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干扰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诚 《微生物与感染》1994,17(4):145-147,155
本文介绍了干扰素(IFN)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IFN的基因结构及其表达调控,IFN受体(IFNR)的结构和功能,以及IFN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的信号传导新模式和快速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2.
α—干扰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免疫调节因子α-干扰素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的作用。IFNα的中枢作用不仅改变了神经系统是免疫特免性的认识,而且打破了对IFNα功能的传统认识,同时提出了IFNα作用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的进展@李家斌@吴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干扰素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的进展李家斌吴锐综述余鑫之审校(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合肥市230022)干扰素(IFN)一种强有力的抗病毒、抗增殖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淋巴因子,在抗病毒抗感染方面起...  相似文献   

4.
不同功能位点介导α干扰素的免疫调节和中枢镇痛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ang YX  Jiang CL  Song LX  Lu CL  Shao XY  You ZD  Huang AJ  Chui RY  Liu XY 《生理学报》2000,52(3):203-206
细胞因子α干扰素(IFNα)具有中枢镇痛作用。抗内源性阿片肽血清与IFNα能发生明显的交叉反应,提示IFNα与内源性阿片肽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抗原决定基。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获得系列IFNα突变体,并分别测定其免疫学活性和镇痛能力。结果显示,IFNα突变体Y129S-IFNα免疫学活性显著下降,但仍然保留了很强的镇痛能力,阿片受体拮抗纳洛酮能够阻断Y129S-IFNα的镇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IFN  相似文献   

5.
IkB激酶及相关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F-kB(nuclear factor-kB)是一广泛存在的核转录因子,它参与多种基因的转录调控,与许多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关系密切。许多细胞外刺可诱导NF-kB的活性,位点特异的NF-kB抑制蛋白(IkB)的磷酸化对于激活NF-kB有重要意义。IkK(IkB kinase)的发现为进一步了解NF-kB的功能和调控提供了线索,本文综述了IkK的结构、功能及相关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IFN)是一类能发挥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的蛋白质,也是最早发现,最早基因克隆化和最早被批准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细胞因子,研究发现肠外途径注射IFN,具有剂量过大和副作用多的缺点,而口服IFN能克服上述缺点,同时能产生不同于肠外注射途径产生的生物效应,因此,口服IFN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成为当前免疫学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用人重组r-干扰素(rhu-IFN)作用HEP-2细胞后HLA-DR抗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检测来探讨r-干扰素对HEP-2细胞HLA-DR抗原表达诱导作用及体外抗增殖活性。用单克隆抗体CR3/43(抗HLA-DR)和Ki-67(抗PCNA)。以链霉素一生物素技术(LSAB)检测HEP-2细胞HLA-DR抗原和PCNA表达,结果显示:r-IEN诱导HLA-DR抗原和抑制PCNA表达其强弱与r-IFN剂量有关。资料提示:r-IFN不仅对HEP-2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同时能调节其细胞膜特性,因而在喉癌的治疗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人r型基因工程干扰素中残余DNA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地高辛标记探针,以核酸杂交法检测人r型基因工程干扰素(IFN-r)制品中残余DNA含量,结果表明,自制的二组DNA标准品相应量间显示的色斑相差悬殊,提示高蛋白含量对痕量残余DNA的检测干扰较大,添加IFN-r的DNA标准品比纯DNA标准品更合理,以此测得各样品均符合WHO要求(〈100pg/剂量),方法敏感性为4pg。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例对照研究朱凤群,张树林,蔺淑梅,刘敏,狄鹏超(西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肝炎研究室,西安710061)干扰素(IFN)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在决定乙肝病毒(HBV)感染过程和结局中起重要作用。我们以固相放免法监测HB...  相似文献   

