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的养鹿业,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早在满清时代,猎人在山上设置陷井,捕捉野鹿,进行圈养,但规模小而发展慢。解放后,国营农场逐一建立,养鹿业有了迅速发展。1954年全省养鹿 2,800余头,比解放前增加了两倍多,至 1957年末,全省养鹿总数已达 6,000余头,并出现了饲养一千头以上的大型养鹿场,预期第二个五年计划末,全省养鹿总数将达17,000多头。  相似文献   

2.
茸马陆属Pratinus,属于倍足纲Diplopoda带马陆目Polydesmida奇马陆科Paradoxosomatidae。 1924年,Cook和Loomis在我国江西庐山发现一种背面侧脊呈长棘状的马陆,命名为龙马陆draco新种,并以此种为模式,同时创立了鹿马陆属Hylomus新属,和鹿马陆科Hylomidae新科。1968年,Jeekel认为鹿马陆科过分强调此种侧脊演化顶点之特征,而把它降格为奇马陆科中的一个族——鹿马陆族Hylomini。除已有的鹿马陆属外,此族还有茸马陆属。  相似文献   

3.
方元 《动物学杂志》1994,29(4):46-48
本文介绍在1987年到1991年间,选用小鹿和梅花鹿杂交繁殖的试验研究。通过两种鹿的合群饲养后,进行分组分圈交配。在两组实验中,以水鹿为母体,梅花鹿为父本,这一组进行杂交繁殖取得成功,于1991年8月9日繁殖出了第一代杂交雄性幼鹿。幼鹿个体大,同时又具有梅花鹿及不鹿的体色,也产生了些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仔鹿白痢病是危害新生仔鹿的最大敌人之一,据灌县养鹿场1972-1976年的统计,在1,033头仔鹿中,发生仔鹿白痢病256例,发病率为24.78%,死亡97头,占发病数的37.84%,给养鹿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在“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防疫方针指引下,我们从1973年以来做了预防试验和治疗方法的探讨,收到较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供作参考。 (一)流行情况仔鹿白痢病发生于5-7月份的产仔季节中,6月份发病最多,特别是在圈舍潮湿、清洁卫生较差和连续阴雨天后最易发生此病。本病主要  相似文献   

5.
毛冠鹿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鹿种。分布于我国东南及西南等省。有关它的核型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锡然等人1983年作了报导,其中雄性鹿2n=48,雌性鹿2n=47,在核型中均有一条较大的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可以配对,但表现形式在两性染色体组型中是不同的,在雌性鹿中是一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在雄性鹿中,则为两条断开的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6.
我场十几年来积极发展茸鹿驯养事业。通过异地引进种鹿自群繁殖和捕捉野鹿仔哺乳培育,实行舍饲与放牧相结合使茸鹿发展较快。每年圈养鹿中有部分初产,难产助产或恶癖母  相似文献   

7.
1999~2006年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出生麋鹿幼仔224只,新生麋鹿幼仔存活率81.70%,死亡率18.30%.41只麋鹿幼仔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死胎、弱胎和弃子等.分析仔鹿初生体重与仔鹿死亡关系发现,存活仔鹿与死亡仔鹿的初生体重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体重大的幼仔更容易存活,事实上初生体重小于6.00 kg时仔鹿基本不能存活.北...  相似文献   

8.
半自然条件下麋鹿的生长发育与繁殖习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大丰保护区的半自然条件下,麋鹿新产仔鹿性二型差异大于圈养条件下的仔鹿;1龄幼鹿第1年生长发育迅速,其后足长已基本达成体后足长;4岁时后足长即已显著大于引进的成体鹿。大丰雌性麋鹿3岁开始产仔,比圈养条件下晚1年,4岁时体重方达成体重。雄性5岁后方能达成体重并才有机会获得交配权.发情期主要集中于6月上、中旬,产仔期主要集中于3月中、下旬,产仔半数时间为3月27日,产仔期比圈养麋鹿更趋集中。仔鹿产后1~3天为“印记”的敏感期,1周龄后即开始随群活动并有觅食行为。  相似文献   

