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老是山西旧石器考古与古脊椎动物化石研究的奠基者——纪念杨钟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陈哲英我平生仅见杨老一面。那是1972年3月中旬的一天,我与白玉珍先生一起去的杨老家。白先生和杨老50年代就认识,可以说是“老关系”了。因此,一见面杨老就问询山西的情况,尤...  相似文献   

2.
卫奇 《化石》2022,(2):48-49
<正>2010年夏天,我到河北阳原县官厅村小长梁遗址参观,恰逢阳原县政协主席李树恩先生正在工地忙着指挥建树泥河湾猿人巨型石雕塑像。这个雕塑像,高9.9米,可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猿人塑像,因为我问过许多外宾,他们都说没有见过比这更大的。当时,我在工地现场对李树恩先生说,泥河湾猿人塑成地包天不妥。他说:“这是按照中科院古脊椎所专家的意见依据蓝田猿人形象制作的,也征求了你的意见。”我立即说:“我不知道。”现场摆放着一尊大约两米高的泥河湾猿人塑像模型应该是经过专家论证的小样。李先生很客气,答应可以改改,但没有改,估计他请示过有关专家的确认。  相似文献   

3.
忆裴老     
牟永抗 《化石》2005,(1):39-40
此生有幸两次和裴文中先生接触。第一次是 195 4年第三期考古训练班 ,大家都为这位中国考古界元老亲自担任我们的班主任而自豪。当时他只是半百之年 ,学业上的造诣加上满头白发 ,大家都尊称他为裴老。裴老给我们上第一课就是旧石器时代考古 ,他讲了各地旧石器时代考古资料 ,也讲到不少新石器时代遗址。当他结束前二小时课程让同学提问时 ,由于一年前我曾参加杭州老和山遗址的发掘 ,在潜意识中自认为这是我要比别人学得好一些的基础 ,就举手问 :“杭州老和山发掘怎么样 ?”他随口大声地对大家讲 :“这不是考古发掘 ,这是捡东西 !”这句话让我…  相似文献   

4.
維生素B_6與色氨酸代謝的關係在1942-3年經Lepkovsky氏和他的共同工作者發現後引起了濃厚的興趣。Lepkovsky氏等從缺乏維生素B_6的白鼠尿中提出一種黄色物質,此物質與1935年Musajo氏從飼血纖維朊(Fibrin)的白鼠尿中提出的黄尿酸(Xanthurenic acid)相同。據Lepkovsky氏等報告,不缺  相似文献   

5.
裴文中先生的骨灰于1983年9月25日安葬在周口店,有许多他的生前友好和学生前去参加葬礼。刚从日本回来的安志敏先生,一见面就说:“杉原庄介先生于9月1日因心脏病逝世了!”。我虽然知道他患有严重的肺气肿病,身体已很衰弱,但乍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还是使我吃了一惊。  相似文献   

6.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有一句诗句 :“有的人死了 ,但却活着” ,我所尊敬的导师王应睐先生就是一个永远活着的人。他对中国生化事业的贡献 ,将永远记录在中国的科学史册上。“十年动乱”结束后我有幸成为王应睐先生的第一个研究生 ,毕业后到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做访问学者。无论学习期间还是回国后的研究工作 ,无不得到王应睐先生的培养、支持和关怀。尤其是近 10年来我与王应睐先生同在一个研究组工作 ,他那种时时以中国的生物化学事业为重、以他人为重、惟独没有他自己的高尚的精神境界时时感染、教育着我。王应睐先生虽然学术地位很高 ,但…  相似文献   

7.
张保信先生是公元1932年8月生的,和我同岁。是我二十多年的虫友.记得第一次碰到他是1961年夏天的晚上.我和当时来台采集昆虫的白水隆博士(现为日本九州大学荣誉教授),在台北怀宁街的三时庄旅馆聊天时,他和另-一个人加入,而白水教授介绍得知他是这次和白水教授一起去采集的张保信先生.  相似文献   

