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Müller(1774)正式建立属,经过186年,Zilch(1959-1960)共归纳陆生软体动物有1091个属,其中,约有58.4%的属建立于1870~1929年间,以后逐渐减少。现估计全世界陆生软体动物有35000余种,主要包括腹足纲的前鳃亚纲和肺螺亚纲两大亚纲的种类,以肺螺亚纲柄眼目的种类最多,已知有30000余种。近年来,对于陆生软体动物的系统分类,有学者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目前有关腹足纲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石磺科Onchidiidae、复套蛞蝓科Veronicellidae、拉氏蛞蝓科Rathouisiidae三科,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它们是属于后鳃亚纲还是肺螺亚纲。关于琥珀螺科Succineidae的分类问题也有诸多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方法对某些科属进行系统分类也是当今的热点。陆生软体动物的分类特征有:1.贝壳的形态与结构;2.颚片与齿舌;3.触角的形态及其位置、构造;4.生殖系统;5.排泄系统;6.神经系统;7.其他器官;8.细胞分类学和分子分类学。本文列出了现今常用的陆生贝类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2.
有害植物孪花蟛蜞菊(Wedelia biflora)的扩张对我国西沙群岛原生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但陆生软体动物如何响应该扩张却未见报道。本文调查了西沙群岛永兴岛孪花蟛蜞菊不同扩张程度下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钻头螺科、坚齿螺科和拟阿勇蛞蝓科等主要陆生软体动物的残体分布情况, 测定了残体的分布密度和壳高、壳宽、壳重等可量化性状指标, 研究了孪花蟛蜞菊扩张对陆生软体动物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 (1)随孪花蟛蜞菊扩张程度增加, 钻头螺科和褐云玛瑙螺的种群密度增加, 坚齿螺科种群密度减小, 拟阿勇蛞蝓科种群密度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2)陆生软体动物类群的体型分布频率随孪花蟛蜞菊扩张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褐云玛瑙螺较小个体数量增加, 其他陆生软体动物体型分布变化不明显或较大体型残体分布增加; (3)孪花蟛蜞菊扩张对褐云玛瑙螺体型特征产生抑制作用, 褐云玛瑙螺主要采用r策略来响应有害植物扩张的影响。综上, 有害植物孪花蟛蜞菊在热带珊瑚岛屿植被中的扩张改变了陆生软体动物的形态、密度与种群结构, 不同的软体生物类群表现出不同响应策略, 在海岛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过程中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在对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陆生软体动物生物多样性调查时,经比对鉴定发现一新种,即勐仑弯螺Sinoennea menglunensis sp.nov.。隶属肺螺亚纲柄眼目长颈扭轴蜗牛科弯螺属。对新种形态特征、栖息环境作了详细记述,并与近似种福州弯螺Sinoennea fuzouensis Zhou,Chen&Guo,2006和弗尔弯螺Sinoennea fargesiana(Heude,1890)进行了比对和讨论。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软体动物检疫鉴定重点实验室和台湾国立高雄大学生命科学系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贵州洞穴淡水、陆生贝类区系及新种记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首次报道了贵州省安龙县、贵阳市、独山县、荔波县、安顺市、开阳县、息烽县、盘县、兴义市、大方县、普定县等39个洞穴内不同生境的淡水、陆生贝类,经鉴定得淡水、陆生螺类共计71种,分隶于15科,36属,其中淡水螺类3科4属5种;陆生螺类66种,12科32属;1新种,即荔波双边凹螺Chamalycaeus libonensis sp.nov.附有种类名录,栖息环境及地理分布,并对洞穴中的淡水、陆生贝类区系组成进行了讨论,对新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贵州省罗甸地区进行野外调查时获得陆生软体动物标本一批,经整理鉴定,得1新种,即罗甸倍唇螺Diplommatina luodiannensis sp.nov.。隶属前鳃亚纲、中腹足目、倍唇螺科、倍唇螺属。我国已记载倍唇螺属的种类有34种和亚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及长江流域一带地区。对新种形态特征、栖息环境进行了记述,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大瓶螺(Ampullaria gigas spix)为淡水贝类,也叫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螺生长繁殖力强,适应性强,易饲养、饵料广、生长迅速。从营养学看属高蛋白、低脂肪类。现已成为贝类养殖品种之一。有关它的养殖我国北方尚无报道。1988年5月我们从抚顺特产学校引进一批种螺和仔螺进行养  相似文献   