9.
冬季是狩猎和捕鹿的季节,但如何保证捕一只活一只,以各地捕鹿情况来看,确实是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通河县捕了20多只活鹿,由于起鹿和运输不当,结果死了10多只。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捕住的活鹿,由于起鹿不当而死亡的即占30—40%,由于运输不当而死亡的也在20—30%。为了扭转这种现象,提高捕鹿的成活率,现把我省各地较好的起鹿和运鹿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四种鹿的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鹿(Ccrvus canadensis macneilli Lydekker)又称“白臀鹿”。是产在我国西藏、新疆和青海交界处及甘肃西部的一种大型鹿,它是马鹿的一个亚种。东北马鹿(Cervus canadesisxanthopygus Milne-Edwards)也是马鹿的一个亚种,产在西伯利亚东南部、蒙古东部和我国的东北。爪哇鹿(Cervus timoriensis timoriensis Blainville)产于西印度群岛的摩鹿加、爪哇等岛,是鬣鹿的一个亚种。日本梅花鹿(Cervus nippon nippon Temminck)产自日本列岛。日本梅花鹿的染色体组型据1968年报道为2n=66、67;其余三个亚种(青鹿、东北马鹿和爪哇鹿)的染色体组型目前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1964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疆考察队在准噶尔盆地南缘进行调查时,在同一层中发现了一个属于Paraceratherium型的巨犀头骨、少量肢骨及一段偶蹄类的下牙床。巨犀化石将茌另文报导;偶蹄类化石,经研究,证实应属于一类原始的鼷鹿化石——嵴齿鼷鹿(Lophiomeryx)。原始鼷鹿化石在我国极少发现,过去仅在内蒙乌拉乌苏发现过一种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1月至2006年2月,研究了石首麇鹿冬季的生境选择。共随机抽取了195个样方,其中石首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11个,保护区外江南三合垸84个。在样方中测定了食物丰富度、距水源的距离、距林缘距离、距道路的距离、植被类型、距最近居民点的距离6种生境因子。用SPSS软件分别进行卡方检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麇鹿选择食物丰富、距水源近且远离人为干扰的开阔生境;影响麇鹿冬季生境选择的3个主成分依次为食物因子、人为干扰因子、水源因子;鹿群大小与各生境因子相关不显著。该结果可为保护和改善石首麇鹿的栖息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游客密度对动物园中黇鹿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9月20日-10月10日,以江苏省扬州市茱萸湾公园半散放鲇鹿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研究了不同游客密度条件下黇鹿日行为时间分配.并探讨了游客密度对鲇鹿日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游客高峰期与低峰期,雄性取食、观望行为,雌性观望以及幼鹿取食、观望和修饰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游客低峰期,雄性与雌性取食、反刍、卧息行为,雄性与幼鹿观望、其它行为,雌性与幼鹿取食、卧息、观望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游客高峰期,雄性与雌性取食、卧息,雌性与幼鹿取食、卧息、观望及移动行为均差异极显著(P<0.01),雄性和幼鹿观望行为差异显著(P<0.05).不同游客密度条件下游客活动对鲇鹿的取食、观望具有显著影响,当游客密度达到6人·min-1以上时,雄性观望行为显著增加,当达到16人·min-1以上时,雄性取食行为差异极显著(P<0.01),此时雌性和幼鹿观望行为差异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在旅游管理中,应将游客密度限制在16人·min-1以下,以减少对鲇鹿日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86年至2004年,在苏北滨海湿地开展恢复麇鹿野生种群的研究。从每年的2月份开始,在麇鹿的产仔期按照每旬记录产仔数,直至产仔结束。逐年统计半散养和野生麇鹿种群结构。选择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的麇鹿进行称重,分析个体的身体发育程度。半散养麋鹿种群由1986年引进的39头,发展到2004年的706头,年均出生率21.7%,鹿群年均增长率为17.5%,现已繁殖了子四代;野生放养麇鹿由31头增加到2004年的41头,年均出生率为16.3%,年均增长率为9.0%,且于2003年、2004年各产1头完全属野生的子二代。产仔季节相由引进时的紊乱已调整至目前的规律性产仔。研究表明大丰麋鹿种群繁殖很成功,其寿命、行为、生理发育、繁殖周期等都较引进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完全适应了黄海湿地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干扰仍是影响麇鹿种群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盛和林教授等著的《中国鹿类动物》已于1992年四季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兽类学科技工作者又一大的成果。中国是鹿类的进化中心之一,全国产鹿科动物20种,占全世界鹿类动物的41%余。由于鹿类动物在药用、食用、皮毛和装饰上的经济价值,以及学术上的重要意义,近30多年来  相似文献   