8.
邓涛 《化石》2020,(2):50-58
正当2004年5月我在德国魏玛参加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国际会议时,非常吃惊地在学术委员会名单中看见了克莱佐依(Miklós Kretzoi)先生的名字。吃惊之处在于,我一直认为先生是一位"古人"了。因为,我经常阅读的他的文献大多数写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实际上,他的第一篇古脊椎动物学论文发表于1927年,恰巧与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奠基人杨钟健先生的第一篇古脊椎动物学论文发表于同一年。杨老于1979年去世,我在1980年才开始学习古生物学,与杨老未曾谋面,所以完全没想到竟然有可能见到与杨老同时代的克莱佐依先生。  相似文献   

9.
著名的古植物学家和孢粉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徐仁教授是我的导师,于1992年不幸病故.先生逝世,我深感悲痛,谨以此文来表达我对先生的怀念. 先生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古植物学和孢粉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十几年来,我受先生的教诲,终生难忘.他不仅教我如何做学问,而且教我如何做人. 1978年,当我报考徐仁教授的研究生时,大有自不量力之嫌,加之我以前与先生从不相识.初试完毕,先生阅卷后很高兴,并约我到他家里谈话.在书房里初次见面,先生十分和蔼  相似文献   

10.
在纪念罗宗洛先生冥诞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植物生理学工作者将永远怀念先生在创立中国植物生理学,开拓祖国植物科学研究中的杰出贡献。作为他的学生、后辈,追思52年前认识先生后数十年的往事,犹历历在目。记得是在1946年初,我随中央大学复员回南京不久。由于学校复员搬迁关系,我们1946届提早毕业,所以到达南京后就要找工作。当时正好中央研究院院务会议在宁召开,听说时任中研院植物所所长的罗宗洛先生也出席了这次会议。我从报端看到此消息后,即商请我们的系主任欧阳富教授出函,将我介绍和推荐给罗先生。我的毕业论文是关于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1.
我最早认识王应睐先生是 194 6年。当时我有幸考取公费去英国留学 ,而王先生那时刚从英国回国担任前中央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授。王先生在英国学习和工作 8年 ,对英国生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情况非常熟悉。因此 ,我求见王先生向他请教 ,去英国学习生物化学在选择学校和导师等方面请他指点。王先生热情接待了我这个年青的学生 ,详细地回答了我的问题。他强烈建议我去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他认为 ,剑桥大学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最活跃的生物化学研究中心之一 ,不仅在生物化学各个分支领域都有世界知名的科学家 ,在各相关学科 ,也都实力雄厚 ,加以…  相似文献   

12.
正1997年,我北漂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从事《中国高等植物》的植物科学绘画工作。同年,经过前辈绘画家张春芳老师的介绍之后,有幸认识了王文采先生。当时,张春芳老师负责标本馆的后勤工作,由于我刚接触植物科学绘画,经常有问题向他请教,张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我的问题,对我帮助很大。一天上午,张老师要带我去认识一位权威人士,说有很多图需要绘制,希望我能够接受。我怀着忐忑的心情随他一起来到王先生办公室,王先生当时  相似文献   

13.
当我最近首次与姜淳(沈愕的博士研究生)接通电子邮件时,孰料他的第一个邮件竟是告知我沈愕先生不幸逝世,这一悲痛的消息令我震惊不已。我与沈锷先生相识已有见年,直接共事不下10余年。1958年,我被分配到生理研究所他主持的研究组工作。在近30年中,我和沈愕先生直接或间接的业务联系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项目。其一是自主神经系统生理;其二是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的神经原理,这在我和他相处的过程中占据最大的比重,也是他的科研事业中最主要的研究项目。沈锷先生自觉而积极地投身于这项具有理论联系实际、中西医结合意义的科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今年8月20日是朱洗先生90周年的诞辰。为了纪念朱洗先生,“生物科学信息”编委会薛攀皋同志约我写一篇文章,我的确也觉得有好多话要说,表示我的怀念。但一提出笔来,思绪起伏,真不知从何说起;尤其在朱洗先生辞世后一段日子里和那“历史悲剧”年代过后的几年中,好几位同一辈的知名老科学家已经写了不少介绍和颂扬朱先生生平,重大的科学成就和贡献,以及他的治学精神和高尚情操的文章。记得当我还在念书的时候,从朱洗先生撰写的“生物学丛书”开始知道了他。书中丰富的  相似文献   