7.
苏沪沿海瘤背石磺的形态和习性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是生活在潮间带高潮区的一种肺螺类。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肺螺亚纲(Pulmonata)柄眼目(Stylommatophora)石磺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一些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和小学课外生物小组广泛搜集生物标本中,陆生贝类是最常见的一类。陆生贝类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软体动物,大致可以分为带壳的一类和不带壳的一类,带壳的一类统称蜗牛(俗名叫水牛、天螺、蜒蚰螺等),不带壳的一类统称蛞蝓(俗名叫鼻涕虫,无壳蜒蚰螺、赤膊蜒蚰螺等);目前已知全世界陆生贝类有3万多种,我国陆生贝类资源也很丰富,最大的有成年人拳头大,最小的比小米粒还要小,形态千奇百怪,五颜六色,陆生贝类与人的关系极  相似文献   

9.
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8月调查了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资源,共采得陆生贝类67种和亚种(含9个未定种),隶属4目19科31属,其中有1新种,即龙潭弯螺(Sinoennea sp.nov.)(另文报道);14种为江西省陆生贝类新纪录种;优势种为长柱倍唇螺(Diplommatina paxillus longipalatalis)、细锥倍唇螺(D.apicina)、灰尖巴蜗牛(Bradybaena ravida ravida)、双线巨蓬蛞蝓(Meghimatium bilineatum)。区系组成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占种类总数的74.14%。阔叶林、灌木丛和农田生境陆生贝类种类较丰富,竹林和苔藓生境种类较少。根据调查数据,分别计算井冈山自然保护区5种不同生境类型中陆生贝类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结果表明,灌木丛生境陆生贝类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最高,苔藓生境的均匀度指数最高。与邻近自然保护区比较,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物种较丰富,且与江西齐云山陆生贝类物种相似系数较高,与广东南岭物种相似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10.
金宝螺营养成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宝螺(Ampullaria gigas)又名福寿螺,大瓶螺,苹果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食用螺类,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发展金宝螺养殖,对改善人们的食品结构以及解决鱼虾和河蟹等名特优水产类的动物性蛋白饵料,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纵观国内外文献资料1-6,迄今为止均未对金宝螺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分析作全面系统的报道。为此1998-1999年,作者对金宝螺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为金宝螺的营养学及人工高产养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研究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收藏的笔螺科标本,发现并记录了软体动物新腹足目笔螺科笔螺属Mitra的笔螺亚属Mitra、暗云笔螺亚属Nebularia和条纹笔螺亚属Strigatella共32种笔螺,其中7种为中国新纪录种,即可变笔螺Mitra(Mitra)variabilis、瓜参笔螺Mitra(Ne-bularia ) cucumerina、忧笔螺 Mitra ( Nebularia ) luctuosa 、红斑笔螺 Mitra ( Nebularia ) rubritincta、相似笔螺 Mitra(Strigatella) assimilis 、峰笔螺 Mitra ( Strigatella ) fastigium 、香蒲笔螺 Mitra ( Strigatella ) typha .  相似文献   

12.
据记载本地区陆生软体动物计5科8属22种。笔者于1974—1976年分别调查了本地区阿勒泰、哈巴河、布尔津、和布赛克尔、托里、博乐、温泉、霍城、伊宁县(市)、察布查尔、昭苏、特克斯、尼勒克、巴音布鲁克、库尔勒、阿克苏、温宿、乌什、喀什、塔什库尔干、吐鲁番、木垒、奇台、巴里坤、乌鲁木齐等32个县(市),采得一批标本,经鉴定得29种和亚种,分隶于9科、13属。其中粉华蜗牛为本地区的优势种;滑槲果螺Cochlicopa lubrica(Muller)、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Ferussac)、粉华蜗牛Cathaica puveratrix(Martens)、黑带华蜗牛Cathaica p…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1963年4—5月和10—11月两度在东湖101个采样点上进行软体动物定量采集的结果。软体动物计41种,隶10科、20属,其中腹足类的种类多,生物量也大,瓣鳃类则全系小型种类主要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个体数及生物量都很低。根据10—11月的调查结果,全湖软体动物平均生物量为30.5克/平方米(平均个体数为134个/平方米),其中以铜锈环稜螺(Bellamya aerginosa)生物量最大(15.5克),其次为纹沼螺(Parafossarudus striatulus)(5.8克)和长角涵螺(Alocinma longicornis)(6.4克),这3种腹足类占全部软体动物生物量的90%以上,是东湖中的优势种类。它们的分布型式属大小不等的核心分布,其实际分布概率,符合P-E 分布的理论概率。环境分析表明铜锈环稜螺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水深(r=-0.257;d.f.=99;p0.01);长角涵螺数量的多寡受制于水草的有无(均数比较:d.f.=99时,t′=7.656;t0.01≈2.641);而纹沼螺的分布则与水深有关(r=-0.697;d.f.=99;p0.01),又与水草的有无有关(平均数比较:d.f.=99时,t′=6.93;t0.01≈2.641)。    相似文献   

