枝菌(半知菌:丝孢目)、球孢白僵菌(半知菌:丝孢目)、金龟子绿僵菌(半知菌:丝孢目)、玫烟色棒束孢(半知菌:束梗孢目)和小孢新接霉。其中,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在西花蓟马的生物防治中应用最广,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潜力,部分防效好的虫生真菌已申请专利及实现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害虫病原真菌的调查和研究昆虫病原微生物中,真菌种类约占60%。70年代末,国外记载的虫生真菌已达530余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虫霉目真菌,约有160种。我国自60年代以来开始进行我国虫生真菌资源的调查和研究,但主要以自僵菌、绿僵菌为主要研究和应用对象。70年代以来,贵州农学院等单位从茶园中分离到害虫病原真菌20  相似文献   

15.
绿僵菌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虫生真菌,在农业绿色防控中担任重要角色,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绿僵菌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也可作为植物内生菌,通过介导昆虫植物碳氮元素交换、分泌代谢产物、诱导植物抗性等途径促进植物生长。本文以绿僵菌根际定植和对植物的促生效果以及分子机理为主要内容,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并对目前研究局限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为绿僵菌与植物互作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制备促生防虫于一体的新型生物制剂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球孢白僵菌和绿僵菌对日本双棘长蠹林间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双棘长蠹Sinoxylon japonicum是危害国槐和刺槐等园林树木重要的蛀干害虫。本研究采用喷雾法,用含0.1%(体积分数)吐温-80的1.0×109分生孢子/m L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悬液,分别于日本双棘长蠹生活史的不同时期在林间进行喷雾实验。结果显示,球孢白僵菌的致死效果比绿僵菌好,前者喷药效果最佳的时期为成虫越冬前期;这个时期折枝内虫体校正死亡率为94.1%,僵虫率为75.0%,相对折枝率为48.9%,相对蛀孔率为49.2%。而绿僵菌防治效果最佳时期是成虫羽化期;这个时期折枝内虫体校正死亡率为79.9%,僵虫率为83.3%,相对折枝率为71.0%,相对蛀孔率为54.2%。  相似文献   

17.
几种培养基对绿僵菌生长及产毒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杀虫素的研究领域中,筛选毒力强、产量高的菌株,早为人们所注目。绿僵菌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原真菌,国内外已用于防治农林害虫,近年来还探索用于防治蚊幼虫。为保存和筛选高毒力菌株,在选择培养基方面,Roberts,Barnes Canpbell等曾研究了各种有机和无机氮、碳  相似文献   

18.
从青杨天牛分离的几种致病真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青杨天牛虫尸上分离出枝顶孢霉、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轮状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5种病原真菌,其中枝顶孢霉为国内新记录。利用青杨天牛蛹对五种致病真菌进行了生物测定,5种病原菌的致病力顺序为: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枝顶孢霉>尖孢镰刀菌>轮状镰刀菌。青杨天牛不同虫期对金龟子绿僵菌的易感性顺序为:1龄幼虫>蛹>老熟幼虫。利用金龟子绿僵菌和枝顶孢霉菌液田间防治青杨天牛幼虫,死亡率分别为95.56%及48.72%。  相似文献   

19.
绿僵菌属的三个新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从广东、贵州、北京等地收集的虫生真菌中,发现在我国具有绿僵菌属特征的真菌可分为四个种。根据菌落颜色、分生孢子团块大小、紧密和牢固程度、孢子链连接方式、分生孢子形状等,将我们收集的属于本属的菌株分为四个种。本文报道绿僵菌属三个新种的描述。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Sorokin为最常见的甘蔗金龟子致病菌,是本属的模式种。平沙绿僵菌Metarhizium pingshaense Chen et Guo sp.nov.、柱孢绿僵菌Metarhizium cylindrosporae Chen et Guo sp.nov.和贵州绿僵菌Metarhizium guizhouense Chen et Guo sp.nov.是三个新种。  相似文献   

20.
从青杨天牛虫尸上分离出枝顶孢霉、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轮状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5种病原真菌,其中枝顶孢霉为国内新记录。利用青杨天牛蛹对五种致病真菌进行了生物测定,5种病原菌的致病力顺序为: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枝顶孢霉>尖孢镰刀菌>轮状镰刀菌。青杨天牛不同虫期对金龟子绿僵菌的易感性顺序为:l龄幼虫>蛹>老熟幼虫。利用金龟子绿僵菌和枝顶孢霉菌液田间防治青杨天牛幼虫,死亡率分别为95.56%及48.7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