15.
<正>日本实验动物协会理事、日中技术交流会会员佐藤善一先生,于11月13日上午应邀在我所作了“关于SPF动物的生产”的学术报告。佐藤先生曾在我国原大连生物制品研所工作,1955年回国。他从事SPF实验动  相似文献   

16.
接到王德宝先生仙逝的消息时 ,我感到深深的悲痛。我和他共事多年 ,195 9年我从有机所回到生化所时 ,分配到了王先生的组里。有一段时间 ,我和他共处一室 ,王先生给我讲他在美国的生活和他回国时的困难。他是一位很和蔼可亲的人 ,我生气的时候 ,他常常对我说“别着急嘛” ,使我平静下来。他也是一位很耐心的人 ,如果他对我们的实验结果有不同看法 ,他会平静地与我们讨论。我至今仍能快乐和感激地回忆起我和王先生共事的那段时光 ,我从他那里学到很多。196 6年我回柏林后 ,我被洪堡大学医学系微生物研究所录取 ,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根据当时的…  相似文献   

17.
正赵喜进先生于2012年7月21日仙逝,享年77岁。两年来一直想撰文纪念先生,但忙于各种事务,直到今天才得以动笔。我第一次见到赵喜进先生是1991年深秋的一天,当时他还在古脊椎所院落当中的一处平房办公。记得他办公室中间是一张大桌子,上面有些凌乱,摆放着各种东西,有书籍,有稿纸,还有化石。第一印象是赵喜进先生非常随和,笑眯眯地告诉我,在古脊椎所研究恐龙至少有一个  相似文献   

18.
王雨若 《生理通讯》2005,24(6):157-158
2000年王志均先生90大寿;我去祝贺,先生和师母留我在家吃午饭。饭时尚早,于是天南海北地闲谈。谈到中国生理学会推荐他为名誉理事长一事,他不无感慨地说:  相似文献   

19.
沈锷先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培养学生的精神是众所周知的。许多感人的事在同学间也广为流传。但他当年艰苦创业的事迹却鲜为人知。1962年我被录取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沈锷先生的研究生。那时他是一位年轻的副研究员。报到后,沈先生领我去实验室。当时他使用的是在大房间里临时装修的一座“隔电笼”和一间小暗房,办公桌放在门边。我很难接受眼前的现实。他领我到另一间也是加盖在屋顶上的小屋,里面除了办公桌椅外,便是一个熏记纹鼓用的箱子。沈先生指着一张靠窗口的桌子说“这就是你的办公桌”。新建立的研究组工作紧张又艰…  相似文献   

20.
卫奇 《化石》2003,(1):25-28
“我爱我的台湾啊,台湾是我家乡。……”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流行的一首台湾民歌,每当涉及台湾,这首歌就会在我的脑海里情不自禁地萦绕浮现。台湾是美丽的,也是令人非常向往的。2002年9月,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黄宽重先生邀请我到台湾科学访问。有幸在台湾做了一次环岛考古旅行。拜访考古老寿星石璋如先生9月13日上午,历史语言研究所陈仲玉教授急匆匆跑来告诉我,石老现在正在研究所。等待拜见石先生的机会终于来临,我立即跟随陈先生前往研究所。石老在他办公室愉快地接见了我,据说他非常乐意接待大陆来的客人。石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