14.
也话蜗牛     
《化石》1987年4期载郑文彬《侨乡华灯话蜗牛》一文,介绍了一些蜗牛的食用及药用经济价值。但不少重要方面尚未叙及,现作补充,以告读者。蜗牛是普通的统称,古书上称之为“仆累”、“附蠃”、“螺蠃”、“蠡蠃”、“蠡牛”、“负背蚰蜒”、“天螺”,按其形态和生活习性区别为“蚰蜒螺”和“蚰蜒”,也就是蜗牛和蛞蝓。蜗牛是古老的动物,不少种类还是活化石,其所属的软体动物门是无脊椎动物的一个大门类,世界上现生种约有115000种,其中化石种类约有35000余种。据推测,这类最早起源于距今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而许多软体动物类群在寒武纪末已大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陆生贝类被完整地保存在各个时期地层中;第四纪地层中的陆生贝类与现生种几乎相同。据研究,我国黄土层中蜗牛化石,可区分出若干反映不同生物气候环境的蜗牛组合,按现生蜗牛的地理分布、栖  相似文献   

15.
螺类是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动物的泛称.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约八万种.遍及世界海洋、淡水和陆地. 螺类身体柔软,常有一个螺旋形的贝壳;头部发达,有口、眼及1或2对触角;足部亦发达,位于身体腹面.活动时,头和足都伸出壳口外  相似文献   