16.
麝鹿在中国境内,按苏尔贝(Sowerby)记载有三种:西伯利亚麝鹿(M.sibiricusPallas),喜马拉雅麝鹿(M,moschiferus L.),和华西麝鹿(M.sifanicus Buech.)。按祁天锡(Gee)记载有二种:西伯利亚麝鹿和华西麝鹿。前者记录地点为东北、河北和山西;后者记录地点为四川和甘肃。按艾伦(Allen)、记载,西伯利亚麝鹿定名分M.m.moschi-ferus,而华西麝鹿定名均M.m.sifanicus。麝鹿类在世界上的分布,据华莱士(Wal-lace)的记载,是由阿木尔和北京到喜马拉雅山以至朝鲜(现今泰国),海拔8000英尺以上  相似文献   

17.
动物季节性发情繁殖涉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复杂的神经内分泌过程。豚鹿Axis porcinus的繁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季节影响。本研究通过检测2015年5月、8月和10月雌性豚鹿血液中繁殖相关激素含量的变化模式,结合温度、湿度和光照时间的变化情况,粗略描绘了春季、夏季和秋季豚鹿内分泌调节动态。结果发现,豚鹿属于短光照繁殖类型动物,其繁殖激素存在季节性的周期变化。8月温湿度指数较高且光照时间较长,豚鹿血浆中三碘甲腺原氨酸、四碘甲腺原氨酸含量极显著低于5月、10月(P0.01);促黄体素、催乳素含量极显著低于5月、10月(P0.01);外周血液促卵泡素含量极显著低于5月(P0.01);夏季高温、高湿和长光照影响了豚鹿繁殖相关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8.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在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HC-DOA基因是MHCⅡ类的非经典基因,其外显子2多态性丰富。豚鹿Axis porcinus是我国极度濒危的动物。本研究以成都动物园圈养的38头豚鹿为研究对象,提取豚鹿血液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克隆到豚鹿MHC-DOA序列;同时利用PCR方法扩增38头豚鹿的MHC-DOA基因外显子2基因并测序,再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豚鹿MHC-DOA基因开放阅读框长753 bp,编码250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同源性分析表明,豚鹿MHC-DOA基因与东欧马鹿Cervus elaphus hippelaphus的同源性最高(98.4%);38头豚鹿的MHC-DOA外显子2共有10种单倍型,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中等;MHC-DOA外显子2部分序列中发生了核苷酸的缺失和插入,进而引起DOA蛋白序列发生改变。豚鹿MHC-DOA多态性的研究对豚鹿种群遗传结构调查、遗传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豚鹿(Axis porcinus)是偶蹄目鹿科中的一种动物,以往文献记载仅产于尼泊尔、印度、缅甸和泰国等地。彭鸿授等(1962)第一次记录了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的耿马、西盟两个自治县亦有分布。 1964年5月间,笔者曾到我国豚鹿产地——耿马县四方井采集,借此机会对豚鹿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了解。雄性豚鹿具角但较小,一般在254—305毫米之间,角长最大者为508毫米,角基周79毫米。每角具三叉,眉叉与角干呈锐角,外上叉伸向内方。豚鹿的体型略比赤麂(Muntiacus muntjak)为大,雌兽小于雄兽,体重最大的达50余公斤。肩高610毫米,身长1067—  相似文献   

20.
<正> 1978年冬,江苏省北部赣榆县朱堵公社前屯大队在修建沼气池时挖出上百件的牛骨、猪牙、鹿的下颌骨和大量鹿角亚化石,经有关同志鉴定,其中有一件属于四不像鹿(即麋 Elaphuru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