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瑜 《生物学通报》2004,39(8):34-35
高中生物学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在教材的结构上增加了“小资料”、“课外读”、“旁白栏思考题”、“实习”、“研究性学习”等栏目。用好这些栏目,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和科学素质,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生物学必修教材(2000年版)为例,就如何正确使用教材中的“旁白栏思考题”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2.
要使生物课上得生动活泼,除了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外,走出小课堂,到大自然去探索、认识、实践也是很重要的环节。但囿于条件,并不是任何学校,任何时间都能做到这一点。本文仅就如何利用自然博物馆谈几点意见。如运用得当,可起到补充利用自然环境的作用,还可起到自然环境起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数据是进行各种统计、计算、科学研究或技术设计等所依据的数值。综合比较原用初中《生物》教材与现用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教材 ) ,可以明显地发现 ,课程标准教材由于更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因而着意安排了许多与数据有关的学习内容 ,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等探究性实验 ,旨在培养学生“收集数据、评价数据、处理数据”、“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 ,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同时要求教师 ,“应…  相似文献   

4.
耿寿梅 《生命世界》2010,(2):108-109
“导”和“动”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以导情、导察、导思、导议、导行带动学生的动情、动眼、动脑、动口、动手。1.导情与动情 导情即创设情景。新课之前,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如以扣人心弦的故事、逼真的教具、形象的语言等来引导学生,刺激学生大脑兴奋点,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化学》2013,(5):502-502
2014年《生命的化学》将开辟“技术交流”栏目,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实验技术方面知识交流和经验共享的媒介平台。栏目稿件来源广泛,包括大学及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生命科学类科研人员、技术平台工作人员以及仪器试剂公司研发人员、医院基础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等。稿件内容涵盖:  相似文献   

6.
结合生物学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问题情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高中生物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四个途径和三个要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问题情境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一、直观演示的意义 1.叶希波夫:“为了使学生能够明确而又能深刻地认识和掌握那些构成每个科学內容重要部分的概念,法则和規律,就必須把这些概括建立在十分丰富和明确的具体材料基础上”,“因为在掌握知識时是从具体的东西,从对象本身,从物体和从現象出发,从接受具体的东西开始,因此必須应用直观”。  相似文献   

8.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均为实验内容.“微生物的利用”是其中的一个教学单元,本单元包含3个微生物实验。按照新课标对本模块的要求,实验涉及的基础知识主要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完成实验、收集整理数据、写出报告和讨论交流。实验课是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良好载体。在“微生物的利用”教学单元中,就如何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充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谈谈自己的教学构思。  相似文献   

9.
按照课程标准“‘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这一课程设计思路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学会收集和整理资料,写出实验报告并进行交流。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详细讲解各个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相应的参考资料,指导学生设计和进行实验,创造条件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使学生从做中学,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技术的兴趣,为那些将来学习理工科的学生进入高校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帮助实验区教师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本刊将结合相关教材.分别发表一系列的文辛,供实验区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汤阴为河南主要产棉区之一。所以,根治棉蚜就成为当地争取棉花丰收的重要环节。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我对“棉蚜”一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放在使学生获得跟棉蚜作斗争的知识和方法上。兹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简单介绍如下。(一)作好课前准备向老棉农学习为了使学生获得生动实际的知识,今春当棉苗初出土时,我便不断  相似文献   

11.
《生理学报》2004,56(2):171-171
“研究快报”是及时报道较高水平的、具有重要原始创新性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撰写较为精练,值得快速发表的文章。此类稿件需要作者提出申请,经审稿人审查、编委复审、主编终审后录用,便可以“研究快报,,形式即期发表,是作者报道自己重要研究成果的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中生物学必修1《细胞增殖》中"细胞分裂的主要事实、有丝分裂过程的模型构建、相关演示和观察实验"等关键模块的教学内容,从"生物学史的阐释与传递中重回知识发生过程;通过自主与合作在实验中提升探究能力;构建3种模型,从具象到抽象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在模块组合与变换中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阐述了相应的教学创新设计思路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生物磁学》2010,(2):319-319
仪器新品代表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仪器最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相关应用领域的最新需求。为了让广大用户及时全面地了解每年推向市场的仪器新品,仪器信息网于2004年开通了新品栏目,该栏目自开通以来已经向广大仪器用户及时、全面地展示了约1000台当年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的最新仪器及设备。2009年12月新品栏目进行了全面改版,目前其基本功能如下: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课程与教学中的核心要素,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新课程健康实施的强有力支撑点。课堂观察提高自已自主性的专业判断力,并通过观察研究改进教学,提高常规教学质量。本文试从课堂观察和学困生心理缓解的角度,探讨提高生物教学技能途径。  相似文献   

15.
胡宏飞 《生物学通报》2001,36(11):36-37
初一《生物学》教材中 ,有许多课后“动动手”小实验。其特点是 :易于动手、便于参与 ,学生可在家单独完成 ,也可课后合作完成。因此 ,教师如能很好地利用 ,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创新思维的新天地。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 ,比较重视这些小实验 ,将它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来激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1 课后“动动手”小实验的使用1.1 验证类 :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动态理解 教师在讲课时 ,许多知识是死的 ,尤其是有关植物生长类的知识 ,更是如此。而实际上植物的生长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 ,…  相似文献   

16.
我校利用“生物快报”的形式,配合生物各科以及农业基础知识的教学,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开阔学生眼界,收效很好。“生物快报”以小黑板的形式出版,每星期三次左右,更換及时。文字不超过一百五十字,內容短小精悍,新颖活泼,具有启发性。并且配合以实物、标本、模型或简单的插图。“生物快报”的內容相当广泛,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密切配合教材內容、教学进度来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复习并且活学活用书本知识,扩大学生眼界。现以植物学第四章“叶”的有关內容为例。在此章中,有些生理实验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如果讲课时,把实  相似文献   

17.
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的知识是"血液循环"一节的教学重、难点,概念多且抽象,学生易混淆、难理解。在教学中采用挂图、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由抽象变为具体,既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如何利用教材中的著名实验进行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山 《生物学通报》2003,38(7):29-30
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与老教材比较 ,变化较大的就是增加了许多著名的经典的生物学实验。如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 ,说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从而改变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观点。在“光合作用”一节中 ,新增加了许多著名的实验来说明光合作用是如何发现的 ,等等。这些著名的实验是历史上生物学规律和理论建立的依据 ,是科学家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典范。在教学中 ,如何利用这些实验教育学生 ,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科学素养及思维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之下,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使用液越来越多,针对支架式教学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生的潜力,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认识和定位,这样才能够发挥支架式教学的优势。本文主要阐释了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金琦 《生物学通报》2013,48(5):27-29
图式教学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以生态专题复习课为例,探讨如何利用"整合信息后建构图式"、"判断辨析完善图式"和"思维导图升华图式"等3种图式教学方法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