16.
新疆寒武纪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类学与生物地层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系统描述了新疆阿克苏-乌什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10属10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3个老种和4个未定种,它们是Shabaktiella multiformis sp.nov.,Ilsanella acuta sp.nov.,Xianfengella yuertusiensis sp.nov.,Parcaconus xinjiangensis,Protostenotheca xinjiangensis,Aldanella attlebo-rensis,Obtusoconus sp.,Yochelcionella sp.,Bemella sp.和Mellopegma sp..上述10个属种基本上代表了玉尔吐斯组单壳类软体动物的面貌特征.文中介绍了本研究区10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系统在国际学术界的意见分歧后,重申了以壳的对称性和有无肌痕确定纲级界线的最佳分类原则,提出了应用壳型划分目级分类单元和口缘形状、壳顶与口缘的相对位置划分科级分类单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是不能接受把所有单板状软体动物化石通常被归入单板纲的做法,因为寒武纪早期一些单板状软体动物化石不一定符合单板纲的真实含义.文中还回顾了近二十年来建立的始单板纲(Eomonoplacophora)(Missarzhevsky,1989),太阳女神螺纲(Helcionelloida),背壳肌纲(Tergomya)(Peel,1991a,b)和似腹足纲(Paragastropoda)(Linsley & Kier,1984)等纲级的新概念.还有一些早期软体动物专家将许多单板状(包括帽状和螺旋状)化石归入单板纲(Runnegar et al.,1976,1985),而另有一些中青年软体动物专家继承传统理念,将它们归入了腹足纲(Parkhaev in.Alexander et al.,2001).钱逸和本格森将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成了五大形态类别,未确定科级以上分类单元名称(Qian & Bengtson,1989).总之,目前纲级分类单元界线不清,目级以下分类单元十分混乱,在没有全面清理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百余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单元之前,是难以统一本文研究的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10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系统.我们认为在确定属级以上分类系统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演化谱系关系时,不是利用理论前提,而是在不间断的剖面上对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进行逐层采集并对其构造要素的详细研究,才能使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新分类系统发生错误的几率最小.文中还归纳和总结了本研究区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单壳类软体动物群面貌的六大特点,其中二点最重要:1)该动物群与梅树村期微软体动物群的面貌有明显的差别,它缺失了梅树村期微软体动物群中最原始、最特征、最丰富的类群,如笠帽状的马哈螺类化石Maikhanella,Purella等和螺旋状的始旋螺类化石Archaeospira等.但是该动物群面貌却与邻区的哈萨克斯坦Atdabanian期的微软体动物和我国峡区西蒿坪动物群面貌接近,出现了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属种,如Shabaktiella,Mellopegma,Aldanella,Yochelcionella等.2)该动物群共生有全球分布的相当于筇竹寺期的标准化石,如原牙形类Gapparodus,Amphigeisina,Hagionella等,有口唇并有背腹分异和复杂口盖的软舌螺类Microconus,Pachytheca等,具有肉茎孔和铰合面的有铰腕足类和像Obolus那样的原始无铰腕足类,有各种形态类型的金臂虫Dabashanella,Liangshanella等,还有可疑的三叶虫颊刺等.上述信息足以说明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地层时代应属筇竹寺期而非梅树村期,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有关玉尔吐斯组时代归属的争议. 玉尔吐斯组单壳类软体动物群的研究,再次证实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期间,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与小壳动物群一起经历了三次大发展和三次大绝灭事件.这在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和早期演化史上均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5年4月浙江沿岸定点调查资料, 分析了春季调查海域螺类种类组成、优势种、资源生物量和密度、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浙江沿岸海域春季共捕获螺类27种, 隶属于2目15科21属, 优势种主要有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和褐管蛾螺(Siphonalia spadicea); 螺类平均资源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246.64 kg/km2和27.75×103 ind./km2, 总体分布趋势呈现较为明显的斑块分布特征, 但浙北海域资源密度低于浙中南部海域; 种类丰富度指数(D)、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种类均匀度指数(J′)的平均值分别为0.36、0.56和0.50, 3种多样性指数均不高, 螺类群落多样性水平处于较低水平, 除物种多样性指数(H′)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显著以外, 其余2个指数在调查海域整体分布较为均匀; ABC曲线显示浙江沿岸水域春季螺类群落处于中等干扰(或不稳定)状态; 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水深、底层温度和底层溶解氧3个环境因子对研究海域螺类群落的分布起较大的作用。研究旨在探明该海域螺类资源的物种多样性, 丰富我国近海软体动物地理区系的基础资料, 同时也为浙江近海海洋生态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类鸠螺科Columbariidae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是软体动物门中一个较小的类群。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主要栖息于深海区域,较少见。我所在历年的海洋调查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时,仅在南海和东海南部采到3个标本。1999年4月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分别在南沙群岛海区6号站水深500m和14A站水深480m处共采到7个标本,其中有3个是生活标本。除台湾的赖景阳(1994)曾报道过本科的一个种外,目前在我国对本科尚未做过系统研究。作者通过对我们采集的标本进行整理研究,共鉴定出类鸠螺科2属6个种,其中有3个新种和1个新纪录。  相似文献   

19.
利用对比观察法,研究黑蜗牛的形态结构、生殖特点、死亡原因,发现黑蜗牛的螺旋贝壳短,只有壳顶和两个螺层,体螺层不能完全容纳软体,螺旋贝壳中碳酸钙含量约为60.3%,易软化。体背上生长着外套膜和外壳膜,外套膜在螺旋贝壳内包裹着内脏囊,外壳膜覆盖在螺旋贝壳的表面,能向不同方向伸展。壳口处的外壳膜上有排泄孔,排泄孔与外套膜上的呼吸孔连通,具有呼吸、排泄粪便和排泄尿液的多种功能。证明黑蜗牛是一种新的软体动物——最原始的蜗牛,也是陆生软体动物贝壳退化成内壳的过渡物种。隶属于琥珀蜗牛科(Zonitidae),夏威夷琥珀蜗牛属(Hawaiia),沂水琥珀蜗牛种(Hawaiia yishuiusculeLi)。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9年全年4个航次浙江沿岸海域单船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4个季节浙江沿岸海域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资源密度分布,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物种相似性指数(Js)、群落季节更替指数(AI)和迁移指数(MI)、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了群落物种多样性、动态变化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浙江沿岸海域全年共捕获软体动物62种,隶属于3纲, 10目, 32科。腹足纲(螺类)出现种类30种,占软体动物总种类数的48.39%;头足纲(头足类)出现种类19种,占软体动物总种类数的32.63%;双壳纲(贝类)出现种类13种,占软体动物总种类数的20.98%。软体动物群落优势种为长蛸(Octopus variabilis)、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多钩钩腕乌贼(Abralia multihamatai)和双喙耳乌贼(Sepiola birostrata),优势种的季节变化差异较大。浙江沿岸海域软体动物年平均资源密度为204.94 kg/km2,其中夏季平均资源密度为全年最高,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