10.
采用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丰富的A431细胞进一步研究了人IFN-γ-EGF3融合蛋白 ̄〔1〕的抗细胞分裂活性,以及它和靶细胞EGF受体的关系。结果表明,IFN-γ-EGF3融合蛋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明显高于其母体分子。 ̄125I-EGF受体竞争抑制试验表明,IFN-γ可与EGF竞争A431细胞的EGF受体,而INF-γ-EGF3融合蛋白的EGF受体竞争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说明人IFN-γ和IFN-γ-EGF3融合蛋白的抗肿瘤细胞分裂活性,与靶细胞EGF受体被竟争抑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基因工程人干扰素α2b和α2a亚型抗病毒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鸡胚接种法和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研究了不同亚型α干扰素(α2aIFN和α2bIFN)抗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及麻疹病毒的作用。结果表明:两种亚型α干扰素均显示明显的抗病毒效应,其中(1)α2bIFN抗流感病毒作用略强于α2aIFN,(2)两亚型α干扰素抗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病毒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Th1 反应如白介素2 (IL-2) 产生在尖锐湿疣(CA) 发病及消退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技术检测了CA患者皮损组织IL-2 的基因表达, 实验分为三组: 正常对照组(n= 10), 单纯病例组(n= 18) 及γ- 干扰素(IFN-γ) 诱导组(n= 6)。结果发现正常皮肤组织未检测到IL-2 m RNA, 在18 例单纯病例的CA患者有2 例皮损IL-2 m RNA阳性, 6 例CA患者注射IFN-γ前局部皮损未检测到IL-2 m RNA, 而在皮损内注射IFN-γ72 小时后有4 例阳性。研究结果提示了IFN-γ可诱导Th1 应答, Th1 应答在抵抗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及清除HPV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为临床应用IL-2 及IFN-γ治疗CA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庄晨杰  吴昊 《病毒学报》1995,11(2):180-185
建立了测定人α1型基因工程干扰素(rIFN-α)成品中干扰素蛋白含量的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并用来测定了随机抽样的10μg/支、20μg/支、30μg/支3种规格rIFN-α1成品中的干扰素蛋白含量。证明测定值与推算值一致,偏差小于10%,而且蛋白含量与生物活性之间呈良好的相关性。本法敏感、特异、快速、简便、灵敏度可达到1ng/ml,检测人γ型基因工程干扰素的蛋白含量呈阴性,还能排除保护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和方法:本文采用人妊娠6~8周胎盘组织块的体外培养方法,通过检测干扰素免疫活性和抗病毒活性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滋养层干扰素(IFN)分泌的影响。结果:TNFα可显著促进人滋养层IFNα的分泌,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同时各浓度的TNFα还可促进βHCG的分泌,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此外,我们还证明INFα可显著抑制人滋养层细胞的生长,而TNFα则无明显作用。结论:TNFα可通过促进人滋养层干素α和βHCG的分泌,从而影响人胎盘的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15.
TNF—α在PMA和IFN—γ诱导U937细胞生长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佛波酯(PMA)和γ-干扰素(IFN-γ)对U937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PMA和IFN-γ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U937细胞向成熟单核/巨噬细胞样细胞分化,同时抑制其细胞的生长。实验发现PMA和IFN-γ可诱导U937细胞表达TNF-α特异性mRNA和蛋白质。U937细胞培养中加入特异性抗TNF-α抗体可以抑制PMA和IFN-γ诱导U937细胞的分化和生长。这说明内源性的T  相似文献   

16.
犬干扰素-γ-cDNA的克隆及其在鼠骨髓瘤细胞(SP2/0)中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 (IFN)是由脊椎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分泌型糖蛋白 ,它具有广谱抗病毒和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1 ] 。干扰素可分为Ⅰ型和Ⅱ型 ,Ⅱ型干扰素又称为干扰素 γ (IFN γ)或免疫干扰素 ,主要由抗原刺激CD4+和CD8+T细胞所产生[2 ] 。IFN γ可使M功能亢进 ,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 ,在免疫应答中十分重要[3 ] 。80年代初 ,人的干扰素基因克隆成功后[4] ,各国学者相继开展了动物干扰素的研究。 1987年以来 ,猪、鸡、鸭等动物的干扰素基因先后被克隆报道。Hiummler等于 1987年首先开始了犬IFN α基因的研究[5] 。 1992年 ,…  相似文献   

17.
人类嗜T细胞白血病Ⅰ型病毒(HTLV-Ⅰ)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的致病因子,其编码的TAX蛋白的反式激活在白血病形成中有重要作用。NF-kB是细胞活化和产生细胞因子的重要转录调控因子。正常情况下,NF-kB因子与抑制性蛋白IKB结合,形成复合物存在于胞质中。TAX蛋白可与IKB激酶γ(IKKγ)直接结合,而后启动TAX对IKKα和IKKβ的结合,并使之发生磷酸化。后者使IKB蛋白降解,NF-  相似文献   

18.
将人乳头瘤病毒6b型(HPV6b)基因组上游调控区(URR)540bp的Sau3A-NarI片段(H序列),正反向插入β-干扰素表达载体Trp启动子上游,使β-IFN表达明显增强,可使基因表达水平提高3.6倍(正向)和2.1倍(反向)。H序列正反向插入增强子检测载体不仅使β-半乳糖苷酶表达活性增加5-10倍,还能使半乳糖苷酶mRNA量明显增高,证明H序列对被调控基因的增强作用是发生在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同据  吴淑华 《病毒学报》1998,14(2):104-108
将人乳头瘤病毒6b型(HPV6b)基因组上游调控区(URR)540bp的Sau3A-Narl片段(H序列),正反向插入β-干扰素表达载Trp劝子上游,使β-IFN表达明显增强,可使基因表达水平提高3.6倍和2.1倍。H序列正反向插入增强子检测载体不仅使β-半乳糖苷酶表达活性增加-10倍,还能使半乳糖苷酶mRNA量明显增高,证明H序列对被调控基因的增强作用是发生在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20.
γ—干扰素诱导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γ┐干扰素诱导因子孙文长陈诗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人类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上海200025)关键词IFN-γ诱导因子研究表明,小鼠腹腔注射热灭活的痤疮丙酸杆菌一周后,再静脉注射T细胞有丝分裂原,小鼠循环血中可检测到高含量的γ干扰素(IFN-γ),单独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